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25章 从上访者到劳动者,尊严是自己挣回来的

###

钱进那张挂着虚伪笑容的脸,在顶楼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提出的条件,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看似给了你活路,实则精准地刺向了你最脆弱的命门。

孙海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那是一种混杂着绝望、愤怒和“我就知道会这样”的惨白。他看着林默,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完了,这下彻底完了。这小子把牛皮吹破了天,结果被人家一根手指头就给捅漏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钱进好整以暇地靠在老板椅上,端起那杯名贵的功夫茶,轻轻呷了一口,眼神里的戏谑毫不掩饰。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欣赏着落入陷阱的猎物,做着最后的挣扎。

林默却笑了。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失措,只是平静地看着钱进,那眼神清澈得像一汪深潭,让钱进心里没来由地咯噔一下。

“钱总快人快语,我喜欢。”林默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动作不疾不徐,“一个月,就一个月。启动资金的事,不劳您费心。一个月后,我们拿着合格的产品,再来跟您谈合作。”

说完,他朝孙海点了点头:“孙局,我们走吧。”

孙海像个提线木偶,被林默这一句话从呆滞中唤醒,机械地站了起来。直到走出金凤集团那扇冰冷的玻璃大门,被外面热烘烘的空气一扑,他才猛地回过神来。

“林默!你疯了!你真疯了!”孙海一把抓住林默的胳膊,声音都变了调,“你刚才答应他什么了?启动资金?你知道那要多少钱吗?工人工资、水电、买原材料,那至少是几十万的窟窿!你上哪儿弄去?你把咱们信访局卖了都不够!”

孙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原地团团转:“你是不是还想去找夏市长?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为了一个八字没一撇的合作社,让市财政掏几十万,夏市长不扒了你的皮才怪!”

林默任由他发泄,等他说得口干舌燥,才递过去一瓶刚在门口买的矿泉水。

“孙局,喝口水,消消气。”

“我消什么气!我肺都要气炸了!”孙海一把夺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抹了把嘴,瞪着林默,“你倒是说句话啊!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你要是再跟我打哑谜,我现在就回市里,跟夏市长汇报,说你胡搞瞎搞,这个副局长你别干了!”

林默看着他,忽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孙局,您说,尊严值多少钱?”

孙海一愣:“什么玩意儿?”

“钱进为什么敢这么拿捏我们?”林默自问自答,“因为在他眼里,我们,还有那群工人,都是一群等着他施舍的乞丐。他笃定我们拿不出这笔钱,所以才摆出这副看好戏的姿态。”

“那我们就是拿不出来啊!”孙海跺脚。

“是,我们是拿不出来。”林默的眼神却亮得惊人,“但纺织厂的工人们,拿得出来。”

孙海彻底懵了,他看着林默,像在看一个外星人。

回到信访局大院,近百名工人还聚在那里,没有散去。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大门口,像一群等待投喂的雏鸟。看到孙海和林默的车回来,人群一阵骚动,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林局长,怎么样了?”

“谈成了吗?那个大老板怎么说?”

李建国挤在最前面,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期盼和紧张。

孙海看着这群人,心里一阵发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实在不忍心把那个残酷的结果说出来。

林“默走下车,面对着所有人。他没有绕圈子,也没有说什么安抚的话,而是把钱进的条件,原原本本地、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情况就是这样。”林默说完,看着众人,“钱总只给场地和设备,第一个月的启动资金,要我们自己解决。”

话音落下,刚刚还充满希望的人群,瞬间死寂。

那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迅速地垮了下来。希望破灭的声音,虽然听不见,却比任何噪音都刺耳。

“自己解决?我们哪有钱啊……”

“这不是耍我们玩吗?说了半天,还是要钱。”

“我就知道,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那些当老板的,心都黑着呢!”

失望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刚刚被点燃的那点热血,被这盆冷水一浇,连青烟都冒不出来了。那个叫王伟的年轻人,脸色煞白,喃喃道:“完了,我媳妇下个月的住院费……彻底没指望了。”

孙海在一旁看得心如刀绞,他闭上眼睛,不忍再看。他知道,这群人刚刚被凝聚起来的精气神,马上就要散了。一旦散了,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就在这时,李建国,这位一直沉默的老人,突然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的议论声。

“都给我闭嘴!”

老人一声怒喝,镇住了所有人。他通红的眼睛扫过全场,那眼神里,没有失望,只有一股被羞辱后的愤怒。

“哭丧呢?啊?一个个没出息的样!厂子倒的时候没见你们这么哭,现在还没开始干呢,就先趴下了?”

他走到林默面前,不是质问,而是看着他,一字一顿地问:“林局长,你告诉我,大概需要多少钱?”

林默心里一动,他知道,破局的关键点来了。他快速心算了一下:“工人们第一个月的试用工资,按最低标准发,大概要十万。第一批原材料,要做高端货,不能用次品,至少要十五万。还有水电杂费,凑个整,三十万,是最基本的启动门槛。”

“三十万……”

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李建国听完,沉默了。他低着头,没人看得清他的表情。过了许久,他缓缓地抬起头,眼神里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转身,默默地走回人群,在自己的帆布包里翻找着。片刻之后,他拿着一个被手帕层层包裹的东西,重新走了回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层一层地打开手帕,里面,是一个半旧的存折。

“这里面,有三万块钱。”李建国沙哑地说,“是我和我老婆子攒了一辈子的棺材本。本想着,死了之后,能给自己买个好点的盒子,体面点走。”

他顿了顿,抬起头,环视着众人,那双老眼里,闪着泪光,也闪着不屈的火焰。

“可我现在想明白了,人要是活得不体面,死得再体面,有啥用?”

“那个姓钱的,看不起我们!他觉得我们就是一群只会伸手要饭的穷光蛋!我李建国,在纺织厂干了一辈子,拿了一辈子劳模,到老了,不能让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个要饭的!”

他把那个存折,重重地拍在信访局门口那张破旧的登记桌上。

“这三万块,我拿出来了!我这条老命,今天也押在这儿了!我们不蒸馒头争口气!我就想让那个姓钱的看看,我们纺织厂的工人,到底是不是孬种!”

老人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上。

人群死一般地寂静。

片刻之后,那个叫王秀英的大婶,默默地走了出来。她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小布包,打开来,是一沓零零碎碎的票子,有一百的,有五十的,甚至还有十块的。

“我这儿……有八千。”她把钱放在了存折旁边,声音带着哭腔,“我儿子去年结婚,这是我剩下的最后一点家底了。”

“我这儿有五千!”

“我这儿有一万二!我闺女的嫁妆,先挪用了!”

“我这儿……”

一个接一个的工人走了上来。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最后的积蓄,或多或少,都放在了那张桌子上。

那不是一堆钱。

那是一颗颗滚烫的心,一份份被重新点燃的尊严。

他们用这种最朴素,也最悲壮的方式,回应了钱进的羞辱,也回应了林默的信任。

王伟也走了上来,他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只有皱巴巴的三百多块。他把钱放在桌上,红着眼睛说:“林局长,钱我没有了,但我有力气!从明天起,我不要工资,管我三顿饭就行!等合作社挣了钱,再给我媳-妇补住院费!”

“对!我们头一个月可以不要工资!”

“管饭就行!”

工人们的情绪再次被点燃,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被逼到绝境后,抱团取暖的决然。

孙海站在一旁,看着桌上那堆越堆越高的、混杂着血汗和泪水的钞票,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他当了一辈子官,见过无数大场面,却从未被如此震撼过。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所谓的官场智慧、为人处世之道,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渺小和可笑。

刘建军和几个信访局的年轻干部,自发地拿来计算器,开始清点。

“三万……加八千……加五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那个跳动的数字。

最终,数字停了下来。

“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五十块。”刘建军抬起头,声音有些干涩。

离三十万的门槛,还差八万多。

刚刚燃起的热烈气氛,瞬间又冷却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力的尴尬。大家已经倾其所有,但现实的鸿沟,依然无法填平。

就在这时,林默开口了。

“剩下的,我来想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林默没有多说,他转身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片刻后,他拿着一张银行卡走了出来。

“这张卡里,有十万块。”他把卡放在了那堆钱的上面,“是我全部的积蓄。密码是六个八。”

孙海大惊失色,一把拉住他:“林默你干什么!这是你自己的钱!你……”

林默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安心。他看着李建国,看着所有工人,郑重地说道:“各位师傅,从今天起,我不是什么林局长。”

“我跟你们一样,是这个合作社的一员。我投了钱,我就是股东。”

“所以,这不是我帮你们,是我们一起,干我们自己的事业。”

“挣了钱,大家按股份分红。亏了,我这十万块,就当是交了学费,我认了!”

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工人们最后的顾虑和心理负担。他们看着林默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看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看一个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李建国走上前,拿起那张银行卡,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林默手里。

“林局长,这钱,我们不能要你个人的。这是我们工人的事。”老人摇了摇头,然后看着所有人,沉声道,“还差八万多块,我们自己凑!家里有亲戚朋友的,去借!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把这口气争回来!”

“对!我们自己凑!”工人们齐声应和。

林默看着眼前这一幕,知道,这个团队的魂,算是真正立起来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金凤服装集团那栋闲置的七号厂房门口,聚集了近百名纺织厂的老工人。

他们不再是堵在信访局门口、满脸怨气的上访者。他们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最干净的工作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自己的搪瓷茶缸和工具包。他们站得笔直,像一群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

林默和李建国站在最前面。一夜之间,他们凑齐了三十万。过程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李建国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交到林默手里:“林局长,一分不少。”

林默接过,他知道这包里的分量。

他看向那扇紧闭的、锈迹斑斑的铁门,就像看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身后,是近百个家庭的希望和重托。

他转过身,看着这群已经脱胎换骨的工人们,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奥迪A6悄无声息地滑到了厂房门口。车门打开,钱进那个油头粉面的秘书,踩着高跟鞋走了下来。

她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手里却拿着一份文件,径直走到林默面前。

“林局长,我们钱总说了,合作之前,有些规矩还是要先讲清楚的。”她将文件递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意味,“这是厂房和设备的租赁合同,以及一份补充协议。麻烦您,先签个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