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22章 厂子没了,但我们不能让纺织厂的精神没了

###

李建国那句话,像一块淬了冰的石头,狠狠砸在刚刚缓和的气氛里,瞬间又激起了一片冰冷的涟漪。

是啊,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尊敬谁都会给。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换不来柴米油盐,治不好卧病在床的亲人。

刚刚被安抚下去的躁动,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工人们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审视。他们盯着林默,像一群饥饿的狼,在判断眼前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能带来食物的希望,还是又一个前来戏耍他们的猎人。

孙海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他最怕的就是这个。情绪安抚只是第一步,一旦对方冷静下来,开始谈论实际问题,那才是真正的考验。没钱,就是没钱。这是个死结。这个年轻人再怎么舌灿莲花,难道还能凭空变出钱来?

他下意识地往前挪了半步,准备一旦林默答不上来,就立刻上前打圆场,用“回去研究研究”、“马上开会协调”之类的官话,先把场面糊弄过去。

然而,林默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回答李建国的问题。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位老人,然后,他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敷衍,反而带着一丝怀念。

“李师傅,我问您个事儿。”林默开口道,“我听说,咱们厂当年最出名的‘飞鸽’牌的确良,有个绝活,叫‘三十二捻’工艺,捻出来的布,对着太阳看,都看不到一个疵点。当年为了攻克这个技术,您带着几个老师傅,在车间里吃了睡了小半个月,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这个问题,和眼前的讨薪困局,没有半点关系。

李建国愣住了,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惑。这个词,太遥远了。“三十二捻”,那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辉煌和秘密,是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人提起过了。

“你……你怎么知道?”李建国下意识地问。

“我不光知道这个。”林默的目光扫过人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还知道,咱们厂的王秀英大姐,是当年全省操作‘五羊’牌纺纱机的速度记录保持者,她蒙着眼睛都能把断了的纱线接上,又快又好。”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婶猛地抬起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我还知道,咱们厂的仓库保管员刘叔,三十年没出过一次差错,每一匹布的编号、颜色、入库时间,他都记在脑子里,比账本都准。”

一个角落里的干瘦男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林默每说一句,就有一个工人的表情发生微妙的变化。他说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们职业生涯中,那些最闪光、最值得骄傲的细节。这些细节,早就被生活的重压和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连他们自己都快忘了。

可今天,却被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如数家珍般地一一道来。

这感觉太奇怪了。他们是来讨债的,是来控诉的,可这个年轻人,却在跟他们聊家常,聊那些早已逝去的荣光。

“你到底想说什么?”李建国皱着眉头,他感觉自己完全跟不上这个年轻人的思路。

“我没想说什么。”林默摇了摇头,他转过身,对身后已经彻底呆滞的刘建军说了一句。

“刘哥,麻烦你,去我办公室,把我办公桌上那个黑色的档案盒拿来。”

“啊?哦,好,好!”刘建军像个提线木偶,懵懵懂懂地应着,转身就往楼里跑。

现场再次陷入了安静。工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在猜测这个年轻的副局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孙海站在后面,一动不动,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彻底成了一团浆糊。他完全无法预测林默的下一步,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他这个当了一辈子官的老油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很快,胖子刘建军气喘吁吁地抱着一个半旧的黑色档案盒跑了出来。那盒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边角都已磨损,上面积着一层薄薄的灰。

“局……局长,拿来了。”刘建军把盒子递给林默,像递着一个烫手的山芋。

林默接过盒子,没有立刻打开。他用手掌,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动作很轻,带着一种奇异的郑重。

然后,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缓缓打开了盒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盒子上。他们以为里面会是什么重要的文件,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当盒子打开,所有人都愣住了。

里面没有文件,没有钞票。

只有一堆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金属徽章。有铜的,有铝的,甚至还有搪瓷的。它们大多已经失去了光泽,有的生了锈,有的上面的红漆已经斑驳脱落,静静地躺在褪了色的红丝绒衬布上,像一堆被遗忘的废铁。

但李建国在看到这些东西的瞬间,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电流击中。

他的嘴唇开始哆嗦,眼睛死死地盯着其中一枚最大的、刻着“劳动模范”四个字的铜质奖章,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正在迅速地融化、升腾。

“这……这是……”他的声音都变了调。

林默从里面拿起那枚劳模奖章,用自己的袖口,仔细地擦了擦上面的灰尘。

“李师傅,这枚奖章,是您三十年前拿的。我听说,当年市里奖励了您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您没要,您说,厂子就是您的家,给家里做贡献,还要什么奖励。”

林默将那枚沉甸甸的奖章,轻轻地放在了李建国那只布满老茧的手中。

然后,他又拿起一枚小一点的,上面印着“技术能手”字样的徽章。

“王秀英大姐,这枚是您的。纺织厂的年轻人,都叫您‘王一手’,说您一只手就能纺出全车间最漂亮的线。”

他把徽章递给了那个之前被点到名的大婶。大婶的手颤抖着,接过来,紧紧地攥在手心,眼泪毫无征兆地就掉了下来。

“刘叔,这枚‘红旗保管员’是您的……”

“张哥,这枚‘安全生产标兵’是您的……”

林默一个一个地念着名字,一枚一枚地递出奖章。他每念出一个名字,人群中就有一个人走出来,默默地接过那份属于自己的、早已被遗忘的荣誉。

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慷慨的陈词。

整个广场,只剩下林默那平静的声音,和一阵阵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啜泣声。

那些奖章,不值钱。在今天这个时代,它们甚至不如一顿饭钱。

可是在这一刻,它们却比任何东西都重。

它们是证明。证明他们曾经年轻过,辉煌过,被需要过,被尊重过。证明他们不是麻烦,不是包袱,不是可以被随意打发掉的“刁民”。

孙海站在后面,眼眶竟然有些发热。他当了一辈子官,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他忽然明白了,林默之前做的所有事情,从倒水,到聊家常,再到拿出这些旧奖章,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

他在唤醒这群人的“魂”。

他在告诉他们,在你们是“上访者”之前,你们首先是“光荣的纺织工人”。

当所有奖章都发完,林默重新站直了身体,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群已经不再愤怒、只是默默流泪的工人。

他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力量,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各位师傅,我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

“但是,我想请大家记住,记住这些奖章代表着什么!”

“它代表着,咱们江州纺织厂,曾经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骄傲!它代表着,从咱们手里出去的每一寸布,都是响当当的免检产品!它代表着,咱们纺织厂的工人,走到哪里,都是挺着腰杆做人!”

林默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

“现在,厂子的楼可以被推平,机器可以当废铁卖掉,甚至连‘江州纺织厂’这个名字,都可以从地图上抹去!”

“但是!”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我们不能让纺织厂的精神没了!不能让咱们老一辈工人用汗水和青春换来的这份荣誉,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人踩在脚底下,当成垃圾一样处理掉!”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来乞讨,不是来闹事!”

“我们是来讨一个公道!是来扞卫我们作为纺织工人的,最后一份尊严!”

“厂子没了,但我们不能让纺织厂的精神没了!”

最后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广场上空炸响。

李建国,这位倔强了一辈子的老人,此刻再也控制不住,浑浊的老泪纵横而下。他紧紧握着那枚劳模奖章,像是握着自己一生的信仰。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林默,眼神里,再也没有了怀疑和迷茫。

他对着林默,也对着身后的所有工友,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喊了一声。

“对!厂子没了,精神不能没!”

“精神不能没!”

近百名工人,自发地跟着他喊了起来。那声音,不再是之前的愤怒和绝望,而是一种被重新点燃的、带着悲壮和决绝的呐喊。

他们不再是一盘散沙,不再是一群走投无路的“上访者”。

在这一刻,他们重新变回了那个光荣的集体——江州纺织厂的工人们。

孙海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戏剧。他知道,这场足以让整个江州市领导都头疼的群体性危机,被这个年轻人,用一种他永远也学不会、甚至无法理解的方式,化解了。

李建国擦了一把眼泪,他走到林默面前,将那枚劳模奖章,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档案盒里。

然后,他对着林默,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局长。”他抬起头,称呼已经变了,“我们信你。你说吧,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