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执政官 > 第29章 数据的力量

大明执政官 第29章 数据的力量

作者:超凡脱俗的许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22:21:12

通州仓场案和寿宁侯案的尘埃落定,并未让朱厚照有丝毫松懈。

他深知,雷霆手段铲除的只是表象的毒瘤,而滋生贪腐的土壤——那套落后而封闭的管理体系,才是更需要被革新的对象。

这日午后,他再次驾临西苑豹房,径直来到了王良等人负责的数据核算间。

屋内,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此起彼伏,几个算学先生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账册中。

王良见皇帝到来,连忙起身迎驾,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光彩。

“陛下,通州仓场近五年的漕粮出入数据,初步核算已有结果了。”王良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和图表。

朱厚照注意到,他用的并非传统的流水账记法,而是自己之前偶然提及、并让王良尝试的表格对比法和趋势图,虽然线条粗糙,但已初具雏形。

“讲。”朱厚照接过册子,饶有兴致地翻看着。这些冰冷的数字,在他眼中却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漕运系统内部触目惊心的浪费与流失。

“陛下请看,”王良指着表格上一处用朱笔圈出的数据,“根据文总督提供的原始仓廒记录与户部、漕司的汇总账册比对,仅通州西仓一处,近五年账面‘雀鼠耗’及‘运输漂没’平均损耗率为一成二,但根据仓廒容量、周转频率及往年无灾情下的合理损耗推算,实际正常损耗应不超过半成!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超过七千石的粮食,是以‘损耗’为名,被层层贪墨了!”

七千石!朱厚照心中默算,这足以供养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一月之需!而这仅仅是通州数个仓场之一!

他的眉头深深皱起,这就是缺乏独立审计和监督的恶果。

地方和部门自己记账,自己核销,上下其手,漏洞百出。

“还有,”王良又翻到另一页,上面绘制着简单的折线图,“这是近三年漕船从淮安至通州,‘漂流’(沉船损失)申报数额的走势。去岁风调雨顺,运河无特大险情,然‘漂流’申报却比前年水患多发时,反而增加了三成!

这显然不合常理。结合吴靖供词及锦衣卫查证,这些多出来的‘漂流’,多半是监守自盗,或者与沿途闸坝官吏勾结,虚报损失,私分漕粮。”

朱厚照看着那明显异常上翘的曲线,仿佛看到了无数蠹虫在帝国的血管上啃噬。

他前世主政地方时,就极其重视数据分析和审计监督,深知“靠数据说话”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想要精准地发现问题、评估政策效果,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体系,比单纯依靠官员的道德自觉和零星奏报要可靠得多。

“王良,你做得好。”朱厚照赞许地点点头,这王良果然是个人才,对数字敏感,而且能理解并运用他提出的新方法。“将这些分析,连同具体数据、比对方法,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如何制定更合理的、分地域、分季节的损耗定额;如何建立独立的、跨部门的漕粮稽核队伍;甚至…如何利用漕船往返,系统性地收集运河水位、险滩、闸坝状况的信息,为日后水利工程和航运管理提供依据。”

他这是在引导王良,将数据分析和现代管理思维的种子,播撒到这个时代的土壤中。

虽然他知道,受限于技术和官僚体系的惰性,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他必须开始做。

王良听得眼中异彩连连,皇帝的想法总是如此新奇而又切中要害!他连忙躬身:“臣遵旨!定当仔细整理,不负陛下期望!”

离开数据核算间,朱厚照信步走到了周遇吉所在的兵事舆图室。

周遇吉正在一张巨大的宣大地形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小旗标注鞑靼骑兵近期的活动范围和频率。

“陛下,”周遇吉见礼后,指着地图汇报道,“根据杨总督传来的最新哨探情报和边市商人反馈,小王子部今秋似乎集结较早,动向也比往年更显诡谲,频繁骚扰我宣大外围堡寨,似有大规模寇边的意图。臣以为,需提醒杨总督及诸边镇,提前戒备,加固城防,并派出精锐夜不收,深入草原,探查其真实意图和兵力部署。”

朱厚照看着地图上那代表敌情的密集旗帜,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既为边关的紧张局势感到担忧,一种属于帝王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同时,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又对这种近乎永恒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感到深深的无奈与疲惫。

他知道,仅仅依靠被动防御和周期性征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的边患。经济渗透、文化融合、技术代差…或许才是更长久的解决之道。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国力,更需要打破旧有思维桎梏的勇气。

“你的判断很对。”朱厚照收敛心神,目光锐利起来,“立刻以朕的名义,给杨一清去信,准其所请,加强戒备。另外…”他顿了顿,看着周遇吉,“你以为,除了被动防守,我大明边军,能否效仿汉之虎贲、唐之玄甲,组建数支小而精的快速反应骑兵,配备最好的战马、甲胄和火器,主动出击,在草原上进行机动防御和战术反击,甚至…寻机摧毁其后勤部落,以攻代守?”

这个想法,带着明显的现代特种作战和机动防御思想的影子。

周遇吉闻言,先是震惊,随即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作为边镇子弟,他太了解被动挨打的憋屈了!若真能有一支这样的精锐,如匕首般插入草原…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沉吟道:“陛下此策,实为良谋!然…此等精锐,耗费巨大,对兵员素质、将领要求极高,且需长期训练,非一朝一夕可成。目前边军粮饷尚且时有拖欠,恐难支撑…”

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朕知道。此非眼下能行之事,但可作为长远目标。你可将此构想细化,结合边镇实际情况,草拟一个章程,包括兵员选拔、装备配置、训练大纲、战术设想乃至所需钱粮估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解决眼前之敌,更要为未来打造一支真正能震慑四夷的强军。”

他在为未来的军事改革埋下伏笔,也在培养周遇吉的战略眼光和规划能力。

离开西苑时,已是夕阳西下。朱厚照没有立刻回宫,而是信马由缰,在太液池畔漫步。

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宫阙的剪影巍峨壮丽。

这一切,与他记忆中那个信息爆炸、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截然不同。

他时常会有一种时空错位感,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场过于真实的梦。

他会想起前世的亲人、朋友,想起那个虽有问题但总体和平繁荣的时代,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偶尔会攫住他的心。

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丝创造历史的兴奋。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竭尽全力,让这个时代,因他的到来,而变得更好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

“陛下,天色已晚,该用膳了。”张永在一旁轻声提醒。

朱厚照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些纷繁的思绪压下。“摆驾坤宁宫吧。”他说道。

他需要一些温暖平和的时光,来抚慰内心深处的孤寂与疲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