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执政官 > 第225章 王良的法度与旨意

大明执政官 第225章 王良的法度与旨意

作者:超凡脱俗的许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22:21:12

王良的密奏尚在北上途中,广州的暗流却已愈发汹涌。

核查隆昌牙行账目的事情,虽进行得隐秘,但风声似乎还是走漏了。

几日来,王良察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往那些在衙门外探头探脑、或是借故前来攀谈打探的各色人等,忽然都销声匿迹了。

广州市舶司衙门仿佛成了一座孤岛,被一种刻意的安静所包围。

就连日常采买物资的仆役回来也禀报,说市面上的商贩对他们似乎也客气了许多,但这种客气里透着疏远,价格也较往常高了几分。

这是一种无声的孤立,意在告诉王良,他在这里没有“自己人”。

这日午后,王良正在核对一批新到港的暹罗香料的抽分,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片刻后,书吏引着一位身着八品鹌鹑补子官袍、面色惶恐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

此人是广州府南海县的知县,姓吴。

“下官南海知县吴有仁,参见王提举。”

吴知县躬身行礼,额角带着细汗。

“吴知县不必多礼,何事匆忙?”

王良放下手中的账册,语气平和。

吴知县掏出一份状纸,双手呈上,声音带着哭腔:

“王大人,您可要为下官做主啊!今日有数十名疍民,聚集在县衙前喊冤,状告市舶司新章断绝了他们生计!说以往他们靠帮海商转运些零散货物,还能勉强糊口,如今一切都要登记引票,抽分纳税,商人们嫌麻烦,都不再用他们了!他们……他们扬言,若官府不给条活路,就要去堵珠江航道!”

疍民,世代以舟为家,居于水上,是广州港口运转不可或缺却又地位卑微的一环。

他们人数众多,熟悉水道,若真被煽动起来闹事,确实棘手。

王良接过状纸,扫了一眼,内容与吴知县所说大同小异。

他心中冷笑,这一手来得倒是“精准”。

不去直接冲击市舶司,而是利用最底层的疍民,将矛盾引向地方官府,制造民乱的压力,逼他让步。

这背后若无人指点和鼓动,绝无可能。

“疍民生计,本官亦有所虑。”

王良不动声色。

“然朝廷法度,不可因噎废食。新章并非要断绝其生路,而是要规范管理。以往他们帮商人夹带私货,风险巨大,所得微薄,岂是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对吴知县道:“吴知县,你且回去,安抚好疍民。告诉他们,市舶司正在拟定章程,凡愿登记在册、依法承运货物的疍民艇户,非但不会断了生计,市舶司还可为其提供统一的标识,优先推荐给守法海商,使其劳作更有保障。至于堵江之事,乃触犯律法之举,万不可行,你需严加告诫,若有人胆敢以身试法,督标水师绝非摆设。”

吴知县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王良知道,光靠安抚和空头许诺是不够的,必须尽快拿出切实的方案。他立刻召集属员,商议如何将疍民纳入新的管理体系,既要便于监管,又要给他们留出合理的生存空间。

这需要更精细的规划和核算。

处理完疍民之事,已是傍晚。王良感到一阵心力交瘁。

这广州的局面,如同一个巨大的泥潭,四面八方都是拉扯的力量。他回到后衙,桌上放着一封刚到的书信,是族兄再次写来的,信中语气更加急切,询问他考虑得如何,并说那侄子如何聪慧伶俐,期盼能追随伯父左右。

若是往常,王良或许会因公务烦扰而对这家事更加不耐。

但此刻,在这孤军奋战的困境中,这封来自远方的、带着家族期盼的信,却让他感到一丝奇异的慰藉。

他并非全然孤身一人,在那遥远的故乡,还有人与他血脉相连,对他有所期待。

他没有回信,只是将信再次锁入匣中。

现在还不是时候。

夜里,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窗外传来珠江上夜船的更夫声,悠长而朦胧。

他想起白天的疍民,想起隆昌牙行,想起潘家,想起那封密奏……千头万绪,缠绕心头。

他深知,对手的反击绝不会止步于此。

疍民闹事只是第一波,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狠辣的手段。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既要稳住局面,推行新政,又要小心提防,避免落入陷阱。

在这浊浪暗涌的珠江口,他这位手握算盘的钦差,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唯有紧紧抓住“法度”与“圣意”这两根桅杆,才能不被倾覆。

而远在京城的那位年轻皇帝,会如何批复他那封带着私心的密奏?

又会给予他怎样的支持?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王良在朦胧的更夫声中,渐渐沉入不安的睡眠,梦中似乎有无数算盘珠子在滚动,发出嘈杂而令人焦虑的声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