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执政官 > 第151章 蒙书初试风云动

大明执政官 第151章 蒙书初试风云动

作者:超凡脱俗的许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22:21:12

《百工格物启蒙图说(初稿)》以最快的速度被刻印出了三十余册,墨迹未干,便分发到了首批学员以及各位教习手中。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仿佛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月港技工学堂内外,激起了层层波澜。

学员们拿到这图文并茂的册子,反应各异。

有人如获至宝,尤其是那些在算学课上听得云里雾里的,终于找到了能看懂的“秘籍”,对着上面的图示和简单文字,反复比划;

有人则不以为然,觉得“纸上谈兵”,不如直接动手来得实在;更有甚者,对着册子上画的杠杆、滑轮嗤之以鼻:“这玩意儿,俺老家挑粪都用得上,还用学?”

第一次正式依照教材授课,是在工坊区进行“匠作规范”部分的实践。

今日内容是“基础榫卯之燕尾榫制作”,由陈阿木指导,学员们人手一册《启蒙图说》。

陈阿木依旧话不多,他先按照册子上分解的五个大步骤,一边操作,一边用尽量直白的话复述:“看好了,第一步,选料,要选纹理直、无疖疤的……第二步,画线,按册子上这个图,用角尺和墨斗……”

他原本以为,有了这册子,自己能轻松不少。

然而,真正操作起来,问题层出不穷。

“陈师傅,这册子上说‘凿刃与木纹呈三十度角’,三十度角是啥样?”一个学员拿着凿子,比划了半天,不得要领。

陈阿木憋得脸通红,他哪里知道“三十度”具体是多少?他只能拿过学员的凿子,凭感觉做了一遍:“就这样!看懂没?”

学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另一个学员严格按照册子上的步骤操作,结果在“开凿”时,因为木料有一处细微的纹理扭转,他一凿子下去,木料“咔”一声裂了。

“册子上没写会遇到这种情况啊!”学员委屈地举着裂开的木料。

陈阿木挠头:“这……这得看情况,硬的地方轻点,软的地方重点,有扭纹得绕着走……这册子上,写不全啊!”

更有趣的是在算测课上,李振泉尝试用《启蒙图说》中“测船速”的方法教学。他带着学员来到码头边,依样画葫芦。

“现在,投木片!计时辰砂漏!”李振泉严格按照步骤指挥。

木片投下,船尾经过,砂漏计时。然后,计算船身长度除以时间。

结果算出来,船速竟比实际经验慢了近一半。

学员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这书不准啊……”

李振泉面红耳赤,仔细检查流程,才发现问题出在“船身长度”上。册子上写的是“船身长度”,但他们实际操作时,木片从船头投下,到船尾经过,实际移动距离并非简单的船身长度,还涉及到水流速度等因素。

册子上的描述过于理想化和简略了。

沈拓的格物原理课也遇到了挑战。他按照册子上的图示讲解杠杆,有学员举手问:“沈先生,册子上画的是撬石头,那咱们船上吊装火炮的吊杆,也是杠杆吗?它的支点、力点、重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超出了初稿的内容,沈拓一时语塞,只得现场在黑板上重新画图分析,才发现船用吊杆的杠杆形式与册子上画的简易杠杆有所不同。

一时间,质疑声、抱怨声、困惑声,在学堂内外弥漫。连刘匠头和老帆头这些老匠人,翻看册子后也直摇头:“花里胡哨,不顶用!干活还得靠老法子!”

李振泉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觉得自己参与编撰的这本册子漏洞百出,有损清名。

陈阿木则更加坚信,手艺活,根本没法用笔写清楚。

面对汹涌的质疑,文贵却异常镇定。他将王良、李振泉、沈拓、陈阿木等人再次召集起来。

“尔等可知,为何初稿一试,便问题百出?”文贵环视众人,不等他们回答,便自问自答,“非是编撰不用心,而是因它动了旧习的根基!它试图将模糊的经验明晰化,将个人的手感普适化,此乃开天辟地之举,岂能一蹴而就?”

他拿起一本被翻得卷边的《启蒙图说》,指着上面的批注和问题:“看,此处计算有误,彼处描述不清,此处情况未虑周全……此非失败之证,恰是成功之始!以往,问题存于心中,随人而去。如今,问题白纸黑字,落于纸上!此乃进步之阶梯!”

文贵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心头的焦躁,又点燃了新的希望。

“王待诏,立刻组织人手,将此次试用发现之所有问题、谬误、不足,以及学员、匠师提出之疑问、建议,悉数记录、整理、归类!”

“李教习、沈教习,不必气馁。此番正说明学理需与实务紧密结合。请根据反馈,重新审视、修正‘算测’、‘原理’部分,务求精准、周严。”

“陈匠师,诸位老师傅。”

文贵看向陈阿木等人,“尔等之经验,乃是无价之宝。册子之不足,正需尔等之智慧来填补。请不吝赐教,将那些‘册子上写不全’的关窍、那些需‘看情况’处置的经验,尽量描述出来,我等再想办法,将其转化为更普适之规则或注意事项。”

文贵定下基调:“此《启蒙图说》,非是金科玉律,乃是一活物!需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增补、完善!今日之窘迫,正是为了明日之顺畅。蒙书初试,风云虽动,然我辈方向已明,唯有砥砺前行!”

一场原本可能挫伤士气的“失败”,在文贵的引导下,转而变成了深化改革的契机。

收集问题、修正谬误、补充细节……编撰小组再次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只是这一次,他们的目光更加务实,脚步更加坚定。

月港技工学堂,在试错的阵痛中,向着真正有效的知识传承,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