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 第205章 照象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第205章 照象

作者:陈缘字长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22:04:16

所谓“照象”,指的是火与土相互作用形成的“光明通透”之象。

火象征光明高明,土象征培育万物(《尚书》云“土爰稼穑”)。

若土在上(如天干透土),如同阴霾雾气遮蔽天空。

火在下(如地支藏火),如同太阳光线穿透云雾漏射而出——这便是“先隐晦后显明”的意象。

典型结构:日干为戊土,地支见寅午戌三合火局,或有午火强根,同时时干透丙火(或丁火)生扶戊土,即可称为“照象”。

忌神条件:命局中最忌见水(尤其是壬水、癸水),因水会克火(火灭)、土遇水则湿(土溶),导致火土相生的流通被破坏,福气大减。

扩展类型:若火居天干(如丙、丁火透干),水藏地支(如亥、子水),形成“火在上照耀,水在下映光”的格局,也属于照象。

例如“太阳高挂天空,水底折射光芒”,通过水火相映实现“返照”之贵。

《经》文引用与命理特征

《经典》说:“若四柱(年月日时)无损伤(如忌神水被制伏),命主可位列朝廷高位;若地支藏有畏惧(如暗藏水势),也能享有声誉而不贫贱。但行运至衰绝之地(如火衰、土衰之运),必生灾祸。”

实战案例解析

案例一:戊戌、戊午、丙午、戊戌

命局分析:

日主丙火,四柱中三见戊土(年柱戊戌、月柱戊午、时柱戊戌),戊土为丙火的食神(火生土)。

地支午火当令,午戌半合火局,火势强旺生土,形成“火土相生”的照象。

四柱无水克火,虽午火冲子水(官星)、戌土冲辰土(水库),但原局无官星水,反以土为贵(食神泄秀)。

结论:火土通明无破,主大贵(如古代宰相命)。

案例二:丙戌、癸巳、戊午、丁巳

命局分析:

日主戊土,地支巳午戌三合火局(巳午为火,戌为火库),年时干透丙丁火,火势极强生戊土,形成“火土相生”的照象。

月干癸水虽为财星(土克水),但癸水落巳火(癸水绝位)、午火(癸水胎地),被火局克制,反成“水火既济”(火强水弱,水被火暖化为有用)。

结论:化气得时(火当令)、得位(火局成),贵显至极(如高官)。

案例三:戊戌、甲寅、丙午、甲午

命局分析:

日主丙火,地支午火当令,寅午半合火局,年柱戊戌土为食神,月时透甲木(印星)生火,形成“木生火、火生土”的流通。

四柱无水克火,木火土三相生,无冲无破,照象纯粹。

结论:贵显无匹,典型“火土高明”之贵格。

案例四:甲戌、丙寅、丙午、庚寅

命局分析:

日主丙火,月柱丙寅、时柱庚寅,寅午半合火局(午火藏日支),年柱甲戌土为食神,火生土旺。

甲木、庚金虽透干,但甲木生火(印生身)、庚金被火克(火克金),忌神被制,照象无破。

结论:贵为宰相,因火土相生且忌神有制。

核心逻辑总结

1. 照象的本质:

核心是“火土相生”或“火水相映”的意象化配置,强调火的光明与土的承载(或水的映照)形成良性循环。

需火得令(如寅午戌月)、土得地(如辰戌丑未月),且忌神水被制伏(或藏于下而不克火)。

2. 贵显条件:

四柱无损伤(无水克火,或水被火制),则贵显至极(如朝廷官员)。

若地支暗藏水势(如亥子),但火土强旺能制水,则主“声誉非贫”,仍有贵气。

3. 运势影响:

行火土运(生扶照象)则吉,行水运(破格)则凶,行金运(火克金)需看金是否生水——若金弱不生水,反成“火克金为财”,仍为吉运。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照象”是八字命理学中描述五行能量通过特定结构形成良性循环的特殊格局,其核心在于火土相生或火上水下的意象化配置,体现“先晦后明”的命理特征。

以下从五个维度总结其核心内容:

一、照象的本质:五行能量的“明透”与“返照”

1. 火土相生的底层逻辑

照象源于《周易》“火土通明”的哲学思想,认为当火(阳)与土(阴)形成强旺且有序的相生关系时(如戊土得寅午戌火局生扶),会突破常规生克规律,呈现能量升华或功能异化。

例1:日柱为戊土,地支见寅午戌三合火局,时干透丙火生戊土,形成“火土相生”之象。

此时火生土、土泄火,能量流通顺畅,主贵显通达。

例2:火居上(天干透火)、水居下(地支藏水),如“日丽于天,水底有光”,形成“火照水映”的返照格局,主声名远扬。

2. 照象与化气格的区别

化气格:需天干五合且月令为化神(如甲己合化土需辰戌丑未月),属于主动“合化”,五行属性完全转变。

照象:无需合化条件,由火土强旺或火水特定配置触发,属于被动“意象化”,原五行属性保留但功能升华(如火生土旺,土泄火而火更明)。

二、照象的核心类型与命理表现

1. 火土相生格:火生土旺,先晦后明

结构特征:日干为戊土,地支见寅午戌火局或午火,时干透丙火(或丁火)生扶戊土,形成“火土通明”之象。

命理启示:

先困后达:早年可能经历挫折(火土未透),中年后运势渐显(火土得势)。

贵显通达:火土相生主智慧与包容,命主多具领导力,能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

忌神:柱中忌见水(水克火、土克水),若逢水运(如子、亥),则火灭土崩,福力骤减。

2. 火上水下格:火照水映,声名远播

结构特征:天干透火(如丙、丁),地支藏水(如亥、子),形成“火照水映”的意象。

命理启示:

才华外露:火为光明,水为智慧,主命主思维敏捷、文采斐然,易在文化、学术领域成名。

影响力深远:火在上象征权威,水在下象征根基,主命主能通过思想或作品影响他人。

忌神:地支忌见土(土克水),若逢土运(如辰、戌),则水被土制,返照意象失效。

3. 特殊案例解析

戊戌、戊午、丙午、戊戌:

丙火日主,地支三午一戌(火局),时干透戊(土),火生土旺,形成照象。

此命局火土强旺且无水克,主大贵(如宰相命)。

丙戌、癸巳、戊午、丁巳:

戊土日主,地支巳午戌(火局),年时透丙丁火生土,虽月干癸水克火,但地支火局力量强大,癸水被火局化解,仍为贵格。

三、照象的判断标准与实战逻辑

1. 照象的核心条件

五行强旺:火土(或火水)力量需超过命局总能量的70%(如满局火土,或火水特定配置)。

月令配合:火需得令(如寅、午、戌月),土需得地(如辰、戌、丑、未月),或水需得势(如亥、子月)。

干支配置:需出现“火土相生”或“火上水下”的意象化结构(如戊土坐午火,天干透丙火)。

2. 照象的推演步骤

1. 确定五行能量分布:通过“得令、得地、得势”评估火土(或火水)强弱。

2. 识别意象结构:判断是否存在火土相生(如戊土得火局)或火上水下(如天干火、地支水)。

3. 分析忌神干扰:重点看是否有水(克火)或土(克水)破坏意象。

4. 结合十神与神煞:如印星(火)生身、官星(水)为用,需看是否与照象结构联动。

3. 照象的命理启示

吉凶转化:照象往往伴随命运的“厚积薄发”(如早年困顿,中年崛起)。

用神调整:原局用神需围绕火土(或火水)展开,如补火生土、调候水火。

岁运影响:照象多在大运流年触发(如火土运强化格局,水运破局)。

四、照象与其他特殊格局的联动

1. 与从格的联动

从强格:日主极旺,照象表现为“火土相生”(如曲直格行火运,火生土而土泄火)。

从弱格:日主极弱,照象表现为“火上水下”(如火弱从水,水旺生木反助火)。

2. 与化气格的联动

化气格成功时,照象表现为“化神生土”(如甲己化土,土旺生金,金旺生水克土)。

化气格失败时,照象表现为“火土相生”(如甲己合而不化,土弱木旺,火生土反助木)。

3. 与专旺格的联动

专旺格(如火炎格)中,照象表现为“火土相生”(火旺生土,土泄火而火更明)。

需通过“顺其势”(如火旺用土泄)或“逆其势”(如火旺用金克)平衡能量。

五、照象的历史渊源与学术争议

1. 《三命通会》的理论贡献

万民英在《三命通会》中虽未直接定义“照象”,但通过五行生克、十神辩证、格局转化等章节,系统阐述了火土相生的命理规律。

例如:

在“论五行生克”中提出“火多土焦,土多火晦”的辩证逻辑。

在“论十干化气”中分析“火土通明”的意象化配置(如戊土得火局)。

2. 后世学者的争议与补充

争议点:部分学者认为照象属于“从格”或“化气格”的子概念,无需单独分类。

另一派则强调照象是独立现象,因意象化结构不同。

补充观点:

清代沈孝瞻在《子平真诠》中提出“调候为急”,强调照象需结合季节气候(如夏火需水调候)。

现代学者李居明主张“能量守恒”,认为照象是五行能量“动态平衡”的必然结果。

结语

《三命通会》中的“照象”揭示了八字命理学的深层意象逻辑——火土相生或火水映照的格局不仅是五行平衡的体现,更是能量升华的契机。

这种“先晦后明”的规律,要求命理师跳出常规生克思维,从意象化视角重新评估命局的吉凶趋势。

照象的价值不仅在于预测命运转折,更在于指导人生决策:当面临“火土未透”时,需厚积薄发。

当“火照水映”时,宜顺势而为。

这一思想与《周易》“穷变通久”的智慧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命理学的哲学深度与实践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