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 论天干阴阳生死

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论天干阴阳生死

作者:陈缘字长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22:04:16

有人问:十天干有阴阳、刚柔、生死的区别,这种说法对吗?回答说:十天干分为五个阳干和五个阴干,阳干代表刚,阴干代表柔。《易经》里讲“区分阴阳,交替运用柔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生死的区别,就如同母亲生了孩子,孩子长大成人后母亲就衰老去世,这是自然的道理。有赋文说“阳生阴死,阳死阴生,循环往复,逆顺变化,由此显现”,正是如此。

甲木

甲木是十天干的首位,主宰四季,孕育万物。在天上象征雷和龙,在地上代表房梁和支柱,属于阳木。它的禄位在寅,寅是处于离卦之上的木,其根已断,枝桠也已断绝,被称作“死木”。死木属于刚硬的木材,必须依靠斧头等工具砍削才能制成器物。甲木长生于亥,亥是河潭池沼的水,叫做“死水”。所以死木放置在死水中,即便浸泡多年,也不会腐朽损坏,就好比椿树这样的木材,放在水中就能坚固。倘若离开水到岸上,又遇到癸水,癸水是活水,也就是天地间的雨露,经过日晒雨淋,干湿不能协调,就会变得干枯朽坏,进而能生火,火势旺盛时,甲木必然会被焚烧,所以有灰飞烟灭的忧患。况且午属离火,火依赖木来生,木是火的母体,火是木的子体,子旺母衰,哪有不终结的道理呢?所以甲木死于午。经书上说“木不南奔”,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甲木是阳刚且质地蠢笨的木材,原本没有根、叶、枝等形态,要是想成为有用的器物,必须借助金;要想严密收藏而不损坏,就得依赖水火。刚开始配合得宜,就能呈现文明的气象。要是火太多,又处在南方,就会化成灰炭,反而造成危害了。甲木并不因处在春秋季节就有荣枯的差别,接触不同事物会产生变化,也没有固定的形态。必须看火、金、水的情况如何,还要看化合的状况,不能只执着于一种说法来论断。

乙木

乙木在甲木之后,能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在天上象征风,在地上代表树木,属于阴木。它的禄位在卯,卯代表树木,树根深扎,枝叶繁茂,被称作“活木”。活木属于柔软的木材,惧怕阳金砍伐而造成祸患,害怕秋天到来树木凋零。它适宜有湿润的土壤来培育根基,需要活水来滋润枝叶。活水就是癸水,也就是天上的雨露、地下的泉源。湿润的土壤是己土,就像经过耕种的土地,能成就庄稼丰收的功效。己土的禄位在午,午是六阳之气消尽,一阴之气开始滋生的地方,所以稻花在午时开放,乙木在午地生长。十月建亥,亥是纯阴之气当令的时候,壬水的禄位到亥且当权,死水泛滥,土壤变得浅薄,树根空虚,失去了培育的条件,所以乙木死于亥。经书上说“水泛木浮”,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乙木是枝叶繁茂的木材,非常喜欢温暖的阳光,受到阳光照耀就能繁荣生长,不适合阴冷的环境,环境凄惨严苛就会损耗枯萎。水太多会使它的根基倾颓,金气旺盛就会损害它的生机。如果自身衰弱且火又多,又行走到南方,灾祸就会更加严重。因为活木是连着根的,和栋梁之材不能相比呀。

丙火

丙火附丽在天空的中央,能普照天下四方。在天上象征太阳和闪电,在地上代表火炉和冶炼场所,被称作“阳火”。它的禄位在巳,巳是炉冶的火,被称作“死火”。死火属于刚硬的火,喜欢死木来引发它的火焰,厌恶金和土掩盖熄灭它的火光。死木就是甲木,甲木的禄位在寅,寅是阳木所处的方位,木旺盛就能生火,火隐藏在木石之间,若不被人取用,就不能生发出来。所以五阳干都是出于自然而属于先天的,五阴干都和人事相关属于后天的。丙火生于寅,这个道理很明显。就像太阳的火,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而且酉属兑卦,兑代表泽,巳中的土能生金,金气旺盛,会掩盖熄灭丙火的光亮,使其不能彰显光辉,怎能没有晦暗的时候呢?所以丙火生于寅而死于酉。经书上说“火无西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又说:丙火有太阳的气象,上下都散发光辉,无所不照。然而如果不以漂浮在水上的木作为母体,就不能生出有火焰的火;不以湿润的水和土作为子体,阳火就不会产生。即便遇到江湖中的死水,只要不相合也不相冲,那么波涛就不会冲击它,又怎么会对火造成克制的危害呢?它所忌讳的是繁茂的木,那种木饱含水分不能生火,反而能遮蔽火的光亮,就如同五星、太阳,把木气当作灾患的道理一样。

丁火

丁火在丙火之后,是万物的精华,有文明的征象。在天上象征众多星辰,在地上代表灯火,被称作“阴火”。它的禄位在午,午是六阴的首位,里面有乙木,能生丁火。乙是活木,丁是活火,活火属于柔软的火。丁火喜欢依靠乙木来生,这是阴生阴的情况,就如同世人用菜油、麻油作为灯烛的道理一样,油就是乙木的油脂啊。到了酉时,四阴当令掌权,灯火就能辉煌,星辰就能灿烂,所以丁火生于酉。到了寅地,三阳之气聚合,阳火生发,阴火消退,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星辰隐去光芒,灯虽然还有火焰,但也显不出光亮了。所以丁火生于酉而死于寅。经书上说“火明则灭”,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丁火阴柔,需要得时遇局,才能光辉灿烂。即使是质地顽钝的金,也能被它煅炼。要是失去时机、不合格局,就会韬光养晦,连烟雾都不会留存。即使是很微小的金,也不能克制它。然而如果木干燥,即便数量少也足以引发火的生机;木潮湿,即便数量多也难以让火明亮。要看其中的强弱情况,不能拘泥于一种片面的看法。

戊土

戊土在天地混沌未分的时候,秉持着混沌一体、守持中道的状态。天地分开后,承载万物。它聚集在中央,散布在四方。在天上象征雾,在地上代表山,被称作“阳土”。它的禄位在巳,巳是炉冶的火,能将戊土锻炼成器物,敲击起来有声响,它的性质刚猛,难以触犯。喜欢阳火相生,畏惧阴金盗走它的元气。阳火就是丙火,丙火生于寅,寅属艮卦,艮代表山,山就是刚硬的土,也就是戊土,戊土依赖丙火而生。到了酉地,酉属兑金,会耗损盗走戊土的元气,这是金气旺盛、土气虚弱,母衰子旺的情况,而且金撞击石头会使其破碎,怎能延长寿命呢?所以戊土生于寅而死于酉。经书上说“土虚则崩”,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戊土深厚,它的形态就像城墙,要生在季月(每季的最后一个月),更要求地支有根基,才能像大河大海一样稳固而不泄漏。如果上下有相合的情况,那么它的形态就会坚固,没有疏漏的忧患。自身遇到水木,虚弱的话就会有倾颓崩塌的危险。如果土失去时令,特别忌讳金多而泄漏元气。就像城墙建成后,不能用木去疏通。喜欢行走到东南方位,如果原本就旺盛且有印绶(生助),再走到这个地方,火就会化生自身,反而会造成太过而产生灾祸了。

己土

己土在戊土之后,是上天的元气,大地的真土。清气上升,调和天地,浊气下降,孕育万物,被称作阴土。天地人三才,都不能缺少这种土,就如同乾坤之间的媒人一样,阴阳如果缺少它,怎能相互配合呢?所以它在四行之中无处不在,在四季里寄旺于各处,是真正的土。喜欢丁火来生,畏惧阳火使其燥热。它的禄位在午,午中有丁火能生己土,但会被乙木盗走它的培育之气。到了酉地,依靠丁火而生,丁火既然能生,己土也就能够生长了。到寅地当令行事的时候,木火掌权,会锻炼己土,使其变成磁石一样,反而失去了中和的气质,哪有不受到损伤的道理呢?所以己土生于酉而死于寅。经书上说“火燥土裂”,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己土宽广深厚,它的形态就像田地。不在于多合或者得到生扶,只喜欢遇到刑冲而变得有用。它本是孕育万物的实体,如果失去时令变得浅薄,又赶上天时不利,不但难以施展滋养万物的力量,也不能掩埋刀剑等金属。倘若再走到金水旺盛的地方,自身就会更加虚弱,尤其不利。如果遇到火土相生,那么庄稼就会有生生不息的美妙景象了。

庚金

庚金掌管天地间肃杀的权力,主宰人间战争变革之事。在天上象征风霜,在地上代表金属铁器,被称作“阳金”。它的禄位在申,申是刚硬的金,喜欢戊土来生,畏惧癸水使其沉溺。长生于巳,巳中的戊土能生庚金,这是阳生阳的情况。巳是炉冶的火,能锻炼庚金,使其成为钟鼎之类的器物,敲击起来有声响。如果遇到水土将其掩埋,就没有声响了,这就是所谓的“金实无声”。到了子地这个水旺的地方,金寒水冷,子旺母衰,也会遭遇沉溺的忧患,哪能再复生呢?所以庚金生于巳而死于子。经书上说“金沉水底”,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庚金质地顽钝,得到火的克制就能制成器物,制成器物的金,遇到火旺盛的地方反而会被损坏。夏季出生且没有根基,又走到东南方位,就会不断熔化,最终一事无成。秋季出生没有火,再走到西北方位,就能经过澄清、淬火磨砺而光芒依旧。如果沉在水底,就永远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了,金反而会被水所伤。至于用薄铁去砍伐茂密的树林,不但不能砍断树木,反而会被树木所伤。假如土太多把金藏起来,又没有刑冲克破,那么金最终会被埋没,也没办法展现它的作用了。

辛金

辛金在庚金之后,是五金之首,各类矿石的源头。在天上象征日月,是太阴的精华,在地上代表金,金是山石中的矿产,被称作“阴金”。它的禄位在酉,酉中的己土能生辛金,这是阴生阴的情况,被称作“柔金”,是太阴的精华。到了中秋时节,金水相互均衡,会合在一起蕴含光彩,圆润皎洁,邵雍先生说“八月十五赏玩月光”就是这个情况。长生于子,子是坎水所处的方位,坎卦中一阳爻属金,另外二阴爻属土,土能生金,金在子位就像隐藏在母胎中,还没展现出它的形体,依靠子水的荡漾,淘去浮砂,才能显出光彩,这就是水辅助金散发光辉,色泽光明莹润。到了巳地,巳是炉冶的火,会把辛金煅烧成死器,也会被巳中的戊土埋没它的形状,不能再有变化,哪能再复生呢?所以辛金生于子而死于巳。经书上说“土重金埋”,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辛金质地湿润,不是顽钝坚刚的东西,要是遇到火炎热烈地煅炼,它的性质反而会受到损伤,怎能成就它美好的用途呢?只适合水土来辅助扶持,温和融洽地滋润它的本体。如果原本火太多,喜欢行走到西北方位,这样能去除火而留存金。要是金太寒冷,也需要丙丁火来调和金气、去除寒冷,如果处在禄位且有根基,也就是自身旺盛的地方,即便加上厚土,也不会被埋没,所以它和阳金是不一样的。

壬水

壬水喜欢阳土来作为堤岸帮助它,畏惧阴木盗走它的元气而产生忧患。在天上象征云,在地上代表湖泽,被称作“阳水”。它的禄位在亥,亥是池沼、存留的水,叫做“死水”。死水属于刚硬的水,依赖庚金来生,庚的禄位在申,能生壬水,这是五行相互生养的气。到了卯地,卯是花果树木生长的地方,木在卯地旺盛就能克制土,土虚就会崩塌,所以堤岸崩塌,壬水就会流泄,散漫在四周田野,流走而不返回,又被阴木盗走元气,哪能存活呢?所以壬水生于申而死于卯。经书上说“死水横流”,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壬水浩浩荡荡,是有源头的水,汇聚百川而漫流天下,依靠土来作为堤防。如果干支中没有土,必然会漂流四溢,自身衰弱又多遇到火土,反而会出现损耗水源、堵塞水流的吝啬情况。而且壬水喜欢往南方行走,把未、午当作胎养之地,是财禄和暖的地方,长生和归禄之地,没有比申、亥更合适的了,这里是汇聚根本、统合元气的所在,水在这里能找到归宿的缘故。如果财多而身弱,处在这样的地方必然能聚集福气,身旺财少,遇到这样的地方反而会遭受灾祸。即使是强壮的年轻人,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情况啊。

癸水

癸水在壬水之后,是天干一周阴阳之气结束又开始循环的过渡,所以它作为水,有清浊之分,散布在四方。有润泽向下、辅助土以及滋生万物的功德。在天上象征雨露,在地上代表泉脉,被称作“**”。它的禄位在子,子是阴极阳生的地方,是辛金生、庚金死的方位。癸水是活水,活水属于柔软的水,喜欢阴金来生,畏惧阳金使其停滞,希望阴木能疏通它的根脉,阴木疏通了地下的脉络,癸水就能流畅。二月建卯,卯是花果树木,木旺盛土就空虚,癸水才能通达。到了申地,三阴当令行事,否卦掌权,天地不交合,万物不畅通,申中的坤土和庚金会形成围堰,使癸水不能流畅,被困在池沼中,没办法施展作用,哪能再孕育万物呢?所以癸水生于卯而死于申。经书上说“水不西流”,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癸水是雨露阴泽的润泽之水,如果根脉连通亥、子,就能汇聚水流,形成江河。四柱中没有坎、坤(代表水、土),就失去了生旺的根本,最终会导致自身虚弱。命局中有财星、官星,虽然是我能利用的东西,但也不能遇到太多。如果申、子、辰齐全,那么水就汇聚在一起,暗中冲寅、午、戌的火来为用,反而是上等格局。如果明着用寅、午、戌的火,必须自身内外都不弱,得到这样的格局才好。或者出生在深夏,能利用财星、官星,不失去依靠的宫位,主大富大贵。运道再走到西北方位,也不会有太过的嫌疑。

评论说:五行长生的道理,和世间万物是一样的。就好比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已有光明可以看到,到了中午处在离卦之位时,光明就越发显着了。月亮刚出现的时候,形状宛如蛾眉般纤细,到了十五满月之时,光亮就变得圆满皎洁了。如同人的生命历程,从幼年到壮年,再从老年到死亡,这是自然常理。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是会啼哭、嬉笑罢了,到了壮年才能分辨出贤能还是愚笨,万物都是如此。

甲木生于亥,亥的时令属水,甲木处在这个位置,木在春季时旺盛,到了寅是临官、归禄的状态,甲木处在得势的方位,到午就死亡了。丙火生于寅,寅的时令属木,丙火处在其中,火在夏季旺盛,到巳是临官、归禄的状态,丙火处在得势的方位,到酉就死亡了。庚金生于巳,巳中有戊土,庚金处在其中,金在秋季旺盛,到申是临官、归禄的状态,庚金处在得势的方位,到子就死亡了。壬水生在申,申的时令属金,壬水处在其中,水在冬季旺盛,到亥是临官、归禄的状态,壬水归到得势的方位,到卯就死亡了。戊土生于寅,寅中有火,戊土由此而生。在三阳之时,土地肥沃开始萌动,万物开始生发,这就是戊土生于寅的缘由。土在四季都旺,火和土就如同母子相生一样,所以戊跟随丙,临官、归禄在巳;己跟随丁,临官、归禄在午,由此可见,戊土生于寅,己土生于酉是很明确的了。如果认为戊生于申,己生于卯,那为什么不把壬戊的归禄定在亥,把癸己的归禄定在子呢?后人胡乱编写《拟土歌》,里面有“戊己当绝在巳怀”这样的句子,认为戊生于申,酉为沐浴之地,戌是冠带之地,这样阴阳相互间隔,错得太离谱了!

有人说:五行的长生,有先有母,然后才有子,子又回归母体孕育的说法。唯独土这一行有体和用的分别,它以深厚的德行承载万物。处在中央静止不动的,是土的本体;散布在四方,各自在四季旺盛,这是土的作用。土的本体生于巳,是凭借父母的禄位;土的作用生于申,是继承父母的方位。所以水土都生于申,这是阴阳家的说法,土生于巳,是医家的说法。考察《五星书》,申是阴阳宫,所以水土都生于申,在坤位,水土原本就不相分离,而土随水的源头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金、木、水、火四行各自只有一个长生之处,唯独土既长生于寅,又长生于申,一种事物有两处长生。从坤艮土所处的方位来看,坤属西南方位,土到这里能遇到同类,所以说“利亨”。

《壶中子》说:“坤卦所代表的性质厚重,靠积累土而成就万物。”土生于这个方位,确实如此。又说戊土生于寅,寄禄在巳,这是跟随母气而找到归宿的意思。因此土没有固定的正位,孕育万物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又有什么疑问呢?

再考察周作所着的《阴阳定论》中说:“乙木生于午,癸水生于卯,辛金生于子,丁火生于酉,这就是所谓的阳死阴生。”却不知冬至的时候正是子水旺盛之时,春分的时候就是乙木旺盛之时,夏至的时候正是丁火旺盛之时,秋分的时候就是辛金旺盛之时,而坎、离、巽、兑分别对应着子午卯酉这些正位。方位是时节固定所在之处,时节是方位的奇妙作用体现,哪里有在死绝之地逢生的情况呢!

有人问:要是真像所说的那样,那么乙木靠什么来生发呢?假如说生于亥,可亥中只有甲木,那甲木又靠什么来生发呢?假如说生于卯,卯中只有乙木。试着用金、火、土、水的例子来辨析,要说阴阳本是一体的。孔子说:“太极生出两仪。”周子说:“阳气变化、阴气融合,从而产生水、火、木、金、土。”朱子说:“万物各自具备一个太极。”这三句话,都是五行的关键所在。按照“万物各具一太极”的说法,那么木作为一种事物也具备一个太极就可以知道了。按照“太极生两仪”的说法,划分出甲和乙,甲是阳气先发动,乙是阴气后静止,这就可以知道了。按照“阳变阴合”的说法,那么甲是一种变化,乙是一种融合,然后才能生出木,这也是可以知道的了。

并不是说甲是一种木,而乙又是另外一种木。甲乙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木,那么甲本来就不一定非要在卯位旺盛,而卯自然就会成为乙后来旺盛的方位;乙也不一定非要生于亥,而亥自然就会成为甲先产生的地方。由此推及,丙丁相互依存构成火,戊己相互依存构成土,庚辛相互依存构成金,壬癸相互依存构成水,这不是很清楚明白嘛!朱子说:“阴气流行就成为阳,阳气凝聚就成为阴,并非真的有两种相对的事物。”蔡氏说:“东方寅卯属木,辰土生于亥;南方巳午属火,未土生于寅;西方申酉属金,戌土生于巳;北方亥子属水,丑土生于申。”又说:“金、木、火、水、土,各自都有一阴一阳。比如甲就是木中的阳,乙就是木中的阴。从质地角度来说是乙,从气息角度来说是甲,阴气主收敛,凡是聚集、成就的情况,是乙所起的作用;阳气主发散,凡是畅达、挥洒的情况,是甲所起的作用。”由此也能看出“甲不一定主生发、乙不一定有特定生处”的说法了,这些言论足以破除之前说法的片面性,而且符合古人原本论述十天干的含义。

再考察《广录》中的说法:甲是木的枝干,乙是木的根基;丙是火的星宿,丁是火的光亮;戊是刚硬的土,己是柔软的土;庚是金的质地,辛是金的锋刃;壬是水的源头,癸是水的水流。由此可见甲乙同属木只是分了阴阳,并非将其区分为死木、活木两种不同的情况。既然同一种木都是一同生死的,所以古人只有四大长生的说法。现在把阴阳分为两种情况,所以才有了“阳死阴生,阳生阴死”这样的区别。考察陈抟所说的甲木、乙草、丙火、丁灰、戊土、己砂、庚金、辛石、壬水、癸泉的说法,这也是将其分为两种情况。如果不区分,那么官煞、食伤、印绶、枭神、劫财、比肩这些概念,怎么能针对同一种事物却有两种名称,而且吉凶祸福又截然不同呢?给人看命的人,应当以前面所说的为正确的论断依据。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天干阴阳生死的基本概念

阐述十天干有五阳干和五阴干之分,阳干为刚,阴干为柔,且存在生死的区别,就如同自然中母生子后自身衰老去世的规律,有“阳生阴死,阳死阴生,循环逆顺”的变化情况。

二、各天干阴阳生死的具体表现及缘由

甲木:为阳木,主宰四季、生育万物,禄在寅是“死木”,长生于亥为“死水”,死木在死水中能长久不腐,遇癸水等情况则易腐朽被焚,因木为火母,子旺母衰,所以甲木死于午,其形态受火、金、水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态多变,论断时需综合考量。

乙木:属阴木,能发育万物,禄在卯是“活木”,依赖润土、活水滋养,生于午地,死于亥时,怕金旺、水泛、火旺等情况,与甲木性质不同,是连着根的柔木,生长状况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丙火:是阳火,普照**,禄在巳为“死火”,靠死木引发火焰,生于寅而死于酉,如同太阳东升西落,其光辉受金气等影响,对生它的木、它所生的土等搭配有特定要求,且有相应的喜忌情况。

丁火:为阴火,乃万物之精、文明之象,禄在午,生于酉而死于寅,属柔火,依赖乙木生,其明亮程度受所处时辰、木的干湿等因素左右,得时遇局才能灿烂,失时则韬光养晦。

戊土:系阳土,承载万物,禄在巳,性质刚猛,靠丙火相生,生于寅而死于酉,其稳固与否和时节、地支根基以及所遇五行情况相关,如遇水木虚弱有倾颓风险,失时忌金多泄气等。

己土:属阴土,是天地元气、真土,禄在午,生于酉而死于寅,靠丁火生,受不同时令、五行环境影响大,在不同的生克环境中,对其能否发挥孕育万物、承载等作用影响显着,喜刑冲有用。

庚金:为阳金,掌肃煞之权,禄在申,长生于巳,死于子,需戊土生,畏癸水溺,其成器、发挥作用受火、水、土等条件制约,制成器物后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变化,用其克木时也存在能否成功的情况。

辛金:属阴金,是五金之首等,禄在酉,生于子而死于巳,为柔金、太阴之精,靠水土资扶,对火的耐受程度低,所处环境的水火情况影响其光彩、质地等,自身旺时即便遇厚土也不会被埋没。

壬水:是阳水,在天为云、在地为泽,禄在亥为“死水”,赖庚金生,生于申而死于卯,需土作堤防,其流向、能否汇聚受土以及干支中其他五行搭配影响,在不同方位、时节等条件下,对命主的福祸影响不同。

癸水:为**,有润下、滋生万物之功,禄在子,生于卯而死于申,喜阴金生、阴木疏土,其流通、汇聚情况受所处地支环境影响,不同命局组合中,对财官等元素的取用、遇之程度有讲究,关乎命主的富贵情况。

三、关于五行长生相关理论的探讨与辨析

1.五行长生与万物规律类比:将五行长生的道理类比日、月变化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常理,解释各天干在不同地支位置呈现长生、临官、死亡等状态的情况,如甲木、丙火、庚金、壬水、戊土等在相应时令、方位的状态变化,批判后人如《拟土歌》中错误的五行长生观点。

2.土的特殊情况分析:阐述土分体用,体生于巳、用生于申,水土生申是阴阳家说法、土生于巳是医家说法,解释土有两处长生与坤艮方位等相关,坤位水土不相离、土随水源有其合理性,还提及土无正位、生物方式多样等特点。

3.对阴阳一体及天干关系的论述:借前人如孔子、周子、朱子等关于阴阳、太极的言论,辨析十天干中阴阳干相互依存关系,如甲乙共同构成木,并非各自独立为木,进而推及其他天干,指出阴阳干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说明现在区分阴阳干才有“阳死阴生,阳生阴死”之辨的缘由,强调这种区分对于命中如官煞、食伤等概念区分及判断吉凶祸福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