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5章 后赵覆灭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5章 后赵覆灭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石虎一面命官吏为石韬隆重治丧,一面命人查缉凶手。所谓有犯无隐,恶报昭彰,未出三日,便有一东宫役吏史科,向石虎告发石韬被害之事。

史科原是寒门出身,靠着石宣的荫庇才得入东宫,那日夜宿杨杯家中,半夜被院外的脚步声惊醒,从窗缝中望见杨杯带着十余名蒙面武士归来,靴底沾着新鲜的泥土与暗红的斑迹。史科吓得浑身筛糠,待众人酣饮庆功时,才趁着月色翻墙逃出。

当史科跪在地上,哆哆嗦嗦说出“太子石宣”四个字时,石虎像是被惊雷劈中,猛地从龙椅上弹起。他双目圆睁,眼球几乎要从眼眶里凸出来,满是血丝的瞳孔里燃着熊熊怒火,喉咙里发出困兽般的咆哮:“逆子!这个畜生!”吼声震得殿内梁柱嗡嗡作响,案上的青瓷瓶被震落,摔在金砖地上四分五裂。

“来人!”石虎一把扯断腰间的玉带,声音嘶哑如裂帛,“去东宫!把石宣那逆子给朕绑过来!朕要亲手剥了他的皮!”

虎贲卫士领命正要动身,却被侍中徐统悄悄拉住。徐统凑近低声道:“陛下息怒,太子既敢行此大事,必有所防备,硬闯恐生变故。”石虎听罢,胸口起伏得更厉害,却也强压下几分暴戾,咬着牙道:“那便用计!”

使者很快到了东宫,见石宣正坐立不安地在殿内踱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使者躬身道:“杜后听闻秦公噩耗,悲伤过度已卧床不起,特意命奴才来请殿下入宫省视。”

石宣眉头紧锁,心里打了无数个转。他盯着使者的眼睛,见对方神色恳切,不似作伪,又想到母亲向来疼爱自己,若真病重,确实该去探望。再者,若父皇真的怀疑自己,怎会只派一个使者来?这般思忖着,他心中的戒备渐渐松了,觉得或许真是自己多心,便整了整衣袍,强作镇定道:“既如此,我便去看看母亲。”

他带着几名侍卫,跟着使者往中宫走去。一路上,见宫人各司其职,并无异样,石宣悬着的心越发放下,甚至开始盘算着如何在母亲面前表现得悲痛些,好让父皇消消气。却不知,踏入中宫门的那一刻,等待他的并非母亲的病榻,而是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

宫门两侧突然冲出数十名武士,寒光闪闪的长戟瞬间将侍卫砍翻。石宣被按在冰凉的青石板上,挣扎间锦袍被撕开一道大口,露出的皮肉很快被粗糙的麻绳勒出紫痕。他被拖入昔日囚禁失宠嫔妃的暗室,唯有墙角一盏油灯摇曳,将他惊恐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杨杯、赵生等人闻讯,四散奔逃。赵生因贪恋家中藏匿的金银,收拾行囊时耽搁了半个时辰,刚翻出后墙就被巡逻的骑兵逮个正着。刑官在他指甲缝里钉入竹签,起初他还咬牙狡辩,直到胫骨被铁钳夹得粉碎,才哭嚎着供出全部实情:“是太子殿下给了我们百两黄金,说只要杀了秦公,将来他登基,我们都能封列侯……”他抖着嗓子描述那晚的细节:杨杯带着五人翻墙而入,观内的道童被捂住嘴捆在柴房,石韬在睡梦中被利刃割破喉咙,喷涌的血溅红了半幅锦被。

供词送到石虎案前时,他正用手指摩挲着石韬幼时画的猛虎图。看清上面的字迹,石虎猛地将画卷掷向烛火,火苗舔舐着宣纸的声响里,他发出一阵骇人的狂笑,笑到最后化作撕心裂肺的恸哭。“把他拖到席库去!”石虎嘶吼着,声音嘶哑如破锣:“用铁环穿他的下巴,让他尝尝猪狗的滋味!”

席库是宫中储存苇席的仓库,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霉味。石宣被铁链锁在立柱上,铁环勒进下颌的皮肉,每动一下都牵扯着剧痛。武士端来的木槽里,混杂着尘土、粪便与剩菜,苍蝇嗡嗡地在上面盘旋。石宣起初闭紧嘴唇,直到被皮鞭抽得血肉模糊,才像牲畜般低头去舔食,浑浊的液体顺着嘴角流下,在胸前积成肮脏的水洼。

石虎捧着杀死石韬的佩剑,当看到剑刃上未拭去的暗红血迹时,这位年近六旬的暴君竟伸出舌头,一下下舔舐着冰冷的金属,腥甜的气息混杂着涎水滴落,哀号声穿透厚重的宫墙,连街头卖炭的老汉都听得心惊肉跳。百官跪在殿外恳请节哀,却被他扔出的玉砚砸破了额头。最后还是大司徒申钟想起了佛图澄,这位曾预言“胡运将衰”的高僧,或许能劝住疯狂的君主。

佛图澄踏着晨光走进宫殿时,石虎正趴在石韬的灵柩上抽搐。老和尚双手合十,念珠在指间转动:“陛下可知,三十年前您在葛陂射杀的白额虎,如今已化作人间怨怼?你们父子的杀戮,早已惊动天地。”他说起因果轮回,劝石虎“以慈悲化解怨毒”,石虎的哭声渐渐低了下去,枯槁的手抓住佛图澄的袈裟:“大师,朕若饶了他,九泉之下如何对得住韬儿?”佛图澄叹息着摇头:“骨肉相残已是大罪,若再行极刑,恐招天谴。”石虎猛地甩开他的手,眼中重燃凶光:“朕就是天!谁敢谴朕!”

三日后,邺城北隅竖起了高高的柴堆。十五丈长的竹竿顶端系着辘轳,绳索垂落的两端闪着寒光。石宣被铁链拖到现场时,衣衫早已被血污浸透,下颌的铁环磨得白骨外露。石韬生前宠信的宦官郝锥与刘霸走上前,郝锥揪住石宣的发髻往死里拽,刘霸抽出匕首割掉他的舌头,这正是石韬临死前被切断的部位。随后是断手、砍足,每一刀都复刻着石韬尸身的伤痕,鲜血顺着柴草流淌,在地面汇成蜿蜒的溪流。

当石宣的眼珠被剜出,腹腔被剖开时,围观的百姓发出惊恐的尖叫。石虎带着数千宫嫔坐在对面的高台上,他身旁的美人递上葡萄酿,他却挥手打翻,目光死死盯着柴堆上的血人。直到石宣气绝,武士拉动辘轳将尸体吊上竹竿,他才缓缓站起身,亲自点燃了火把。

烈焰腾空而起时,风卷着焦臭的气味弥漫四野。石宣的尸体在火中扭曲,油脂滴落的声响如同哭泣。石虎看着那团跳动的火焰,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里混杂着眼泪。火灭后,他命人将骨灰分撒在邺城四门的要道上,吼道:“让往来的庶民都来踩踩,看看这逆子的下场!”

疯狂并未就此止步。石宣的妻子崔氏穿着素服跪在刑场,她本是清河崔氏的嫡女,此刻却被武士用长戟挑开咽喉。二十余名子女中,最小的儿子刚满四岁,被乳母抱在怀里时还懵懂地笑着。石虎见他可爱,便把孩子搂在膝头,抚摸着他柔软的头发,这孩子与石宣幼时长得极像,连笑起来嘴角的梨涡都如出一辙。“爷爷,他们为什么要绑着哥哥姐姐?”小儿的问话让石虎喉头哽咽,正要下令赦免,石韬的长史却冲了上来:“陛下忘了秦公的血海深仇吗?斩草要除根啊!”那官员不顾石虎的阻拦,从他怀中抢过孩子,猛地掼在青石板上。一声闷响后,石虎抱着渐渐冰冷的小小身体,第一次感到彻骨的寒意。

东宫很快变成了猪圈。三百余名僚属被剥光衣服,四肢绑在牛车的四个轮子上,随着车轮转动被活活撕裂,尸块被扔进漳水。五千名东宫卫士被发配到凉州,沿途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活着抵达姑臧的不足三成。石宣的生母杜氏被废为庶人,在冷宫中用一根三尺白绫结束了性命。

杀戮的腥气还在宫殿梁柱间弥漫,石虎却已在血腥气里嗅到了另一种**的甜腻。他看着自己的双手,突然想起柳贵嫔那双弹琵琶时会泛着薄红的指尖。那位尚书柳耆的长女,曾在中秋夜的澄瑞亭为他弹唱《胡笳十八拍》,弦音里的苍凉混着她鬓边的兰花香,让他醉了整宿。

柳贵嫔,因曾获石宣宠幸,加之她的两位兄长皆于东宫侍奉,深得石宣的喜爱与信任。然而,这场祸事却如狂风骤雨般袭来,他们均未能幸免,一并被处死。石虎以连坐之罪,将矛头指向柳氏,逼迫她自行了断。

石虎此时又追想起柳氏那动人的姿容,那曾经令他也为之倾心的容颜。那画面如鬼魅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让他心生懊恼。他或许意识到,自己在盛怒之下,做出了一个过于决绝的决定,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徒留满心的悔恨在心中蔓延。

“柳家……是不是还有个小女儿?”石虎喉结滚动,对侍立一旁的黄门侍郎含糊发问。他浑浊的眼珠里突然亮起光,那是饿狼盯上猎物时才有的凶光,混着几分迫不及待的焦灼。

不到两个时辰,十六岁的柳氏就被裹在素纱里送进了显阳殿。少女踩着冰凉的白玉地砖,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垂着的眼睫抖得像受惊的蝶翼。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急促的呼吸轻轻磕碰,发出细碎的声响,倒成了这死寂宫殿里唯一的活气。

石虎正斜倚在铺满白虎皮的榻上,案上的鎏金酒樽里还剩着半盏残酒。他眯眼打量着少女,突然笑出声来,这眉眼,这鼻尖下那颗小小的痣,竟和她姐姐生得分毫不差,连垂头时颈间那道柔美的弧线,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抬起头来。”他的声音嘶哑,带着酒后的沉浊。

柳氏怯怯地抬眼,撞见他眼底毫不掩饰的**,又慌忙低下头去,水绿色的襦裙被攥出几道褶皱。

石虎突然伸手将她拽进怀里,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少女惊呼一声,案上的酒樽被撞翻,紫红色的酒液泼在她裙裾上,蜿蜒流淌。

“从今往后,你就是新的贵嫔。”他咬着她的耳垂低语,酒气混着血腥气喷在她耳畔。“替你姐姐,好好陪着朕。”

少女的泪水终于决堤,滚烫的泪珠砸在石虎粗糙的手背上,像火星子溅落在枯木上,灼得他指尖一颤。可那点灼热并未唤起丝毫怜悯,反倒让他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笑,这脆弱的哭泣,这瑟缩的颤抖,竟让他莫名觉得畅快。

他粗糙的手掌抚上少女的脸颊,指腹碾过她细腻的皮肤,指尖刮得她微微瑟缩。这张脸太像了,像极了柳贵嫔当年初入宫时的模样,连蹙眉时眼角那点浅浅的纹路都分毫不差。石虎闭上眼,仿佛能透过这具年轻的躯体,看见石宣伏诛时的惨状,听见石韬临死前的喘息。恨与痛像两条毒蛇在胸腔里撕咬,可只要攥紧这团柔软的血肉,那噬心的痛楚就会淡下去几分。

殿外的风裹着浓重的血腥味闯进来,可这气味刚飘到榻前,就被案上酒樽里散出的醇香、少女发间熏过的兰芷香盖了下去。三种气味在空气中纠缠、厮杀,最终是酒气与脂粉香占了上风,像潮水般漫过心尖那点转瞬即逝的悲悯。

石虎睁开眼时,眼底只剩下**裸的占有欲。他捏住少女的下巴,迫使她抬头看着自己,酒气喷在她脸上:“哭什么?能替你姐姐伺候朕,是你的福气。”少女的泪水还在无声滑落,可这点湿意,早已被他掌心的戾气烘干,只留下一片冰冷的顺从。

自此以后,石虎仿佛彻底沉沦在了酒色与杀戮交织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他整日沉浸在美酒的迷醉与女色的温柔乡里,将朝政大事抛诸脑后,任由自己的**肆意泛滥。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压抑而恐怖的气息,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君主,招来杀身之祸。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佞臣张豺心怀叵测地向石虎进献谗言。石虎被张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听信了他的建议,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立年仅十岁的幼子石世为太子。

石世,这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就这样被卷入了权力的风暴中心。而他的生母刘氏,却是个野心勃勃、对权力充满渴望的女人。她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时刻谋划着如何利用儿子的地位,一步步登上权力的巅峰。

张豺与刘氏,这两个心怀鬼胎的人,一拍即合,暗中勾结在了一起。他们趁着石虎病重,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无法像往日那样掌控全局之际,开始了他们的阴谋行动。他们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悄悄地将矛头对准了那些反对他们的宗室成员。

他们精心策划着一场场阴谋,编织着一张张无形的大网,将那些正直的宗室之人逐个网罗其中。或是捏造罪名,或是设计陷害,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他们的步步紧逼之下,那些原本忠诚于石虎、对国家心怀赤诚的宗室,一个接一个地被除掉。每一次的杀戮,都像是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大厦上狠狠地抽掉一块基石,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永和五年四月,石虎在邺城宫的寝殿里咽下最后一口气。石虎一死,后赵立刻陷入混战。石世即位仅三十三日,就被兄长石遵废黜处死;石遵在位百日后,又被石鉴所杀;石鉴登基不足半年,禁军将领冉闵率军入宫,将石氏宗亲无论长幼全部诛杀。邺城里的胡人被屠十数万,尸体堆积如山,漳水为之断流。唯有石虎的幼子石琨带着妻妾逃往建康,跪在晋成帝面前乞求庇护。可晋人怎会忘记永嘉之乱的血海深仇?石琨一家被押赴刑场斩首。

冉闵推倒石虎所筑观台的那一刻,邺都城内尘土飞扬,仿佛要将这数十年的血腥气一并涤荡。工匠们的凿斧落在坚硬的台基上,每一下都像是敲在石氏王朝的棺椁上。当那块藏在基石缝隙里的石碑重见天日时,残碑上佛图澄的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却仍能看清“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八个字,笔锋间似有悲悯,又似有谶语般的冷峻。

而在当年撒满石宣骨灰的四郊要道上,转年开春竟生出成片的藜芦。这种叶片阔大、开着穗状白花的野草,汁液里藏着剧毒,牲畜误食便会抽搐毙命。石虎生前最恨此物,曾下令将邺城周围的藜芦尽数铲除,如今它们却在这片浸染着骨肉相残戾气的土地上疯长,叶片在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后赵的兴,起于石虎父辈的铁骑踏碎中原;后赵的衰,却源于宫墙之内无休止的杀戮。石虎用铁腕震慑天下,却没能管住自己的血脉——石宣杀石韬,是储位之争的疯狂;石虎虐杀石宣,是失控父权的反噬;而最终石氏全族被屠,连幼童都未能幸免,则是这场疯狂最彻底的收束。

父子相残的血,染红了邺城的宫墙;兄弟阋墙的恨,浸透了后赵的土地。当冉闵的军队冲入宫殿时,那些曾经见证过石虎舐血痛哭、石宣被焚哀嚎的梁柱,终究没能撑住这个建立在暴力与**之上的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