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2章 兰儿受宠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2章 兰儿受宠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咸丰二年,按照祖制,咸丰帝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钮祜禄氏出身名门,性情幽静娴淑,举止庄重端方,待人宽厚平和,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典型的贤后模样。咸丰帝虽然对她敬重有加,可这份敬重里,始终少了几分男女之间的爱慕。

而咸丰的后宫之中,虽有选秀入宫的佳丽数十人,个个花容月貌、温婉可人,可刚登基的他整日被太平天国的战事搅得心神不宁,眉头紧锁,哪有半分闲情逸致去临幸妃嫔。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后来曾国藩和僧格林沁连连重创太平军,逼得义军节节败退。洪秀全暂时无力北上,京畿地区的威胁终于解除。

捷报接连传入京师,养心殿内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咸丰帝紧绷了三年的神经,总算得以松弛。他看着奏报上“歼敌数万”“收复重镇”的字眼,长长舒了一口气,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大半。朝中大臣也纷纷上书道贺,称颂皇上圣明,大清中兴有望。

可这松弛下来的神经,却让潜藏在咸丰帝心底的**悄然冒了出来。他不过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风流年少的年纪,登基三年来,为了战事殚精竭虑,从未真正享受过帝王的尊荣。如今外患稍解,后宫的天香国色便如磁石般吸引着他。

自那以后,他渐渐减少了处理政务的时间,开始频繁地召幸妃嫔,后宫的冷清局面终于被打破,变得热闹起来。可即便如此,那些妃嫔依旧未能让他完全满意,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是不够聪慧,或是不够娇媚,或是不解他的心意。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兰儿的宫女,悄然走进了他的视线。

兰儿,全名叶赫那拉·杏贞,出身于镶蓝旗的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父亲惠征,曾担任安徽徽宁池太道的道员,兰儿自幼跟着父亲在南方生活,江南的灵秀山水滋养了她,不仅出落得容貌秀丽,还沾染了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聪慧。

兰儿十五岁那年,父亲惠征在任上病逝。家中失去了顶梁柱,顿时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兰儿只得跟着母亲和妹妹,扶着父亲的灵柩返回京城,投奔同族的亲戚。京城的日子过得清贫而艰难,寄人篱下的滋味让兰儿早早便懂得了人情冷暖,也磨砺出了她坚韧而好强的性子。

咸丰二年,咸丰帝下诏广选秀女,充实后宫。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兰儿来说,无疑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她知道唯有入宫,才能摆脱眼下的困境,便在亲戚的帮助下报名应选。

选秀之日,紫禁城顺贞门外,数百名八旗女子身着统一的旗装,按序排列,个个紧张得手足无措。兰儿站在人群中,虽衣着朴素,却难掩其出众的容貌和独特的气质。她没有其他女子的惊慌失措,反而镇定自若,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着聪慧与坚定。

负责选秀的官员,一眼便看中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兰儿的容貌、身段、气质,都符合选秀的标准,更难得的是那份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就这样,兰儿顺利通过初选,被送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宫女。

初入宫廷的兰儿,只是圆明园里一名普通的宫女,每日的工作便是洒扫庭院、端茶倒水,做着最琐碎的活计。她自幼便聪慧过人,不仅习得满汉文字,还能书能画,更难得的是,她生在南方,学了一口婉转悠扬的江南小调。闲暇之时,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午后无人,她便会轻声哼唱那些熟悉的民歌小曲。

咸丰四年的夏天,咸丰帝带着几位妃嫔来到圆明园避暑游玩。这一日,他处理完少量政务,觉得烦闷,便独自一人在园中闲逛,身边只跟着几个贴身太监。

走着走着,他忽然听到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从前方的林荫深处传来。那歌声清澈悦耳,如流水般潺潺流淌,带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柔美,瞬间便吸引了咸丰帝的注意力。他在宫中听惯了宫廷雅乐,或是北方的粗犷民歌,这般温婉动听的江南小调,还是第一次听到。

“是谁在唱歌?”咸丰帝停下脚步,闭上眼睛,细细聆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惬意笑容。“把她给朕带来。”

不多时,兰儿带到,咸丰帝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这一看,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惊叹。眼前的女子,身形窈窕,亭亭玉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恰到好处。再看她的容貌,肌肤娇嫩得仿佛吹弹可破,白如雪,润如玉,一双眼睛更是秋波盈盈,顾盼生辉,带着几分惊慌,几分羞怯,格外动人。

“你入宫多久了?”咸丰帝开口问道。

“回万岁爷,奴婢入宫已有两年。”兰儿的声音轻柔。

“难为你了。”咸丰帝语气带着几分怜惜:“朕这两年被长毛贼闹得心烦意乱,竟将你这般人才忘了,让你屈居于此,实在是委屈你了。”

听到皇上的怜惜之语,兰儿心中一阵激动,眼眶瞬间湿润了。两年来的委屈、孤寂、隐忍,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回报。她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万岁爷言重了。能为万岁爷效力,是奴婢的福气,奴婢不敢有半句怨言。”

咸丰帝见她不仅容貌出众,还这般懂事乖巧,心中更是喜爱。他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扶起兰儿:“起来吧,不必多礼。”

兰儿的手纤细柔软,被咸丰帝温热的手一握,顿时像触电般微微颤抖了一下。她抬起头,恰好对上咸丰帝温柔的目光,心中不由得小鹿乱撞,连忙又低下头去。

“你方才唱的是什么歌?甚是好听。”咸丰帝上前牵着她的手,语气亲昵地问道。

“回万岁爷,是奴婢家乡的江南小调。”兰儿乖巧地回答道。

“再唱给朕听听可好?”咸丰帝笑道。

“是。”兰儿清了清嗓子,便轻声唱了起来。

“郎在船头唱山歌,妹在河边洗衣裳。歌声悠悠传过来,妹的心跳乱如麻……”她的嗓音婉转悠扬,带着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每一个字都唱得缠绵悱恻。咸丰帝坐在一旁,看着她秀美的容颜,听着她动听的歌声,只觉得浑身舒畅,连日来的疲惫和烦躁都烟消云散。

他从未见过这般女子,既有出众的容貌,又有动人的歌喉,还这般聪慧乖巧。这兰儿,像一朵清新脱俗的荷花,既美丽又温婉,既聪慧又懂事,恰好击中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唱得好,唱得好!”咸丰帝回过神来,连连称赞:“没想到,你不仅人长得美,歌也唱得这般好。”

两人在室内闲聊了片刻,咸丰帝询问了兰儿的家世、家乡的情况,兰儿都一一婉言回答,言语得体,既不卑不亢,又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柔弱,让咸丰帝愈发怜惜。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皇后还在园中的其他宫殿等着咸丰帝起驾回宫,太监们也适时地进来提醒。咸丰帝恋恋不舍地看着兰儿,道:“今日与你相见,朕甚是欢喜。你且在此等候,朕今夜便来见你。”

夜幕降临,圆明园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兰儿坐在灯下,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她知道,今夜过后,她的命运或许将彻底改变。她精心梳洗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宫装,静静地等待着咸丰帝的到来。

约莫三更时分,一阵脚步声传来。兰儿连忙起身相迎。太监们将皇上送到门口,便恭敬地退了下去,关上了房门。

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人,咸丰帝一把将兰儿拥入怀中。兰儿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软了下来,顺从地靠在他的胸膛上。

这一夜,桐荫深处的烛火彻夜未熄。鸳鸯帐内,兰儿极尽柔媚,百般温存,将自己的全部情意都倾注在咸丰帝身上。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此刻正掌握在这个男人的手中。而咸丰帝,也被兰儿的柔情蜜意深深打动,只觉得从未有过这般**蚀骨的欢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人。

次日清晨,咸丰帝醒来时,兰儿正依偎在他的身边,睡得香甜。看着她恬静秀美的容颜,咸丰帝心中爱意更浓。他当即下旨,册封兰儿为贵人,赐居“天地一家春”,并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成为贵人后,兰儿并没有恃宠而骄。她依旧保持着往日的谦逊与聪慧,悉心侍奉咸丰帝的饮食起居,对宫中的妃嫔、太监、宫女也都宽厚有礼,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咸丰帝对兰儿的宠爱,更是与日俱增。他发现,兰儿不仅容貌秀丽、歌声动人,还通晓满汉文字,对经史子集也颇有涉猎,能与他谈诗论画,甚至在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上,也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有一次,咸丰帝处理政务到深夜,感到疲惫不堪,便与兰儿闲聊起来。谈及当下的漕运改革,兰儿轻声说道:“万岁爷,奴婢以为,漕运之弊,在于官员中饱私囊、层层盘剥,若能严惩贪腐、简化流程,让粮米直接转运,或许能缓解困境。”

这番话虽简单,却切中了漕运改革的要害,让咸丰帝不由得刮目相看。他没想到,一个深宫女子,竟然对朝政有如此独到的见解。自此以后,咸丰帝更是将兰儿视作红颜知己,不仅夜夜留宿“天地一家春”,有时处理政务之余,也会召兰儿前来,与她商议国事。

兰儿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每次谈及朝政,都点到即止,从不越界,既展现了自己的聪慧,又不会让咸丰帝觉得她干预朝政。她更懂得如何讨好咸丰帝,知道他处理政务辛苦,便时常为他弹奏乐曲、哼唱小调,为他排解压力;知道他喜爱书法,便苦练书法,模仿他的笔迹,时常与他一同练字;知道他饮食挑剔,便亲自下厨,为他做几道可口的小菜。

这般温柔体贴、聪慧过人的女子,让咸丰帝彻底沉沦。他每日除了处理必要的政务,其余时间几乎都与兰儿腻在一起,对后宫的其他妃嫔更是视而不见。皇后钮祜禄氏虽心中不快,却也只能隐忍,毕竟兰儿深得帝宠,她作为皇后,不能因妒生事,影响后宫和睦。

其他妃嫔见状,也只能暗自羡慕嫉妒,却不敢有丝毫怨言。

可就在兰儿风光无限、宠冠后宫之时,一场风波却悄然袭来。

朝中一些老臣,对懿贵妃的受宠心存不满。他们觉得,皇上过于沉溺女色,荒废朝政,而懿贵妃出身叶赫那拉氏,更是犯了祖宗大忌。

原来,兰儿的祖先,乃是明末的叶赫部落人氏。叶赫部落曾是东北地区的强大部落之一,与满洲建州部常年征战。叶赫部落酋长布扬古,曾联合九个部落,共同围攻建州部,想要将其剿灭。可没想到,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用兵如神,不仅击退了九部联军,还顺势剿灭了叶赫部落。

临死前,布扬古对着苍天发誓:“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这句话,如同诅咒一般,在满洲贵族中流传了数百年。努尔哈赤虽剿灭了叶赫部落,但念及自己的妻子孝慈高皇后是叶赫部落酋长之女,便没有赶尽杀绝,允许叶赫部落的子孙继续繁衍。但他也暗诫子孙,以后不得与叶赫后裔通婚,以防后患。

此后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位皇帝,都谨遵祖训,从未与叶赫那拉氏女子通婚。可到了咸丰帝这里,由于年代久远,祖训早已被人淡忘。咸丰帝选秀之时,只看中了兰儿的容貌与才情,并未在意她的出身。

如今,懿贵妃兰儿宠冠后宫,还生下了皇子,那些坚守祖训的老臣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认为,叶赫那拉氏的女子入宫,本就违背了祖训,如今更是深得帝宠,甚至有可能影响皇位继承,这是万万不可的。

于是,以大学士祁寯藻为首的几位老臣,联名上书,劝谏咸丰帝。奏折中,他们详细讲述了叶赫部落与建州部的历史恩怨,以及努尔哈赤的祖训,直言“叶赫那拉氏女子入宫,恐为社稷之祸”,恳请咸丰帝“谨遵祖训,疏远懿贵妃,以保大清江山稳固”。

咸丰帝看着这份奏折,心中也泛起了嘀咕。他并非不知道叶赫那拉氏与满洲的历史恩怨,只是当初选秀之时,并未放在心上。如今被老臣们一提醒,他才想起了那个流传已久的诅咒。

可让他疏远兰儿,他又实在做不到。兰儿不仅容貌出众、才情过人,更重要的是,她懂他、疼他,是他后宫中唯一的红颜知己。这几年,他之所以能在繁重的政务和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支撑下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兰儿的陪伴与慰藉。让他放弃这样一个女子,无异于断了他的精神支柱。

咸丰帝陷入了两难之中。一边是祖宗的祖训和老臣们的劝谏,关乎大清江山的稳固;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女子,难以割舍。他拿着奏折,在养心殿中徘徊了许久,心中反复挣扎。

老臣们见咸丰帝迟迟没有回复,便又纷纷上书,有的甚至以死相谏,恳请咸丰帝以江山社稷为重。祁寯藻更是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皇上,祖训乃祖宗心血所凝,不可违背!叶赫那拉氏的诅咒,绝非空穴来风,如今懿贵妃宠冠后宫,若不加以约束,日后恐生祸端,到那时,悔之晚矣!”

咸丰帝被老臣们逼得紧了,心中也有些烦躁。他知道老臣们是为了大清江山着想,可他们却不懂他与兰儿之间的感情。他猛地一拍龙案,沉声道:“够了!此事朕自有决断,尔等不必再议!”

退朝之后,咸丰帝径直来到了“天地一家春”。兰儿见他神色不悦,便知道定是出了什么事。她连忙上前,温柔地为他更衣、奉茶,轻声问道:“万岁爷,今日朝堂之上,可是发生了什么烦心事?”

咸丰帝看着兰儿温柔的脸庞,心中的烦躁顿时消散了大半。他叹了口气,将老臣们上书劝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兰儿。

兰儿听了之后,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她跪在咸丰帝面前,泪如雨下,哽咽着说道:“万岁爷,奴婢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出身竟然会给万岁爷带来如此大的麻烦。奴婢出身叶赫那拉氏,并非奴婢所能选择。自入宫以来,奴婢一直谨小慎微,悉心侍奉万岁爷,从未有过半点异心。奴婢只愿能陪伴在万岁爷身边,为万岁爷分忧解难,绝无半点危害大清江山之意。若万岁爷认为奴婢的存在是隐患,奴婢愿意自请出宫,削发为尼。”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表达了自己的无辜与委屈,又展现了对咸丰帝的深情,让咸丰帝心中大为感动。他连忙将兰儿扶起,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心疼地说道:“兰儿,朕知道这不关你的事,是那些老臣们小题大做。朕从未想过要疏远你,更不会让你出宫。有朕在,谁也不能伤害你。”

此后,咸丰帝专门下了一道谕旨,斥责那些老臣“无事生非,妄议后宫”,并明确表示“懿贵妃品行端方,深得朕心,且诞育皇子,有功于社稷,尔等不得再以出身为由,妄加揣测”。同时,他还下令,谁敢再提及此事,一律严惩不贷。

老臣们见咸丰帝态度坚决,知道再劝谏也无济于事,只能作罢。

经此一事,兰儿不仅没有失宠,反而更加得到咸丰帝的宠爱。咸丰帝觉得,兰儿受了委屈,便对她更加怜惜,赏赐不断,对她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而兰儿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后宫中再也无人敢与她抗衡。

咸丰帝则依旧沉浸在兰儿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他早已将祖宗祖训和老臣们的劝谏抛到了九霄云外,眼中只有兰儿的倩影和温柔。他每日与兰儿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将朝政大事都交给了肃顺等大臣处理,渐渐荒废了政务。

可他不知道,他的沉沦与放纵,正在为大清王朝的覆灭埋下隐患。而他深爱的兰儿,日后将会以慈禧太后的身份,执掌大清政权四十余年,将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