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1章 幼主昏庸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1章 幼主昏庸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后主以中庸之姿,怀易染之性,永言先训,教匪义方。始自襁褓,至于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养德所履,异乎春诵夏弦;过庭所闻,莫非不轨不物。辅之以中宫你媪,属之以丽色淫声,纵韝绁之娱,恣朋淫之好。语曰‘从恶若崩’,盖言其易。武平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内侍帷幄,外吐丝纶,威厉风霜,志回天日,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重以名将贻祸,忠臣显戮,始见浸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因机,遂混区夏,悲夫!盖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自然之理矣。——李百药 《北齐书》

北齐天统四年,太上皇帝高湛驾崩的哀诏传遍邺都,十二岁的高纬身着斩衰孝服,腰间系着粗麻带,在百官的簇拥下跪在灵前。他身形单薄,孝服套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稚嫩的脸庞上没有丝毫悲戚,只有掩不住的茫然。灵柩里躺着的是他的父亲,曾经一手遮天的太上皇帝高湛,可他对这位父亲的记忆,除了偶尔的呵斥,便只剩后宫里醉醺醺的嬉笑和模糊的背影。

他虽早在三年前就登基为帝,却从来只是个摆设在。军国大事全由高湛拍板,朝堂被和士开、赵彦深等重臣把持,他连看份奏折的权力都没有。如今高湛死了,他名义上终于成了真正的皇帝,可看着阶下那些垂首肃立、各怀心思的大臣,他只觉得手足无措,像个突然被推上戏台却忘了台词的演员。

“陛下,该为太上皇帝定谥号了。”太常卿小心翼翼地上前禀报。

高纬茫然抬头,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了站在最前排的和士开身上。这位父亲生前最宠信的大臣,此刻正用眼神示意他。他咽了口唾沫,小声道:“就按……按你们商量的来吧。”

最终,百官议定高湛谥号为“武成皇帝”,庙号“世祖”。当司仪官高声念出这两个名号时,高纬跟着跪拜,心中却毫无波澜。他只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转头便见母亲胡氏身着素衣走来,眼眶红肿,却不见多少泪痕。

“皇儿,”胡氏扶起他,声音带着刻意的沙哑,“如今你父皇去了,母后会陪着你。从今日起,你便是大齐真正的主人了。”

高纬讷讷点头,任由胡氏牵着他的手。他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的光芒,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直到礼官高声唱喏“尊太上皇后胡氏为皇太后”,他才恍惚明白——或许,他依旧没能摆脱被人掌控的命运。

这一日,高纬在灵前跪了整整一个时辰。双腿麻木时,他偷偷抬眼,看见和士开与赵彦深在角落里低声交谈,看见左丞相斛律光眉头紧锁地望着灵柩,还看见乳母陆令萱远远站在宫门口,冲他递来一个安抚的眼神。

他低下头,盯着地上的积雪,忽然觉得这偌大的皇宫,比冷宫还要寒冷。

高湛的葬礼刚过,邺都的权力棋局便已悄然落子。最先撕破脸的,是刚被尊为皇太后的胡氏。

这位太后的名声素来不好,早在高湛在位时,便与和士开私通,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可她毫不在意,反而借着高湛的宠信,暗中培养势力。高湛病重的那几个月,她便以“照顾幼主”为由,将自己的寝宫迁到了高纬的寝殿隔壁,名义上是照料起居,实则牢牢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她还暗中拉拢宦官集团,让心腹太监王怀信掌管奏折传递,所有呈给高纬的文书,都要先经过她的过目。

如今高湛一死,胡氏再也没了顾忌。葬礼结束的第二天,她便在思政殿召集百官,一身太后朝服,端坐于高纬身边的凤椅上,开门见山道:“陛下年幼,尚不谙世事。今后凡有政务,先禀奏于哀家,待哀家与陛下商议后,再行定夺。”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左丞相斛律光率先出列,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沉声道:“太后此言差矣!《周礼》有云,后宫不得干政。军国大事乃外臣之责,太后当居中宫,谨守妇道,岂能越俎代庖?”

太尉高睿也紧跟着上前,拱手道:“先帝临终前托孤于臣等,意在辅佐陛下亲政。若由太后专权,恐引朝野非议,乱我朝纲啊!”

两位老臣一带头,其他正直官员纷纷附和,大殿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胡氏脸色一沉,正要发作,却见和士开慢悠悠地站了出来。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和士开脸上挂着惯有的谄媚笑容,目光扫过众人,“太后一片苦心,皆是为了陛下,为了大齐江山。不过诸位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后宫干政确实不妥。依臣之见,不如由太后在幕后辅佐陛下,臣与赵彦深大人出面处理日常政务,遇有大事再请示太后与陛下,如此既全了太后的心意,又不违祖制,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番话既给了胡氏台阶,又安抚了百官,瞬间平息了争议。胡氏心中暗喜,嘴上却故作犹豫:“如此……会不会太劳累和大人了?”

“为陛下与太后分忧,是臣的本分。”和士开躬身行礼,眼神却不着痕迹地与胡氏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斛律光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他深知和士开的野心,这看似平衡的局面,不过是他与胡氏勾结的权宜之计。可眼下百官人心不齐,他若是执意反对,反而会落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无奈之下,他只能冷哼一声,退回队列。

最终,这场权力博弈以一种诡异的平衡收场:胡氏掌控人事任免与后宫事务,和士开、赵彦深主持朝堂政务,斛律光手握兵权镇守晋阳,三方相互牵制。而真正的皇帝高纬,依旧被蒙在鼓里,每日在陆令萱的陪伴下,在宫中斗鸡走狗,对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一无所知。

可这平衡就像薄冰,一触即碎。

没过多久,和士开便开始安插亲信。他先是将弟弟和士休提拔为胶州刺史,又把心腹祖珽从流放地召回,任命为中书侍郎。胡氏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侄女胡氏接入宫中,封为昭仪,还让亲信宫女唐氏担任女官,掌管后宫礼仪。

斛律光多次上奏弹劾和士开“结党营私”,可奏折每次都被胡氏压下。久而久之,朝堂上的正直大臣要么被排挤外放,要么被迫沉默。曾经还算清明的北齐官场,渐渐被贪腐与谄媚笼罩,变得乌烟瘴气。

高纬对朝堂上的龌龊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在他眼里,那些奏折、议事远不如新得到的西域宝马有趣,也不如宫中新来的舞女舞姿曼妙。

高纬的童年,从未沾染过半分人间烟火气,自呱呱坠地起,便被包裹在邺都皇宫的奢靡与腐朽之中。他的宫殿铺着西域进贡的羊毛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架上摆着江南雕琢的玉如意,触手冰凉;连喂饭的银勺都镶着细碎的宝石。这一切,让他从记事起就以为,世间本就该如此奢华。

而他的父亲高湛,更是将“荒淫”二字刻进了日常。每日清晨,高湛从不会去思政殿处理政务,而是搂着宠妃在寝殿睡到日上三竿。待起身梳洗完毕,便召集后宫嫔妃、亲信宠臣在御花园设宴,琼浆玉液满桌,歌舞伎在席间翩跹。酒过三巡,高湛便搂着胡太后调笑,有时还会拉上和士开一起插科打诨,荤段子张口就来,丝毫不避讳在场的宫人,更别说躲在屏风后偷看的高纬。

有一次,高湛喝醉了,竟当着众人的面把胡太后抱坐在膝上,摸着她的头发笑道:“朕有你这般美人,何愁江山不乐?”和士开在一旁凑趣:“太后风姿绰约,陛下艳福齐天,臣真是羡慕不已。”胡太后娇笑着推了高湛一把,三人笑作一团。彼时才三岁的高纬被乳母陆令萱抱在怀里,懵懂地看着这一幕,只觉得父亲和母亲笑得开心,却不知这场景早已逾越了帝王后妃的体面。

高纬的乳母陆令萱更是每日变着法子讨高纬欢心。她派人从民间搜罗来会翻跟头的小猴、能学人说话的鹦鹉,让高纬整日与这些玩意儿为伴;又请了杂耍艺人入宫,在殿前表演吞剑、吐火,看得高纬拍手叫好。

在这样的环境里,高纬的性子渐渐被养歪了。四五岁时,他就学着高湛的样子,指让宫女给他弹唱歌词直白露骨的低俗艳曲。到了七八岁,高纬更是对身边容貌清秀的小宫女表现出异样的兴趣。他会故意拉着小宫女的手,让她们陪自己玩“过家家”,还会把珠钗塞给喜欢的宫女。陆令萱见了,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觉得这是长大的征兆,特意挑了四个温顺可人的小宫女留在高纬身边,美其名曰“陪读”,实则任其嬉闹。

一天午后,高湛正好撞见高纬抱着一个小宫女坐在膝上,手里还把玩着人家的发簪,嘴里哼着艳曲。随行的太监吓得脸色惨白,以为高湛定会大发雷霆,连忙跪地请罪。可谁知高湛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走上前拍着高纬的肩膀说:“吾儿有乃父之风!小小年纪就懂得怜香惜玉,将来必是性情中人!”

说完,他还特意赏了那个小宫女一对金耳坠,又对陆令萱说:“你照顾太子有功,赏锦缎百匹。”

得到父亲的“肯定”,高纬更是无所顾忌。他愈发觉得这种嬉闹是理所当然,甚至变本加厉,他会让宫女们穿得单薄,在殿前跳舞给他看;还会把不同的香料撒在宫女身上,玩“猜香”的游戏。而陆令萱依旧一味纵容,只要高纬开心,她哪怕得罪其他宫妃也毫不在意。

高纬继位之后,他的荒淫本性彻底暴露出来。

他嫌宫中的歌舞太过陈旧,便命人从民间搜罗了一百多名乐工、舞女,在御花园里搭建了一座“霓裳台”,每日在此举办夜宴。宴席上,舞女们穿着薄如蝉翼的舞衣,跳着**的舞蹈,乐工们弹奏着低俗的曲子,高纬则搂着嫔妃们饮酒作乐,常常通宵达旦,直到第二日午时才沉沉睡去。

为了追求刺激,他还想出了更荒唐的点子。他让宫女、宦官们假扮成市井商贩,在宫中搭建了一条临时集市,有卖酒的、卖菜的、算命的,甚至还有赌坊。他则穿着平民的粗布衣衫,在集市里“逛街”,与“商贩”讨价还价,赢了钱便哈哈大笑,输了便耍赖要回,玩得不亦乐乎。

胡太后对他的荒唐行径不仅不加管教,反而推波助澜。她深知,高纬越是沉迷享乐,就越不会觊觎权力,自己的地位也就越稳固。因此,她常常亲自为高纬挑选嫔妃,还把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宫女赏赐给他,美其名曰“教导陛下成人”。

和士开也投其所好,每日都要为高纬进献新奇的玩物:西域的宝石、江南的丝绸、辽东的猎鹰……甚至还陪他一起赌博、斗鸡。有一次,两人赌骰子输了,和士开故意装作输得很惨,趴在地上学狗叫,逗得高纬哈哈大笑,对他更加信任。

在这些人的刻意引导下,高纬的价值观彻底扭曲了。他觉得,帝王的职责就是享乐,朝政不过是烦心事。有一次,斛律光从晋阳赶回邺都,奏报北周与突厥联军侵扰边境,请求增兵拨粮。可当时高纬正在与嫔妃们玩“捉迷藏”,听完奏报后不耐烦地挥挥手:“这种小事,你找和士开商量便是,别来烦朕玩游戏。”

斛律光看着眼前这个玩物丧志的少年天子,气得浑身发抖,当场跪地长叹:“先帝打下的江山,迟早要毁在这孺子手中啊!”

可高纬根本没听见他的叹息,早已转身跑回嫔妃堆里,继续他的游戏去了。

就在高纬沉迷享乐、胡太后与和士开把控朝政之时,祖珽正悄悄爬上北齐的权力巅峰。

祖珽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曾官至北魏太守,父亲也是北齐的中层官员。可他却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风骨,自幼便品行不端:偷过邻居家的鸡,抢过商贩的钱,甚至还调戏过同僚的妻子。靠着几分文采和圆滑的手段,他早年投靠了和士开,成了其心腹。

高湛在位时,祖珽因劝进禅位有功,被封为秘书监。可他贪得无厌,上任没多久便利用职权大肆敛财,甚至把皇宫里的珍贵典籍偷出去卖钱。事情败露后,高湛勃然大怒,将他罢官流放。

高湛死后,祖珽觉得机会来了。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贿赂了陆令萱身边的太监,终于得以重新回到邺都。他深知高纬喜好文学,便每日创作艳诗、编写俗曲,亲自送到宫中。那些诗词语句低俗,却充满了风月之情,正好合了高纬的胃口。

“陛下,这首《鸳鸯曲》是臣专为您和嫔妃们所作,您听听合意吗?”祖珽弓着腰,双手递上诗稿。

高纬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夜夜笙歌醉画楼,鸳鸯交颈乐无忧”,顿时眉开眼笑:“祖爱卿真是懂朕的心思!快,让人谱成曲子,让舞女们跳起来!”

靠着这些艳诗俗曲,祖珽很快便赢得了高纬的信任。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取代和士开,成为北齐的第一权臣。

为了扳倒和士开,祖珽开始暗中收集他的罪证。他派人跟踪和士开,记录下他收受贿赂的数额、与胡太后私会的时间,甚至还找到了几个被和士开迫害的官员家属,让他们写下血书。可他知道,直接揭发和士开,必然会遭到胡太后的报复。思来想去,他把目标瞄准了琅琊王高俨。

高俨是高纬的亲弟弟,年仅十四岁,却性情刚烈,素来不满和士开专权。祖珽找到高俨,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把和士开“收受贿赂”“秽乱宫闱”的罪证一一摆出:“琅琊王殿下,和士开如此猖獗,不仅欺压百官,还玷污太后名声,若是再放任下去,大齐江山危矣!”

高俨本就对和士开恨之入骨,看完罪证后更是怒不可遏:“此等奸贼,本王必除之!”

祖珽心中暗喜,却故作担忧:“和士开深得陛下与太后信任,殿下需小心行事。”

“无需爱卿担心!”高俨拍着胸脯保证。

武平二年七月,高俨设计了一场“鸿门宴”。他以“商议边境战事”为由,邀请和士开到神兽门议事。和士开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刚踏入神兽门,早已埋伏好的甲士便一拥而上,将他当场擒获。高俨一声令下,甲士手起刀落,和士开的头颅便滚落在地。

消息传到宫中,高纬吓得脸色惨白,胡太后更是当场哭晕过去。可高俨手握兵权,朝中又有不少大臣暗中支持,两人也无可奈何。

就在这时,祖珽站了出来。他先是在高纬面前“痛陈”和士开的罪行,称其“死有余辜”,又极力夸赞高俨“忠勇可嘉”,稳住了局面。随后,他又暗中对胡太后说:“太后莫要悲伤,和士开虽死,臣愿为太后分忧,辅佐陛下治理朝政。”

胡太后正愁没人可用,当即答应下来。祖珽又借着陆令萱的关系,在高纬面前百般表现。没过多久,高纬便任命祖珽为左仆射,掌管朝政大权。

祖珽上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清除异己。他诬陷那些曾反对过他的官员“与和士开同党”,将他们一一罢官流放。同时,他又提拔了一批亲信,将朝堂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斛律光看着祖珽专权跋扈,多次上奏弹劾,却都被祖珽扣下。祖珽也深知斛律光是自己的眼中钉,暗中与陆令萱勾结,开始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

北齐的天空,渐渐阴云密布。这位曾经强盛的王朝,在幼主的荒淫与奸佞的专权下,一步步走向了覆灭的边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