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2章 后宫迭变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2章 后宫迭变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深秋,建康城的梧桐叶刚染上金红,坤宁殿的铜鹤香炉便终日飘着西域安息香。十七岁的王孟姜踩着满地碎金般的阳光踏入中宫时,连廊下侍立的内侍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这位太原王氏的嫡女身着翟衣,十二行明珠垂在额前,随着莲步轻摇,映得那张芙蓉面忽明忽暗。腰肢被蹙金绣裙裹得如弱柳扶风,转身时裙裾扫过金砖地,窸窣声里,一双秋水般的眸子斜睨过来,带着未脱的少女娇憨,却又藏着与生俱来的矜贵。

司马曜握着她的手,指尖竟有些发颤。王孟姜仰头笑时,梨涡里盛着三分戏谑:“表哥怕不是把臣女当成姑母宫里的玉美人了?”一句话说得满堂皆笑,唯有她自己知道,这声“表哥”里藏着多少底气:祖父王蒙是元帝朝司徒,姑母是简文帝皇后,太原王氏的血脉早将“尊贵”二字刻进了她的骨血里。

坤宁殿的鎏金门槛还没被王孟姜的凤履踩热,她的锋芒便已刺破了后宫的平静。初夏的御花园里,孝武帝正与采女苏氏赏新开的琼花,苏氏为他剥了颗荔枝,还未递到嘴边,身后便传来清脆的碎裂声。王孟姜亲手摔了茶盏,白瓷碎片溅在青砖上,像撒了一地碎雪。

“苏氏的指甲倒是鲜亮。”她缓步走来,鬓边金步摇叮当作响,目光却像淬了冰。孝武帝正要开口,王孟姜已转身对身后的女官说:“把她的指甲全铰了,送去浣衣局捶布,让她知道什么是本分。”

苏氏吓得瘫在地上,孝武帝皱眉道:“不过是颗荔枝,何必如此?”王孟姜却径直坐到他身边,亲手摘下颗最大的琼花簪在他冠上:“陛下是天子,岂能被卑贱之人玷污?”

这般骄横,在她看来不过是理所当然。除夕家宴那日,尚书令谢石的夫人穿了件葱绿暗纹襦裙,虽素净却雅致。王孟姜执壶的手一顿,忽然轻笑出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邻座听见:“谢夫人这裙料,倒像是臣女去年赏给浣衣局的旧物。”

谢夫人顿时涨红了脸,谢石刚要起身辩解,王孟姜已转向孝武帝,夹了块水晶脍递到他唇边:“陛下尝尝,这是并州送来的鲈鱼,比那些小家子气的玩意儿可鲜多了。”满座勋贵看着她坦然自若的模样,竟无一人敢接话。谁都知道,太原王氏的嫡女,连太后都要让三分。

她的跋扈从不止于内宅。有次孝武帝与重臣议事至深夜,醉后伏在明光殿的案上打盹,王孟姜带着宫女径直闯了进去。

“陛下睡在这里会着凉的。”她娇声说着,竟亲手去解孝武帝的龙袍腰带。侍立的内侍吓得魂飞魄散,跪地高呼“皇后不可”,王孟姜却回头瞪了一眼:“本宫替夫君宽衣,你们也敢拦?”说着真就将龙袍扯了下来,随手扔给宫女,指尖在孝武帝腰间摸索着,笑盈盈道:“我倒要看看,陛下有没有藏私房钱给那些狐狸精。”

孝武帝被惊醒时,见龙袍扔在地上,顿时勃然大怒:“放肆!这是天子朝服,岂容你如此胡闹!”王孟姜却委屈地红了眼,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陛下连日不回坤宁殿,臣妾不过是想亲近陛下,难道也错了?”说着便往他怀里扑,鬓边的金簪蹭得孝武帝脖子生疼。终究是青梅竹马的情分,见她哭得抽噎不止,孝武帝的怒火渐渐消了,只是揉着眉心叹气:“孟姜,你是皇后,该有国母的样子。”

王孟姜的美貌是后宫公认的灼人。太液池的荷花刚开时,她常穿着素纱中单坐在水榭里,风吹过裙摆,露出如雪的小腿,连路过的蜻蜓都要在她指尖多停片刻。孝武帝曾在月下拥着她说:“孟姜的美,像是燃着的火,多看一眼都怕被灼伤。”她那时正用银簪拨弄他的胡须,闻言笑得花枝乱颤:“那陛下就一辈子被臣妾烧着,不好吗?”

可这团火,终究烧得帝心渐冷。她见不得孝武帝对任何女子稍假辞色,哪怕是赏赐老臣家的女儿一匹锦缎,都要在夜里翻来覆去地质问。有次司天台的女官因准确预测了日食,孝武帝赏了她一对玉钏,王孟姜竟趁那女官谢恩时,故意将茶泼在她手上:“手这么粗,也配戴陛下赏的玉?”女官吓得伏地请罪,她却命人将玉钏收回,扔进了太液池:“脏了的东西,留着晦气。”

孝武帝的隐忍在太元六年的重阳宴上彻底绷断。那日他不过是多看了两眼献舞的乐府伶人,王孟姜便当场掀了酒案,玉杯碎在地上,溅起的酒珠打湿了尚书仆射的朝服。“陛下眼里还有臣妾这个皇后吗?”她站在殿中,凤冠歪斜,钗环散乱,全然不顾满朝文武的目光。“这等下贱舞姬,也配让陛下动容?”孝武帝猛地拍案而起,声音因愤怒而发颤:“王孟姜!你真当朕不敢废后吗?”

这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王孟姜的气焰。她僵在原地,脸色煞白,第一次在孝武帝眼中看到了决绝。当晚,孝武帝召来王蕴时,这位老司徒看着女儿扯破的衣袖,长叹着叩首:“臣教女无方,愿代小女领罪。”王孟姜跪在父亲身后,听着孝武帝细数她摔茶盏、辱命妇、扯龙袍的桩桩件件,她从未想过,自己视作娇嗔的举动,竟成了夫君眼中的罪愆。

“收敛些吧。”王蕴回家后,第一次用戒尺打了她的手心。“太原王氏的荣耀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王孟姜攥着红肿的手,看着铜镜里那张依旧明艳的脸,忽然觉得陌生。从那以后,坤宁殿的安息香换成了清淡的檀香,她不再当众发作,只是常在深夜独自饮酒,醉后便对着空窗喃喃:“他们都怕我,可我要的从来不是怕啊。”

太元七年冬,王孟姜染了风寒,病中却仍要强撑着起身。见孝武帝来看她,她挣扎着要梳妆,枯瘦的手抓不住玉梳,青丝散落在枕上,竟已有了几缕霜白。“陛下……臣妾错了……”她咳着说,声音轻得像羽毛:“以前是臣妾太怕了……”怕这椒房太冷,怕夫君的心不在,才用满身尖刺裹住自己,却不知早已将他推得更远。

当夜,王孟姜便咽了气。

王孟姜的梓宫刚下葬,后宫便像被捅翻的马蜂窝。那些平日里被她压着的妃嫔,个个都松了口气。其中最得意的,是教坊司新选的陈妃。

陈妃名玉,出身南楚教坊,父亲是个走街串巷的乐师。她生得眉如远黛,眼似秋波,更兼能歌善舞,会弹箜篌,能谱新曲。初入宫时,她被分在掖庭,每日只在御花园里唱些民间小调。孝武帝偶然听见,觉得这声音比宫里的笙箫更动人,便宣她来殿前献艺。

那一日,陈妃穿着月白襦裙,抱着箜篌跪在殿中。她的手指在弦上一拂,清越的声响便漫了出来:“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是《诗经·南山有台》的调子,却被她唱得婉转如莺啼。

孝武帝听得入神,连茶盏都忘了端。待她唱完,他笑着说:“你这曲子,比太乐署的乐工唱得好。”

陈妃垂着头,绞着帕子,故作羞涩道:“陛下谬赞了。民女不过是把街坊里唱的曲子,稍微改了改。”

“改得好!”孝武帝挥了挥手。“从今日起,你便到朕的承明殿当差吧。”

从此,陈妃的身影便常出现在承明殿。她会在孝武帝批奏疏时,悄悄送盏温好的参汤;会在他看地图时,轻声哼两句江南小调;更会在他累了时,跪坐在脚踏上,给他揉肩捶腿。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陈妃的肚子有了动静。她害羞地告诉孝武帝时,正跪在榻前给他宽衣。“陛下,臣妾可能怀了龙种……”

孝武帝的手顿住了,眼里闪过狂喜:“真的?”

陈妃点点头,耳尖红得滴血。

九个月后,陈妃生下长子司马德宗。孝武帝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在承明殿里来回踱步。“陛下,该给孩子取名字了。”陈妃笑着说。

孝武帝想了想,道:“德宗,德宗。愿我大晋,德泽绵长。”

两年后,陈妃又生下次子司马德文。这下,孝武帝彻底将她当作了心尖尖上的人。他下旨封她为淑媛,虽未立后,却将中宫的仪仗全给了她:凤冠霞帔、九龙四凤冠,样样都是皇后规格。

“陛下,这不合规矩。”礼部尚书王彪之捧着诏书直皱眉:“淑媛再得宠,也不能僭越中宫。”

孝武帝把诏书往龙案上一摔:“规矩?朕的规矩!当年王皇后能僭越,朕的陈淑媛为何不能?”

王彪之不敢再多说。满朝文武都知道,如今的陈淑媛,是比当年的王皇后更得宠的主儿。

陈淑媛的日子过得比王皇后当年还风光。她住在瑶华殿,殿外种满了西域进贡的玫瑰;她的妆匣里堆满了南海的珍珠、波斯的水晶;连孝武帝批奏疏时,都要让她坐在旁边,给她剥颗蜜饯,或是说两句体己话。

可这风光,到底没持续多久。

宁康三年的春天,陈淑媛突然发起高烧。她躺在瑶华殿的锦被里,浑身滚烫,却说着胡话。

孝武帝急得不行,命太医院的院判连夜诊治。院判诊了脉,抹了把汗:“娘娘这是心脉受损,怕是……怕是撑不了多久。”

孝武帝不信:“胡说!朕请了天下最好的大夫,怎么会……”

陈淑媛却像是知道自己不行了,拉着他的手,声音轻得像游丝:“陛下,臣妾这辈子,最幸运的是遇见您……最遗憾的,是没能为您生个公主……”

“别说傻话。”孝武帝的眼泪掉在她手背上:“你会好起来的,朕还要和你看金陵的雪,还要听你唱《南山有台》……”

陈淑媛摇了摇头,从枕下摸出个小锦盒:“这是民女当年在教坊时,师父给的银锁……说是能保平安……”她将银锁塞进孝武帝手里。“陛下,替臣妾……保重身体……”

话音未落,她的手便垂了下去。

孝武帝抱着她的尸体,像疯了一样。他摔了殿里的琉璃盏,撕了她的衣裳,又抱着她坐在瑶华殿的台阶上,哭到嗓子都哑了。

他让人把陈淑媛的尸身停在承明殿,每日亲自守灵,连饭都不吃。直到第七天,陈忠端来碗粥,他才勉强喝了半口。

陈淑媛的坟头草还没长高,孝武帝的后宫便又热闹起来。

孝武帝是在永巷里遇见她的。那天他喝醉了酒,误闯进偏院,正撞见张氏。她穿着件月白绫袄,外面罩着件银鼠披风,正踮脚去够梅枝上的落雪,发髻上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叮咚作响。听见脚步声回头时,鬓角沾着的雪粒簌簌滚落,落在冻得微红的鼻尖上,像只受惊的小兽。

“你是谁?”孝武帝停下脚步,陈淑媛去世后,他还是头回对哪个女子生出这般新鲜的兴致。张氏慌忙屈膝行礼,声音脆得像浸了蜜:“臣妾末等更衣张氏,参见陛下。”抬头时,一双杏眼亮得惊人,眼尾微微上挑,带着点不自知的媚态。

这一眼,便让孝武帝记在了心上。三日后,张氏被册封为贵人,迁入陈淑媛曾住过的瑶光殿。旨意传到时,她正在窗前绣一对戏水鸳鸯,闻言只是放下绣绷,对着传旨的内侍浅浅一笑:“劳烦公公回禀陛下,臣妾这就收拾妥当。”那从容不迫的模样,倒比寻常女子多了几分气度。

张氏的美,与王皇后的凌厉、陈淑媛的温婉都不同。她像暮春时节带雨的海棠,鲜活得能滴出水来。晨起梳妆时,她不爱用厚重的脂粉,只在两颊轻点些胭脂,鬓边斜插一朵刚摘的蔷薇,走到镜前转个圈,问宫女:“陛下见了,会不会说臣妾像个偷花的小贼?”

她的肌肤是那种透着粉的白,孝武帝常说像刚剥壳的荔枝。有次在太液池泛舟,张氏伸手去捞水里的浮萍,不慎溅了些水珠在颈间,晶莹的水珠顺着锁骨滑进衣襟,看得孝武帝喉头微动,一把将她揽进怀里。“贵人这身子,怕是玉露做的。”他咬着她的耳垂低语,张氏却笑着躲开,伸手去挠他的痒:“陛下真是馋嘴的猫儿,专爱偷腥。”

这般娇憨里带着的灵动,最是勾人。孝武帝处理政务累了,便往瑶光殿去。刚踏进殿门,张氏就会像只小雀般扑过来搂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胸口蹭来蹭去。然后便拉他去看自己新得的玩意儿:可能是西域进贡的琉璃盏,可能是江南送来的新茶,也可能是她亲手绣的荷包,针脚歪歪扭扭,却被她捧在手心,眼睛亮晶晶地等着夸奖。

夜幕降临时,张氏便换了副模样。褪去白日的娇俏,她在烛影里更显柔媚。晚妆初卸,松松挽着头发,鬓边垂着两缕青丝,穿着件半透明的蝉翼纱寝衣,赤着脚踩在铺着白狐裘的地上,走到孝武帝面前时,身上还带着沐浴后的兰花香。

“陛下尝尝这个。”她端着盏冰镇的荔枝蜜水,递到孝武帝唇边,指尖有意无意地擦过他的下巴。待孝武帝饮了两口,她却突然仰头,含住他唇边残留的蜜液,舌尖轻轻一卷,随即笑着跑开,被孝武帝一把抓住按在榻上。帐幔落下的瞬间,她的笑声便成了带着喘息的轻吟。

张氏最懂如何取悦男人。她不像王皇后那般强势,也不似陈淑媛那般顺从,而是带着恰到好处的主动。孝武帝靠在床头看书时,她会跪在他腿间,为他轻捶双腿,指尖偶尔划过他的膝盖,引得他放下书卷;夜深人静时,她会枕着他的胳膊,讲些从民间听来的风月故事,讲到动情处,便侧过脸吻他的喉结,声音低得像叹息:“臣妾若是故事里的女子,定要缠着陛下生生世世。”

她的身体像生着钩子,总能勾得孝武帝魂不守舍。有次孝武帝连着三日宿在瑶光殿,朝臣递上的奏折堆了半尺高,司马道子入宫劝谏,却被内侍拦在殿外:“陛下吩咐了,天大的事,也等天亮再说。”

当时帐内烛火摇曳,张氏正趴在孝武帝胸口,用发丝缠着他的手指玩,听见外面的争执声,只轻笑一声:“陛下是天子,难道还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着便低头吻他,将那些烦人的朝事都隔绝在芙蓉帐外。

沉迷在温柔乡里的孝武帝,渐渐将朝政抛到了脑后。起初只是偶尔缺席早朝,后来竟连重要的朝会都懒得参加。所有军国大事,孝武帝都一股脑丢给了琅琊王司马道子。“御弟素有才干,这些事交你打理,朕最放心。”他拍着司马道子的肩膀说,眼里满是倦怠。司马道子表面推辞,暗地里却喜不自胜,很快便将吏部、兵部的要职都换上自己的心腹,甚至私自在府中接见外臣,商议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