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4章 兄弟阋墙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4章 兄弟阋墙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雨丝斜斜掠过东宫的琉璃瓦,溅起细碎的水花,仿佛要洗去殿宇深处弥漫的血腥气。内侍总管佝偻着身子,声音压得像风中残烛:“殿下,东宫已按您的吩咐重新洒扫,只是……”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殿角那株桃树,枝头的花瓣沾着雨水,颤巍巍地低垂,仿佛不堪重负,谁都知道,这树下的泥土里,还浸透着前太子石邃的血。“这株桃树要不要刨去重栽?”

石宣抬手止住他的话,玄色锦袍上绣着的猛虎在阴雨天里更显狰狞。他缓步走到桃树下,冷冷的说道:“留着,让它好好长着。也好让往后住在这里的人,都记着些分寸。”

太极殿的册立大典上,礼官高唱赞词时,石宣始终垂着眼帘,双手捧着太子玺绶,姿态谦卑得无可挑剔,连腰间玉带的系法都符合最严苛的礼制。可当他抬眼看向御座上的石虎时,眼底闪过一丝灼热的光,与石邃当年的眼神如出一辙。

仪式结束后,石虎留石宣在偏殿用膳。酒过三巡,老皇帝拍着儿子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酒后的松弛:“你兄长行事乖张,落得那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往后这东宫,便全靠你了。”石宣立刻起身跪倒,额头死死抵着地面,声音哽咽道:“儿臣定当恪守孝道,辅佐父皇治理天下,绝不敢有半分僭越之心。”

然而石宣被立为太子后,全无储君应有的担当,反倒将石虎的骄奢淫逸奉为圭臬。他一门心思要超越石邃,更要压过朝中所有王侯,于是将国库视作私产,大兴土木以填私欲。

数万民夫夜以继日地劳作,使得邺城周边的社会生产彻底停滞。大片农田荒芜,路边随处可见逃荒的流民,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怀里揣着仅存的谷糠,却连一口干净的水都找不到。有官吏上奏,称“邺北千里,饿殍遍野”,恳请石宣暂停工程,让民夫返乡务农。可石宣将奏折扔在地上,冷笑:“百姓饿死,是他们自己没本事。本太子的宫殿若建不好,才是丢了父皇的脸面!”

朝中百官对石宣的行径极为不满。御史中丞刘览曾在朝会上直言:“太子殿下,如今民力枯竭,国库空虚,若再如此劳民伤财,恐生民变啊!”石宣当即拍案而起,指着刘览的鼻子骂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教训本太子?”若非石虎在场,刘览怕是当场就要被拖出去杖毙。即便如此,刘览回府后仍忧心忡忡,对家人叹道:“后赵的气数,怕是要断在这对父子手里了。”可满朝文武皆知石虎父子的残暴,即便怒火中烧,也只能将怨气咽在肚里,眼睁睁看着百姓的血汗,被奢靡的宫室建造挥霍一空。

石虎对石宣的奢靡行径视若无睹,还时常驾临东宫,看着初具规模的宫殿哈哈大笑:“我儿有气魄!比当年的石邃强多了!”自己更是变本加厉,将荒淫残暴推向新的巅峰。他下诏修缮长安未央宫与洛阳宫阙,声称“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后赵的宫室,比汉家的还要气派”。这道诏令一下,各州官府如狼似虎地强征工役,总数竟达二十六万人。

乱世之中,人口本就稀少,这二十六万人几乎是北方数省所有青壮劳力的总和。

抵达工地后,他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仅长安一地,工地上的尸体便堆积如山,腐臭熏天,负责掩埋尸体的人来不及挖坑,只能将尸体扔进附近的沟壑,任由野狗撕咬。

宫室修缮尚未完工,石虎的贪欲又伸向了无辜的女子。他看着新落成的宫殿,忽然觉得“后宫空虚,不足以彰显天威”,于是下令增设女官二十四等,从皇后以下到最低阶的采女,等级森严,名目繁杂,又要求诸公侯等七十余封国各置女官七等。紧接着,一道更令人发指的诏令传遍全国:民间十三至二十岁的女子,无论是否婚嫁,一律需应选入宫。

诏令一下,各州郡县的官吏如获至宝。他们将此视作邀功请赏的绝佳机会,为了搜罗“美色”,竟公然闯入百姓家中,强抢民女。

这场浩劫持续了三个月,最终被强征的女子多达三万余人。而太子石宣及诸公侯们,更是借着权势私下搜寻,他们绕过官府,直接派家奴闯入富户家中,将稍有姿色的女子强行掳走,又额外强取了万余人。

这四万余名妇女,像牲口一样被役吏驱赶到都城时,石虎亲自临轩选美。他坐在高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尽是妙龄女子,个个容貌秀丽、身姿婀娜,有的低头垂泪,有的咬牙隐忍,有的早已面无血色。石虎却心花怒放,指着那些瑟瑟发抖的女子,对身边的大臣笑道:“各州官吏果然能干,征选有功啊!”他命人将容貌最出众的女子挑出来,留在自己后宫,其余的则按等级分给太子及诸臣,美其名曰“与下臣同乐”。

从此,石虎沉溺新欢,将旧宠抛诸脑后。他凭借权势,日夜蹂躏这些良家女子。许多女子不堪受辱反抗,却当场惨遭杀害;无数女子在绝望恐惧中自尽。石虎对这些生命消逝毫不在意,在他眼中,宫中美女如云,这些女子性命如草芥。他甚至下令将死去女子尸体投入漳水,任由鱼鳖啃食。漳水本是百姓生活水源,此刻却成无辜女子葬身地,其残暴行径,令人发指,无不使人对这暴君行径怒发冲冠、唾弃不已。

就在百姓的哀嚎声中,有大臣上了一道奏折:“陛下,近日观天象,发现紫微宫旁有客星犯主,恐是晋室将复兴之兆。臣以为,当使晋人服苦役,以镇压其戾气。”石虎本就对偏安江南的东晋心怀忌惮,听闻此言顿时深信不疑,当即下诏征集邺城附近郡县的男女十六万人、车十万乘,前往邺城北面运土,建造华林苑,并沿苑筑起长达数十里的高墙。

这道诏令成了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征的男女中,有许多是之前修宫殿时侥幸存活的民夫,刚回到家中没几天,便又被抓走。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推着沉重的土车,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往返。华林苑的选址本是一片低洼的沼泽,需先填上数丈厚的土才能筑墙,十六万人日夜不停地劳作,车水马龙般将土运到沼泽,却如同杯水车薪。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一场大雪骤然而至,气温骤降。工地上的民夫大多只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他们白天在雪地里运土,晚上只能挤在简陋的窝棚里,连取暖的柴火都不够。许多人冻得手指脚趾发黑,最终溃烂脱落;还有的人在运土时滑倒在冰面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有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看着城外飘雪的天空,忍不住冒死进谏:“陛下,如今天文错乱,大雪封路,百姓凋敝,饿殍遍野。华林苑工程浩大,不如暂且停工,待来年开春再议?”石虎正在宫中饮宴,听闻此言顿时勃然大怒,将酒杯摔在地上:“我筑苑墙,与天何干?即便因此遭天谴,只要苑墙能在早晨建成,我傍晚死去也无遗憾!”他当即下令,让大臣督促工役连夜赶工,又命人运来数万支蜡烛,将施工之地照得如同白昼。

夜色中的华林苑工地,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蜡烛的火光映照着民夫们冻得发紫的脸,他们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推车,稍有迟缓便会遭到监工的毒打。

次年开春,苑墙终于筑成,开辟四门,其中三门通向漳水,皆以五彩琉璃为屏障,远远望去流光溢彩,仿佛仙境。可谁也不知道,那高达三丈的墙体内,埋了多少百姓的尸骨。然而,当苑内开始建造亭台楼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大雨降临了。狂风卷着巨浪,从漳水倒灌进苑内,洪水暴涨丈余,工地上的民夫来不及逃跑,大多被卷入水中。这场灾难,最终导致数万名工役被淹死,华林苑的地基被冲毁大半,刚刚建成的亭台也成了废墟。

洪水退去后,石虎为了“安抚天意”,命太子石宣率领部众祭祀山川,为后赵祈福。石宣却将这当成了炫耀权势的机会,他乘坐高达丈余的巨辇,车上高擎着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华盖,打着绘有日月星辰的旌旗,卫士们披甲执锐、前呼后拥,从金明门而出,随行的大军多达十八万。

石虎在后宫登上凌霄观远眺,见石宣的仪仗绵延数十里,甲仗如林,旌旗蔽日,竟拈着胡须得意笑道:“我家父子如此威武,除非天崩地塌,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有这样的虎子,我只需抱子弄孙,自求乐趣即可。”此时的石虎,早已因常年纵欲而昏聩糊涂,他看不见石宣使用天子旌旗的僭越之举,也听不见身边宦官的窃窃私语,只觉得儿子的威风,就是自己的威风。

石宣的“祷祀”,实则是一场奢靡的巡游。他每到一地,便命军士圈出方圆百里的猎场,驱赶禽兽至中央。待暮色四合,他便令劲骑驰射,自己则拥着姬妾乘辇观猎,火炬从猎场一直延伸到行宫,彻夜不熄,照亮了半边夜空。

这支队伍途经三州十五郡,所到之处,地方官吏无不绞尽脑汁讨好。他们将库藏的金银、绸缎、珍奇古玩悉数献出,甚至拆了祠堂的匾额、寺庙的铜钟,熔铸成器皿送给石宣。有些郡县为了凑齐“献礼”,竟向百姓加征三年赋税,无数家庭因此倾家荡产。

石宣还都复命后,石虎看着他带回的一车车贡品,非但没有斥责其奢靡,反而夸赞道:“我儿有气魄!”随后,他又命石宣之弟、乐安公石韬沿另一条路线继续出祀。石韬素来受石虎宠爱,性子比石宣更骄横,他的队伍在奢靡程度上,比石宣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宣本就因石韬受宠而心怀妒忌,见他出祀规模与自己匹敌,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他在东宫设宴时,喝到半醉,对亲信宦官赵生抱怨道:“石韬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仗着父皇宠爱,竟敢与我平起平坐!”赵生向来依附石宣,见状连忙煽风点火:“殿下乃国之储君,石韬如此僭越,分明是没把殿下放在眼里。若不除之,日后恐成大患。”

这话正说到石宣的心坎里。他想起石虎曾在酒后说过“悔不立石韬为太子”,想起石韬看向自己时那轻蔑的眼神,一股杀意从心底涌起。他猛地将酒杯摔在地上,咬牙道:“石韬不除,寝食难安!”

恰在此时,石韬在府邸中筑起一堂,取名“宣光殿”。这“宣”字与石宣的名字相同,本就是僭越之举,更甚者,殿中的大梁竟长达九丈,远超礼制规定。石宣听闻此事,当即带人闯入石韬府邸,指着那根大梁怒斥:“你竟敢用‘宣’字为名,大梁还敢逾制,是想谋逆吗?”不等石韬辩解,他便命人将大梁截断,还将负责施工的工匠全部斩首。

石韬何曾受过这等屈辱?随即下令将宣光殿重加修筑,还将大梁增至十丈,摆明了要与石宣对着干。

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石宣的杀心。他召来东宫卫士长杨杯、幸臣赵生等人,在密室中密谋:“石韬仗着宠爱骄横跋扈,竟敢违抗我的命令。你们若能杀掉他,我将把他府中的姬妾美女全部赏给你们,还会保你们日后富贵无忧。”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石韬一死,父皇必然亲临丧事,我便可趁机行事,何愁大事不成!”

杨杯等人闻言纷纷应承:“殿下所托,我等必效死力!”石宣大喜,当即命他们暗中准备,只待时机成熟便动手。

秋社之日,石韬率领僚属到东明观祭祀土神。祭毕后,他在观内设宴,令乐工歌伎弹唱助兴。酒过三巡,石韬忽然放下酒杯,望着窗外的月色长叹:“人生无常,离别容易相聚难。诸君尽管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知日后何时再会,应当趁此时尽兴才是。”说罢,他竟潸然泪下。众人见他言辞伤感、涕泪横流,无不惊异,素来骄横的乐安公,竟也有如此悲戚之时。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劝慰,只能默默饮酒,席间的气氛愈发沉闷。

夜半时分,众人散去,大醉的石韬被侍从扶到观内的寝殿休息。次日天明,侍役见石韬迟迟不起,心中生疑,撬开房门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昨晚还活生生的石韬,此刻已腹破肠流、手断足折,倒毙在寝榻前,尸体旁散落着几柄染血的刀剑,场面惨不忍睹。

侍从们慌乱无措,连忙回宫飞报石虎。

石虎正在与新纳的姬妾嬉闹,听闻消息,整个人如遭雷击,愣了半晌,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晕厥在榻上。宫人手忙脚乱地抢救,掐人中、灌汤药,折腾了半个时辰,他才悠悠转醒,醒来后便如疯似狂地哭嚎:“韬儿!韬儿死得好惨啊!”那哭声撕心裂肺,震得宫殿的梁柱都仿佛在颤抖。

百官闻讯入宫请安,见石虎形容枯槁,双眼红肿,纷纷请求前往东明观视丧。唯有司空李农上前一步,低声劝谏:“陛下,害死乐安公的凶手尚未查明,但臣观此事蹊跷,恐是衅起萧墙,危生肘腋。陛下为防意外,不可轻出。现当速缉拿凶手,勿使逃脱。”

石虎这才稍稍冷静,他想起石宣昨日的反常,想起兄弟二人的积怨,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便听从李农之言,留在宫内,一面命卫士戒严,紧闭宫门,一面派官吏将石韬的尸体运回太武殿治丧。

太子石宣乘坐素车,引东宫卫士千余人,来到太武殿吊丧。他穿着白色丧服,面无表情地走到灵柩前,命左右揭开棺盖。当石韬那残缺不全的尸体暴露在众人面前时,石宣盯着尸体看了片刻,突然“呵呵”大笑起来,那笑声在肃穆的灵堂里回荡,令人毛骨悚然。笑罢,他竟掉头就走,连一句悼词都没有留下。

殿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像是在为这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哭泣。太武殿内,石虎得知石宣的举动,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殿门嘶吼:“逆子!吾必杀之!”而此时的石宣,已回到东宫,正站在那株桃树下,看着花瓣上的雨水,嘴角噙着一抹胜利者的微笑。他以为除掉了石韬,便能高枕无忧,却不知,一场更为血腥的风暴,正在向他席卷而来。后赵的宫廷,终究逃不过“循环往复”的谶语,在权力与**的漩涡中,将走向更深的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