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2章 褒姒入宫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2章 褒姒入宫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褒珦被关在牢里,一晃就是三年,周幽王早就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但幽王忘了,褒珦的儿子洪德却一直记挂着,他一心想救父亲,可始终想不出好办法。

有谋士给他出主意:“当年商纣王把周文王囚禁在羑里,西岐上下人心惶恐不安。散宜生以‘进献美女与奇珍’之计,挑选了有莘氏的女子、骊戎的明珠,又教那女子研习诗书礼仪,最终让纣王释放文王,得以返回西岐。既保全了文王体面,又化解了西岐危机。如今幽王荒淫无道,到处挑选美女充实后宫供自己玩乐,咱们何不效仿这个法子,到民间选个绝色女子,好好教导后献给幽王呢?”

于是洪德便花重金寻访美女。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便有人为他送来一位少女。

这姑娘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生得极是夺目。看那面容,一双眼睛如含秋水,眼尾微微上挑,似带三分娇俏;眉如远山含黛,纤细弯弯,恰好衬得眼波流转间更添灵动。琼鼻挺翘,鼻尖带着一点天然的粉晕;唇瓣饱满如樱桃,色泽嫣红,不点而朱,轻抿时似含着几分羞怯。肌肤更是好得惊人,莹白细腻如上好的凝脂,仿佛轻轻一触便会留下指印,连阳光落在上面都似要折射出温润的光。

再看身段,更是无可挑剔。肩若削成,腰如束素,裙摆下露出的脚踝纤细精致,行走时步态轻盈,宛如弱柳扶风。即便身着粗布乡衣,也难掩那一身天然的风姿。肩颈的曲线柔和优美,身姿婀娜如春日新抽的柳条,既有少女的青涩纤细,又隐隐透着几分动人的韵致。洪德初见时,只觉眼前一亮,一时间竟看呆了,心中暗叹:这般容貌,真是天生的绝色。

据说这女子的来历不一般:相传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堂前,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王。”夏帝占卜,不管是杀了、赶走还是留下,结果都不吉利。后来又占卜,请求把龙的唾沫收藏起来,才得到吉利的结果。于是夏帝陈列玉帛,又写了文告向神龙祈求,龙离开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擦去了地上的痕迹。夏朝灭亡后,这匣子传到了商朝;商朝灭亡,又传到了周朝。历经三个朝代,没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有人打开了匣子,唾沫流到宫里,没法清除。厉王就命令妇女光着身子对它大喊,唾沫随后变成一只黑蜥蜴,窜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当时才七八岁,这蜥蜴钻进了她的体内。到周宣王时,这个侍女长大了,没嫁人就怀了孕,生下孩子后她很害怕,就把孩子丢了。

当时街上有小女孩唱着歌谣:“桑弧箕萁,周将亡矣。”周宣王听到这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在卖桑弓箕箭袋,就派人去抓他们,想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个侍女丢在路边的怪女孩,夜里女孩在哭,他们觉得可怜,就收养了她。夫妇俩逃到褒国,把女孩养大,这女孩长大后出落得十分美丽。后来,他们听说洪德要用美女救父亲,就把这女孩献了出来。

洪德将这女孩买下后,取名褒姒,请人用花瓣香汤为她沐浴,日日以珍馐佳肴供养,又寻来云锦绸缎裁制衣裳。更请了深谙礼仪的女师,教她行止坐卧、应对进退的规矩,纠正她举手投足间的乡野气。

数月之后,再看这女子,早已褪去了初见时的青涩。乌发被挽成温婉的发髻,缀上细碎的珠翠,随着步履轻轻摇曳,映得那张脸愈发莹润。眉梢眼角虽仍带着天然的清媚,却添了几分敛目的娴静。静坐时脊背挺直如修竹,双手交叠于膝,指尖轻叩的弧度都透着恰到好处的端庄;起身时腰肢微摆,裙摆如流云般扫过地面,不见半分仓促。

一身烟霞色的锦绣长裙裹着身段,更显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行走时裙摆扬起的弧度里,藏着被礼仪打磨过的从容。先前那如凝脂般的肌肤,经精心养护,更添了层玉石般的温润光泽。眼底含着一丝淡淡的清愁,动静之间,既有闺阁淑女的娴雅,又藏着一种说不出的动人风情,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乡野少女可比。

只是这姑娘性子冷,自入府来便少言寡语,更难得见她展颜。便是换上华服、习得礼仪,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也总像蒙着一层薄雾,淡得瞧不出太多情绪。偶有侍女逗她,她也只是微微颔首,唇角从不上扬半分。

这般模样,反倒添了种别样的韵致,眉峰微蹙时似含着轻愁,垂眸静立时又透着疏离,仿佛世间喜乐都与她隔着一层,偏那清丽的容貌配上这清冷的性子,竟比寻常女子的巧笑倩兮更让人移不开眼,像是冰峰上开出的雪莲,冷峭中藏着勾人的艳。

洪德带着褒姒赶到镐京后,先以重金打通了他的关节。虢石父本就是个贪财好利的货色,虢石父见了金银,眼睛都亮了,当即拍着胸脯应下转奏之事。

他进宫面见幽王时,这般说道:“臣有一事启奏。罪臣褒珦之子洪德,念及父亲身陷囹圄,日夜忧心其性命不保,又痛悔父亲往日罪过,特地寻访到一位名叫褒姒的绝色女子,献于陛下,只求能为父赎罪。还望陛下开恩赦免!”

幽王本就好色成性,一听有美人献上,顿时两眼放光,那点昏沉的酒意都散了大半,忙不迭地拍着龙案喊:“快!快把人带上来!”

待褒姒按礼数参拜完毕,幽王早从龙椅上欠起了身子,一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几乎要喷出火来。那目光黏在褒姒身上,从发间的珠翠滑到纤柔的脖颈,又顺着裙摆扫到腰间的曲线,活像只盯着猎物的饿狼,嘴里还不住地“啧啧”出声,全然没了半点君王的体面。

见褒姒抬眼时那抹惊鸿一瞥的光彩,幽王更是按捺不住,猛地一拍大腿,笑道:“好!好!真是绝色!比后宫那些庸脂俗粉强百倍!”说着竟忘了君臣礼节,差点从丹陛上冲下去,还是旁边内侍赶紧扶了一把才稳住。

他哪还顾得上问什么赎罪的由头,满脑子都是眼前的美人,当即道:“传旨!赦免褒珦,官复原职!快把美人先带去后宫安置!”那副急不可耐的模样,活像生怕晚一步这美人就飞了似的,眼里的贪婪与淫邪毫不遮掩,看得殿内侍立的臣子都暗自皱眉,却没人敢吭声。

幽王急不可耐地携着褒姒去了别宫。进了别宫,再看褒姒,又是一番韵味:但见褒姒亭亭玉立在榻前,身姿轻盈宛如弱柳扶风。微微低垂着头,长长的眼睫如同受惊的蝶翼般轻轻颤动,白皙的脸颊上,此刻正泛起淡淡的红晕,恰似初春时节枝头刚刚含苞的桃花,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天然娇嫩,色泽恰到好处,既有着少女的娇羞,又美得让人心尖忍不住微微发颤。那红晕从脸颊蔓延至耳根,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为她清冷的面容增添了几分难得的柔和与妩媚。

此时的褒姒,尽管已经在这段时日里学习并熟稔了宫廷中的种种礼仪,可在这即将初承雨露的时刻,内心的羞怯仍是如潮水般难以抑制。

幽王早已按捺不住,长臂一伸便将她揽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发间清雅的兰香,混着衣料上淡淡的熏香,竟让他心头一阵酥麻。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衣袖,隔着轻薄的罗纱,仍能觉出那肌肤的柔腻温软,似上好的暖玉般细腻。

他低头望去,只见她螓首微垂,长长的睫毛如两把小扇,遮住了眼底的神色,只露出小巧的下巴绷着一丝羞赧,耳廓泛起淡淡的粉晕。这般含怯带羞的模样,比后宫中那些刻意逢迎的娇媚更添几分动人,纵是阅过无数春色的幽王,也不由得心头一荡。

他放缓了动作,轻轻扶着她的肩,帐外的宫灯透过纱帘映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朦胧的光晕。一夜之间,烛火明灭更迭,案上的香篆燃了又续,殿内只余低低的絮语与偶尔的轻颤。直至窗纸透出鱼肚白,晨光悄然爬上床榻,幽王才拥着怀中温热的身躯,带着满足的倦意沉沉睡去,眉宇间还凝着一丝未曾散去的痴迷。

自那以后,幽王的眼里便再也容不下朝堂与百姓,他的心思全被褒姒勾住,片刻也离不得。

白日里,一门心思把褒姒揽在怀里,手指没轻没重地拨弄她鬓边的珠花,珠串晃出的光刺得人眼晕,他却看得入迷,嘴里絮絮叨叨说着些无关痛痒的废话,眼神黏在她脸上,像饿狼盯着猎物,灼热得让人不自在。褒姒低头垂目,任由他摆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却似瞧着什么稀世珍宝,乐此不疲。

到了庭院里,幽王也非要与她肩并肩,手臂死死圈着她的腰,十指扣得发紧,仿佛怕她跑了去。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他的目光却从不错开她半分,脚步跟着她的节奏,哪怕她停步看花,他也只顾盯着她的侧脸傻笑,那副痴迷模样,活像丢了魂。

夜里更是荒唐。寝宫之中月光如水,桌上的美酒佳肴冷了又热,幽王却只拉着褒姒共执一杯,自己喝一口,便硬凑到她嘴边灌下去,酒液洒在衣襟上,他也不恼,反倒盯着她泛红的脸颊哈哈大笑,笑声粗嘎刺耳。

用餐时,他非要用同一副碗筷,夹起菜来也不管烫不烫,直往她嘴里送,眼神里的贪婪混着些微的占有欲,仿佛喂她吃口东西,便能证明这美人完完全全属于自己。褒姒小口吞咽,他便咧开嘴笑,那笑声在空荡的寝宫里回荡,透着一股子沉溺酒色的昏聩。

幽王对褒姒的迷恋,哪是什么柔情蜜意,不过是色令智昏。他整日围着她打转,朝堂的奏章、边境的烽火,全被抛到脑后,满脑子都是如何讨她欢心,如何把这美人锁在身边,仿佛这世间除了与褒姒厮混,再无其他正经事可做。

这般日夜厮守、形影不离,幽王竟一连十余日将朝堂政务抛诸脑后,全然不管不顾。

朝臣们哪敢懈怠?每日天还没亮,便已穿戴好朝服,整整齐齐地候在朝门外,屏声静气地等着面见天子,奏报国家大事。可从天边泛起鱼肚白,一直等到日头升至半空,那厚重的朝门始终紧闭着。偶尔有内侍从旁经过,问及陛下何时临朝,也只含糊一句“陛下尚未起身”,再无多言。

大臣们你瞅瞅我,我瞧瞧你,脸上皆是掩不住的无奈与忧虑。有人眉头紧锁,似在忧心边境的战事;有人不住地叹气,为堆积的政务发愁;还有人望着紧闭的宫门,眼神里满是失望。最终,也只能重重叹口气,摇着头,一步三回头地各自散去。

此时的朝堂之上,待批的奏章早已堆得像座小山,边境传来的急报也送来了好几封,字里行间皆是军情紧急。可这些,幽王全当没看见、没听见,他的满心满眼,都只装着一个褒姒,再容不下其他。

幽王自得了褒姒,便一头扎进她的美色里,索性搬去琼台长住,日日与她对饮欢歌,沉溺在温柔乡中。这般寻欢作乐,一晃便是三个多月,竟一次也没踏足过申后的寝宫。

宫墙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幽王与褒姒的缠绵事,很快就传到了申后耳中。起初,申后念及夫妻情分与后宫规矩,还能强压下心头的不快,耐着性子隐忍。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君王的冷落像根刺扎在心头,眼见着丈夫被新欢迷得晕头转向,连正宫的体面都抛在脑后,她胸中的妒火再也按捺不住,烧得五脏六腑都似在发烫。

申后乃是申侯之女。申国在周成王时期,因进献凤凰有功,被封于镐京以西,肩负着为周朝镇守西部边疆的重任。

申国与周天子世代联姻,关系紧密。申国国君多在周王室担任要职,深受历代周王的信任。不过,申国与更靠西的犬戎部落往来也十分密切,这曾引发周宣王的不满。当年宣王为此征讨过自己母后的母家申国,却在千亩之战中大败。

为了达成和亲、稳定局势,宣王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幽王聘娶了申侯之女,并立为正妻。也正是凭借申国的支持,宣王后来在与西戎的战事中才能屡次取胜。

这日,申后正坐于宫中,忽闻远处琼台方向隐隐传来丝竹宴饮之声,料定又是幽王与那褒姒在寻欢作乐,积压多日的怒火顿时如火山般喷发,当即带着一众宫娥,怒气冲冲地赶往琼台。

刚到琼台殿外,便见幽王与褒姒紧紧相拥着坐在席上,正亲密地交杯共饮,笑语嫣然。那褒姒瞥见皇后驾到,竟毫无起身迎接之意,依旧懒洋洋地靠在幽王怀里,神色冷淡,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仿佛没看见这位正宫娘娘一般,那份无礼与轻慢,刺得申后眼睛生疼。

申后本就怒火中烧,见此情景更是忍无可忍,厉声斥道:“哪里来的贱婢,也敢在此放肆,搅乱后宫规矩!”幽王见状,生怕申后动怒伤了褒姒,慌忙张开手臂将她护在身后,陪着笑脸对申后道:“皇后息怒,这是朕新纳的美人褒姒,还没定下位分,故而未曾前去朝见皇后,是朕的不是。”为了平息事态,他转头对褒姒道:“明日你便去正宫给皇后行个礼,认认规矩。”可褒姒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嘴唇紧抿,连一丝回应都没有。

申后哪里肯依,根本不搭理幽王的打圆场,对着褒姒又是一番冷嘲热讽,把那些“恃宠而骄”“不知尊卑”的话狠狠砸过去,见褒姒依旧无动于衷,才恨恨地跺了跺脚,带着宫娥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