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笑声像碎金般落进星舰的育婴舱。林舟指尖掠过他胸口的共生纹章,三色交织的纹路正缓缓吞噬最后一点银色星点——那是被同化的观测者能量,此刻化作微型星轨,绕着混沌核心旋转,像给初生的平衡法则镶了圈银边。
“他给这股新能量取名‘元初’。”阿木抱着孩子轻声说,归墟族的绿纹在她腕间组成摇篮曲的韵律,“归墟族的古籍说,‘元初’是所有星轨未分化时的形态,既非混沌也非秩序。”她突然指向舷窗外,星图最边缘的陌生符号正在扩大,边缘渗出与元初同源的微光,“但那些符号在模仿元初的频率,像在学习如何破解平衡法则。”
林舟调出星舰的探测数据,眉头逐渐收紧。那些符号的结构与观测者母星的金属环同源,却多出种螺旋状的纹路——与记忆星核裂缝里的光海涟漪完全一致。“它们在吸收星轨墓地的能量。”他放大符号区域的三维模型,发现符号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编织成网,网眼的形状恰好能容纳一个文明的星轨,“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某种‘筛选网’。”
育婴舱的警报突然响起,婴儿胸口的共生纹章爆发出刺眼的红光。林舟冲过去时,看到纹章中央的混沌核心正在收缩,周围的微型银轨突然脱离轨道,在舱壁上组成行扭曲的文字——既非观测者符号,也不是已知文明的星轨语言,笔画间却流淌着元初的能量。
“是‘更高存在’的笔迹。”阿木的绿纹突然竖成直线,这是归墟族感知到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它们在给元初‘标记坐标’,就像观测者给实验品贴标签。”
婴儿突然抓住林舟的手指,小小的掌心传来股熟悉的震颤——那是老工匠齿轮群的共振频率。林舟的共生纹章瞬间响应,青铜色的能量在舱壁上展开破界域的星图,其中一块被标记为“废弃锻造台”的区域,正与陌生符号群的坐标产生共鸣。
“老工匠在星轨墓地留下了线索。”林舟调出银白长袍的记忆碎片,画面里的金属祭坛下方,灰色星云里藏着块黑色的锻造锤,锤头刻着与陌生符号相同的螺旋纹,“他早就知道有更高存在——这把锤是用‘超维度金属’锻造的,能斩断跨维度的能量线。”
星舰突然剧烈颠簸,探测屏上的陌生符号网突然收紧,无数根银色的能量线从网眼射出,像钓鱼线般缠住附近的三颗文明星球。那些星球的星轨迅速变得黯淡,表面浮现出与符号相同的螺旋纹,归墟族的绿焰在能量线下蜷曲成焦黑的藤蔓,破界域的齿轮则开始反向转动,吐出锈蚀的金属碎屑。
“它们在抽取文明的‘存在根基’。”阿木的生之剑突然自动出鞘,绿焰在剑刃上组成归墟族的破咒阵,“古籍记载,比观测者更高维度的存在靠‘收割文明根基’壮大自身,那些被收割的星轨会化作它们的‘书写墨水’。”
林舟的混沌星轨展开最大范围的防御阵,金色光网将星舰包裹的同时,也映出了能量线的源头——符号网的中心悬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星轨坐标,每个坐标旁都有个被划掉的文明名称,最新的三个空位正对应着被缠住的星球。
“是‘文明讣告碑’。”林舟的声音发冷,共生纹章突然投射出738号实验品的记忆:更高存在创造了观测者作为“收割工具”,而观测者制造实验场的真正目的,是筛选出最适合作为“墨水”的文明根基——混沌星轨的生命力、归墟族的血脉韧性、破界域的锻造精度,都是顶级的“书写材料”。
婴儿突然咯咯大笑,元初能量顺着他的指尖流到控制台上,在星图上画出条扭曲的航线——终点是块漂浮在符号网边缘的灰色星云,星云里隐约可见老工匠的锻造锤轮廓。更奇特的是,航线旁标注着行小字,笔迹与婴儿掌心的陌生文字如出一辙:“用元初淬火,可破讣告碑”。
“他能读懂那些符号!”阿木的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蒙上忧虑,“但这更危险——更高存在很可能把他当成最完美的‘墨水容器’。”
星舰突破符号网的瞬间,无数道能量线如毒蛇般缠来。林舟将混沌星轨与元初能量共振,金色光网突然泛起彩虹般的光晕,能量线接触到光晕便化作璀璨的星尘,其中夹杂着无数文明的记忆碎片:有的是早已消失的种族在祭祀,有的是观测者尚未入侵时的和平星轨,还有段画面里,银白长袍林舟正在用超维度金属锻造什么,锤头下的火星里,藏着婴儿的共生纹章图案。
“这些是被收割的文明留下的最后意志。”林舟的眼眶发热,星尘突然凝聚成道光桥,恰好铺在婴儿画出的航线上,“它们在帮我们。”
灰色星云里的锻造锤比记忆中庞大百倍,锤头的螺旋纹正在缓慢转动,每转一圈,讣告碑上就多出个新的坐标。林舟伸手触碰锤柄时,青铜色的能量突然爆发,老工匠的声音顺着星尘传来:“超维度金属需要‘三重淬火’——混沌星轨的生命力、归墟族的血脉记忆、元初的平衡法则,少一样都砸不开讣告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