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的手指在沈瑶肩膀上僵住了。
办公室的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却吹不散两人之间骤然凝固的空气。
“池晓棠?”
程昱的喉结上下滚动,声音比平时高了半个调,“她……她在MIT读研啊,怎么了?”
沈瑶微微仰头,从这个角度能看到程昱下巴上冒出的细小胡茬。
他今早肯定匆忙得连刮胡子都忘了。
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她好像在你很多毕业照里都出现过。”
程昱松开她的肩膀,转身去拿桌上的水杯,手指在玻璃杯上留下一圈模糊的指纹:
“一个系的嘛,难免……”
“程科新材新来的技术员小杨,”沈瑶突然话锋一转,“是MIT交换生呢,真巧。”
水杯在程昱手中一晃,几滴水溅到他的定制西装袖口上。
他放下杯子,抽了张纸巾慢条斯理地擦拭,动作刻意得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
“是吗?我没注意。”
沈瑶在心里冷笑,程昱撒谎时会不自觉地摸耳垂,这个习惯她观察了三个月才确定。
现在他的右手正死死捏着耳垂,都快揪红了。
“对了,”
她若无其事地翻开文件,“你爸说要宣布什么大事?”
程昱如蒙大赦,语速快得像连珠炮:“我也不清楚,可能是程枫的事有转机了?或者公司新项目?”
他看了眼手表,“哎呀,我十点还有个会,先走了。”
沈瑶点点头,目送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
办公室门关上的瞬间,她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
打开电脑,调出小杨的人事档案。
MIT交换生,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推荐人一栏依然空白。
但这次她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小杨的入学时间与池晓棠出国时间只相差两个月。
“太巧了……”
沈瑶喃喃自语。
她点开公司内网,查询小杨的门禁记录。
系统显示这个新员工几乎每天都会在晚上七点后进入研发中心,而那个时段通常只有保安和清洁工在。
手机震动,打断了她的思绪。
是吕师兄发来的消息:“查到了,池晓棠父亲是工信部新材料司副司长,分管军民融合项目。”
沈瑶眯起眼睛,这就说得通了,程卫东安排池晓棠的人进公司,很可能是为了打通军方渠道。
但程昱为什么如此紧张?
除非……
他在这件事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她给吕师兄回了条消息:“能查到池晓棠和程昱的具体关系吗?”
对方很快回复:“据说两家是世交,有传言他们订过娃娃亲,但没实锤。”
沈瑶盯着“娃娃亲”三个字,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深吸一口气,把手机反扣在桌上。
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她需要冷静思考,需要更多证据。
午休时间,沈瑶“偶遇”了正在员工餐厅吃饭的小杨。
这个清秀的年轻人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摊开着一本英文专业书籍。
“介意我坐这儿吗?”沈瑶端着餐盘微笑问道。
小杨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慌乱地合上书:“沈、沈总监好!当然可以!”
沈瑶瞥见书页间露出的便签一角,上面写着“CXTCY”几个字母,和她从陈志明那里得到的密码后缀一模一样。
“听说你是MIT交换生?”
沈瑶夹起一块西兰花,“我有个学姐也在那儿读博,叫池晓棠,认识吗?”
小杨的筷子啪嗒掉在桌上。
他弯腰去捡时,额头重重磕在桌沿上,疼得龇牙咧嘴:“不、不认识……”
“真可惜。”沈瑶惋惜地摇头,“她父亲是工信部的领导,我还想托你带个问候呢。”
年轻人脸色刷地变白,额头上的红印子更加明显了。
沈瑶慢条斯理地吃完饭,临走时意味深长地说:
“程科新材是军方重点项目,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向我汇报,明白吗?”
小杨点头如捣蒜,活像只受惊的鹌鹑。
回到办公室,沈瑶立刻联系了安保部,调出昨晚研发中心的监控录像。
画面显示小杨七点十五分进入实验室,八点半离开,期间一直在操作某台精密仪器。
奇怪的是,他走时手里多了一个银色金属箱。
沈瑶按下暂停键,放大画面。
金属箱她很熟悉,是程氏用来存放高敏实验样品的专用容器,需要三级权限才能开启。
她拨通内线电话:“技术部吗?我是沈瑶。昨晚有人申请使用3号光谱仪吗?
……没有?好的,谢谢。”
挂断电话,沈瑶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小杨的行为明显越权了,但更让她在意的是,一个刚入职的技术员哪来的三级权限?
下班前,程昱发来消息道歉,说中午不是故意逃跑,是真的有急事。
还约她晚上去新开的日料店吃饭,说是赔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