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东海基地,潮声如雷。
能量池中,小墨庞大的身躯静静盘踞,背鳍上的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每一道波动都与量子信道中的数据流共振,仿佛它不再只是巨兽,而是一台跨越时空的记忆读取机。
那些被抹去的名字、被封存的申诉、被压在历史尘埃下的哭喊——此刻正顺着它的热线逆流回现世。
监控室内,叶寒十指翻飞,屏幕上滚动着成千上万行代码。
他眼底布满血丝,却透着近乎狂热的冷静。
“成了。”他低声说,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历史债务精算模型’跑通了。”
在他身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技术团队全员在线,防火墙外是层层加密的跨境资产数据库。
他们将“劳务密档”里的89,742个名字一一匹配身份链,叠加七十年通胀曲线、黄金锚定汇率、国际劳工赔偿标准,再引入“精神损害系数”这一前所未有的变量——最终,屏幕上跳出一个猩红数字:
4.2万亿特别提款权(SDR)
“这不是索赔。”叶寒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这是清算。”
与此同时,龙国全网弹出一条系统级推送:【全民算账直播间·已开启】。
图标是一枚锈迹斑斑的老式算盘,背景手绘泛黄账本,标题赫然写着——
“今天不投喂,咱来收债!”
直播间瞬间涌入破亿观众。
画面中央,苏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外套,站在一块巨大的电子地图前。
地图上,日本列岛被红色标注,其海外资产节点如星辰般闪烁:纽约第五大道写字楼、慕尼黑精密机床专利池、雅加达高铁股份……每一处都被打上“潜在抵偿标的”的标签。
“兄弟们。”苏白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以前他们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啊,我同意。”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但钱呢?利息呢?人命能赊账吗?”
弹幕刚开始还零星飘过【真要算?】【闹剧吧】,直到苏白轻轻一挥手,镜头切换。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出现在屏幕中,颤抖着手打开手机应用程序——那是刚上线的“劳工正义查询系统”。
输入祖父姓名、籍贯、服役编号后,页面刷新,一行加粗文字跳了出来:
【查证成功:张德海,山东菏泽人,1943年征调至北海道煤矿,未归。
已在补偿名单内,编号LW - 08842】
“我……我爷爷的名字……在第73页第12行!”老人哽咽着念出那串数字,眼泪砸在屏幕上。
弹幕静了一瞬。
然后爆炸。
【我也查到了!!我爸的大伯,杭州的,也在里面!!】
【这系统哪来的?太真实了……怎么会连出生地都对得上?】
【他们不是忘了,他们是想让我们永远找不到证据!!】
【打赏!现在就打赏!让全世界看看我们认不算这笔账!!】
苏白站在风暴中心,目光冷峻。
“从现在起,每一名观众,只要打赏1金币,就视为对这份赔偿方案的一次全民确认投票。”他缓缓说道,“所有记录,将通过区块链永久存证——不可篡改,不可删除,不可逃避。”
话音落下,打赏进度条开始飙升。
1亿……5亿……8亿……
当第十亿次确认落定时,能量池中的小墨突然睁开了眼。
它的热线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骤然转向太平洋深处,锁定一处沉寂七十八年的坐标——北纬25°55,东经123°47,水深62米。
“阿波丸号”。
1945年4月1日,这艘被称为“海上诺亚方舟”的货轮,在台湾海峡遭鱼雷击沉。
官方记载:无幸存者,无货物清单。
可就在这一刻,小墨的热线穿透海底沉积层,唤醒了残骸内部一台仍在运行的机械导航人工智能。
货舱扫描启动。
【发现密封舱三处】
【检测到纸质文件保存完整】
【正在解码……】
画面同步投射至直播频道。
第一箱:金条,净重60.3吨,印有昭和二十年度造币局编号。
第二箱:文物清单,共计127,483件,含敦煌残卷、殷商青铜器、故宫流失书画。
第三箱——最薄,却最沉重。
三捆泛黄的工资欠条,用麻绳捆扎,封面字迹模糊却仍可辨认:
【北海道矿业株式会社 · 中国劳工薪酬结算凭证 · 未支付】
“原来钱一直都在。”苏白走到镜头前,声音低沉如雷,“不是没有,是藏了;不是忘了,是偷了。”
他盯着摄像头,一字一顿:
“现在,该还了。”
全球沉默。
唯有小墨的热线仍在运转,蓝色光流汇成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数据河,将沉船坐标的三维影像、欠条扫描件、黄金编码链逐一上传至公共存证网络。
而在某个隐秘的作战会议室里,韩青正凝视着整面墙的分析图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