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龙国互联网还沉浸在昨夜那场“阴间翻车”的余味中。
微博热搜榜首突兀炸开一条词条——#为什么全世界的鬼都馋中国菜#,配图是一张法国巴黎某灵媒工作室的监控截图:水晶球前,那位身披紫袍、头戴银环的通灵师突然浑身抽搐,双目翻白,嘴里不受控制地喊出一串中文:“麻……麻婆豆腐!要加肉末!豆瓣酱必须是郫县的!”
评论区瞬间爆炸。
【笑死,这哥们怕不是上辈子在川菜馆当过学徒?】
【注意看他的手势,已经在空中模拟炒菜了!】
【建议改名叫《舌尖上的地府》系列纪录片】
【我奶奶昨天给我爸托梦说想吃她做的梅干菜烧肉,我爸今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五花肉……细思极恐啊!】
与此同时,TikTok外网热榜也被一段德国墓园监控视频屠榜。
凌晨三点,莱茵河畔一座百年老墓前,石碑表面忽然泛起水雾般的波纹,紧接着,一笼冒着热气的小笼包虚影缓缓浮现,汤汁滴落,在结霜的地面上蒸腾出袅袅白烟。
更诡异的是,镜头拉近后能清晰看到,包子褶口处,赫然印着半个模糊的汉字——“苏”。
叶寒坐在御兽司数据中枢,黑眼圈浓重如墨,手指在光屏上飞速滑动。
他刚熬了一整夜,追踪全球网络流量异动,此刻瞳孔骤缩。
“不是巧合……”他声音发紧,额头渗出冷汗,“关键词搜索峰值、社交平台话题爆发节点、灵体显形频率——全部与昨晚‘直播点菜’的时间轴完全重合。”
屏幕上,一条猩红的数据流正从华夏大地辐射而出,像一张无形的网,顺着思念、记忆、情感的缝隙,穿透阴阳壁垒,蔓延至世界各地。
“我们的灶火信号……”他喃喃道,“已经顺着‘情绪共振链’传出去了。”
消息直报秦岚。
十分钟后,战略会议室全息投影亮起,十大传统菜肴的影像悬浮半空:北京烤鸭、西安羊肉泡馍、广东早茶、湖南剁椒鱼头、福建佛跳墙……
“启动‘味觉防火墙’计划。”秦岚立于中央,语气冷静却带着锋芒,“筛选最具文化辨识度的饮食符号,建立‘国灶标准谱系’。食物不仅是供养载体,更是文明密码——一道菜的配方、火候、摆盘,都在传递不可复制的记忆基因。”
她调出一组数据:“昨晚小墨释放的‘引魂波’被污染嫁接,说明敌方试图用伪灶体系操控亡魂。而我们,要用真正的烟火人间,反向净化。”
苏白靠在墙边,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棒棒糖,听完直接笑出声:“懂了,咱这不光是做饭,还是给祖宗发加密电报?钥匙是酱油放几勺,密文是火候三成热。”
他猛地站直,咱们不做阴间收编,咱们做阳间共膳!”
直播开启首日,奇景频发。
山西临汾,一座百年老宅院内,老太太颤巍巍端出一碗刚出锅的刀削面。
面片宽厚如柳叶,汤头浓郁似琥珀。
蒸汽升腾刹那,竟在空中凝而不散,扭曲拼写出四个字——儿孙孝顺。
弹幕当场泪崩。
【我爷爷生前最爱这一口……】
【这不是特效,这是家的味道具象化了!】
【原来传承真的有形状……】
江南乌镇,晨雾未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蹲在池塘边,轻轻放下一碗酒酿圆子,低声呢喃:“老头子,甜度减半了,你血糖高……可你爱吃这个味儿。”
话音未落,水面涟漪荡开,一条赤鳞鲤鱼跃出水面,精准衔走一颗圆子,转身沉入水中。
那一瞬,涟漪扩散成一圈金纹,宛如某种古老符印。
系统提示疯狂刷屏:
【检测到“非遗级情感编码”投喂,羁绊值 !】
【触发文明共鸣层级突破,解锁新能力——【灶印铭刻】!】
【说明:可将特定菜肴赋予驱邪效力,火候越纯,记忆越深,威能越强!】
苏白站在直播间中央,怀里抱着打盹的小墨,看着满屏滚过的感动与沸腾,忽然咧嘴一笑。
“看见没?崽。”他摸了摸小墨头顶那根尚未完全展开的背鳍,“他们以为拿你的热线腌泡菜就能装正版?呵——咱家的灶台,可是十四亿口锅一起烧出来的神坛。”
小墨睁开眼,猩红竖瞳映着万家灯火,低吼一声,热线自鼻尖微微溢出,竟与空气中飘散的饭菜香气交织,化作一道隐秘脉冲,悄然射向天际。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座废弃教堂地下室里,一台连接七国通灵网络的主控终端突然爆闪红光。
一个沙哑的声音惊恐低语:“……他们的‘火种协议’……正在改写灵魂认证规则。”
窗外,第一缕朝阳洒下。
但没人注意到,伦敦街头一家中餐馆的排风扇口,昨夜残留的一缕油烟,在晨光中缓缓勾勒出一个古老的篆体字——安。
【韩青敏锐抓住舆论窗口,联合文旅部推出“舌尖上的祖先”国家项目,向海外免费发放“守灶礼盒”——内含定制香炉、传统调料包、二维码家谱链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