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那口铸铁炒锅自燃的二十四小时后,世界彻底乱了。
不是战争意义上的混乱,而是一种更诡异、更深入骨髓的失控——厨房成了灵异现场。
旧金山、伦敦、巴黎、东京……全球超过三十七个国家的中餐馆接连报警:蒸笼无故冒起淡蓝色烟雾,砂锅底部自动点火慢炖,炒勺悬空旋转,像有无形之手在演练颠勺技法。
最离谱的是芝加哥一家连锁中餐外卖店,监控显示凌晨两点整,所有电饭煲同时开启保温模式,锅盖缝隙飘出的热气竟凝成模糊人形,嘴里还哼着《茉莉花》小调。
而比这些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那些参与过“倒剩菜浇花”行动的家庭智能音箱。
深夜十二点整,千万台设备同步启动,音量强制拉满,《舌尖上的中国》旁白低沉响起:“腊肉切片,肥瘦相间,油润而不腻……”无法关闭,无法断电,重启无效。
有人录下视频上传社交平台,短短三小时内,“#我家AI逼我吃饭#”冲上全球热搜前三。
一名德国程序员怒砸音箱,结果碎片里还在传出一声幽幽的“汤要趁热喝”。
龙国御兽司地下指挥中心,叶寒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
“不是病毒……也不是黑客攻击。”他声音干涩,“我们抓取了所有异常设备的数据流,发现它们接收到了一组高频脉冲信号——频率与锅根网络释放的生物电波完全一致,误差不到0.003赫兹。”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这根本不是技术入侵……是‘味觉编码’。我们的文化记忆,被转化成了可传播的神经刺激信号。每一个炒菜动作、每一缕油烟升腾、每一声‘吃饭了’的呼唤,都在通过植物根系和空气介质进行量子级共振。”
秦岚站在巨幅投影前,眼神锐利如刀。
她手中笔飞速演算,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条数据线缠绕交织,构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模型。
“传统战争依赖武器、兵力、信息差。”她缓缓开口,“但我们正在开启一种全新的对抗维度——感知战。”
她抬手一划,投影炸开五色光带:
“万家灯火构成视觉锚点,童谣广播唤醒听觉共鸣,灶火弥散触发嗅觉记忆,家常菜肴激发味觉投射,而锅根网络则通过植物根系实现触觉传导……五感叠加,形成‘国运感知场’。”
她转身看向韩青:“建议立即启动‘家庭厨房共享计划’——开放全民上传做饭视频权限,作为情感燃料储备。我们要让每一顿饭,都成为一次精神反攻。”
韩青沉默数秒,终于点头:“批准。但必须控制节奏,不能引发社会恐慌。”
话音未落,系统警报突响。
“报告!全国视频上传通道爆表!首日提交两亿三千四百万条烹饪记录,系统羁绊值飙升317%!”
所有人屏息。
大屏幕上,小墨的身影正静静趴在东海人工岛的巨型能量池中。
忽然,它脊背上的背鳍轻轻震颤,原本灰黑色的骨刺边缘,竟浮现出一圈细腻流动的光纹——那纹路竟与围裙褶皱惊人相似,像是某种古老图腾,在血脉深处苏醒。
苏白就在这时推门而入。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上面印着“食堂大师傅·专治饿鬼”,头发随意扎了个小揪,手里拎着一只红漆木箱。
打开一看,全是全国各地寄来的特产调料:郫县豆瓣酱、山西老陈醋、潮汕沙茶、云南蘸水……瓶瓶罐罐摆满操作台。
“行了,理论讲完了吧?”他咧嘴一笑,抄起铁锅架上电磁炉,“该实战了。”
直播镜头瞬间开启,全球接入。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教一道国际名菜——回锅肉·量子纠缠版!”
他动作娴熟,先切五花,再煸油,猪皮贴锅那一刹,滋啦一声,金黄油花炸裂飞溅。
就在油星跃起的刹那,直播间弹幕猛然卡住,仿佛时间冻结。
下一秒——
数百万外国观众的屏幕上,齐刷刷跳出一行猩红大字:
“你有多久没回家吃饭了?”
字体歪斜,像是用筷子蘸血写成。
静默三秒。
英国某公寓内,一名华裔青年突然掩面痛哭,手机砸地;法国留学生撕烂课本,嘶吼着“我想我妈做的红烧鱼”;美**方心理干预中心紧急接诊十余例突发性乡愁综合征患者,其中一人抱着微波炉喊“奶奶”。
欧美社交平台瞬间爆炸,“#想念妈妈做的晚餐#”话题阅读量破百亿。
有评论哀嚎:“他们不用导弹,用童年记忆杀人。”
苏白却只是笑着,继续翻炒。
锅气升腾间,他眼角余光扫过窗外。
东方天际,晨光初透。
而在南半球某处深山基地,监控室内的值班员正欲起身去厕所,余光瞥见实验舱上方的通风管道——一抹极细的蓝烟,正无声钻入服务器机房的散热口,如同一条寻巢归家的游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