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镇国学神:从数学开始无敌 > 第120章 如此美妙,这是谁的手笔?!

第二天,清晨。

A-9项目基地的气氛紧张。

从门口的警卫,到会议室的秘书,每个人都感觉到了那股不同寻常的低气压。

赵立国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一晚上没睡好,嘴里全是燎泡。

他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会议室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就要扯着嗓子问一句:

“投影仪没问题吧?数据都拷过来了吗?三份!物理备份!确保万无一失!”

“报告打印了十份!不!二十份!

给孟老准备最好的老花镜!

不不不,准备三个度数!

120度,150度,200度!

全都备上!”

相比他的焦躁,钱博文则是一种学者式的紧张。

他坐在会议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即将要展示的PPT和数据曲线,手心里的汗把鼠标都浸得黏糊糊的。

这份报告里的任何一个数据拎出来,都足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惊世骇俗的论文。

可现在,它们要面对的,是比任何审稿人都严苛一百倍的终极拷问者。

唯有两个人是例外。

虞修远坐在主位上,闭目养神,仿佛已经接受了即将到来的任何命运。

而许燃,他正坐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变循环发动机原理》,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即将到来的审判,他似乎毫无感觉。

上午九点整。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准时停在了办公楼下。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身形清瘦但腰杆挺得笔直的老人,在警卫员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老人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

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像鹰隼,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他就是孟敬儒。

一个将自己的名字,和华夏航空工业史上最经典的歼-7战斗机,永远刻在一起的传奇。

虞修远和赵立国连忙迎了上去。

“孟老!您一路辛苦!”虞修远脸上堆着笑。

孟敬儒只是用眼角扫了他一下,连手都没握,冷哼了一声,中气十足地开口:

“废话少说!带我去看!我倒要看看,你们把我的歼-7,糟蹋成了什么样子!”

他气场全开,周围的空气温度都仿佛降了好几度。

赵立国吓得一个哆嗦,连准备好的客套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一行人沉默地走进会议室。

当孟敬儒踏入房间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就像探照灯一样,瞬间扫过了全场。

最后,定格在了角落里那个捧着书看的少年身上。

他眉头一皱。

“无关人员,都出去!”

他显然把许燃当成了哪个部门跑来端茶倒水的实习生。

“孟老,这位是……”虞修远刚想介绍。

“我不管他是谁!”

孟敬儒粗暴地打断他,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将手杖重重地往地上一顿,发出一声闷响,“小虞!开始吧!

我的时间很宝贵,没空看你们小孩子过家家!”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虞修远苦笑了一下,只能对许燃投去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然后亲自操作电脑,将PPT的第一页投到了幕布上。

——【关于歼-7G型气动布局优化暨A-9项目仿真报告】

巨大的标题映入孟敬儒的眼帘。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的轻蔑与嘲讽。

“歼-7G?口气倒是不小。开始吧,我听着。”

他往靠背上一倚,双手抱胸,摆出了一副“我等着看你笑话”的架势。

钱博文硬着头皮,走上讲台。

“孟老,各位领导,我们的改进方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机翼翼型重构、进气道唇口及附面层隔道优化,以及机身与机翼的平滑过渡处理……”

他每说一个词,孟敬儒的眉毛就往上挑一分,脸上的不屑就浓重一分。

这些东西,都是航空气动力学的核心难题。

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需要海量的风洞实验和经验积累。

全面重构?

简直是天方夜谭!

“……通过全新的‘许氏翼型’设计,我们在保持低速稳定性的同时,将高速飞行时的激波阻力降低了预计12%……”

钱博文的声音都有些发虚。

“停!”

孟敬儒突然开口,打断了他。

他指着幕布上那个流畅得有些过分的机翼截面图,冷笑道:

“‘许氏翼型’?谁命名的?好大的胆子!把压力云图给我调出来!

我要看M数0.98到1.2区间,跨音速阶段的压力分布!”

这是最刁钻,也是最致命的提问。

跨音速区域,是所有飞行器设计的“死亡之谷”,气流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致命的激波和气流分离。

赵立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钱博文手忙脚乱地调出对应的仿真云图。

一张色彩斑斓的复杂图像,出现在幕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