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林姐护黛玉,开局三气贾老太 > 第169章 巧嘴解尴尬

怡红院门口的乱象一入眼,原本热热闹闹的人群瞬间僵住,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贾母脸上的笑意彻底凝住,眉头拧成一团,看看满地狼藉,又看看身边的众人,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这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处,平日里最是讲究,如今成了这副模样,当着刘姥姥这个外人的面,实在是下不来台。

宝钗、湘云几人更是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尴尬,想说点什么圆场,却不知从何开口,只能低着头,假装没看见地上的破砖烂瓦。

宝玉站在一旁,脸涨得通红,想辩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急得额头都冒了汗。

刘姥姥带着板儿局促地站在那:这个该怎么编?您容我想想……

唯有蒹葭和黛玉站在人群后,神色淡然得像没事人一样。

蒹葭甚至还挑了挑眉,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这院子本就是她们前儿砸的,不过是给二太太一个教训,如今见这阵仗,倒觉得更加解气,哪有什么好尴尬的?

黛玉则垂着眼帘,手指轻轻捻着帕子,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弧度,显然也没把这尴尬放在心上。

黛玉:怎么样?干得不错吧!下次还砸!

就在这满场僵住的功夫,王熙凤反应最快,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拉住刘姥姥的手,脸上堆着笑,语气带着几分嗔怪地自责。

“哎哟!我的干……姥姥!都怪我都怪我!你看我这记性,忘了跟你说,宝兄弟这屋子最近正翻修整饬呢,我走惯了这条路,竟直接带着大伙拐过来了,真是该打该打!”

一边说,一边还假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那模样看着真切又自然。

刘姥姥本就揣着明白装糊涂,见状连忙顺着话茬往下接:“哎哟二奶奶,这有啥!修屋子是好事,咱乡下盖房子也得拆了旧的换新的呢!不打紧不打紧,咱们换个地儿逛就是!”

贾母见王熙凤圆了过去,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脸色缓和下来,顺着话头笑道:“可不是嘛!我也忘了这茬,倒是让老亲家见笑了。既然这儿在修整,咱们就往别处去,园子里好景致多着呢!”

这话一出口,众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气氛又活络起来。宝钗连忙笑着附和:“老太太说得是,前面的藕香榭这会儿定是荷香正好,咱们去那边赏景。

湘云也跟着凑趣:“我还听说藕香榭的菱角熟了,正好能尝尝鲜!”

宝玉松了口气,连忙上前引路:“对对对,藕香榭的景致最好,我带大伙过去!”

说着,就率先往前走去,像是巴不得赶紧离开这尴尬的地方。

王熙凤悄悄给鸳鸯递了个眼色,鸳鸯会意,连忙扶着贾母跟上:“老太太慢些走,地上刚过了露水,滑得很。”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往前去,刚才的尴尬仿佛从未发生过。

刘姥姥被王熙凤拉着走在中间,心里暗暗嘀咕:这新认义女可真会说话,三言两语就把事儿圆过去了,比咱乡下说书的还会编!不过这怡红院的样子,哪像修整?倒像是被人砸了似的,这园子里的事儿,可真不简单。

刘姥姥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依旧乐呵呵地跟着众人说笑,时不时插几句乡下趣事,引得贾母又是一阵大笑,刚才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一行人离开怡红院,顺着石子路往稻香村去。刚拐过一道弯,入目便是一片稻田,风一吹,带着清甜的稻香扑面而来,比乡下打谷场的气息还让人舒心。

刘姥姥一眼瞅见这稻子,眼睛瞬间亮了,挣脱王熙凤的手就往田埂边凑,伸手摸了摸稻穗,笑得合不拢嘴。

“哎哟!这稻子长得真好!颗粒瓷实,穗子又大,比咱村东头张大户家的稻子还强三分!过阵子成熟了必定是大丰收!”

贾母被这景致勾得驻足,笑着问道:“老亲家,你们乡下这时候也快收稻子了吧?可有什么新鲜事儿?”

刘姥姥一听这话,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声音也提了几分:“可不是嘛!收稻的忙时候,也是乡下最热闹的时候!就说咱村那个张大户,年轻时候家底薄,四十好几才娶上媳妇,一直没个孩子,急得头发都白了大半。那年收稻子那天,地里刚割完头一茬稻,家里就传来信,说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

她顿了顿,见贾母听得入神,又接着说:“那老张当时就扔了镰刀,光着脚往家跑,一路上喊着‘丰收了!得子了!’,笑得嘴都合不拢,连鞋跑丢了都没察觉!”

“后来啊,他把那孩子当成宝贝疙瘩,虽说是富户,却没让孩子娇生惯养,跟着先生读书,还时常带他去地里看看,让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如今那孩子才十岁,就识文断字,去年考了个秀才,村里人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每次见着老张,那孩子都恭恭敬敬地给爹捶背端茶,懂事得很。”

“老张常说,这孩子是稻子丰收时来的,带着五谷的福气,往后定有大出息!现在一家子过得热热闹闹,比地里的稻子还红火呢!”

贾母听到“中年得子”“考取秀才”“孩子懂事”,眼神亮了几分,不由得转头看了眼身边的宝玉,嘴角的笑意深了些。

贾母道:“倒是个有福气的人家!中年得子本就不易,还能教出这么懂事的孩子,真是难得。”

说着,又对刘姥姥道,“老亲家这话我爱听,都是实在的福气,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强多了。”

刘姥姥见贾母高兴,连忙笑道:“可不是嘛!咱乡下人就信这个,庄稼丰收、子孙出息,就是最大的福分!就像这稻子,好好伺候着,就能结出好穗;孩子好好教着,将来定能有出息。”

王熙凤在一旁听得明白,连忙凑趣:“姥姥说得在理!这就是‘种善因得善果’,老张用心待庄稼、用心教孩子,自然能得这般好光景。”

“老太太您看,这稻香村的稻子长得这么好,也是沾了这份实在福气呢!”

贾母笑着点头,脚步也轻快了些。

刘姥姥:终于圆过来了……吓死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