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 > 第181章 忙碌二三事1

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 第181章 忙碌二三事1

作者:明天不想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7:06:20

晨光如碎金般漫过青瓦檐角,落在沐家小院的石板路上时,檐下挂着的铜铃正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晃,叮铃一声,惊醒了院角那丛刚抽芽的翠竹。沐颜站在院门口踮脚回望,小脸上还沾着未擦净的米糊,却已是一派小大人的模样:“姐姐,我们走啦,先生今日开始上课啦!”

沐熙正弯腰给院中的花浇着水,闻言直起身,指尖还滴着晶莹的水珠。她笑着抬手替沐颜理了理歪掉的书袋系带:“路上慢些,别跑,你们那日说的事我都记得,等这几日我这边安排好了,就给你们办!”

“知道啦!姐姐,你不要太辛苦了!”沐颜脆生生应着,转头沐雨她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雀,往学堂方向跑去,只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笑语,混着田埂上野草的清香,漫在微凉的风里。

目送孩子们离开,沐熙转身回屋取了那顶宽檐的草编斗笠,又将昨晚上画好的几张图纸仔细叠好放进怀中的布袋里,快步走到院外。此时,陈家村的村民和庄子上的农户已在路口等候,约莫五六十十人,大多穿着打补丁的粗布短褂,手里攥着锄头、镰刀,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却又藏不住对新活计的期待。

“沐姑娘早!”见沐熙走来,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问好,原本有些安静的队伍顿时热闹了些。

沐熙笑着点头,声音清亮:“各位乡亲早,劳烦大家今日早起了。田里的活计我已经大致分好,咱们先到地头,我再细说。”

一行人沿着田埂往庄子的田地走去。此时的泥土被春雨浸润得松软,踩上去带着淡淡的湿气。远处的青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的田泛着浅浅的水光,几只白鹭悠闲地立在田埂边,见人走近,才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

到了地头,沐熙先指着昨日画的种水稻的田道:“这片是水稻田。”她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个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汉子往前站了站,正是陈家村的陈勇。他性子沉稳,又懂些农事,沐熙早便打定主意让他负责水稻这边的活计。

“陈勇哥,”沐熙看向他,“水稻田这边就劳你总负责。你安排几个人先把田里的杂草清干净,再检查一下田埂有没有漏水的地方,修补好。剩下的人跟着你学习插秧的间距——记住,株距和行距都要保持一尺,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密了通风不好,容易生虫,太疏了又浪费土地。”

陈勇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沐熙你放心,这点活计我熟!保证按你说的来,绝不出错。”

“好。”沐熙满意地点头,又转向另一边的陈德和杨管事。

“陈叔,杨管事,”沐熙指着东边那片准备种花的花田,“这片花田是要种花的,今日的主要任务是翻土和挖排水沟。土要翻得深些,至少要两尺,把底下的硬土翻上来,和表层的软土掺匀,这样种子扎根才稳。”她一边说,一边拿起身边农户的锄头,往土里挖了一下,示意着深度,“就像这样,不能只翻表面一层,不然根长不下去,遇着天旱就容易枯死。”

陈德蹲下身,用手摸了摸翻起来的泥土,又用锄头挖了几下,感受着土壤的松软度,点头道:“熙丫头说得是,这花花草草的我们不懂,想来是比种庄稼要精细些。两尺深,我记牢了。”

“还有排水沟,”沐熙走到花田边缘,用脚在地上划了一道线,“沿着花田的四周挖,宽一尺,深一尺五,中间每隔三丈再挖一条横向的排水沟,这样下雨的时候,水就能及时排出去,不会淹了花苗。排水沟的底部要稍微倾斜,让水往南边的小河里流。”

杨管事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认真地将沐熙说的尺寸记下来,又反复确认了几遍,才道:“县主放心,排水沟的位置和尺寸我都记好了,等下就和陈里正一起安排人开挖,保证符合要求。”

“辛苦二位了。”沐熙笑着道,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量力而行的话,见众人都明白了自己的分工,开始各自忙碌起来——陈勇带着十几个农户往水稻田走去,有的弯腰拔草,有的扛着锄头修补田埂;陈德和杨管事则指挥着剩下的人,先在花田四周定好标记,然后开始挥着锄头翻土,铁锹插入泥土的“噗嗤”声、锄头碰撞石头的“叮当”声,混着人们偶尔的交谈声,在田野间奏响了热闹的晨曲。

沐熙在田埂上又巡视了一圈,见水稻田的杂草清理得干净,花田的土翻得深浅适宜,排水沟也按标记开挖了,才放下心来。她抬头看了看天,此时晨雾已散,太阳升得高了些,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浑身舒畅。

“沐姑娘,接下来您要去作坊那边看看吗?”杨管事安排好花田的活计,走到沐熙身边问道。

“嗯,”沐熙点头,“作坊的图纸我昨晚已经画好了,今日萧墨尘会把曲师傅带来,正好和他商量一下动工的事情。庄子上的空房间也麻烦你先整理出来,稍后用作工匠们的宿舍,铺盖和日常用度,等下我会安排人先支钱去采买。”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杨管事应着,转身去了庄子的方向。

沐熙也沿着田埂往庄子房屋那边走去。庄子的房屋是几排整齐的青砖瓦房,除了主屋和下人住的房间,还有几间空置的库房和厢房。杨管事说的空地就在房屋西边,约莫有两亩地大小,地面平坦,旁边就是水井,取水方便,确实是盖作坊的好地方。

她刚走到空地边,就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抬头望去,只见萧墨尘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身后跟着一辆马车,正沿着小路驶来。马蹄踏过石板路,溅起细碎的尘土,很快就到了近前。

萧墨尘翻身下马,一身月白色的锦袍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走到沐熙面前,笑着问道:“田里的活计安排妥当了?”

“都安排好了,陈勇和陈叔他们都很尽心。”沐熙点头,目光落在他身后的马车上,“曲师傅来了?”

“嗯,”萧墨尘侧身掀开马车的帘子,只见手里提着一个工具箱,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却眼神矍铄的曲师傅来了。

曲师傅走上前,对着沐熙拱手行礼:“见过县主。”

“曲师傅客气了,”沐熙连忙回礼,“今日劳烦您特意跑一趟,实在过意不去。作坊的图纸我已经画好了,您先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再商量。”说着,她从怀中的布袋里取出图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图纸是沐熙昨晚熬夜画的,用的是她特意让人找来的上等宣纸,上面用炭笔细致地画着作坊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纸上不仅标注了作坊的整体尺寸,还详细画出了内部的布局:进门是一个宽敞的前厅,用作材料堆放和临时休息;中间是主工坊,分隔成几个区域,分别用于香料的晾晒、研磨和制作;最里面是库房,用于存放成品和贵重材料。图纸上还标注了门窗的位置、大小,甚至连梁柱的粗细、地基的深度都写得一清二楚,旁边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曲师傅原本以为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接过图纸时还带着几分随意,可当他看清图纸上的内容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先是屏住呼吸,仔细地看了一遍平面图,又拿起侧面图,眉头微蹙,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摩挲着,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地基三尺深,梁柱用松木,直径六寸……门窗朝南,利于通风……这布局,这尺寸,竟如此细致!”

他接过无数盖房的活计,见过的图纸也不计其数,可每次看到沐熙的图纸都会眼前一亮,如此详尽、如此合理的图纸。一般的图纸只画个大致轮廓,细节全靠工匠自己琢磨,可沐熙的这张图纸,连最细微的地方都考虑到了,甚至比他自己想的还要周全。

“县主,这图纸……是您自己画的,太详细了。”曲师傅抬起头,看向沐熙的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敬佩。

“是我昨晚画的,”沐熙笑着道,“我对盖房不太懂,只是根据作坊的用途大致设计了一下,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曲师傅指点。”

“指点不敢当,”曲师傅连连摆手,语气诚恳,“县主这图纸,比我见过的许多专业匠人画的还要好!布局合理,尺寸精准,考虑得也周全,只要照着这图纸施工,绝无问题。”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这作坊的规模不小,用料也有讲究,若是要早日完工,需要多请些工匠才行。”

“这正是我想和您说的,”沐熙道,“曲师傅,您看需要多少工匠?工钱方面您放心,绝不会亏待大家,只要能早日完工,一切都好说。”

曲师傅低头算了算,道:“若是要加快进度,至少需要二十个工匠,再加上几个帮工,负责搬运材料、搅拌泥浆之类的活计。我认识一些手艺不错的工匠,回头就联系他们,让他们尽快过来。”他抬头看向沐熙,眼神坚定,“县主放心,有这图纸在,再加上足够的工匠,我保证,一个半月之内,定能让作坊完工!”

“好!”沐熙闻言大喜,“那就辛苦曲师傅了,具体的用工安排和材料采买,您直接和杨管事对接就行,他会配合您的。”

“没问题。”曲师傅应着,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叠好,放进自己的工具箱里,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萧墨尘一直站在一旁,看着沐熙和曲师傅商量,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此时见事情谈妥,他走上前道:“作坊的事情既然安排好了,咱们就去春城看看吧,熙和堂附近的房子,今日正好去挑选一下。”

“嗯,”沐熙点头,转头对曲师傅道,“曲师傅,您先和杨管事对接一下,我和萧世子去春城一趟,傍晚回来。”

“好的,世子和县主放心去吧。”曲师傅应着,转身去找杨管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