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8章 调虎离山窃账本

白衣盗 第8章 调虎离山窃账本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王书吏“意外”溺亡的消息,如同一声闷雷,在已然暗流汹涌的京城官场炸响,虽未公开言明,但那股肃杀之气已然弥漫开来。李致贤身处风暴中心,感受尤为深刻。

衙门里,原本那些尚且愿意配合核查账目的中层官员,此刻要么称病告假,要么对派下去的文书百般推诿,送上来的账册要么是些无关痛痒的边角料,要么就是拖延时日。往日里还算恭敬的下属,如今目光相遇时也多了几分闪烁与疏离。一种无形的壁垒,正围绕着李致贤和他的核心调查团队迅速筑起。

张世荣的这一手,狠辣而有效。他不需要直接攻击李致贤本人,只需剪除其羽翼,制造恐怖氛围,便足以让李致贤的“明线”调查举步维艰。这不仅是警告,更是一种宣战,宣告着在京城这块地盘上,他张世荣依然拥有着翻云覆雨的能力。

李致贤面色沉静,照常升堂理事,批阅公文,仿佛王书吏之死真的只是一场不幸的意外。但他案头堆积的、进度停滞的卷宗,以及值房内外那股压抑的气氛,无不昭示着现实的严峻。他深知,此刻若表现出丝毫退缩或慌乱,不仅前功尽弃,更会助长对手的气焰,让更多观望者彻底倒向张世荣。

他在等,等赵茂那边的消息。明线受挫,所有的希望便更多地寄托在了那条隐秘的“暗线”之上。

赵茂在接到李致贤紧急传递的讯息时,正在城南一处伪装成货栈的秘密据点里,对着一张刚刚绘制的张府外围警戒图凝神思索。纸条上只有简短的暗语,标示了王书吏身亡的消息。

“咔嚓!”赵茂手中一枚把玩的核桃瞬间被捏得粉碎,碎屑从他指缝间簌簌落下。他眼中寒芒大盛,周身散发出的冷意让身旁汇报情况的心腹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张世荣……好快的手,好毒的心!”赵茂的声音低沉,蕴含着压抑的怒火。王书吏他虽不认识,但那是李致贤的人,是正在为同一目标奋斗的同伴。张世荣此举,无疑是在挑战他的底线。

“大哥,李大人那边……”心腹担忧地问道。

“明线的路子,暂时是被堵死了大半。”赵茂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张世荣这是在逼我们,要么知难而退,要么……就只能兵行险着,更快地找到他的命门!”

他指向那张警戒图,手指重点落在几个标注了红圈的位置:“李大人那边压力越大,我们这边就越要加快速度!不能再按部就班地外围监视了,必须想办法,接触到核心!”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几位得力干将:“阿青,继续盯紧那个姓吴的师爷,我要知道他每一次出门的准确时间、路线、护卫配置,越细越好!老黑,你带人,想办法摸清张府内部大概的布局,特别是书房、密室可能存在的区域,哪怕只是推测!其他人,按照之前的分工,目标不变,但动作要再快三分!”

“是!”众人凛然应命,感受到了一种大战将至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两天,赵茂这边明显加大了侦查力度,各种信息如同雪片般汇集而来。然而,张府犹如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外围监视所能得到的信息始终有限。那个吴师爷行踪愈发诡秘,护卫也增加了人手,难以靠近。而张府内部的结构,更是如同迷雾,几次尝试性的、远距离的观察,都因守卫过于森严而收获寥寥。

似乎,暗线也陷入了僵局。

就在赵茂考虑是否要冒险采用更激进的手段时,一个看似偶然的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

负责监视张府日常采买的一名手下回报:“大哥,发现一个情况。张府后厨负责采买的管事,最近三天,每天巳时左右都会亲自去西市‘陈记’药铺,停留约一刻钟,出来时手里会拎着几包药。据药铺伙计无意中透露,是府上一位贵人犯了心口疼的老毛病,用的几味药都颇为名贵。”

“心口疼?哪位贵人?”赵茂追问。

“具体不知,但据那管事闲聊时透出的口风,似乎是张世荣本人。说他这些年操劳,落下这病根,每逢春秋换季或心中郁结时便容易发作。”

张世荣有心悸之症?赵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缝隙!

他立刻让人去查证这个消息的可靠性,同时调阅了之前收集的、关于张府人员身体状况的零散信息。很快,多条线索交叉印证,张世荣确实有此旧疾,只是平日掩饰得好,外人知之甚少。近期朝局波诡云谲,李致贤步步紧逼,他心中郁结导致旧病复发的可能性极大。

“心口疼……需要静养,忌惊扰……”赵茂喃喃自语,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形。

当夜,赵茂与李致贤通过绝密渠道进行了一次紧急沟通。他将自己的发现和初步构想传递了过去。

次日,中枢令衙门。

李致贤一反前几日的“沉寂”,突然变得高调起来。他先是呈递了一份措辞激烈的奏疏,以“漕运账目疑点丛生,王书吏死因蹊跷”为由,矛头直指漕运总督衙门几位由张世荣提拔的官员,要求陛下下旨,彻查漕运积弊,并严惩渎职、贪墨之辈。

紧接着,他又在一次各部联席会议上,当着众多官员的面,与户部一位侍郎就某项与张世荣派系利益攸关的拨款计划发生了激烈争执,李致贤引经据典,数据详实,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李致贤的这一系列举动,看似是因为明线调查受阻后的愤怒反弹,实则是与赵茂商议好的“调虎离山”之计的前奏——他要进一步激怒张世荣,加重其“心中郁结”,同时将朝堂的注意力,尤其是张世荣及其党羽的怒火,牢牢吸引在自己身上。

果然,李府周围监视的眼线回报,张世荣在得知李致贤的举动后,在书房内大发雷霆,砸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当晚便传了太医,据说心疾发作,需要静养,连第二日的早朝都告假了。

消息传到赵茂耳中,他知道,时机正在成熟。

张府内,气氛确实凝重。张世荣半躺在暖榻上,面色有些苍白,胸口敷着热毛巾,眉头紧锁。李致贤的步步紧逼,像一根毒刺,扎在他的心上。王书吏的死虽然暂时震慑了一些人,但显然没能让李致贤退缩,反而激得他更加疯狂。这让他感到烦躁不安,心口那熟悉的憋闷和刺痛感阵阵袭来。

“老爷,您消消气,身体要紧。”管家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劝慰,“那李致贤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要咱们……”

“只要什么?”张世荣不耐烦地打断,“他如今是铁了心要跟本官作对!查账!查账!他到底想查到什么?!”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安,李致贤的目标似乎异常明确,就是冲着那些最隐秘的账目来的。难道他知道了什么?

这种不确定感,让他更加焦灼。他必须尽快想办法,要么彻底摁死李致贤,要么……得把那些要命的东西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想到这里,他低声对管家吩咐:“去,让吴先生来一趟,要隐秘些。”

“是。”管家应声退下。

殊不知,张府外墙阴影下,如同壁虎般紧贴着的赵茂,正屏息凝神,将内力运至双耳,努力捕捉着院内模糊的声响。当他隐约听到“吴先生”、“隐秘”等字眼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鱼儿,要上钩了。

又过了两日,一个天色阴沉的下午。

张府后门悄然开启,那辆熟悉的青布小车缓缓驶出,车内坐着的正是那位吴师爷。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日马车前后,明里暗里跟着的护卫,比平日多了足足一倍,而且个个眼神精悍,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都是好手。

马车并未走向往常惯走的路线,而是在巷弄间七拐八绕,行驶得异常谨慎。

几乎在马车驶出张府的同时,位于张府斜对面一座茶楼雅间内的赵茂,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对身旁扮作随从的阿青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目标已出洞,护卫力量超常,方向……似乎是往城西。”阿青低声道。

“果然加强了戒备。”赵茂冷笑,“按第二套方案行事。通知各组,行动!”

命令无声地传递下去。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随着那辆青布小车的移动而悄然撒开。

青布小车在行驶了一段路后,突然加速,似乎想摆脱可能的跟踪。然而,就在它穿过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时,前方路口猛地冲出一辆载满茅草的板车,不知怎的,车轴突然断裂,茅草倾覆,瞬间将路口堵得严严实实!

驾车的车夫反应极快,猛地勒住缰绳,骏马人立而起,发出希律律的嘶鸣。几乎在同一时间,道路两侧的屋顶上,骤然站起数名蒙面人,张弓搭箭,却不是射向马车,而是射向他们前后方的路面!

“噗噗噗!”几支箭矢深深插入青石板缝隙,箭杆上绑着的油布包瞬间破裂,散发出浓烈刺鼻的、灰黄色的烟雾!这烟雾蔓延极快,顷刻间便将马车及其护卫队伍笼罩在内。

“不好!有埋伏!保护吴先生!”护卫头领厉声大喝,呛人的烟雾让他眼泪直流,视线严重受阻。护卫们纷纷拔出兵刃,围拢在马车周围,紧张地注视着烟雾外的动静。

然而,预想中的袭击并未到来。烟雾之外,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巷弄的呜呜声。那伙蒙面人射出箭后,便迅速消失在屋顶之后,仿佛从未出现过。

护卫头领心中惊疑不定,不敢贸然冲出烟雾范围,只能紧紧护住马车。他知道,对方此举意在阻挠和制造混乱,并非直接刺杀。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就在所有护卫的注意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烟雾弹吸引,紧张地防范着可能从烟雾外发起的攻击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道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淡灰色身影,如同鬼魅般,利用烟雾和街边建筑物的阴影,以惊人的速度和无与伦比的轻功身法,悄无声息地贴近了马车底部。

这道身影,正是赵茂本人!

调虎离山!真正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这个被严密保护的吴师爷,而是利用他被引出、以及护卫力量被吸引到外部的这个机会,潜入此刻内部守卫相对空虚的张府!

赵茂如同壁虎游墙,紧紧吸附在马车底盘之下。他计算着时间,知道烟雾弹的效果维持不了太久。他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混乱期,靠近张府,并找到潜入的机会。

果然,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烟雾渐渐散去。护卫头领确认周围再无伏兵后,才心有余悸地命令车队继续前进,但速度明显加快,显然是担心再有变故。

马车载着浑然不知自己已成“诱饵”的吴师爷,以及紧贴车底的赵茂,快速向着原定目的地——或许是某个秘密联络点,或许是另一处藏匿地点——驶去。而他们离开的方向,与张府背道而驰。

几乎在马车离开的同时,张府内部,因为吴师爷的突然外出以及可能遭遇伏击的消息传回,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部分护卫被调往府外探查情况或准备接应,内部的巡逻密度,在短暂的交接和混乱中,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缝隙。

而这一丝缝隙,对于早已在外围潜伏多时、对张府守卫换班规律了如指掌的赵茂手下精锐来说,已然足够!

一道如同狸猫般灵巧的身影,利用后院一棵靠近高墙的大树阴影,在巡逻队交错而过的瞬间,如一片落叶般飘入了张府院内,落地无声,迅速隐没在假山石之后。

潜入,开始!

进入张府的,是赵茂手下最擅长潜行和机关术的心腹,代号“影”。他按照赵茂事先反复推敲、根据有限信息拼凑出的内部布局图,避开主要通道,专挑花木、假山、回廊阴影移动,目标直指张世荣的书房所在院落。

张府内部亭台楼阁,富丽堂皇,守卫也确实森严。但“影”的身法太过高明,对时机的把握妙到毫巅,加之内部因刚才的“外警”而略有松懈,竟让他有惊无险地穿过数重院落,接近了核心区域。

书房院落外,守卫明显更加严密,不仅有明岗,还有暗哨。“影”伏在月亮门旁的竹丛中,屏住呼吸,仔细观察了将近半炷香的时间,才勉强摸清了暗哨的位置和视线死角。

他耐心等待着,直到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掩盖了他细微的动静时,他才如同一条滑溜的泥鳅,贴着地面,利用花坛的掩护,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所有视线,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书房院落。

书房的门锁是特制的铜锁,难不住“影”这样的高手。他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拨弄着锁芯,耳朵紧贴门缝,倾听着里面的动静。确认无人后,只听极轻微的“咔哒”一声,锁开了。

“影”闪身入内,迅速将门虚掩。书房内陈设奢华,书籍古玩琳琅满目。但他无暇欣赏,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寻找着可能隐藏账册的密室或暗格。

他首先检查了书架,敲击听声;又查看了博古架后的墙壁;甚至检查了地砖是否有松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面的巡逻脚步声时远时近,每一秒都充满了危险。

终于,在检查到那张巨大的紫檀木书案时,“影”发现书案下方的一块脚踏板似乎有些异常。他轻轻按压,纹丝不动。但他注意到脚踏板一侧的雕花纹饰中,有一处细微的磨损痕迹。他尝试着按照某种规律,左右旋转那处雕花。

“咯……”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书案后方的一排书架,竟然无声地向侧面滑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露出了后面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找到了!“影”心中一阵激动,毫不犹豫地闪身而入。

密室不大,里面放着几个箱子。“影”迅速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赫然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账册!他不敢耽搁,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特制炭笔和薄如蝉翼的拓印纸,开始飞快地复制关键页面。他无法带走全部,只能选择记录着最近大额往来、以及有特殊标记的账目进行复制。

密室外,书房内寂静无声,只有他急促的心跳和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时间在这里显得格外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刻钟,但对于“影”来说仿佛一个世纪。他终于完成了预定的复制任务,将账册原样放回,小心地退出密室,将书架恢复原状,抹去一切可能留下的痕迹。

他再次确认门外安全后,如同来时一样,利用阴影和巡逻间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书房院落,沿着原路返回。

当他最终如同鬼魅般翻出张府高墙,与接应的同伴汇合时,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得手了?”“影”将拓印好的纸张交给负责接应的老黑。

老黑接过那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纸张,小心收好,低声道:“大哥那边也一切顺利,已经脱身。我们快走!”

几人迅速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小巷深处。

而此刻,那辆载着吴师爷的青布小车,在经历了虚惊一场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吴师爷惊魂未定地下了车,丝毫不知自己此行,已然成了赵茂调虎离山之计中,那只被成功调开的“虎”。张府之内,也无人察觉,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那被视为命根子的秘密账册,已然被人窥探复制。

当晚,赵茂在秘密据点内,仔细查看着“影”带回来的拓印账目。李致贤也秘密前来,两人在灯下共同研读。

账目记录采用的是某种暗语和代号,但结合李致贤对朝堂官员和部分商号的了解,他们很快解读出了部分内容——几笔数额巨大的、来源不明的银钱,流向了几个与张世荣关系密切的官员名下,以及一些看似无关、实则可能由张世荣暗中控制的商号。其中,甚至隐约提到了与边境军械采购相关的款项,数字庞大,去向模糊。

“果然……贪腐惊人,甚至可能涉及军资!”李致贤指着其中一条记录,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

赵茂眼神冰冷:“这些,足以让他喝一壶了。但……似乎还缺少最致命的一击。比如,直接指向当年构陷太子的资金往来。”

李致贤点头:“不错。这些账目,足以坐实他巨贪,动摇其地位,但要彻底翻案,还需更直接的证据。而且……”他沉吟道,“张世荣老奸巨猾,这密室虽隐秘,但难保他不会另有更保险的藏匿之处。这些账册,或许只是其中之一,甚至……可能是他故意留下的诱饵?”

赵茂心中一凛,李致贤的担忧不无道理。以张世荣的性格,会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阿青匆匆进来,面色凝重地递上一张小小的纸条:“大哥,刚收到的飞鸽传书,从南边来的。”

赵茂接过纸条,展开一看,脸色骤然一变。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却让他心头巨震:

“江南苏氏巨贾携重金入京,似与张府有旧,恐为‘白手套’,其船队押运之物,疑有夹带。”

江南苏氏?重金?夹带?

赵茂将纸条递给李致贤,沉声道:“李大人,看来我们找到的这点东西,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张世荣的触手,比我们想象的伸得更长。这突然冒出来的江南巨贾,在此刻入京,意欲何为?他船队里夹带的,又会是什么?”

李致贤看着纸条,眉头紧紧锁起,刚刚因获得账目副本而稍缓的心情,再次沉了下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神秘的江南来客,是敌是友?他的到来,又会给这场本就凶险万分的斗争,带来怎样的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