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6章 张世荣心慌意乱

白衣盗 第6章 张世荣心慌意乱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就在李致贤于中枢令衙门内对着烛火,焚毁那惊世推论的同一片夜色下,位于京城勋贵聚集的东城,一座飞檐斗拱、戒备森严的府邸深处,却是另一番光景。

当朝太师,权倾朝野的张世荣,并未安寝。

他所在的这间书房,与外间李致贤那间透着文士清简的书房截然不同。紫檀木的多宝格里,摆放着价值连城的古玩玉器,墙上挂着前朝名家的真迹,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连空气都熏染着名贵的龙涎香,每一处细节都在彰显着主人无与伦比的权势与财富。

然而,此刻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脸上却毫无平日的雍容与倨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力压抑,却仍从眉宇间泄露出来的阴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中紧紧攥着两张薄薄的纸条。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第一张纸条,来自他在宫廷档案库的眼线。上面简略地汇报了李致贤今日查阅先帝时期赏赐记录,尤其重点查询了“龙凤呈祥玉佩”相关档案的动向。

第二张纸条,则来自他安插在中枢令衙门附近的一个暗桩。内容更短,却更让他心惊:“陈望夜访李致贤,一个时辰后,‘失足’死于归家暗巷。”

这两条信息,如同两根冰冷的针,狠狠扎进了张世荣的心里。

李致贤在查玉佩的官方记载!这意味着,他已经不满足于追查盗案本身,他的触角,正在伸向那枚玉佩背后所代表的、被刻意尘封了十几年的可怕秘密!

而陈望……这个早就该被遗忘在尘埃里的东宫旧人,这个微不足道的老卒,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跑去见了李致贤!他们说了什么?陈望那个老东西,是不是对李致贤吐露了什么不该说的往事?

尽管暗桩回报,陈望已被“处理”干净,死得“天衣无缝”。但张世荣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李致贤不是蠢人,陈望前脚刚离开衙门,后脚就“意外”身亡,这巧合太过刺眼,李致贤绝不会相信这只是意外!

这等于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李致贤:陈望的话触及了核心机密,有人不惜杀人灭口!

“蠢货!”张世荣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不知是在骂负责灭口的人行事不够周密,留下了如此明显的痕迹,还是在骂李致贤的多管闲事。

他猛地转过身,走到书案前。案上铺着一张京城舆图,与李致贤那张标注案发地点不同,这张图上,标注的是各方势力的分布与他安插的耳目位置。他的目光,死死盯住了代表中枢令衙门和李致贤私宅的那两个标记。

李致贤的步步紧逼,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这个由他“举荐”、本意是用来应付差事、必要时还可推出去顶罪的静水县令,远比他想象的要难缠得多!此人不仅能力出众,心思缜密,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有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固执,一种对“真相”令人讨厌的执着。

他原本以为,李致贤查案,最多也就是在茂儿爷的盗窃行为上打转,即便查到一些官员的不法勾当,也在可控范围之内。他甚至乐见其成,正好借李致贤之手,清理一些不听话或者知道太多的手下。

可他万万没想到,李致贤的调查方向,会如此精准而致命地,直指那最不能触碰的禁区——先太子旧案,以及那枚关乎“嫡统”的玉佩!

“龙凤玉佩……茂儿爷……旧城区……”张世荣喃喃自语,浑浊而精明的老眼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茂儿爷的身份。这个突然冒出来、行事诡异、专与他这一派系作对的飞贼,本身就透着蹊跷。他也曾派人暗中调查,但旧城区如同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他的手下在那里屡屡受挫,收获甚微。

如今,结合李致贤的调查方向,一个与他之前隐隐担忧、却不愿深想的可能性,渐渐浮出水面。

难道……那个孽种……真的没死?不仅没死,还潜回京城,化身为盗,伺机复仇?

这个念头,让张世荣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如果茂儿爷真是太子遗孤,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有了最合理的解释。他盗窃那些官员,不仅仅是为了钱财,更是为了搜集他们当年参与构陷太子的罪证!他是在一步步地,剪除自己的羽翼,积累翻案的资本!

而李致贤,这个看似恪尽职守的中枢令,他追查茂儿爷,是真的为了缉盗,还是……他已然察觉到了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找到那位流落的“龙孙”?

张世荣无法确定。但他不敢赌。任何与先太子旧案相关的风吹草动,都必须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个秘密,关乎他如今的地位,甚至关乎他张氏一族的生死存亡!

绝不能让李致贤再查下去了!

必须阻止他,不惜一切代价!

张世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他回到书案后坐下,取过一张空白的信笺,却没有立刻动笔。他在权衡。

直接动用权力,罢免或者调离李致贤?理由呢?李致贤目前并无明显过错,反而因“体察民情”在民间和部分清流中博得了一些名声。强行罢免,势必引起皇帝猜疑和朝野非议,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将更多目光吸引到李致贤和他所调查的事情上来。

那么,就像对付陈望一样,让李致贤“意外”消失?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只要李致贤一死,调查自然中断,所有的威胁都将暂时解除。但是……李致贤毕竟是中枢令,朝廷正三品大员,不同于陈望那种无足轻重的退役老吏。谋杀朝廷重臣,风险太大,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李致贤似乎也有所防备,身边亲随护卫力量不弱,尤其是在陈望死后,想必会更加警惕。

思忖再三,张世荣提起笔,蘸饱了墨。他决定双管齐下。

第一封信,是写给他安插在都察院的心腹御史。内容是指示他们,寻找时机,弹劾李致贤“查案不力,进展迟缓,空耗国帑”,以及“结交三教九流,行为有失官体”,试图从舆论和官规上对李致贤施加压力,干扰其调查。

第二封信,则是写给他暗中蓄养的一批见不得光的“清道夫”的头目。措辞隐晦,但意思明确:严密监视李致贤的一切动向,尤其是他离开衙门后的行踪。寻找机会,制造“合理”的意外,或者……若有必要,在确保万无一失、绝不牵连自身的前提下,可以让其“因公殉职”。信中特别强调,李致贤身边可能有高手护卫,行动务必谨慎,没有绝对把握,宁可放弃,不可打草惊蛇。

写完两封信,用火漆密封好,唤来绝对忠诚的管家,低声吩咐其立刻送出去。

做完这一切,张世荣靠在宽大的太师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但眉宇间的阴郁并未散去。

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李致贤就像一把已经出鞘的利剑,不将其彻底折断或收回鞘中,终究会伤到自己。而那个藏身暗处的茂儿爷,更是一颗不知道何时会爆炸的惊雷。

“李致贤……茂儿爷……”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寒光闪烁,“不管你们是谁,想掀翻这艘船,都得先问问老夫同不同意!”

他必须掌握主动权。光是被动防御是不够的。或许……应该想办法,将水搅得更浑?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李致贤不是在查玉佩吗?第二鸿那个老狐狸,手里曾经有过一枚,如今丢了,想必也心急如焚吧?是不是……该再去“关心”一下这位皇商,看看他那里,是否还能榨出点有用的东西?或者,利用他,给李致贤制造点麻烦?

还有旧城区……那里是茂儿爷的巢穴,也是李致贤调查的重点。是不是该派些更得力的人手,不惜代价,潜入旧城区,就算抓不到茂儿爷,也要弄清楚他到底在干什么,他的根基到底在哪里?

张世荣的脑子飞速运转着,一条条毒计在脑海中成形。他就像一只感受到威胁的蜘蛛,开始疯狂地修补和加固他那张遍布朝野的巨网,并准备向敢于触碰这张网的猎物,喷射出致命的毒液。

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如何对付李致贤和茂儿爷时,他并未察觉到,或者说,他下意识地忽略了另一个潜在的、或许更具决定性的因素——那位深居宫禁,态度一直暧昧不明的皇帝陛下。

皇帝对李致贤的调查,究竟知晓多少?他又持何种态度?

张世荣不知道,也不愿去深想。他只相信手中的权力和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夜色更深,张府书房的灯火,直至天明也未熄灭。一场针对李致贤的暗流,伴随着这位权臣的心慌意乱,正悄然成型,并即将以更猛烈的方式,扑向那位已然踏上荒冢坡的中枢令。

而这场围绕着玉佩与龙孙的博弈,也因为张世荣的悍然介入,变得更加凶险,更加扑朔迷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