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2章 画像师描摹影踪

白衣盗 第2章 画像师描摹影踪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京兆尹衙门的效率出乎意料的高。不过两日工夫,旧城区几处相对开阔的废院、街口,便支起了简陋的粥棚,摆上了装着常见草药的箩筐。几名穿着号服的官差维持着秩序,虽谈不上多么热情,倒也避免了拥挤踩踏。几名被征召来的老工匠,也开始叮叮当当地查验着几口公用水井的辘轳和井沿。

李致贤并未亲自到场,他依旧坐镇中枢令衙门,如同蛛网中心的蜘蛛,感应着每一根丝线的轻微震动。然而,无数的信息正通过赵干和其他几位精心挑选出来的亲随,源源不断地汇拢到他这里。

旧城区的反应,复杂而微妙。

最初是警惕与观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聚在远处,指指点点,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官府突如其来的“善意”,在他们饱经风霜的经验里,往往伴随着更深的盘剥或别的图谋。但随着热腾腾的粟米粥散发出实实在在的香气,随着一些头疼脑热的贫苦人家真的从那些穿着普通棉布衣服的“义工”手中接过对症的药材,气氛开始慢慢松动。

人群中开始出现低声的议论。

“这回……像是真的施粥?”

“米挺稠的,没掺沙子……”

“那个给药的先生,号脉挺准,我娘咳嗽好几天了,吃了他的药,昨晚安稳多了。”

“听说是个姓李的大官让办的……”

“李?是不是之前那个在静水县挺好的县令?”

“谁知道呢……官字两个口……”

这些琐碎的对话,被混在人群中的亲随们一字不落地记下,汇总到李致贤耳中。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不引起大规模骚动和过度关注的前提下,让“李大人”这个名字,以一种相对正面的形象,缓慢地渗透进旧城区的日常。

然而,真正的收获,并非来自这些明面上的动静。

借着修缮设施的名义,亲随们得以“勘察”周边环境。他们绘制出了比官图详尽数倍的巷道地图,标注出了那些易于藏匿、穿行的隐秘小路,以及几处看似普通、实则可能另有乾坤的院落。他们记下了几个地头蛇的模样和活动范围,注意到了一些在粥棚附近徘徊,却并不领取食物,只是冷静观察的精悍身影。

最重要的是,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茂儿爷”这三个字,如同水底的暗礁,时而浮现。

一个老乞丐捧着粥碗,浑浊的眼里闪着光,喃喃道:“这世道……也就茂儿爷和……唉,不说了不说了。”

一个妇人拉着孩子领药,低声叮嘱:“别乱跑,小心拐子!要不是茂儿爷前年收拾了那伙人,咱这儿的孩子哪敢这么出门……”

更有一个喝多了的泼皮,在街角吹嘘:“茂儿爷那是真豪杰!官府?嘿,他进出的地方,比自家后院还方便!那标记一亮,贪官污吏就得抖三抖!”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具民间基础的“义盗”形象。他不仅劫富济贫,似乎还曾惩戒过为恶市井的人贩子,在底层百姓中拥有着近乎传奇的声望和一定程度的庇护。这解释了为何官府屡次抓捕无功——在这里,他拥有无数双沉默的眼睛,和无数张可能为他提供掩护的嘴。

李致贤听着这些汇报,心情复杂。茂儿爷的形象越是“光辉”,他面临的“情法”困境就越是尖锐。他甚至能感觉到,旧城区那浑浊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对官府的疏离,以及对那个暗影中人物的隐隐维护。

与此同时,对济贫院的监控也有了初步反馈。连续两夜,并未发现“蒙面客”的踪迹。但赵干回报,济贫院周围,似乎还有另一股势力在暗中监视,行踪诡秘,不像是官府的人。这让李致贤心头一紧。是张世荣的人?还是第二鸿派来的?或者……是茂儿爷自己在反监控?

各方势力都已将触角伸向了这里,旧城区这片水面,看似因他的“善举”而暂时平静,水下却已是暗流汹涌。

必须加快步伐,在局面彻底复杂化之前,找到更具体的突破口。抽象的传说和民众的爱戴无法指认罪犯,他需要一个更实在的抓手。

“传京城最好的画像师。”李致贤下达了新的指令。既然无法立刻抓到本人,那就先尝试勾勒其形。那些零星目击过茂儿爷身的苦主家仆、更夫、乃至那日围攻他的地痞中或许有人瞥见过什么,都需要尽可能地将记忆碎片拼凑起来。

画像师姓吴,是个干瘦的中年人,手指纤细,眼神专注。他被秘密带到了中枢令衙门的一间静室。李致贤亲自坐镇,赵干在一旁记录。

询问和描摹的过程缓慢而细致。苦主家的护院,描述的是一个“黑影,很高,很瘦,动作像猫一样,没看清脸”。被打晕的更夫,只记得“一阵风过去,后颈一疼,就啥也不知道了”。那几个被拘来的地痞,在威吓之下,努力回忆昨日围攻李致贤时,那个暗中出手的身影。

“好像……是往那边屋檐下闪了一下……”

“没看清人,就看到石子飞过来……”

“感觉……个子不算特别高,但很利索……”

线索支离破碎,甚至相互矛盾。吴画师的笔在纸上反复修改,炭粉簌簌落下。他根据“高瘦”、“动作敏捷”、“可能惯用右手”、“夜间活动可能身着深色紧身衣”这些有限的信息,结合自己对江湖人士体态的认知,艰难地勾勒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画纸上的人影逐渐清晰,又不断被否定、调整。李致贤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这是在从一片混沌中,强行剥离出一个可能的轮廓。

终于,在询问了多名地痞,综合了他们那模糊且带有恐惧的记忆碎片后,吴画师笔下出现了一个大致的人形。身着深色夜行衣,体态精干,肌肉线条流畅,蕴含着爆发力。面部依旧模糊,被刻意隐藏在意料之中的猫鹰面具之后——这是根据茂儿爷留下的标记推断的。唯一略显特别的,是画中人的眼神。吴画师根据几个地痞提到的“那眼神扫过来,让人心里发毛”、“冷冷的,不像活人”的描述,尽力描绘出了一双锐利、冰冷,带着几分野性与不驯的眼眸,即使隔着一张画纸,也仿佛能穿透出来。

“大人,只能到这一步了。”吴画师放下炭笔,擦了擦额角的细汗,“体态特征大致如此,但面容……无人真正看清,这面具后的样貌,恕小人无能为力。”

李致贤拿起那张画像,仔细端详。画中之人,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盗匪,不如说是一个符合所有传奇想象的“影子”。他知道,仅凭这样一张画像,想在百万人口的京城,尤其是在藏龙卧虎的旧城区找到本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这终究是一个开始。有了这个初步的“影踪”,一些排查工作便可以更有针对性。比如,旧城区内,有哪些人符合这种精干、敏捷的体态特征?有哪些人擅长投掷类技艺?……

“辛苦了。”李致贤对吴画师点点头,示意赵干带他下去,并给予丰厚的酬金,同时严令对此事保密。

静室内只剩下李致贤一人。他再次凝视着画像上那双冰冷的眼睛。这就是那个让京城权贵闻风丧胆,让底层百姓暗中称颂,甚至可能前日才刚刚救过自己的茂儿爷吗?

这双眼睛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纯粹追求侠义的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背负着更深仇恨与秘密的复仇者?那枚龙凤玉佩,与他到底有何关系?

画像提供了线索,却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大人。”是赵干的声音,去而复返,带着一丝急促。

“进。”

赵干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异样的神色,他手中拿着的,赫然是刚才吴画师完成的那张画像的副本。只是,这张副本上,在那猫鹰面具的额角位置,被人用朱笔,淡淡地勾勒了一个极小的、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的奇异花纹,像是一朵燃烧的火焰,又像某种古老的符文。

“大人,”赵干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吴画师刚离开衙门,在街角就被一个乞儿撞了一下,这画卷……当时就在画师随身带的画筒里。画师起初没在意,回到住处整理时,才发现……多了这个。”

李致贤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接过那张副本,指尖拂过那朱红色的、新鲜而刺眼的印记。

画像才刚刚完成,墨迹未干,副本也才送出衙门不过一刻钟!

消息是如何走漏的?是谁,用了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在他中枢令衙门的眼皮子底下,在这幅刚刚诞生的、关乎核心机密嫌犯的画像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标记?

是警告?是挑衅?还是……某种他暂时无法理解的沟通?

那双画像上冰冷的眼睛,仿佛透过纸张,正带着一丝嘲讽,静静地注视着他。

李致贤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悄然升起,瞬间弥漫全身。他意识到,他与茂儿爷之间的这场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直接,也更加凶险。

对方不仅在旧城区根深蒂固,其触角,或许早已悄无声息地伸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小小的朱红印记,如同一滴落入静水的血,瞬间染红了整个棋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