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11章 密探初报茂山踪

白衣盗 第11章 密探初报茂山踪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张世荣宴请带来的无形压力,如同京城春日里挥之不去的潮气,浸润着中枢令衙门的每一寸砖石,也沉沉地压在李致贤的肩头。一连数日,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按部就班地处理着衙门日常公务,对茂儿爷案的追查,也似乎放缓了步调,只是例行公事般地询问进展,再无之前那般雷厉风行的姿态。他甚至亲自去了一趟钱福的茗香阁,当着众人的面,不痛不痒地训诫了钱福几句要加强防范,对那盘剥茶农的契约之事却并未深究,让提心吊胆的钱福暗暗松了口气,也让某些暗中观察的眼睛,略微放松了警惕。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依旧汹涌。李致贤深信,对付张世荣这等权臣,硬碰硬绝非上策,唯有以静制动,外松内紧,方能在这权力的夹缝中,为自己争取到一丝查明真相的空间。

他派往西山秘密监视茶园的心腹,日夜轮班,如同蛰伏的猎豹,耐心记录着每一个进出人员的面孔与行踪;对第二鸿那枚玉佩可能牵连宫闱的猜测,他也通过极为隐秘的渠道,开始小心翼翼地查阅一些尘封的非核心档案,试图找到蛛丝马迹;而给黄惜才的那封简短书信,也已由绝对可靠的亲随送往静水,他期待着那位身处市井、见解独到的老秀才,能带来一些超脱于官场思维的启发。

这一日午后,天空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似乎酝酿着一场春雨。李致贤正在书房内批阅一份关于京畿漕运的普通公文,门外传来了马庸熟悉的、带着几分谨慎的叩门声。

“大人。”马庸的声音比平日更压低了几分,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紧张。

“进。”李致贤放下笔,抬起头。他看到马庸快步走进,反手关紧房门,脸上带着奔波后的风尘,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异常,嘴角甚至难以自抑地微微上扬。

“大人,”马庸走到书案前,甚至顾不上行礼,便急切地低声道,“有消息了!关于茂儿爷的!”

李致贤心中一动,面上却依旧平静:“哦?何处来的消息?可靠否?”他示意马庸坐下说。

马庸半个屁股挨着椅子边缘,身体前倾,语速又快又低:“回大人,是卑职一个…一个远房表亲,在京郊茂山脚下跑点小生意,昨日偶然来城里寻卑职喝酒时提起的。”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他说,近几个月,茂山深处那片老林子里,似乎不太平。”

“茂山?”李致贤目光一凝。京郊茂山,山势险峻,林木幽深,向来是猎户和采药人活动的区域,也有些传闻说有山匪藏匿,但多年来并未闹出过大动静。

“正是!”马庸用力点头,“表亲说,有相熟的猎户发现,深山里头一些废弃多年的猎户小屋或山神庙,近来似有人活动的痕迹。有时深夜能看到隐约的火光,还听到过不像寻常野兽的奇怪声响,像是…像是金属敲击,又或是许多人低语商议的声音。”

“猎户没报官?”李致贤追问。

“报了,怎么没报?”马庸一摊手,“可茂山那么大,地方上的巡检司人手有限,进去搜过两次,都是无功而返。加上也没什么确凿的案子发生,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猎户们也不敢深入,只在外围活动。”

李致贤沉吟道:“这也不能说明就和茂儿爷有关。或许是流民,或许是别的什么见不得光的人聚集。”

“大人说的是。”马庸接口道,“起初卑职也这么想。但表亲又说了一个细节,让卑职觉得…或许没那么简单。”

“什么细节?”

“大概半个月前,有个猎户在追一头受伤的麂子时,不小心迷路,深入了一片平时没人去的山谷。他在山谷里,捡到了…捡到了这个。”马庸说着,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块约莫指甲盖大小、边缘不甚规则的碎布片。

那布片颜色深黑,质地特殊,触手细腻坚韧,绝非寻常棉麻,倒像是某种昂贵的丝绸或特制的锦缎,而且隐隐透着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气味,似檀非檀,似药非药。

“这是…”李致贤接过布片,仔细端详。

“那猎户不识货,只觉得布料奇怪,就带了出来。我表亲见多识广,一看就觉得这不是普通东西,像是…像是夜行衣的料子!”马庸压低声音,眼中闪着光,“大人您想,寻常山匪流民,谁穿得起这等料子的夜行衣?而且这气味…卑职闻着,倒有点像…有点像市面上某些高等熏香或是…金疮药的味道?”

李致贤的心跳微微加速。夜行衣?高等熏香或金疮药?这确实不像普通贼匪的做派。他想起卷宗里对茂儿爷的一些零散描述:身手矫捷,来去如风,所用器具似乎也颇为精良…

“还有吗?”李致贤追问,“除了这布片,还有没有其他发现?比如脚印、遗留的物品、或者…听到什么具体的话?”

马庸摇了摇头:“那猎户当时吓坏了,捡了布片就赶紧循着水声往外跑,没敢多待。他说好像隐约听到山谷深处有说话声,但距离太远,听不真切,只模糊听到几个词,好像有‘货’、‘出手’、‘当心’什么的,也做不得准。”

货?出手?当心?李致贤眉头紧锁。这像是在商议什么事情,可能与销赃有关?茂儿爷盗窃的那些珍宝古玩,需要特殊的渠道出手…

“你表亲可曾提及,那山谷大概在茂山什么方位?”李致贤将布片紧紧攥在手心。

“说了,大概在茂山主峰东北侧,一处叫‘野狼峪’的地方附近。那里地势险要,毒虫猛兽多,平时根本没人去。”马庸答道,随即又补充道,“大人,此事关系重大,卑职已叮嘱表亲和那猎户,万万不可再对外人提起,以免打草惊蛇。”

李致贤赞许地点点头:“你做得很好。此事暂且保密,对外不可泄露分毫。”他沉吟片刻,心中快速权衡。

茂山…野狼峪…神秘的聚集点…昂贵的夜行衣碎片…模糊的对话…

这一切线索,虽然模糊,却像黑暗中透出的一丝微光,首次将一个可能的方向指向了茂儿爷的藏身之处或其团伙的联络点。这远比在偌大的京城里盲目搜寻要来得具体。

然而,这线索的真伪尚需验证。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烟雾弹?甚至是张世荣那边察觉到自己暗中调查,设下的陷阱?毕竟,马庸此人,虽已投诚,但其背景复杂,仍需提防。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条不容忽视的线索。他必须派人去核实。

“马师爷,”李致贤沉声道,“你即刻去挑选三五个绝对可靠、身手敏捷、且熟悉山地行动的衙役,要生面孔,不要动用衙门里常露面的人。让他们准备好,明日一早,便装出发,秘密前往茂山野狼峪一带探查。记住,只许远观,不可近察,更不可轻易与人冲突,首要任务是确认那里是否真的有人迹活动,以及是些什么人。一有发现,立刻回报,不得擅动!”

“是!卑职明白!这就去办!”马庸见自己的消息得到重视,精神大振,连忙起身应诺。

“还有,”李致贤叫住他,目光锐利,“此事机密,除你我与行动人员外,不得再有第六人知晓。若走漏风声,唯你是问。”

马庸心中一凛,肃然道:“大人放心!卑职晓得利害!”

看着马庸匆匆离去的背影,李致贤缓缓坐回椅中,摊开手掌,凝视着那块深色的碎布片。那奇异的淡淡气味萦绕在鼻尖,仿佛带着远山深处的潮湿与隐秘。

茂山…如果这里真的是茂儿爷的一个巢穴或据点,那许多事情似乎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释——其来去无踪,因其有深山老林作为依托;其消息灵通,或因有遍布市井的眼线,也或因有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远程指挥点。

但为何是茂山?仅仅是因为地势险要吗?还是这山名“茂”,与“茂儿爷”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在墙上的京畿区域图前,目光落在京城西北方向那片用淡赭色标注的、代表山地的区域——“茂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确实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成功的可能,与未知的风险,如同天平的两端,在他心中摇摆。派出去的人,能否找到确凿证据?会不会遭遇不测?这会不会是一个针对他的圈套?

然而,查案本就是与风险同行。他不能再犹豫了。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是另一个亲随的声音:“大人,静水县那边有回信送到。”

李致贤精神一振:“拿进来。”

一名亲随低头走进,将一封没有署名、封口普通的信函放在书案上,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李致贤拆开信,里面是黄惜才那熟悉的、略显潦草却筋骨毕露的字迹,内容很短:

“承念,一切安好。菡儿近日颇喜观星,言天枢光黯,摇光却动,童言稚语,聊博一哂。山野之人,偶闻樵夫歌,曰:‘茂林深深非无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所云。盼安。”

李致贤反复看了两遍,眼中渐渐露出深思之色。

黄菡观星,说“天枢光黯,摇光却动”?天枢、摇光,皆是北斗星名。这或是孩童戏言,但黄惜才特意写来,莫非暗有所指?是指京城中枢(天枢)局势晦暗,而某些边缘或隐秘力量(摇光)却在活动?

而后面那句樵夫歌,“茂林深深非无路,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意有所指。“茂林”是否暗指“茂山”?这是在提醒他,线索或许就在看似迷局的深处,需要跳出固定思维去看?

黄惜才虽远在静水,但其智慧,果然非同一般。这封信,无形中给马庸带来的茂山线索,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李致贤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缓缓燃成灰烬。

他再次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外面不知何时已飘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雨丝如织,笼罩着整个京城,也模糊了远方茂山的轮廓。

茂山…野狼峪…

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是揭开茂儿爷真相的关键,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他派出的探子,将会带回来怎样的消息?

雨声潺潺,敲打着屋檐,也敲打着李致贤无法平静的心绪。悬念,如同这漫天的雨丝,绵绵不绝,笼罩四野。而一场深入险山的秘密探查,已然悄然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