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音号在淡紫色星云中行驶了九个星时,引路的光粒队伍渐渐变得庞大——金色的古谐律者光粒与灰黑色的杂音族光粒交织成螺旋状的光带,像一根拧在一起的金银丝线,在星海里延伸。和声引擎此刻能稳定发出十五种音色的共鸣,舱内的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彩色的声波图谱,连空气都带着清甜的震颤感,莉莉安用银粉串成的音符项链悬在胸前,跟着引擎的节奏轻轻摇晃,发出风铃般的脆响。
“还有三个星时就能抵达帛书标注的坐标。”林恩调出导航星图,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星图尽头,一颗被金色光晕包裹的星球正缓缓旋转,光晕里隐约能看到交错的亮线,像缠绕在星球外的琴弦,“探测到星球大气里有持续的和声波动,频率和琴键星环的核心能量很像,但更古老、更稳定。”
阿澈蹲在地板上,帛书此刻完全展开,变成一张半透明的光毯,上面浮现出古谐律者母星的立体模型:星球表面分布着无数银白色的山脉,山脉的走向呈完美的弧线,像被精心调校过的琴弦;两极有巨大的环形盆地,盆地中心悬浮着淡蓝色的光团,帛书标注为“和声泉”;而在赤道附近,有一片暗紫色的平原,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刻痕,像一张铺在大地上的乐谱。
“帛书说这里叫‘弦音星’。”阿澈指尖划过光毯上的山脉模型,“古谐律者的文字里,‘弦音’是‘和声之根’的意思。他们说弦音星的地核是一颗‘原初音核’,宇宙里所有的和声都源自这里——就像所有的旋律都来自一根振动的弦。”
卡隆突然从动力舱跑出来,手里拿着个便携式声波检测仪,脸上带着惊奇:“引擎在‘学习’弦音星的和声!它自动调整了频率,现在输出的能量里多了种以前没有的‘泛音’,像……像琴弦被轻轻拨动时产生的余韵。”
苏晓握住胸前的玉笛,笛身的四个刻痕此刻同时亮起,不再是之前的发烫感,而是像有温暖的水流在刻痕里流动。她看向舷窗外的金色光晕,光晕里的亮线越来越清晰,能看出是无数细小的光带在环绕星球,像行星环,却比行星环更柔软,在缓慢地振动。
“那些光带是‘星弦’。”阿澈指着光毯上的注释,“帛书说弦音星的引力场会让星际尘埃凝结成光带,这些光带能放大并储存和声——古谐律者就是在这里学会用和声操控能量的。他们在星弦上建造了‘调音站’,用来校准宇宙里的和声平衡。”
就在这时,锻音号穿过了金色光晕,弦音星的全貌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一颗比谐律星大上三倍的星球,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岩石,山脉果然像一根根巨大的琴弦,从北向南延伸,山顶覆盖着淡蓝色的冰层,阳光照在冰层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像琴弦上的泛音;两极的环形盆地里,淡蓝色的光团正缓缓沸腾,像永不熄灭的温泉,光团周围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气泡,气泡里裹着细碎的音符,轻轻一碰就化作一道柔和的和声;而赤道附近的暗紫色平原上,刻痕里流淌着金色的液体,像融化的金属,仔细看能发现那些液体是由无数细小的光粒组成的,正随着星球的自转轻轻流动。
最神奇的是环绕星球的星弦——它们确实是由星际尘埃凝结而成的光带,粗细不一,有的像手指,有的像手臂,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微微振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低鸣。星弦上点缀着无数银白色的建筑,形状像竖琴的共鸣箱,有的建筑顶部飘着淡金色的光雾,像琴弦振动时扬起的粉尘。
“那是‘调音站’!”阿澈激动地指着星弦上的建筑,“帛书说每个调音站都有古谐律者驻守,他们用‘和声琴’拨动星弦,调整宇宙的和声频率,防止出现‘乱声’或‘空声’。”
但当锻音号靠近星弦时,众人发现那些调音站大多已经破损——有的建筑顶部塌陷,露出里面扭曲的金属骨架;有的星弦断裂,断口处凝结着黑色的冰晶,像被冻住的伤口;只有少数几个调音站还在发出微弱的光,光雾稀薄,像即将熄灭的烛火。
“是噬神者干的。”苏晓轻声说,玉笛的刻痕突然传来一阵刺痛,这次比在回声晶簇时更强烈,“他们来过这里。”
话音刚落,杂音族的灰黑色光粒突然焦躁起来,在锻音号周围盘旋着发出急促的调子,同时指向弦音星的北极——那里的环形盆地边缘,有一片黑色的区域,像一块巨大的墨渍,正缓慢地侵蚀着淡蓝色的和声泉。
林恩立刻将探测仪对准那片黑色区域,屏幕上瞬间跳出刺眼的红色警告:“探测到高强度消音石能量!浓度是之前遇到的黑色飞船的五十倍!那里有个巨大的消音石矿脉,正在吸收和声泉的能量!”
阿澈翻到帛书的最后一页,脸色骤变:“帛书说古谐律者当年为了对抗噬声者,在弦音星埋下了‘和声之根’——就是北极的和声泉!如果和声泉被消音石吞噬,原初音核会失去能量,整个宇宙的和声都会崩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