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59章 风雨同舟

新合并的队伍驻扎的山谷,被林烽命名为“磐石谷”,寓意希望这支历经磨难的力量能如磐石般稳固。然而,最初的“磐石”内部,却充满了棱角与裂痕,融合的过程远比攻克一个日军据点更加艰难。

整合的第一步,是铁的纪律。赵铁锤带来的十几名溃兵,虽然大多是老兵底子,但长期的散兵游勇生涯,早已将部队的纪律消磨殆尽。偷藏粮食、欺负弱小、夜间偷偷喝酒、站岗时打瞌睡……各种违纪事件层出不穷。

林烽深知,纪律是战斗力的基石。他与老赵、赵铁锤商议后,颁布了最严厉的禁令:一切缴获归公,违者重罚;严禁骚扰百姓,违者驱逐;一切行动听指挥,违者军法从事!

起初,抵触情绪强烈。几个原溃兵中的兵痞,习惯了自由散漫,对严格的管制极为不满,甚至在背后抱怨:“娘的,比在正规军还严!早知道不来了!”一次,一个叫王老蔫的溃兵偷藏了半块压缩饼干,被负责分发物资的铁柱发现。

林烽没有丝毫姑息。他在全体队员面前,严厉训斥了王老蔫,并当场宣布处罚:扣除三天口粮,负责清理全队厕所一周! 惩罚不算极重,但公开且羞辱性十足。王老蔫面红耳赤,其他有类似心思的溃兵也噤若寒蝉。赵铁锤主动站出来,支持林烽的决定,并痛心疾首地训斥了原部下一顿,强调“既然入了伙,就得守规矩!”。

思想教育同步进行。没有教材,没有课堂,林烽、老赵,甚至识文断字的陈先生,就利用晚饭后的篝火时间,用最朴素的道理进行宣传。

老赵会讲他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讲南京、讲潘家峪,讲得老泪纵横,激起新老队员的同仇敌忾。林烽则反复强调:“咱们当兵吃粮,不是为了欺负老百姓,是为了保护像王老汉、像陈家那样的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咱们的枪口,只能对准鬼子汉奸!”赵铁锤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东北沦陷的耻辱和流亡关内的艰辛,激发大家的民族意识。

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关怀。粮食、衣物、药品,林烽坚持公平分配,绝不偏袒老队员。赵铁锤带来的伤员,得到了和老队员一样的救治。当热腾腾的饭菜、暖和的棉衣穿到身上,当受伤的弟兄得到悉心照料,那些原本麻木的心,开始一点点被融化。实际行动,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就在内部整合举步维艰之际,外部的压力陡然增大。日军针对西山地区的“扫荡”不再是传闻,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侦察的队员多次回报,发现日军大规模巡逻队的踪迹,有时甚至能看到穿着特殊山地作战服的日军小分队在远处山梁上出现。“闪电”也变得异常焦躁,频繁预警。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第一次遭遇战,一支日军侦察分队试图靠近磐石谷。警报传来,新老队员混杂的战斗小组仓促迎战。战斗中,出现了混乱:新队员惊慌失措,胡乱开枪;老队员则抱怨新兵蛋子挡了射界。

关键时刻,林烽沉着指挥:“老赵,压制左侧!二号,右翼火力覆盖!铁柱,带你的人跟我来!赵连长,带你的人守住谷口!”清晰的指令稳住了阵脚。战斗中,一名原溃兵出身的队员腿部中弹,是老队员大牛冒着弹雨将他背了回来。而赵铁锤精准的枪法,也数次化解了危机。

虽然击退了日军,但过程惊险,暴露了配合生疏的问题。然而,生死与共的经历,却像最好的粘合剂。战斗结束后,新老队员之间互相包扎伤口,分享缴获的香烟,以往的隔阂在硝烟中似乎消散了一些。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身边的战友,是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命的人。

另一次成功的伏击战,目标是一支小股日军运输队。林烽精心策划,让新老队员混合编组,明确分工。战斗中,赵铁锤带领的原溃兵凭借丰富的经验,负责侧翼包抄和投弹,打得有声有色。战斗胜利后,缴获的罐头、香烟被公平地分到每个人手中。分享胜利果实的喜悦,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一次次共同御敌,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相互依存,新队员逐渐认可了“山虎小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对林烽的指挥能力和“二号”、“闪电”的超凡作用心悦诚服。归属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悄然滋生。

站在磐石谷的高处,望着脚下初具规模的营地,林烽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几个月来的经历,像一部沉重的教科书,让他飞速成长。

他回顾与土匪、与开明士绅、与溃兵团体的接触,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

* 对土匪 以威慑为主,划定界限,孤立其与百姓的联系,避免其与日伪勾结,必要时可有限利用其矛盾。

* 对开明士绅 积极争取,建立隐秘的同盟,换取关键物资和情报,同时必须保护其安全,维护这条脆弱而重要的生命线。

* 对可改造的武装 大胆融合,但必须辅以严格的纪律整顿和持续的思想教育,将其转化为可靠的抗日力量。

他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敌后残酷的环境中,力量并不仅仅来源于手中的武器和神秘的“系统”。武器会损耗,系统资源获取艰难。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心的向背,来源于广泛的、哪怕是沉默的同盟。单纯依靠军事冒险,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必须将军事斗争、政治争取和内部建设结合起来。

一个更宏大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

* 军事上,以磐石谷为基点,建立更稳固的、具备一定自给能力的根据地,而不仅仅是流动作战的营地。

* 政治上,积极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将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同时,有选择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无论其背景如何,只要打鬼子,就是朋友。

* 内部建设上,强化训练,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纪律,将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锻造成一支真正的铁军。

夜幕降临,寒风卷着雪沫,预示着严冬和更残酷考验的来临。林烽站在哨位上,手中紧握着一张小纸条——这是傍晚时分,由王老汉冒死送上山的,来自陈老爷的紧急情报。

纸条上只有简单却触目惊心的一行字:

“坂田大队主力已集结,三日内,将对西山进行彻底扫荡。规模空前,务必当心。——陈”

字迹潦草,可见书写者的紧张。

林烽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望向山谷中依稀的灯火,那里有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凝聚起来的几十名弟兄。他知道,最严峻的考验,终于来了。

未来的路,将是军事斗争、政治争取、内部建设三条线并行的、更加复杂艰险的道路。“山虎小队”这支稚嫩的幼苗,必须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前所未有的风暴中,要么被摧毁,要么真正扎根于人民,淬炼成钢,成长为一名真正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力量。

他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目光投向漆黑如墨的远方,那里,敌人的铁蹄正隆隆作响。

“来吧……”他低声自语,声音冰冷而决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