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151章 东进险途——赵铁锤分队的勘察

磐石谷隘口那场无声的告别仿佛就在昨天。赵铁锤带着他的“利剑”分队,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磐石谷以东的崇山峻岭之中。方向,是敌占区的阴影逐渐浓重的东方。任务,是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为支队寻找下一个可以安身立命、又能如匕首般顶在敌人肋部的“巢穴”。

向东,每一步都踏在刀刃上。这里的山,似乎都比磐石谷周边显得更陡峭、更荒凉,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和紧张气息。敌情复杂,可不是一句空话。大道、河谷这些好走的地方,想都别想,说不定哪个山坳里就藏着敌人的碉堡或哨卡。

赵铁锤是老侦察兵了,经验丰富得像山里的老狐狸。他带着分队,严格奉行“昼伏夜出”的铁律。白天,他们就找最偏僻、最不起眼的地方窝着——可能是密不透风的灌木丛深处,可能是悬崖中段一个雨水冲刷出的浅洞,甚至就是一堆乱石缝。太阳晒得人发晕,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虫子、草蜱子往衣服里钻,咬得人浑身是包,奇痒难忍。但没人敢大声咳嗽,更别说生火了,只能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啃几口硬得硌牙的炒面,轮流打盹,保持警惕。

真正赶路,是在日落之后。借着微弱的星光,或者干脆就是摸黑,沿着野兽踩出来的小径、干涸的河床、或者干脆就是难以攀爬的山脊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前半夜还月朗星稀,后半夜就能泼下瓢泼大雨,浇得人透心凉,山路变得泥泞不堪,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有战士不小心惊扰了草丛里盘踞的毒蛇,那三角脑袋昂起来,吐着信子,能把人吓出一身白毛汗。寻找安全的露营地和水源是每天的头等大事,每一处溪流都要仔细观察有无污染,每一个打算过夜的地方,赵铁锤都要亲自确认是否隐蔽,能否在遇袭时快速撤离。

这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对意志力的极致考验。几天下来,队员们个个眼眶深陷,衣服被荆棘挂得破破烂烂,但眼神里的那根弦,却始终绷得紧紧的。

按照地图和初步判断,分队标记了几个可能的备选点。头一个,叫“狼跳涧”。这地方,光听名字就够险的。实地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两座大山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峡谷,只有一条窄得像肠子似的小路能通上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队员老猫,就是那个懂点地质的,趴在山崖上看了半天,直嘬牙花子:“锤子哥,这地形没得说,架两挺机枪,鬼子来一个团也未必冲得上来。”

赵铁锤却没吭声,带着人把山谷摸了一遍。问题很快就暴露了:缺水。山涧是干的,河床里的石头都被晒得发白。老猫扒开浮土,看了看下面的泥土,摇摇头:“不行,这地儿存不住水,只有下暴雨那几天能有水,平时就是个干葫芦。” 再看四周,荒无人烟,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赵铁锤沉默地看着这片绝地,最后挥了挥手,语气果断:“不行。地方再险,没水,就是绝地。咱们不是来当山大王,是来建立能长期坚持的据点。撤,去下一个点。”

第二个点,叫“雾隐峡”。离“狼跳涧”大概大半天的路程。这地方,还真是名不虚传,一年到头雾气昭昭,十几步外就看不清人影,隐蔽性没得说。赵铁锤他们费了好大劲,才在藤蔓和乱石后面,找到一个极其隐蔽的洞口。钻进去一看,好家伙,里面别有洞天,是个巨大的溶洞群,深不见底,而且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流水声。水源充足得很。

“锤子哥,这地方好啊!又隐蔽,又有水!” 年轻的绘图员小陈兴奋地压低声音说。

赵铁锤却没那么乐观。他带着人,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勘察了好几遍。他的心渐渐沉了下去。这溶洞好是好,但入口就这一个,而且地势很低。万一,他是说万一,被鬼子发现了这个洞口,不需要强攻,只要用机枪把洞口一封,再扔上几颗毒气弹……那里面的人,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是个藏身的好地方,但不是个能打仗、能发展的好地方。” 赵铁锤对围过来的队员们分析道,“出口太单一,让人堵了门,就是瓮中捉鳖。太被动了。” 他沉吟了一下,在笔记本上“雾隐峡”旁边画了个圈,写上“待定,需查探有无其他出口”。

就在分队因为找不到理想地点而有些焦躁的时候,转机意外地出现了。那是在勘察一处较大的山谷时,赵铁锤突然打了个隐蔽的手势,所有人瞬间匍匐在地,隐入了茂密的草丛中。只见山谷下方,一小队大约七八个日本兵,扛着枪,骂骂咧咧地围住了一户孤零零的、看起来像是猎户的破旧窝棚。一个日本兵用枪托砸开简陋的木门,从里面拖出一个老人,抢走了挂在屋檐下的几张兽皮和仅有的半袋粮食,还嚣张地踢翻了老人。老人蜷缩在地上,不敢反抗。

队员大刘眼睛都红了,手指扣在了驳壳枪的扳机上,看向赵铁锤。赵铁锤脸色铁青,腮帮子咬得咯咯响,但他死死按住大刘的手,缓缓摇了摇头。他用眼神示意:敌情不明,任务为重,不能因小失大。他们像石头一样趴着,直到那队日本兵抢够了,嬉笑着扬长而去。赵铁锤默默记下了鬼子的人数和来的方向。

等鬼子走远,赵铁锤才带人快速靠近那处窝棚。老人还瘫坐在地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绝望。看到赵铁锤他们这群拿着枪、打扮得像山民又不像山民的人,老人吓得往后缩。

赵铁锤赶紧收起枪,示意队员们也放下武器。他走上前,没有急着问话,而是先扶起老人,帮他把被踢翻的简陋家什扶正。队员拿出随身带的伤药,给老人擦了擦破皮的地方,又留下了小半袋宝贵的炒面和一小块盐巴——这在山里是硬通货。

“老伯,别怕,我们不是土匪,也不是鬼子。” 赵铁锤蹲下身,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我们是打鬼子的队伍,是从山那边磐石谷来的。” 为了取得信任,他还出示了随身带的、上次战斗缴获的一枚日军印章和一些日元票子。“刚才是鬼子抢了您的东西吧?这仇,我们记下了。”

老人将信将疑,但看到赵铁锤他们确实没有恶意,还给了珍贵的盐和食物,眼神里的警惕慢慢消融了些,叹了口气,用浓重的乡音说:“哎,这兵荒马乱的……你们……真是打鬼子的?”

“千真万确!” 赵铁锤肯定地说,“老伯,我们是来找能建立营地,长期打鬼子的地方。您对这周围熟,能不能给我们指点指点?”

也许是那点盐巴和药品起了作用,也许是赵铁锤的诚恳打动了他,老人自称姓杨,世代猎户,老人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他确认了“雾隐峡”那个溶洞,确实还有一个极其隐秘的出口,藏在一条瀑布后面,只有他这样的老猎人才知道。接着,他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还有个地方,比雾隐峡还好,叫 ‘黑云坳’ 。”

杨老伯描述说,那地方三面都是陡崖,只有一条窄路能上去,山顶却有一片平地,有泉水,以前有一股土匪在那盘踞过,修了些工事。后来鬼子来清剿,土匪头子被打死了,剩下的人跑了,那地方就荒废了。因为路难走,鬼子也没在上面驻兵。他还详细说了怎么绕开山外鬼子岗哨的小路。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赵铁锤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握住杨老伯的手:“老伯,您这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帮了咱们抗日队伍的大忙了!”

拿到了杨老伯提供的宝贵情报,赵铁锤分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谢别老人,并叮嘱他注意安全,承诺以后还会来看他。根据老人指的方向和描述的路径,分队立刻转向,朝着“黑云坳”所在的位置摸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杨老伯的成功接触,不仅化解了勘察的僵局,更重要的是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群众的支持,才是队伍最强大的依靠和最准确的眼睛。东进险途,似乎因为这一次成功的“靠群众”,而展现出了一条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赵铁锤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