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89章 奠基之锄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尚未完全驱散磐石谷的夜色,一声嘹亮而略显急促的军号声便划破了寂静,在山谷的崖壁间碰撞、回荡。这号声,不同于往日鹰嘴崖的警戒号,更像是一种唤醒沉睡土地的冲锋号。昨日还是一片原始荒芜、只有风声鸟鸣的山谷,仿佛被这号声注入了灵魂,瞬间“活”了过来。

沉睡在临时窝棚和溶洞里的队员们,被号声惊醒。没有赖床,没有迟疑。他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活动着因昨日极度疲惫而依旧酸痛的筋骨,迅速从简陋的铺位上爬起。很快,谷地中央那片清理出来的空地上,人影攒动。呵气成霜的秋晨空气中,混杂着泥土、汗水和草木的气息,更夹杂着一股难以抑制的、蓬勃欲发的干劲。

林烽站在一块稍高的土坡上,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挺拔而坚定。他目光扫过迅速集结的队伍。一张张脸上还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迎接新挑战的兴奋和决然。

“兄弟们!”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压过了清晨的寒意,“新的一天开始了!昨天,咱们用脚板量完了来路!今天,就要用这双手,给咱们自己刨出一个新家!”

他手臂一挥,指向四周:“看看这片谷地!现在是荒的,是野的!但用不了多久,这里要有能住人的房子,有能长庄稼的地,有能通车的路!这一切,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每一个人:“咱们‘山鹰支队’,从几杆破枪起家,什么时候靠过别人?靠的就是这股不怕死、不怕难的劲儿!现在,到了咱们抡起锄头、拿起铁锹,跟这荒山野岭较劲的时候了!口号就一个——‘用自己的双手,建成新家园!”

“建成新家园!”队员们压抑着激动,低吼着回应,声音在山谷中汇聚成一股低沉而有力的声浪。

“好!”林烽不再多言,立即开始部署,“现在,按预定计划,分组行动!李文,带你的人,负责引水渠!老赵,溶洞加固交给你!铁柱,带一排、二排,平整土地!赵铁锤,带侦察排和部分后勤,修路!各组长负责安全,注意协作!行动!”

命令一下,整个山谷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瞬间沸腾起来。

基础建设全面铺开

引水工程率先动工。李文带着一群主要由年轻队员和部分有土木经验的战士组成的队伍,扛着铁锹、镐头、土筐,来到了溪流下游规划好的渠道路线。第一步是清理地表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镰刀挥舞,荆棘被成片砍倒。接着,锋利的铁锹插入潮湿的泥土,一锹一锹的泥土被挖出,堆在两侧。工程刚开始还算顺利,但当遇到一处坚硬的岩层时,进度骤然慢了下来。镐头砸在岩石上,只能留下白点,火星四溅。李文勘察后,决定在远离溶洞群的安全地带,使用极少量的炸药进行小规模爆破。“轰”的一声闷响,岩石松动,队员们再上前用钢钎、大锤一点点凿碎、清理。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手掌很快磨出了水泡。而更艰巨的岩石破碎任务,林烽计划留待夜深人静时,由那“神秘力量”悄然完成。

土地平整 是参与人数最多的战场。在规划的未来生活区和农业区,铁柱带着几十号人,散布在广阔的草地上。这是一场纯粹体力与毅力的较量。队员们挥舞着锄头,奋力刨向盘根错节的草根。锋利的草叶划破了裤腿和手臂,泥土溅满了全身。沉重的铁锹将刨松的土块铲起,扔到低洼处。遇到大块的石头,则需要几个人合力用撬棍撬动,再喊着号子抬到远处堆放。放眼望去,一片热火朝天,锄头起落,号子声声,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汗水的咸涩,在空气中弥漫。一片片杂草被清除,一块块土地被平整出来,露出了深褐色的、孕育着希望的土壤。

道路修建 则由赵铁锤负责。他的队伍像一支开路先锋,沿着规划路线向山谷各个角落延伸。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砍刀、斧头和铁锹。遇到密林,就挥刀砍出一条狭窄的通道;遇到沟壑,就就近取土填平,或者架设简易的独木桥;遇到陡坡,就用铁锹和镐头凿出粗糙的台阶。这条路不求宽阔平整,只求能够通行人力和未来的骡马。赵铁锤一边干活,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地形,不时在地图上标记出需要注意的险要处。

溶洞加固则是老赵的阵地。他带着一些年纪稍长、经验丰富的队员,以及所有妇女队员,负责将几个主要溶洞改造成适合居住的营房。洞内积攒了不知多少年的枯枝败叶、动物粪便和淤泥被首先清理出来。接着,用石块和泥浆垒砌加固松动的洞壁,用粗大的圆木支撑起可能塌方的洞顶。妇女队员们则用带来的草帘、麻布,在洞内搭建隔断,区分出不同的居住空间,并用干燥的茅草铺设地铺。敲打声、搬运声、女队员们的交谈声,在溶洞中回响,给这些冰冷的石洞带来了家的温暖气息。

在这片沸腾的工地上,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构成了创业的画卷。

年轻队员王二牛,还是个半大孩子,第一次拿起比他还高的锄头时,动作笨拙得像只跳舞的熊。没几下,手心就磨出了几个亮晶晶的大水泡,疼得他龇牙咧嘴。旁边的老班长看见,走过来,没说话,只是拿过他的锄头,示范着如何用腰腹发力,如何下锄省力而深入。王二牛咬着牙,学着样子,忍着痛,继续干。水泡破了,血流出来,染红了锄把,他就撕下布条缠上再干。一天下来,他的动作明显熟练了许多,手上的血泡也变成了坚硬的茧子。他看着自己平整出来的一小块土地,脸上露出了憨厚而自豪的笑容。

妇女队员们无疑是幕后英雄。王婶带着她们,在临时搭建的灶台边忙碌不停。巨大的铁锅里烧着开水和小米粥,她们要保证劳动了一上午的队员们有热水喝、有热粥吃。还要抽空为队员们缝补磨破的衣衫,照顾伤势未愈的伤员。当男队员们休息时,她们又默默地拿起工具,加入到平整土地或清理杂物的行列中,汗水同样浸湿了她们的鬓角,但她们的眼神同样坚定。

“闪电”成了工地的安全员。它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总能提前发现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或危险的马蜂窝,及时发出警告,避免了多次可能的伤害。而“二号”则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最重的石块搬运,最危险的崖壁探查,最需要力气的撬动工程,他总是默默地顶上去。他的存在,极大地减轻了其他队员的负担,也无形中提升了工作效率。

当夜幕降临,喧闹的山谷渐渐沉寂,队员们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进入梦乡后,另一场“静默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林烽会带着绝对信任的老赵或赵铁锤,来到白天标记好的、人力难以快速攻克的关键工程点——比如引水渠那段最坚硬的岩石河床,或者规划中训练场需要削平的一大片硬土坡。

在确认四周绝对安全后,林烽会集中精神,召唤出系统界面。随着他意念闪动,那片熟悉的蓝色光幕会悄然展开,一两个造型简洁、泛着金属冷光的建造机器人会从光幕中凝实、现身。它们工作时几乎没有声响,只有低沉的嗡鸣和工具与岩石、泥土接触时高效而节律的摩擦声、破碎声。只见机器人的手臂变幻成高效的钻头或铲斗,坚硬的岩石在它们面前如同豆腐般被轻易破碎、铲平,效率是人力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林烽会严格控制机器人的作业时间和范围,并在作业完成后,仔细检查现场,用工具人为地制造一些“粗糙”的痕迹,或者撒上一些泥土落叶,尽力掩饰那过于规整、非人力所能为的作业面。

第二天清晨,当队员们上工时,会惊喜地发现昨天还令人头疼的“硬骨头”已经被啃下了一大块。消息在队伍中悄悄流传:“乖乖,昨晚‘神仙’又来帮忙了!”“是海外科学家给的高科技吧?真厉害!”这种神秘的“助力”,虽然无法言明,却极大地振奋了士气,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庇佑着他们,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但同时,知情的核心骨干心中的那根保密之弦,也绷得更紧了。

夕阳西下,将金色的余晖洒满初显人工痕迹的山谷。收工的号声响起,如同开始时一样嘹亮。

沸腾了一天的山谷渐渐安静下来。队员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相互搀扶着,走向临时营房。每个人的军装都已被汗水和泥土浸透,紧紧贴在身上。脸上、手上满是泥污和细小的划痕。肩膀被工具磨得红肿,手掌上的血泡破了又起,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酸痛的呻吟。

但当你看向他们的眼睛,会发现那里面除了疲惫,更有一种满足和希望。他们回头望去,看到的不再是纯粹的荒野:引水渠已现雏形,像一道伤疤刻在大地上;大片土地被平整出来,散发着新翻泥土的香气;通往“一线天”和溪边的小径依稀可辨;溶洞入口也变得规整了许多。

山谷,终于留下了他们奋斗的印记。

夜色彻底笼罩了磐石谷。劳累的队员们很快沉沉睡去,鼾声四起。而在山谷的某个角落,那低沉的、如同大地心跳般的嗡鸣声再次隐约响起,系统机器人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为明天的战斗,默默铺垫着基石。奠基之锄,已经挥下;创业之路,正式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