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78章 山穷水尽与意外之缘

太行山的秋意,已然浓得化不开。原本绚烂的红叶,在赵铁锤分队队员们的眼中,只剩下模糊而令人眩晕的一片暗红。队伍像一条濒死的巨蟒,在崎岖陡峭、仿佛永无尽头的山脊和干涸河谷间艰难蠕动。每一步,都踏在绝望的边缘。

真正的危机,是无声无息降临的。最后一块压缩干粮,在三天前就已经分食殆尽。队员们赖以维生的,是沿途采摘的、酸涩得让人龇牙咧嘴的野山楂和沙棘果,是剥下树皮内层勉强咀嚼的那点纤维,是偶尔设下简陋陷阱却十有九空后,只能寄希望于挖掘草根。饥饿,这个最原始的折磨,正一点点吞噬着每个人的体力与意志。

伤病的阴影如同跗骨之蛆。一名在攀岩时摔伤腿骨的队员,伤口在缺医少药和连日跋涉下开始化脓溃烂,发出令人不安的气味,高烧使他时常陷入谵妄。另一名队员因误食了有毒的蘑菇,上吐下泻,虚弱得需要两人搀扶才能行走。更多的人,则是脚底磨满了血泡,血泡破裂后与破烂的草鞋粘连在一起,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士气,早已跌至冰点。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得像风箱般的喘息,和脚踩在碎石枯叶上的沙沙声。沉默,是一种比抱怨更可怕的死寂。每个人的脸上都蒙着一层灰败的颜色,眼神空洞,只剩下求生的本能驱动着麻木的双腿。

最令人心惊的一幕,发生在一个陡峭的断崖边。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王小栓,因为极度虚弱和脱水,产生了幻觉。他走着走着,突然停下,对着空无一物的悬崖对面露出傻笑,喃喃道:“娘……娘蒸的白面馍馍……真香……”说着,竟摇摇晃晃地要向崖边走去。就在他一只脚即将踏空的瞬间,紧跟在他身后的老班长猛地扑上去,死死将他拽了回来。两人一起摔倒在地,王小栓这才如梦初醒,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峡谷,吓得脸色惨白,浑身抖如筛糠。这一幕,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穿了所有队员勉强维持的镇定。

当晚,在一条背风的山坳里宿营时,压抑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不行了!不能再往前走了!”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猛地站起来,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队长!你看看兄弟们!都成什么样子了?再走下去,不用鬼子动手,这大山就能把咱们全埋了!必须往回走!现在!立刻!”

他的话像点燃了导火索。几个同样濒临崩溃的队员也跟着附和。

“对!回去!至少回鹰嘴崖的路咱们熟悉,还能找点吃的!”

“这他娘的到底是找根据地还是找死啊?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

“我宁愿回去跟鬼子拼了,也不想活活饿死在这山沟里!”

要求撤退的声音占据了上风。只有少数几个最核心的骨干,如副队长和“二号”,还沉默地坐在那里,但眼神中也充满了挣扎。

赵铁锤感觉自己的脑袋像要炸开一样。作为指挥官,他何尝不知道队伍的绝境?他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胃里像有一团火在烧。回去?空手而归,如何面对支队长的期望?如何面对鹰嘴崖那些盼着好消息的兄弟?而且,回去的路同样漫长而危险,粮食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但他更清楚,如果再强行前进,队伍很可能在下一个山梁彻底崩溃、非战斗减员。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绝望而激动的脸,声音因缺水而异常沙哑:“兄弟们……我知道大家苦,累,饿!我赵铁锤跟你们一样!”他捶了捶自己的胸口,“但是,咱们是出来干什么的?是给咱们‘山鹰支队’找一条活路,找一个能发展壮大的家的!现在回去,鹰嘴崖能撑多久?咱们对得起牺牲的弟兄吗?”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这样……再走一天!就一天!如果明天太阳落山之前,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我赵铁锤带头,咱们一起回鹰嘴崖!是生是死,咱们一起扛!同意的,跟我走!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自行离开!”

最后那句话,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队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自行离开?在这无人区,离开队伍意味着必死无疑。最终,没有人离开。刀疤老兵颓然坐倒在地,抱着头,不再说话。

第二天,队伍沿着一条宽阔但早已干涸的河床,机械地向上游跋涉。阳光炙烤着白色的鹅卵石,反射出刺眼的光,加剧了人们的干渴和眩晕。希望,如同河床里的水,早已蒸发殆尽。

就在队伍死气沉沉、几乎是在凭本能移动时,一直安静跟在赵铁锤脚边的“闪电”,突然竖起了耳朵,鼻翼剧烈地翕动起来。它没有像往常发现危险那样发出低沉的警告,而是兴奋地“呜”了一声,用头蹭了蹭赵铁锤的腿,然后箭一般地朝着河床上游右侧的一处陡峭山坡冲去,跑出十几米又停下来,回头急切地看着他们,尾巴快速摇晃。

“有情况!”赵铁锤心头一紧,立刻打了个手势。队员们条件反射般地散开,寻找岩石隐蔽,紧张地望向“闪电”指引的方向。

山坡上长满了茂密的灌木和荆棘,看不出任何异常。但“闪电”的异常兴奋绝非凭空而来。赵铁锤示意队员们保持警戒,自己带着“二号”,小心翼翼地跟着“闪电”向山坡上摸去。

拨开一人多高的灌木丛,眼前的景象让赵铁锤一愣。只见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一个身影正如猿猴般灵巧地移动。那人约莫六十多岁,身材干瘦,皮肤黝黑如铁,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土布衣裳,背上背着一个硕大的药篓,里面装着些草根树皮。他正用一把小锄头,专注地挖掘着石缝中的一株植物。

老农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他们。看到突然出现的、一群衣衫褴褛却手持武器的人,老人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极度的惊恐。他反应极快,像受惊的壁虎般,“嗖”地一下缩进了崖壁上一道狭窄的石缝里,身影瞬间消失,只留下药篓在洞口微微晃动。

“老伯!别怕!我们不是坏人!”赵铁锤赶紧停下脚步,将步枪背到身后,双手摊开,示意没有敌意。他用尽全身力气,扯着沙哑的嗓子,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方言大声喊道:“老伯!我们是山里的队伍!是打鬼子和汉奸的‘山鹰支队’!迷路了!想找您问个路!”

赵铁锤继续喊话,语气尽量放缓:“老伯,我们有个兄弟受了伤,发着高烧,快不行了!求您行行好,指条明路吧!”他示意身后的队员将那名重伤员小心地抬上前一些。

也许是“打鬼子”的名号,也许是伤员痛苦的呻吟起了作用,过了好一会儿,石缝里才慢慢探出半个脑袋,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他们,尤其是在赵铁锤和“二号”身上停留了很久。

终于,老农似乎稍稍放下了戒心,慢慢从石缝里挪了出来,但依然保持着距离。赵铁锤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发缴获的、刻着菊花印记的日军步枪子弹,递了过去:“老伯,您看,这是我们从鬼子手里缴获的!我们真是打鬼子的!”

老农看到那独特的子弹,眼神波动了一下。他仔细看了看队员们破烂却依稀可辨的军装式样,又看了看他们虽然疲惫不堪却并无戾气的眼神,尤其是看到他们对伤员的细心照料,这才缓缓点了点头,沙哑地开口:“你们……真是‘山鹰’?” 他似乎听说过这个名号。

误会解除,气氛稍稍缓和。老农走到伤员身边,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指翻了翻他的眼皮,又看了看伤口,叹了口气,从药篓里取出几株草药,捣碎了递给赵铁锤:“敷上,能退烧,消肿。”

赵铁锤千恩万谢,连忙让卫生员照做。

趁着这个间隙,赵铁锤试探着问道:“老伯,您对这大山熟。我们想找个地方,地方要大,要隐蔽,最好能有水有地,能住下不少人……您知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这样的山谷?”

老农闻言,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再次扫过他们每一个人,仿佛在衡量着什么。他沉默了很久,久到赵铁锤几乎以为他不会回答。最终,老人用烟袋锅指了指西北方向那一片云雾缭绕、山势更加险峻的群山深处,压低声音,仿佛怕被山神听见:

“你们……是好人。打鬼子,是积德的事。这大山里头,倒是有个地方……老辈子人叫它‘神仙洞府’,也有叫‘绝地’的。”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敬畏,“听说那地方,进去就出不来,邪乎得很。”

“顺着这条干河沟,一直往上走,走到头,能看到三棵长在一起、脖子都歪向一边的老松树。到了那儿,别往河沟里看了,朝左手的崖壁上头看,眼睛放亮些……崖壁上,有条缝,被老藤和苔藓遮得严严实实的。”

“那缝后面是啥样,我没进去过,我爹、我爷爷也没进去过。只听我太爷爷那辈人传下话,说里头另有一番天地,大得很,有山有水,就是……太僻静了,静得吓人,不像活人待的地方。”

说完这些,老农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不再多言。他背起药篓,最后看了一眼赵铁锤和伤员,留下那句“千万小心,福祸自担”的告诫,便转身如履平地般攀上崖壁,几个起落,便像融入山体一般,消失在密林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队伍重新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赵铁锤。老农的话如同一个飘渺的传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神仙洞府”?“绝地”?进去就出不来?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警告而非指引。

赵铁锤望着西北方那仿佛吞噬一切光线的群山阴影,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相信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将队伍带向更深的未知?还是就此放弃,带着半残的队伍返回,承认失败?

他的手紧紧攥着,指甲嵌进了掌心。最终,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赌徒般的决绝:“兄弟们!咱们现在这情况,跟‘绝地’也差不多了!横竖都是个未知!信这老伯一回!就朝这个‘神仙洞府’走!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把了!”

没有欢呼,只有沉重的喘息和坚定的目光。队伍再次开拔,沿着干涸的河床,向着那三棵歪脖子松,向着那个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坟墓的“神仙洞府”,迈出了沉重而坚定的一步。最后的一丝渺茫希望,如同风中的残烛,在绝望的黑暗中,顽强地摇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