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72章 贸易的突破

乌金谷的发现,如同在“山鹰支队”沉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生存的每一个角落。漆黑的煤炭被一筐筐秘密运回鹰嘴崖,堆积在专门清理出的、干燥的岩洞角落。当灶膛里第一次燃起那炽热、持久、几乎无烟的蓝白色火焰时,带来的不仅仅是驱散寒意的温暖,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拥有”的踏实感。然而,林烽很快意识到,这些深埋地下的“乌金”,若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存资本,终究只是一堆冰冷的石头。如何将资源变为资本,成为摆在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以往,“山鹰支队”与外界交换物资的渠道狭窄而危险。主要依靠缴获的日军武器弹药、少量银元,或者偶尔从伪军手中流出的物资,去换取粮食、药品和盐巴。这种方式风险极高,数量有限,且极易暴露行踪。缴获的武器是杀敌的利器,拿去交换无异于饮鸩止渴;银元来源不稳定,且大量使用容易引起敌人警觉。

而现在,煤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这是一种相对“民用”却价值极高的硬通货。它不直接关联军事行动,来源隐蔽,且是山外城镇、乃至日军占领区都急需的燃料和工业原料。这意味着,“山鹰支队”第一次拥有了可以大规模、相对安全地进行对外交换的“拳头产品”。

在支队部的岩洞里,林烽、老赵、赵铁锤,以及被特意请来提供建议的陈先生或王老汉,围坐在那盏摇曳的油灯下,进行着一次至关重要的战略会议。桌上摊开着简陋的物资需求清单。

林烽用木炭在石板上划出三个清晰的类别:

“咱们用煤换东西,不能瞎换,得有个章法。重点换三类物资:

其一, 废钢铁、铜元、铜线、甚至硫磺这些东西,对咱们打仗看似没用,但对我有特殊用处,是咱们长远发展的根基,必须优先换取!

其二,军需类。 这是保命的!尤其是‘二号’用的手枪弹、**沙的弹鼓,还有步枪子弹、手榴弹、火药、雷管。有了这些,咱们腰杆子才硬!

其三,生活类。 食盐、布匹、成药、还有能存放的粮食。这些是咱们活下去的基础,不能断!”

老赵补充道:“还得换点工具,开矿用的钢钎、镐头,结实点的麻袋,运煤也方便。”

陈先生则从外界角度提醒:“林队长,煤炭紧俏,但出手要格外小心。量不能一次太大,免得引人怀疑。最好能找个可靠的大户,长期、小批量地出。”

思路清晰了。煤炭,就是撬动外部资源的杠杆。

战略既定,关键在于执行。与谁交易?如何交易?这两个问题关乎生死。

以往零星的、通过王老汉等村民与外界小商贩的交易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大宗煤炭贸易的需求,风险也极高。林烽将目光投向了山外那位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联系的开明士绅——陈老爷。

通过王老汉的秘密牵线,一次极度隐秘的会晤在双方势力交界处一座废弃的砖窑内进行。林烽只带了老赵和两名绝对可靠的警卫,对方则是陈老爷那位精明的孙管家。

没有寒暄,林烽直接展示了带来的煤炭样本——几块乌黑发亮、质地坚硬的优质无烟煤。孙管家显然是识货之人,拿起煤块仔细查看,掂量,甚至用随身的小刀刮下粉末查看,眼中闪过惊讶和贪婪的光芒。

“林队长,这可是好东西啊!”孙管家压低声音,“如今市面上,这等硬煤有价无市!皇军……呃,鬼子那边的大厂、铁路,还有城里的富户,都抢着要!”

林烽单刀直入:“孙管家,明人不说暗话。我们山里发现了这个矿,量不小。但我们缺东西,缺得厉害。我想用煤,长期、稳定地换我们需要的物资。”他递上那份精心拟定的需求清单。

孙管家看着清单,沉吟片刻。他深知与“山匪”做大宗交易的风险,但煤炭的利润和陈老爷暗中支持抗日的心态加之林烽队伍近日声名鹊起,显示出强大潜力,最终让他下了决心。

“林队长,此事风险极大,但老爷吩咐,只要能打鬼子,陈某愿冒此风险。这样,由我们陈府出面,利用我们的商号和人脉,采购你们所需的物资。你们提供煤炭,我们在约定地点交接。量由小到大,看看风声。如何?”

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商贸”伙伴关系,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初步达成。陈府利用其合法的商业网络采购物资,大大降低了“山鹰支队”直接暴露的风险。

紧接着,建立秘密交接点的计划迅速实施。老赵亲自带队,在鹰嘴崖与敌占区之间的荒山野岭中,精心选择了数个极其隐蔽的地点——可能是密林深处的山洞,可能是干涸河床的乱石滩,可能是废弃的窑洞。交易采用“不见面”的方式:一方提前将货物放置在约定地点,做上隐蔽标记,另一方在规定时间内取走,并放下等价的煤炭或下次交易的定金。联络则依靠事先约定的、极其复杂的信号系统,如某棵树上的刻痕、某块石头的位置变动等。这套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

紧张的筹备后,第一次大规模贸易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悄然进行。根据约定,“山鹰支队”的生产分队提前将数吨煤炭,分装在结实的麻袋中,由队员们利用夜幕掩护,艰难地运送到一号秘密交接点——一处远离道路的密林洼地。他们仔细掩盖好足迹,留下确认信号,然后迅速撤离。

次日夜晚,另一支小队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交接点。当拨开伪装用的树枝,看到堆放在那里的几个沉重木箱和麻袋时,队员们激动得几乎要叫出声来!

物资顺利运回鹰嘴崖。打开木箱,里面是珍贵的西药磺胺片、消毒药水、一大包雪白的食盐、几匹厚实的粗布。还有几个箱子,装满了收集来的破铜烂铁、废枪零件、甚至一些铜钱和少量硫磺块。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一个较小的箱子,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黄澄澄的步枪子弹和几个罕见的**沙弹鼓!

这次交易的成功,意义非凡。它不仅解决了药品和食盐的燃眉之急,更证明了通过煤炭建立稳定贸易渠道的可行性。

当天深夜,万籁俱寂。林烽独自一人留在支队部岩洞深处,将换回的那些沉重的金属物品——废铁、铜元、铜线等,逐一捧在手中。随着他意念闪动,这些冰冷的金属如同被无形的火焰吞噬,悄然消失在手心。

脑海中,那个久未动用的系统界面,原本停滞在35.2\/1000的资源数字,开始剧烈地跳动、攀升!

36.5… 38.1… 41.7… 45.0… 48.3…

最终,数字稳定在了 50.5\/1000!

一次久违的、大幅度的增长!就在资源点数突破50的一刹那,一行新的、闪烁着微光的文字提示,清晰地浮现在系统界面中央:

【系统提示】:检测到标准资源达到临界点(50\/1000)。基础建筑【矿石精炼厂】解锁前置条件已满足。是否查看建造需求?

林烽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跃出胸腔!矿石精炼厂!虽然还不知道具体需要什么条件,但这个名称本身,就指向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振奋的可能性——将原始的矿石,转化为系统认可的标准化资源! 这意味着,队伍将有可能摆脱四处搜刮废铜烂铁的窘境,迈向自主生产资源的全新阶段!

压抑住内心的狂喜,林烽没有立刻选择查看详细需求。他需要冷静。但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和雄心,已经在他胸中澎湃涌动。

他意识到,一条清晰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正在眼前展开:生产(煤炭) → 贸易(交换物资和废料) → 献祭(获取系统资源) → 系统升级(解锁新能力) → 增强军事和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循环、不断壮大的良性循环!

煤炭是第一步,是撬动整个循环的支点。未来,如果能找到铁矿,甚至找到系统所需的那种高纯度特殊矿石,并通过“矿石精炼厂”进行转化……那“山鹰支队”的根基将牢固到难以想象!

夜色深沉,鹰嘴崖却仿佛沐浴在一种无形的、充满希望的光晕中。仓库岩洞里,换回的物资堆放整齐;远处的乌金谷方向,生产分队或许仍在夜色中默默劳作;而林烽的脑海中,一幅关于未来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了一角。

他站在根据地中央的空地上,深吸一口清冷而新鲜的空气。生存的压力依然如影随形,日军的威胁依旧悬在头顶,但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一种源于自身创造和积累的力量。希望的道路,已经由“生产”这把沉甸甸的锄头,掘开了坚实的第一抔土。

“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生产,会交换。”林烽望着星空,低声自语,语气坚定而充满期待,“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扎下根,活下去,壮大起来。”

生产的萌芽,虽然微弱,却已然破土。贸易的突破,如同春风,为其注入了生机。真正的根基,正在这充满风险与希望的暗夜中,一寸寸地、扎实地夯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