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33章 山坳里的“桃花源”——百姓用命护据点

太行山的初冬,寒风已如刀子般凛冽,卷着枯叶与沙尘,抽打着王家庄残破的土墙和人们单薄的衣衫。距离那场血腥的救援已过去半月,林烽的游击队依托王家庄村民有限而隐秘的接济,在村外山坳的炭窑里勉强休整,伤员的情况稍有稳定,但队伍的给养依旧捉襟见肘,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时刻面临着断粮和暴露的风险。

然而,比物资匮乏更令人心悸的,是那种悬在头顶的、无形的威胁。日军在王家庄吃了亏,死了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

这夜,月黑风高,乌云遮蔽了星月,天地间一片墨黑。炭窑里,林烽正借着微弱的松明火光,与老耿、赵小刀等人低声商议下一步的转移路线。伤员们蜷缩在铺着干草的地上,发出压抑的呻吟和咳嗽声。哨兵在窑洞外警惕地注视着沉沉的夜色,每一丝风声鹤唳都让人神经紧绷。

突然,窑洞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压抑的喘息。哨兵低喝一声:“谁?”

“是俺……王老汉!快!快叫林队长!”一个苍老而焦急的声音传来,带着明显的颤抖。

林烽心中一凛,立刻起身迎了出去。只见王老汉披着一件破旧的棉袄,满头大汗,脸色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惨白,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到林烽面前,一把抓住林烽的胳膊,手指冰凉,声音带着哭腔:

“林队长!不好了!祸事了!祸事了啊!”

“王大爷,别急,慢慢说!”林烽扶住他,感觉到老人全身都在发抖。

“鬼子……鬼子明天天亮就要来屠村了!”王老汉喘着粗气,眼泪混着汗水流了下来,“镇上维持会的汉奸偷偷递出信儿,说皇军……不,说鬼子认定俺王家庄‘通匪’,要杀光全村……鸡犬不留啊!给……给死掉的鬼子报仇!”

屠村!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炭窑内的战士们瞬间全都站了起来,气氛凝重得如同铁块。这意味着,不仅王家庄幸存的几十口人面临灭顶之灾,他们这支藏身于此的游击队,也彻底暴露在了日军的刀锋之下!

“消息可靠吗?”林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问道。

“可靠!可靠啊!”王老汉捶胸顿足,“那汉奸是俺远房亲戚,他不敢骗俺!他说鬼子已经集合了队伍,天一亮就出发!林队长,你们快走!快走啊!”

走?往哪里走?带着八名行动不便的伤员,在黑夜里仓促转移,能跑多远?一旦被日军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老汉却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里爆发出一种决绝的光芒,他紧紧攥住林烽的手,语速极快地说道:

“不能乱跑!林队长,你们跟俺走!俺知道一个地方,保险!”

他压低声音,仿佛怕被黑夜听了去:“后山深处,有个老村子,叫‘鬼湾村’!几十年前遭了瘟疫,死绝了户,就荒废了。那地方邪性,平时没人敢去,连采药的和猎户都绕着走!”

他描述着那个地方:“在两座大山夹着的深沟里,只有两条比羊肠还细的小路能进去,入口都被野藤蔓遮得严严实实。村里都是塌了半截的老土房,但底下有不少以前躲兵灾挖的地窖和山洞,又深又隐蔽!那地方,鬼子肯定找不到!”

鬼湾村?几十年无人敢近的荒村?林烽的心猛地一动。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绝佳的隐蔽之所!绝境之中,似乎出现了一线生机。

“可是……王大爷,那地方……”林烽有些犹豫,他不想连累更多村民。

“别可是了!”王老汉急得跺脚,“都这时候了,还分啥你们我们!你们救了俺全家的命,现在鬼子要杀光俺们,俺们还能看着你们被鬼子撵着跑?那还是人吗?!”

他回头朝着黑暗里喊了一嗓子:“都出来吧!”

只见从炭窑周围的阴影里,窸窸窣窣地钻出三十多个黑影!都是王家庄的青壮村民,有男有女,他们手里拿着扁担、绳索,甚至有人扛着卸下来的门板,抱着捆好的铺盖卷!他们显然早就跟着王老汉一起来了,静静地等在黑暗里。

“林队长!”一个中年汉子站出来,他是村里木匠,声音粗哑却坚定,“俺们跟你们一块去!帮你们搭窝棚,收拾地方!你们有伤员,走路不方便,俺们抬!”

“这……这太危险了!你们留下!”林烽心中震撼,连忙劝阻。日军的目标是王家庄,村民留下或许还有周旋余地,跟着游击队进山,那就真是把身家性命彻底绑在一起了。

“危险?”王老汉惨笑一声,老泪纵横,“留在村里等着鬼子来杀,就不危险了吗?俺侄子……就是三天前被鬼子炸死的!这血海深仇,俺们得报!林队长,你们是打鬼子的好汉,俺们帮不上大忙,但给你们送个信、送点粮、放个哨,总能行!”

他指着身后的村民:“这些都是自愿来的!俺们想明白了,这世道,躲是躲不过去的!要想活命,就得跟鬼子拼!你们住下,俺们王家庄的人,就是你们的眼睛,就是你们的耳朵!就是你们的粮袋子!”

话已至此,再无退路。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情绪,在寒冷的夜色中弥漫开来。这不是胁迫,而是绝境中百姓自发的、用身家性命做出的选择!

“好!”林烽不再犹豫,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乡亲们的恩情,我林烽和游击队的弟兄,永世不忘!出发!”

没有时间耽搁。队伍迅速集结。伤员被村民们用门板和被褥做成的简易担架小心抬起。林烽带着战士在前探路,王老汉和熟悉地形的村民引路,三十多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长龙,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太行山深沉的夜色之中。

迁徙之路,艰难而漫长。山路崎岖,荆棘丛生,黑暗中不时有人摔倒,但很快就被同伴拉起。没有人抱怨,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和坚定的脚步声。王老汉和几个老村民凭着记忆,在几乎无路可走的山脊和密林中,找到那条被岁月遗忘的小径。

终于,在天色将明未明、最黑暗的时刻,他们抵达了目的地——鬼湾村。

眼前的情形,正如王老汉所说。两座陡峭的山峰如同巨掌合拢,中间是一条幽深的峡谷。谷底散落着几十间完全被荒草和藤蔓吞噬的土坯房废墟,断壁残垣,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如同鬼魅的剪影。一股阴森、荒凉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条几乎干涸的溪流穿过村落,发出呜咽般的水声。这里寂静得可怕,连鸟鸣声都听不到。

然而,在林烽和战士们眼中,这片荒芜之地,却瞬间变成了绝佳的藏身之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入口隐蔽,废墟和洞穴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快!动手!”王老汉一声令下,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仿佛回到了重建家园的时刻,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韧性。男人们用砍刀清理通往村内小路上的荆棘;女人们则用带来的树枝、茅草,巧妙地将那些尚有屋顶的废弃土屋内部进行伪装,从外面看依旧是残破不堪,里面却可以遮风避雨。孩子们则忙着收集干草,铺在打算安置伤员的洞穴里。

林烽则指挥战士们勘察地形。他们发现村后有一处陡峭的悬崖,崖壁上天然形成几个洞穴,位置极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和两条进山的路径。

“就在这里,”林烽指着悬崖中段一个洞口被茂密灌木遮挡的洞穴,“凿一个暗堡!要隐蔽,要坚固!派枪法最好的弟兄,昼夜值守!一旦发现敌情,可以第一时间预警,并形成交叉火力!”

战士们立刻找来工具,轮流作业,小心翼翼地在岩石上开凿射击孔和了望口,既要保证视野,又要确保从山下根本看不出来。

短短一天时间,在村民和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死寂的“鬼湾村”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表面上看,它依旧是一片被遗弃的废墟,但内部,却已经成了一个结构巧妙、层层设防的隐蔽据点。伤员被妥善安置在干燥的洞穴里,队伍有了相对安全的栖身之所。

王老汉和大部分村民在天黑前离开了,他们不能久留,以免引起怀疑。但他们留下了几个精干的小伙子,负责与村里的联络,并约定了简单的联络信号和送粮的时间。

双向的守护,从此开始。

半个月后,果然不出所料,一支十余人的日军小队,在一个汉奸向导的带领下,进山搜查“残匪”踪迹。他们沿着山脚巡逻,逐渐逼近了鬼湾村所在的大致方向。

这一天,负责在村外高处放哨的,是王老汉十三岁的孙子,小名狗娃。他装作在山坡上割草,眼睛却时刻盯着山下的动静。当他看到那刺眼的土黄色身影和太阳旗时,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狗娃没有立刻跑回村报信——那样可能会把鬼子直接引到入口。他反而故意弄出较大的声响,然后朝着与鬼湾村入口相反的方向,拔腿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假装惊慌地大喊:“娘啊!鬼子来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日军小队发现这个“惊慌失措”的割草娃,立刻嚎叫着追了上去,以为找到了线索。

几乎同时,在村口那条隐秘溪流边,几个负责洗衣服的妇女,看到了狗娃发出的信号。她们不动声色,互相使了个眼色,然后用力地用棒槌捶打衣服,发出“梆、梆、梆”有节奏的响声。这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听起来与寻常洗衣无异,但却是传给村里暗堡的紧急警报!

暗堡里的哨兵听到信号,立刻用绳索垂下消息。林烽闻讯,迅速部署。他派出一组枪法好的战士进入暗堡和几个预设的狙击点,另一组则埋伏在村内废墟的制高点,形成交叉火力网。其余人掩护伤员进入最深的洞穴隐蔽。

日军被狗娃引开了一段距离,但那个汉奸向导似乎对地形有所了解,很快意识到可能上当,又带着日军折返,开始仔细搜索这片山谷。他们最终还是发现了那条被巧妙伪装过、通往鬼湾村的羊肠小道入口!

就在几个鬼子兵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探头探脑试图进入峡谷的一刹那——

“打!”林烽一声令下!

“砰!砰!砰!”

暗堡和废墟中同时喷出火舌!子弹如同长了眼睛,精准地射向试图进入的日军!居高临下的射击,占了绝对的地利优势。日军猝不及防,瞬间被撂倒了三四个,剩下的慌忙趴下,躲在岩石后盲目还击。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刻钟。日军小队在丢下五具尸体和数个伤员后,见地形不利,对方火力精准,不敢再贸然深入,狼狈地拖着伤员撤退了。

游击队无一伤亡,成功挫败了日军的搜查。

当晚,鬼湾村内,几堆小小的篝火燃起,驱散着山谷的寒意和潮湿。村民们通过秘密通道送来了些许粮食和草药。战士们和留下的村民围坐在火堆旁,虽然食物依旧匮乏,但气氛却与半月前的绝望截然不同。

王老汉也悄悄来了,听到胜利的消息,老人激动得直抹眼泪。狗娃依偎在爷爷身边,脸上带着自豪的红晕。

一个村民看着周围险峻的山峰和隐蔽的村落,咧开嘴笑了,带着浓重的乡音说:“嘿!咱这地方,以前叫‘鬼湾’,没人敢来。现在倒好,成了咱的‘桃花源’了!小鬼子?哼,他们找不着门儿!”

“桃花源……”林烽咀嚼着这个词,看着火光映照下那一张张虽然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这个曾经代表死亡和禁忌的荒村,因为百姓的以命相托,因为军民的同心坚守,正在蜕变成一个孕育着反抗火种与生存希望的摇篮。

这不再是鬼魅盘踞的“鬼湾”,而是由民心铸就的、最坚固的堡垒。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藏身之所。它象征着,在这血雨腥风的乱世,真正的力量,深植于那些看似卑微却无比坚韧的民心之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这太行深处,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