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窟深处的阴影仿佛活物般蠕动,那惊鸿一瞥的冰蓝色鳞甲光泽烙印在每个人视网膜上,带来刺骨的寒意。然而预想中的狂暴攻击并未立刻到来,死寂重新笼罩了冰窟,只有冰层偶尔崩裂的细微声响和地热蒸汽嘶嘶喷涌的声音,反而更令人心悸。
“热成像没有反应!”技术员紧盯着屏幕,声音带着困惑,“目标体温与环境几乎一致,无法锁定!”
“声呐受到多重反射干扰,只能捕捉到断续的移动声,无法精确定位!”另一名队员报告,语气焦急。
周玄眉头紧锁,腰间玉佩泛起微不可察的灰色光晕。他闭上眼,将心神沉入其中,借助灰仙遁地术的声波探测原理,感知着冰层传来的震动。脑海中勉强勾勒出一个庞大而模糊的轮廓——长约十五米,匍匐移动,结构异常,正利用错综复杂的冰柱地形隐匿行踪。
“尝试精神干扰。”周玄低声道,玉佩光泽转为淡青。一股无形的精神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开去,试图扰乱那生物的感知。然而反馈回来的感觉却像是撞上了一堵冰冷坚固的墙壁,其精神波动与冰壁上那些幽蓝的冰纹符力同频共振,异常稳固,狐仙幻术收效甚微。
“先锋组,改变策略,稳步推进。”周玄通过通讯器下达指令,“茅山道长,沿途布设预警符箓。特勤队,布设物理传感器,构建安全通道。”
“得令!”玄尘子应声道,与另外两位茅山长老从怀中取出特制的“金光障”符箓,指诀变幻间,符箓化作点点金芒,悄无声息地没入关键通道的冰壁之中,一旦有异常能量或物体触发,便会立刻发出警示。
特勤队员们则迅速行动,将一枚枚硬币大小的震动传感器和微光摄像头嵌入冰层,蓝色的指示灯微弱闪烁,逐渐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监控网络。
与此同时,在冰窟中段一处相对开阔平整的区域,中军组正在紧张作业。胡二爷手持一个古朴的青铜罗盘,口中念念有词,脚下踏着奇异步法。随着他的动作,一个个散发着温润白光的玉符被打入地面,形成一个直径约十米的圆圈,圈内刺骨的寒意明显减弱,空气甚至泛起微微涟漪。
“御寒阵已成,可保仪器核心不受极寒侵蚀。”胡二爷抹了把额头的细汗,对李博士点头示意。
李博士和团队成员立刻将地脉稳定仪的各个组件在阵法范围内快速组装。银灰色的金属部件在探照灯下反射冷光,复杂的能量回路逐渐连接贯通。“能量输出频率校准中……目标先稳定周边五十米范围内的地脉能量乱流!”李博士紧盯着控制屏上的数据流,手指飞快操作。
后援组所在的临时中转营地则已初具规模。充气式医疗方舱和装备仓库被牢牢固定在冰面上,外围甚至拉起了一层可伸缩的合金防护网。苏清雪正在仔细检查每一件医疗设备,尤其是那些装满淡金色“极地急救凝胶”的注射枪。她知道,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伤情都可能迅速恶化。
赶尸门主则像个沉默的雕像,站在营地边缘。他并未操控那两具覆盖冰霜的金属傀儡巡逻,而是双目微闭,干瘦的手掌轻轻按在冰面上。他的地脉感应术远比仪器更加敏锐,此刻,他正清晰地感知到,远处那庞大生物的每一次移动,都会引动地脉产生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涟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它在绕行…似乎在试探,也像是在…守护什么。”赶尸门主沙哑的声音透过面罩传出,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数千公里外的长白山小院,却是另一番静谧景象。
苏明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坐在静室门口,膝上放着那盆被她命名为“小星”的金星藤。藤蔓在室内恒温环境下生长缓慢,淡金色的光晕柔和而稳定。
她回忆着九娘虚影的指点,尝试放空思绪,将指尖轻轻搭在藤蔓上。起初并无异样,只是触感微凉。当她渐渐摒除杂念,心神完全沉浸在眼前这一小片生机之上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藤叶上的光晕,竟随着她的呼吸节奏,极其微弱地明暗变化着。
她甚至恍惚间感受到一丝模糊的“情绪”,像是藤蔓对窗外阳光的细微渴望,对水分适中的满足。
“此乃万物有灵,心印相通。”九娘的虚影在她身旁悄然浮现,声音带着一丝赞许,“汝之血脉,经此一劫,反倒剔透了几分。继续静心体会,勿急勿躁。”
明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更加专注起来。
冰窟营地实验室内,李博士团队的最新发现带来了突破,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冰纹符力的衰减并非均匀!”李博士指着电子显微镜下的冰壁样本分析图,“裂纹处的衰减速度是完好区域的数倍以上!看这里——裂纹深处,检测到高浓度的未知酸性物质残留!”
“成分解析异常复杂,含有多种未知酶类和…某种高度凝聚的地脉能量结晶微粒!”一名化学家补充道,“腐蚀性极强,结构却不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