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话,掷地有声。
作战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他这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狂妄的言论给震住了。
和鬼子打阵地战?
在正面战场上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这听起来,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李云龙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他看看林川,又看看地图,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理智告诉他,林川这是在胡闹,是在拿整个三八六旅的命运开玩笑。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底里,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或许……或许这小子说的是对的。
那门75毫米炮的威力,他亲眼见过。
一炮就把一个小山头给削平了。
要是真像林川说的,能在三四公里外,就把鬼子的炮给端了,那这仗……好像也不是不能打。
还有那个“八一式”马步枪。
六百米!
六百米外就能打中人!
李云龙光是想一想那个场面,就觉得浑身燥热。
那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鬼子还在山坡下吭哧吭哧往上爬,他这边就能像打靶一样,一个一个把他们点名!
等鬼子冲到跟前,一个中队还能剩下几个人?
这他娘的,不是打仗,是屠杀啊!
“林川,”陈更旅长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异常严肃,“你的想法很大胆。”
“但是,战争不是纸上谈兵。”
“你说的这些优势,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你的新武器,真的能达到你所说的性能,并且能够及时装备部队。”
“你的75毫米炮,现在只有一门样炮,炮弹也只有区区几发。”
“你的‘八一式’步枪,还停留在图纸上。”
“我们拿什么去跟鬼子两个师团打阵地战?”
陈更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这也是所有人心里最大的疑问。
“报告旅长!”林川立正回答。
“7-5毫米炮,虽然只有一门,但它的炮管和炮闩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只要材料足够,我们加班加点,半个月内,我保证再为您造出两门!”
“炮弹,问题更大一些,主要是炸药的生产效率太低。但是,我们可以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保障这三门炮的弹药供应。我保证在半个月内,为每门炮配备至少五十发高爆榴弹!”
“至于步枪……”林川的目光扫过众人,“大规模换装,确实来不及了。”
“但是,我们可以组建一支‘尖刀’!”
“给我十天时间!我立下军令状!”
“十天之内,我将不惜一切代价,手工打造出第一批,至少二十支‘八一式’马步枪,并配套生产出两千发高精度子弹!”
“我们不需要全员换装,我们只需要把这二十支枪,交给我们最好的射手!”
“让他们组成一支‘超级神枪手’小队,在六百米到八百米的距离上,专门狙杀鬼子的军官、机枪手和炮手!”
“用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瘫痪掉鬼子的指挥和火力支援体系!”
林川的计划,一环扣一环,清晰而具体。
他不是在空谈理想,而是在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
作战室里的气氛,变了。
刚才的质疑和担忧,渐渐被一种名为“希望”的情绪所取代。
李云龙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他的神枪手们,趴在山头上,用新枪把鬼子军官挨个点名的场景。
“旅长!”李云龙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拍桌子,“我同意林川的方案!”
“他娘的,缩头缩脑也是打,伸头出去也是打!与其让鬼子追着屁股打,不如找个地方,跟他们好好干一仗!”
“我李云龙,愿意带新一团,打主攻!”
“就算把新一团打光,只要能保住研究所,保住咱们的家底,值!”
刘振华也重重地点了点头:“旅长,我同意老李的意见。富贵险中求,这一仗,虽然风险大,但收益更大!一旦成功,我们将彻底扭转晋西北的战局,打出我们八路军的威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更的身上。
他是三八六旅的最高指挥官,最终的决定,必须由他来下。
陈更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
他在思考,在权衡。
这个决定,太难了。
一旦失败,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但如果成功……
陈更的脑海里,浮现出林川刚才那句话——“时代变了!”
是啊,时代变了。
他们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新的问题。
八路军,不能永远只打游击战,不能永远只在敌后搞些小动作。
他们需要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来告诉全中国,告诉全世界,他们八路军,有能力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日本侵略者!
而林川和他的研究所,就是这场变革的契机!
良久,陈更缓缓抬起头。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