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厂,研究所绘图室。
这里是整个根据地防卫等级最高的心脏,没有之一。
此刻,室内灯火通明,空气却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压抑得像是风暴来临前的死寂。
周平,王涛,以及兵工厂所有能叫得上名号的技术骨干,全被林川一通电话紧急召集。
他们围在巨大的绘图板前,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年轻人身上。
林川。
这位年轻的所长,自从冲进绘图室,就未发一言。
他铺开一张巨大的牛皮纸,拿起铅笔,整个人的气场瞬间改变。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线条与数据。
铅笔在纸上移动的速度快得只剩残影。
复杂的线条、精密的结构、匪夷所思的组合,从他的笔尖奔涌而出。
没人看得懂他在画什么。
那东西,不像枪,更不像炮。
没有炮管,没有炮闩,甚至没有炮架。
那是一排排固定在底座上的,像是铁轨一样的东西。
周平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以他浸淫德国精密工业多年的学识,竟完全无法理解眼前这件造物的原理。
“这……是什么?”一个年轻技术员喉结滚动,忍不住用气音问身边的王涛。
王涛目光灼灼,死死盯着林川的笔尖,只吐出三个字。
“别说话,看!”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膜拜的虔诚。
在王涛和所有年轻技术员心中,林所长早已超越领导的范畴,他就是行走在人间的工业之神。
神谕,凡人只需聆听和执行。
一个小时后。
林川停笔,将只剩一小截的铅笔扔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在这死寂的房间里,这声音格外清晰。
他长长呼出一口浊气,转身,目光扫过身后屏息凝神的众人。
“周顾问,你来看看。”
他的嗓音因极度的专注而略带沙哑。
周平立刻上前,视线被图纸死死吸住。
图纸上,一个狰狞而简洁的战争机器,已然成型。
十六根“工”字型导轨并联成一个发射矩阵,固定在一个可以旋转和俯仰的基座上。
旁边,是一枚长约一米八、尾部带着稳定翼的弹药剖面图,充满了暴力的工业美感。
“林所长,这……”周平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又感觉自己毕生所学的经典理论,正在这幅图纸前剧烈地动摇。
“火箭炮。”
林川平静地吐出三个字。
“火箭……炮?”
周平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每一个字都砸在他的知识壁垒上。
“没错。”
林川的手指,点在那枚火箭弹的剖面图上。
“它的动力,不靠膛线,不靠火药燃气,而是靠自身携带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在飞行中持续为它提供推力。”
手指移动,指向那排导轨。
“而这个发射架,它的作用不是承受膛压,仅仅是为火箭弹出膛的瞬间,提供一个初始的稳定方向。”
“所以,它不需要厚重昂贵的炮管,不需要结构复杂的制退复进机。”
“它的结构,简单到只需要一些钢材和一台电焊机,就能造出来!”
周平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瞬间领悟了这套设计的核心——极致的野蛮,极致的简化!
抛弃一切精密,只为最纯粹的发射!
这是何等天才,何等疯狂的构想!
“那……它的威力……”
“一枚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等同于一发152毫米榴弹。”
林川的语气依旧平淡。
可这句话,却如同一颗无形的重磅炸弹,在绘图室所有人的脑海里轰然引爆!
室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152毫米榴弹!
那是日军野战重炮兵旅团才配拥有的毁灭级武器!一发就能把一个排的阵地连人带土整个掀飞!
而眼前这个看起来像“铁栅栏”的玩意儿,打出去的竟然是这种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雷鸣般的嗓门伴随着“咚咚咚”的脚步声,砸碎了室内的寂静。
“林川!你小子搞什么名堂?把老子的技术员全叫来罚站啊?”
李云龙满身寒气地闯了进来,他刚从炮兵营骂完人回来,正憋着一肚子火。
可当他看到绘图板上那张古怪的图纸时,当场就愣住了。
“这是啥玩意儿?晾衣服的架子?”
他凑过去,一脸嫌弃地用指关节敲了敲图纸。
“这也能叫炮?炮管呢?”
林川瞥了他一眼,不答反问:
“老李,我问你,给你一个炮兵营,十二门152毫米的重炮,一次齐射,能打出去多少发炮弹?”
李云龙想都不想,掰着指头算:“那得看炮手本事!就算是最精锐的,装填、瞄准、发射,一分钟能打出去一轮,十二发!顶天了!”
林川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那如果,我让你在十秒钟之内,打出去一百九十二发呢?”
“啥玩意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