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们的训练热情,被彻底点燃。
整个下午,研究所外的空地上,都回荡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报告声。
“A点报告!方位角72度!”
“B点报告!方位角158度!”
“计算中心收到!目标锁定!坐标……”
他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逐渐熟练,再到最后的配合默契。
每个人都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林川传授的知识。
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不再是困惑,而是对一种全新力量的渴望。
天色渐晚,第一批简易的“炮口闪光测向仪”和“声测拾音器”,也被工人们从车间里送了出来。
测向仪,其实就是一个加装高精度刻度盘和十字分划线的望远镜,固定在一个稳固的三脚架上。
拾音器,则更简单,就是几个经过特殊改造的,灵敏度极高的碳精麦克风,被封装在铁皮喇叭里,以增强收音效果。
连接着这些设备的,是一个由周平亲自带人赶制出来的,装满电池、继电器和秒表的计时装置。
当炮声传来,不同位置的拾音器接收到声音后,会触发相应的继电器,让对应的秒表停止计时。
通过读取秒表上的时间差,就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这些设备,在林川这个21世纪的军工专家看来,简陋得像一堆玩具。
但在周平和那些“秀才”们眼中,却不亚于神兵利器。
“林所长,这……这计时器,真的能捕捉到那么微小的时间差?”周平扶了扶眼镜,双手如同捧着珍宝一般捧着计时器,看着那个复杂的线路板,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周顾问,放心吧。”林川解释道,“我们用的是继电器阵列,虽然精度比不上电子计时器,但捕捉到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差,还是没问题的。对于几公里外的声源来说,足够了。”
“足够了!太足够了!”周平激动地搓着手,“这简直是工程学上的奇迹!”
指挥部里,陈更和李云龙看着这些新鲜出炉的“宝贝”,也是两眼放光。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参谋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报告旅长!刚接到前沿哨所急电,东南方向的赵家峪……被鬼子炮火覆盖了!村里的学堂被炸塌了半边,伤亡……伤亡惨重!”
“咣当!”一声,李云龙手里的茶缸子重重摔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
“他娘的!欺人太甚!”他双眼瞬间布满血丝,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猛地转向林川。
“林老弟,装备有了,人也练得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该找个鬼子炮兵阵地,试试刀了?再等下去,老子就要被这股窝囊气给活活憋死了!”
这几天,中野英光的炮击,虽然因为根据地军民的疏散隐蔽,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那种被人堵在家里,天天用炮弹砸门的憋屈感,让李云龙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而刚刚的噩耗,则彻底点燃他心中的炸药桶。
“我同意老李的看法。”陈更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过,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我们不能再等了。拖得越久,根据地的损失就越大,军民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血债,必须血偿!”
他看向林川:“林川,你的意见呢?”
林川的目光,也落在了地图上。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一个被红圈标记出来的区域。
“旅长,团长,你们看这里。这是鬼子部署在阳泉以东,一个叫做‘磨盘山’的炮兵阵地。”
“根据我们之前的情报,这里至少部署鬼子一个大队的75毫米野战炮。刚才炸了赵家峪的,十有**就是他们!”
“这个阵地,距离我们前沿的直线距离,大概在八到十公里。他们的炮,打得到我们。我们的常规炮,够不着他们。”
“这个阵地,就像一颗毒钉,死死地钉在这里,让我们非常被动。”
李云龙凑过去看了一眼,一拳砸在桌上,骂道:“他娘的,就是这帮狗日的!老子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林川,你的意思是,拿他们开刀?”陈更问道,声音里压抑着风暴。
“对!”林川点了点头,眼神里闪烁着冰冷而自信的光芒。
“但是,我们不能等到所有人都训练合格。战争,是最好的老师。
我建议,立刻从炮兵侦察班里,挑选出成绩最好,心理素质最过硬的学员,再从王承柱的炮营里,抽调一个最精锐的炮班,组成我们的第一支‘游猎炮兵’小队!”
“连夜出发,潜入敌后,把这颗钉子,给我拔掉!”
“好!”陈更一拳砸在桌子上,眼中杀意沸腾,毫不犹豫地说道,“就这么办!”
“这个头,必须开!而且必须打响!”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
“现在,我命令!”
“唰”的一下,所有人都挺直腰杆。
“任命!炮兵营营长王承柱,兼任第一游猎炮兵小队队长!全权负责此次猎杀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