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铁火权舆 > 第70章 平定

铁火权舆 第70章 平定

作者:爱吃牛排的亚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25

马格里布首府阿德莱德的天空仿佛被铁水浇筑过,低垂的铅云压得人喘不过气。这座侥幸未遭战火的城市像一具精心保存的尸首——雕花窗棂完整如新,琉璃瓦当在阴霾中泛着死气沉沉的釉光。只是街巷间飘荡的焦糊味挥之不去,那是从数千公里外灰烬城随风而来的余烬。

总督府前的广场上,十二面残破的飞龙旗在风中撕扯。旗面金线绣的龙鳞被硝烟熏得发黑,裂帛声混着铁甲碰撞的响动,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灰鸽。当姜卫的玄甲马车碾过青石板时,车辙与石板上深深的灼痕严丝合缝——那是三个月前运送火油罐的马车留下的永恒烙印。

“恭迎大司马!”

列阵的游骑兵将领齐声低吼,嗓音里带着砂砾摩擦般的嘶哑。姜卫掀开车帘的刹那,铁锈味混着腐肉气息扑面而来。他目光扫过两侧将领:炎思衡玄铁肩甲上的箭孔凝着黑血,像一只盯着猎物的独眼;陈俊指腹反复摩挲茶盏缺口,瓷片将指尖割出细小的血珠;末席的李永肃整个人缩在铠甲里,冷汗顺着锁子甲缝隙流到青石板上,积成小小一滩水渍。

总督府议事厅的门轴发出垂死的呻吟,二十盏青铜壁灯将人影投射在挂满战报的墙上。长桌中央的沙盘里,代表维伦诺斯的黑曜石模型裂成两半,缝隙里卡着半截烧焦的箭杆——那是七天前最终决战时,某位无名士卒用牙咬断的最后一支鸣镝。

“陛下有旨。”

姜卫展开卷轴的刹那,金丝绣边的龙纹在烛火下泛起血色。八具铠甲轰然跪地,鳞甲碰撞声如毒蛇游过瓦砾堆。李永肃的膝盖重重砸在青砖上,他听见自己脊椎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就像那日逃离南岛时被压垮的栈桥木板。

“游骑兵各部平叛有功,然叛乱本可弭于未然。”姜卫的声音像淬火的刀锋划过冰面,“萨伏伊总督马武疏于防务,纵容旧贵族私藏军械;黎凡特总督刘隆懈怠民生,致使流民为叛军所用……”

每念出一个名字,墙上的影子便矮一分。当“南岛总督李永肃擅离职守”炸响时,李永肃的额头已贴到冰冷的地砖。他能清晰看到砖缝里凝固的血渣——三天前这里刚处决了十二名霍森残党,刽子手的靴底还沾着脑浆。

“但念尔等浴血奋战,功过相抵,暂不追究。”

卷轴合拢的脆响中,李永肃猛地抬头,正撞上炎思衡斜瞥而来的目光。那位北岛总督的瞳孔里映着跳动的烛火,仿佛两团在尸堆上燃烧的鬼火,要将他这副肮脏的皮囊烧个通透。

“皇家陆军21、22、24军暂时驻防杜伊夫根,协查余孽,并稳定局势。”姜卫将圣旨拍在桌上,镶玉的桌角应声崩裂。一块碎片擦过陈俊的手背,在《黎凡特粮仓分布图》上拖出一道血痕,“至于诸位……”他的指尖划过沙盘中支离破碎的游骑兵旗帜,“半年。若不能重整旗鼓,这飞龙旗就换成裹尸布吧。”

“半年?”王梁的茶盏突然炸裂,滚烫的茶水在羊皮地图上晕开焦黄痕迹,“安纳托利亚十六座大营被烧成白地,铁匠铺连钉马蹄铁的生铁都不够!”他指着地图上标红的缺粮区,那些被战火犁过的土地连草根都被饥民啃光了。

马武猛地起身,铠甲刮倒了身后的烛台:“活下来的弟兄只剩三成!新兵连火铳是什么都没见过,就连重弩上的弦都不会上!半年怎么可能完全恢复战斗力?”

“这是圣谕。”姜卫的手按在佩刀吞口上,刀鞘上的九道金纹象征着大司马的权威,“北明军人只需回答‘遵命’,不需要长舌头。”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盯在炎思衡身上,“还是说……游骑兵有了驻地以后,连最基本的职责都忘记了?”

炎思衡的指节捏得沙盘边缘咯咯作响,维伦诺斯的黑曜石碎块在他掌心留下血印。沙盘下埋着的焦土气息突然翻涌上来——那是三千游骑兵被火油烧成焦炭的味道。

“末将领命。”他单膝砸地时,肩甲箭孔里的血痂再次崩裂,在青砖上溅出暗红的花,虽然炎思衡十分不理解刘昂和姜卫的用意,但身为北明的军人,他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入夜后的总督府走廊幽暗如墓道,李永肃像条瘸腿的野狗撞开了参谋部的偏门。他背后的汗渍在月光下泛着油光,二十斤重的玄甲竟被跑散了束带,护心镜歪斜着露出里衣上大团黄渍。

“贾参谋!贾文和!”他扑到案前打翻墨砚,乌黑的汁液在《南岛潮汐图》上漫延,将标注“科尔翰海峡”的红色记号染成污血般的暗红,恰似他此刻溃散的心神,“陛下今日不提,不代表明日不办!军法官的检举信怕是早堆满都察院的案头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阴影中的男人缓缓抬头,他的眼睛像两口深井。大司马姜卫来的消息,他已经听说,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对游骑兵的各个将领有任何惩罚,但这却也是最恐怖的一点。

而贾文和丝毫不在意李永肃的慌乱,慢条斯理地用镇纸压住翻卷的图纸,指尖沾了点墨汁在案上画圈:“李总旗现在知道怕了?弃岛当天的气魄呢?”他的声音温柔得令人发毛,“怎么现在倒像被拔了毛的鹌鹑?”

李永肃的胖脸涨成酱紫色。当晚,当他听说叛军舰队刚出现在海平线,他就带着自己的亲信和两个旅团以及二十箱私产逃往巴布亚。当时,他根本不听贾文和等人的苦劝,执意离开,现在却是后悔了,他根本没想到叛乱会以这样的形式被剿灭。若不是贾文和等人的第三旅团拒不撤离,临时接管南岛,只怕现在自己的脑袋就挂在巴布亚行省的城头上了。他现在只能抓住贾文和这个救命稻草,毕竟贾文和的才能可是众所周知,李永肃膝行两步,死死攥住贾文和的袍角。

“您……您既然肯替我善后,必有妙计!只要过了这关,南岛的矿山收益分您三成!”

“钱?”贾文和忽然轻笑,袖中滑出一封密信扔在他脸上,“看看这个。”信纸抬头赫然盖着二皇子的孔雀纹私印,内容正是痛斥李永肃怯战的奏章抄本。

李永肃的胖脸涨成猪肝色。那日他李永肃瘫坐在地,浑身的肥肉都在颤抖。他这才惊觉,自己不过是棋盘上一枚将弃的棋子。

不过,贾文和知道李永肃的来意,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和李永肃翻脸的时候,李永肃以后还有用,“现在能救你的只有一个人。”贾文和突然将染墨的指尖按在地图某处,那里标着帝都中央大街的方位,“令弟李永泰——二皇子府的首席幕僚,血脉终究比君臣亲。你只要连夜写信向他哭诉,就说当天弃岛是为保全有生力量,为以后得反攻……”

“可都察院那边……”

“都察院的军法官们会改口。你毕竟是二皇子这边少有的军中爱将。记住,要写得声泪俱下,把弃岛说成‘壮士断腕’。信上还要再附上南岛今年的赋税账本——二皇子会理解你的忠心的。更何况……二殿下需要‘自己人’掌兵啊。”

李永肃瘫坐在地,翡翠扳指在砖石上磕出裂痕。他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雨夜,弟弟李永泰跪在祠堂发誓要光耀门楣的模样。如今这救命稻草,竟成了他最后的遮羞布。

……

青铜缠枝香炉腾起的青烟在暗室织成蛛网,李永泰将求救信撕得粉碎。纸屑飘落在孔雀纹地毯上,被疾步来回的锦靴碾进丝线绣成的尾羽里。“放弃南岛的时候连个口信都不留,现在倒要牵连尚书台、二皇子替他擦屁股?”

屏风后突然传来三声规律的叩击声,紫檀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李永泰猛地转身,只见董初宰裹着玄狐大衣立在阴影里,苍白的脸像是从冰窖里挖出的玉雕,连呼出的白气都凝着霜花。这位尚书令的指甲泛着青灰色,正摩挲着袖中露出一角的密报——那是他麾下侍从室的官员眼线深夜送来的。

“殿下可知,陛下今日清晨在军部的议事厅待了整整四个小时?”董初宰的声音像是生锈的刀刃刮过冰面,他抖开密报上沾着的雪粒,“军部麾下军械府新铸的三十门新式火炮全数拨给了大皇子麾下的近卫军第一军。”他枯瘦的手指突然扣住李永泰的手腕,寒意透过锦袍刺入骨髓,“要是这个时候,部保着李永肃,把他扔出去顶罪,明天刘武的人就能拿他空出的南岛总督之位,塞个刘武的心腹过去。到那时,殿下,你不仅损失了一名忠心耿耿的下属,失去了和刘武对抗的重要助力,也损失了监视炎思衡的眼线。”

刘文手中的翡翠扳指在案几上划出尖啸。他当然记得三天前刘昂在朝堂上的眼神——当刘武在朝堂上的军部代言人提议“整顿海防”时,那道目光在自己与董初宰之间来回逡巡,像在掂量两枚砝码。

“舅舅的意思是……”刘文刻意加重了称谓。

董初宰惨白的脸上浮起一丝冷笑,从怀中掏出血色火漆封存的卷宗:“李永肃的履历也算是不错,好歹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参军二十年,几乎了游骑兵大大小小的各项战役。其中更是镇压了十六起流民暴动,处决暴民近五万人。”他翻开某页被红笔圈住的战报,指尖在“伤亡不足百人”的字样上重重一叩,“满朝武将,有几个能像他这般把贱民的命当柴火烧?”

暗室里突然响起玉器碎裂声。李永泰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他们家本就是寒门出身,但自己的哥哥却……他不禁想起去年冬至家宴时,李永肃醉醺醺地炫耀用流民试炮的“战绩”。那些被烧成焦炭的妇孺,此刻却成了保住这草包官位的筹码。

“陛下最近七天在军部秘密召开了不少于二十次会议。”董初宰呼出的白雾在密报上结出冰晶,“但凡和帝国接壤的前线地区,军粮储备突然增加三成,各州、郡、行省的铁匠铺都被征调锻造马蹄铁——这是要打大仗的征兆。”他枯槁的手指突然掐住刘文腰间玉佩的孔雀眼睛,“这时候临阵换将?殿下是盼着刘武的亲信去接管南岛船坞,还是……”

刘文深吸了一口气,拍开了董初宰的手,翡翠孔雀佩玉在案几上弹跳着,撞翻了香炉。青烟缭绕中,他看见董初宰的瞳孔缩成两点寒星——这是他在等自己最后的决断,“这件事就拜托舅舅了。”

董初宰抖落大衣上的香灰,双手抱拳行礼,“殿下圣明。明天早朝,老臣会奏请陛下,目前形势不明,南岛总督还是需要熟悉情况的人担任,更何况叛乱刚刚平定,更需要李永肃这样雷厉风行的人坐镇。”

……

咸涩的海风卷着硝烟余烬灌入南岛总督府,李永肃攥着军部文书的双手渗出油汗。鲸油灯烛台将“留任南岛总督”六个红色批注映得刺眼,他却总觉得那字缝里渗着血——就像三日前被吊死在港口的书记官,脖颈勒痕也是这般暗红。

“这次能平安留任,还是靠贾参谋长的计策。此计当真高明!”李永肃对着阴影里斟茶的人影举起茶盏,翡翠扳指在桌子上刮出谄媚的响动。十二扇雕花窗外,第五师的士兵正将“平叛英烈”的牌匾挂上辕门,可那木匾下压着的,分明是上周刚从贫民窟抓来的童工。

贾文和只是摆摆手,拿起透着苦丁茶香的茶杯:“总督大人说笑了,如果没有二皇子殿下的舍命相保……”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对方脸上的横肉因恐惧抽搐,“此刻您该在都察院的地牢试新烙铁的花样了。”

李永肃的喉咙发出吞咽唾液的咕咚声。他当然记得七天前那个暴雨夜——二皇子府的密使突然踹开他的寝门,扔下一叠都察院搜罗的罪证:官商勾结、克扣军饷的账本、虐杀战俘的供词……每一条都够诛九族。当时窗外雷鸣电闪,他跪在地上抓着密使靴子求饶的模样,定像极了港口那些被拖去喂鲨鱼的叛军。

“我明天就命人送二十箱南海明珠到贾参谋的府上!”他推过一叠地契,纸角还沾着港务账册的血指印。

“明珠就不必了。”贾文和拿起地契,将它送进了炭盆,“倒是之前我们扣押的那批前往北岛的商船……”火舌舔舐纸页的刹那,他瞥见了来自刘文的密信——透出了“密切注意炎……”几个字样,正被血渍晕染成诡异的图腾。

海浪声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李永肃没注意到对方眼底闪过的精光,只顾着擦拭滚落下巴的冷汗。

“炎思衡此次也算是劳苦功高了。”贾文和突然开口,指尖摩挲着茶盏上北岛特产的犀角纹,“听说他亲率轻骑三日奔袭八百里,这等魄力……”他垂眸掩住激赏之色,却压不住袖中微颤的指尖——那天他在北岛看到战报上“阵斩叛军七百,己方伤亡二十七人”时,他竟失手打翻了砚台。

李永肃嗤笑着说:“不过仗着一腔热血的小毛孩罢了!带着群叫花子兵吃沙喝风,哪比得上咱们南岛将士舒坦?”他原本健壮的身躯,自来到南岛后就日渐肥硕了起来,身体陷进虎皮椅,震得桌上的孔雀金印滚落在地。

贾文和俯身拾起金印,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北岛送来的玄铁甲片。自从和炎思衡等人有了合作后,他就十分关心北岛的情况,最近更是听说:炎思衡将总督府每月一半的开支拨给北岛的公共开支、军队及军械府,自己就和士兵们一起吃黑麦饼。他忽然觉得掌心金印烫得灼人。

海浪在礁石上撞成碎沫,如同贾文和胸腔里翻涌的暗潮。二十年来他周旋于世家豪族间,看惯了李永肃这般脑满肠肥的蠹虫,却从未见过有人把玄铁战甲让给伤兵、自己裹着粗麻布冲锋,更何况还是国公的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