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铁火权舆 > 第149章 多维岛和杜伊夫根并入

铁火权舆 第149章 多维岛和杜伊夫根并入

作者:爱吃牛排的亚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25

6月的海风,吹拂着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特恩兰特群岛,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

碧空如洗,万里无波。

一艘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单桅快船,悄无声息地破开蔚蓝的海面,驶向那座因主力被抽空而显得格外沉寂的岛屿——多维岛。

贾文和一袭青衫,独立船头,海风拂动他额前的几缕发丝,露出下面那双深邃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眸。

快船缓缓靠上多维岛那略显冷清的军港码头。

与昔日舰队云集的喧嚣相比,如今的码头空旷得甚至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寂寞回响。

寥寥几艘老旧战船无精打采地停泊着,岸上的哨兵眼神里也带着一种茫然与不安。

贾文和踏上栈桥,脚步沉稳。

早已接到消息的耿弇的亲兵队长快步迎上,神色复杂地看了贾文和一眼,低声道:“贾先生,镇守使大人在府邸等您。”语气里没有了往日的熟稔,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与警惕。

贾文和微微颔首,并不多言,跟着亲兵穿过戒备明显外松内紧的营区,走向那座位于半山腰的镇守使府邸。

府邸书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耿弇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

他身上只穿了一身旧军服,但那股子沙场悍将的刚烈之气,却仿佛要透体而出。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那双因愤怒和憋屈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狠狠钉在贾文和的脸上。

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张力,几乎要迸出火花。

亲兵悄然退下,带上房门。

短暂的死寂。

“哈!”耿弇忽然发出一声短促而充满讥讽的冷笑,打破了沉默,“贾文和!贾参谋长!如今该称呼你什么?炎总督座下的高参?还是叛将?!”

最后两个字,他几乎是咬着牙根挤出来的,带着被背叛的刺痛感。

毕竟,他们曾是伏龙芝的同窗,虽非至交,却也有同袍之谊。

贾文和面对这扑面而来的敌意与质问,面色丝毫不变,甚至连嘴角那丝惯有的淡然弧度都未曾消失。

他平静地走到桌前,自己提起茶壶,倒了两杯早已凉透的粗茶,将其中一杯推给耿弇。

“叛将?”贾文和轻轻重复了一遍,声音平稳无波,“耿将军,如果坚守道义、不忍数万同袍无谓葬送、择明主而栖身便是反叛,那我认了。”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而锐利,直视耿弇那双喷火的眼睛:“但耿将军,你告诉我,忠诚,到底是对那些高高在上却昏聩猜忌,视将士如草芥的北明刘文?还是对这脚下土地,对身后那些信任我们、将性命交托给我们的士兵?”

耿弇呼吸一窒,拳头瞬间攥紧,骨节发出咯咯轻响。

贾文和的话,像一根针,直接刺入了他这些日子以来最痛苦、最矛盾的伤口。

贾文和不给他反驳的机会,语速加快,字字如锤,敲打在耿弇的心防上:

“李永肃是何等货色,你比我更清楚!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嫉贤妒能!帕默斯顿城下,四万八千北明士兵的血,尚未干涸!他们的冤魂在看着谁?是看着奋起反抗的我们,还是看着那个一意孤行,将他们推入死地,事后却只会推卸责任、甚至能得到帝都‘戴罪立功’旨意的李永肃?!”

“你我昔日在伏龙芝,所学为何?是为将之道,是保家卫国!不是为某个蠢货的愚蠢野心陪葬!不是为某个坐在龙椅上、连自己江山都坐不稳的无能皇帝买单!”

提到帕默斯顿的惨状,耿弇的眼角剧烈抽搐了一下:

那天的劝谏、李永肃的咆哮羞辱、以及最终兵败如山倒的噩耗,如同血淋淋的画面再次浮现眼前。

他胸膛剧烈起伏,那股几乎要冲垮理智的愤怒再次涌起,但这一次,更多的是悲凉与无力。

贾文和敏锐地捕捉到他情绪的松动,语气放缓,却更加推心置腹:

“耿弇,你性情刚烈,眼里揉不得沙子。如今帝都的斥责想必也已抵达。他们可曾问过你一句当初为何劝阻?可曾体谅你半分无力回天的苦衷?没有!他们只会把战败的屎盆子扣下来!李永肃依旧是大司寇,而你耿弇,还有这多维岛上被你辛苦维持的将士,在他们眼中,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

“这样的北明,还值得你耿弇效死吗?值得你麾下这些信任你的士兵,为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吗?”

“炎思衡是何等人物,无需我多言。其胸怀、其能力、其对待将士和百姓的态度,与刘文、李永肃之流,云泥之别!帕默斯顿之战,我军胜在何处?胜在上下同欲,胜在令行禁止,胜在有一位真正值得效命的统帅!”

贾文和踏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耿弇,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不是背叛,这是觉醒!是给自己、给跟着你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找一条真正的活路,找一个能施展抱负、不负平生所学的光明前程!”

“跟我去北岛看看!看看那里的气象!如果你看过之后,仍然觉得我贾文和是叛徒,仍然觉得该为那腐朽的北明殉葬,我绝不阻拦,亲自送你回来!如何?”

贾文和的话语,一层层剥开了耿弇愤怒的外壳,露出了里面那颗早已被现实伤得千疮百孔、却又因军人的骄傲和固执而苦苦支撑的心。

他提到了同袍的血,提到了帝国的昏聩,提到了李永肃的无耻,更提到了麾下将士的未来……每一句,都砸在耿弇最在意的地方。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只能听到耿弇粗重的呼吸声。

他死死盯着贾文和,仿佛要从他脸上找出丝毫虚伪的痕迹。

但他看到的,只有一片坦荡和诚挚。

许久,许久。

耿弇紧攥的拳头,一点点松开。

他挺拔的肩膀,似乎瞬间垮下去了一丝,又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抬头再次望向窗外,望着码头上那些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士兵。

一声充满了无尽疲惫与释然的叹息,从他喉咙深处溢出。

“……告诉我,”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炎思衡,他当真能容得下我?容得下我们这些曾是‘敌人’的部下?”

贾文和眼中精光一闪,知道最关键的一刻来了。

他斩钉截铁:

“炎大人有言:凡诚心来投,无论过往,都是兄弟!功必赏,过必罚,一视同仁!帕默斯顿的降兵,都已经妥善安置,愿留者编入军队,愿走者发放路费!这是大人亲口承诺,文和愿用项上人头担保!”

耿弇闭上眼,眼角似乎有某种湿润的东西要溢出,被他强行逼了回去。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双眼中虽然仍有挣扎后的红痕,却多了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一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却又带着新生的坚定,“我耿弇……愿率多维岛全体将士,归附炎大人!但我有一个条件!”

“请讲!”

“若他日,炎思衡变得与刘文、李永肃一般无二,我耿弇必定第一个反他!”

贾文和闻言,非但不怒,反而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如果真有那一天,不必你动手,我自当先行离去!如此,可好?”

耿弇重重点头,不再多言,伸出手。

贾文和也伸出手。

两只曾经在北明军**事、也曾因理念不合而争执的手,在这一刻,于这间弥漫着茶凉与决意的书房内,紧紧握在一起。

……

说服了耿弇,贾文和并未在多维岛过多停留。

他深知兵贵神速,也明白邓禹那边的情况更为复杂。

留下部分人员协助耿弇进行归附前的准备工作后,贾文和立刻登船,扬帆起航,驶向此次行程的下一站,也是更为关键的——杜伊夫根。

与多维岛的军事要塞感不同,杜伊夫根作为后方基地,显得更为广阔且空虚。

船只在停留在目前邓禹所在的德尔卡港时,贾文和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防卫更加松懈,甚至有种外强中干的颓靡之气。

广阔的田野远处,更是看不到多少生机。

德尔卡港的府邸比耿弇那里要气派些许,但同样透着一股冷清。

邓禹在书房接待了贾文和。

与耿弇的暴烈外露不同,邓禹显得沉稳许多。

他穿着整洁的官服,面容平静,亲自为贾文和斟茶,举止间依旧保持着礼仪和风度,但那双眼眸深处,却藏着难以化开的凝重与疲惫。

两人相对而坐,先是沉默地喝了两口茶,聊了几句伏龙芝当年的旧事,气氛看似缓和,实则暗流涌动。

终于,邓禹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贾文和,率先打破了那层脆弱的窗户纸:“文和,远道而来,想必不只是为了我追忆往昔吧?你的来意,我大概知晓。”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带着疏离:“叙旧,我欢迎。但如果是为了其他事。那抱歉,邓某身为北明的镇守使,守土有责。还请文和兄,不要让我为难。”

直接、干脆,甚至带着一丝送客的意味。这就是邓禹的风格,不撕破脸,但立场鲜明。

贾文和似乎早有所料,并未感到意外。

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边缘,没有接邓禹的话,反而像是自言自语般缓缓说道:“杜伊夫根六大辖区,沃野千里,实乃东南粮仓基石所在啊。”

邓禹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没有接话。

贾文和抬起头,目光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整个杜伊夫根的虚实现状:“可惜啊,如今这千里沃野的杜伊夫根,却无重兵守护。李永肃一纸调令,抽走的何止是兵马,更是杜伊夫根的脊梁。邓兄手中,如今还能凑出多少可战之兵?两万?还是三万?分散在六辖区,怕是连剿匪都捉襟见肘吧?”

邓禹的脸色微微沉了下去,端着茶杯的手指稍稍收紧。

贾文和的话,精准地戳到了他最大的痛处和焦虑。

“文和兄究竟想说什么?”邓禹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却带上了一丝冷意。

贾文和终于将目光重新聚焦在邓禹脸上,语气依旧平淡,却开始展露锋芒:“我想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邓兄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审时度势的道理。”

他不等邓禹反驳,便继续道:“是,你如今的镇守使之位,是刘文和贾复所赋予的。但他们为何赋予你这个位置?当真的出于信任?如果真的信任,为何又要设布政使分你之权?为何明知李永肃无能,却仍让他凌驾于你与耿弇之上,总揽这里的军事?无他,任人唯亲,猜忌提防而已!”

“你与耿弇的才能,远胜李永肃何止十倍!却只能屈居镇守使,听凭那个草包瞎指挥,最终为他捅出的天大窟窿担惊受怕,甚至要准备替他背黑锅!邓兄,这难道就是你想要的前程?”

贾文和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将北明高层那点龌龊心思剥得淋漓尽致。

邓禹嘴唇抿紧,眼神剧烈闪烁。贾文和说的,正是他日夜忧思,却不愿也不敢深想的现实!

贾文和趁热打铁,以自身为例:“就以我贾文和来说,自问在北明多年,兢兢业业,献计献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结果如何?李永肃一道命令,便可夺我兵权,斥我怯战!功劳是他的,过错需人顶缸时,我便是现成的替罪羊!跟着这样的上级,这样的朝廷,还能有何出头之日?只有死路一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外面看似平静的杜伊夫根:“刘文为何急于废除总督,设镇守使与布政使?明为分权制衡,实为削藩集权,更是源于他对军队根深蒂固的排斥与不信任!除了贾复、李永肃等寥寥几个从龙的旧部,他可曾真正信任,重用过其他将领?没有!在他眼中,我们不过是可用更可弃的工具!”

贾文和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邓禹:“邓兄!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此刻炎大人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际!你再想想北明的那些开国元勋,哪个不是从龙之功,博得公侯万代?难道你邓禹,就甘愿一辈子屈居人下,甚至随时可能成为弃子,在这杜伊夫根无声无息地烂掉,最后还要顶着一个‘失土辱国’的罪名被推上断头台吗?!”

“轰——!”

贾文和的最后一句话,狠狠炸响在邓禹的脑海深处!

“失土辱国”、“弃子”、“断头台”……这些冰冷的字眼,与他这些日子以来最深沉的噩梦完美重合!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旦炎思衡兵锋南指,以杜伊夫根如今空虚的防务,根本无力抵挡。

到时,帝都绝不会承认是他们抽空兵力导致防务空虚,所有的罪责,必然会由他邓禹这个镇守使来承担!

李永肃?他或许会受罚,但他有哥哥李永泰在帝都周旋,绝不会死!而他邓禹,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巨大的恐惧和不甘,瞬间淹没了邓禹!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邓禹的脸色变幻不定,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贾文和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并且正在邓禹心中那片名为“现实”的土壤里疯狂生根发芽。

时间一点点流逝。

邓禹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

他想起在南方集团军时,和炎思衡的有限合作,那个年轻人的锐气、担当与能力,确实远非北明暮气沉沉的官僚可比。

他想起北明如今的现状,精锐丧尽,国库空虚,主上猜忌,奸佞当道,确实前途无亮。

他想起贾文和描绘的可能性:雪中送炭、从龙之功、公侯万代!

风险巨大,但收益同样巨大无比!

搏?还是不搏?

为那早已不值得效忠的北明殉葬?还是为自己和麾下将士的未来,赌上一把?

漫长的挣扎与权衡,在邓禹心中激烈上演。

终于,他抬起头,眼中所有的犹豫、挣扎、恐惧,尽数化为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看向贾文和,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

“炎思衡……他当真能信守承诺?事后……当真能容我?”

贾文和心中巨石落地,脸上露出了笃定而自信的笑容:“大人之信,重逾千金!文和愿用性命担保!邓兄如果仍有疑虑,文和可安排你与总督大人密谈!”

邓禹死死盯着贾文和的眼睛,仿佛要确认最后一丝真实。

片刻后,他重重一拳砸在茶几上,震得茶杯乱跳!

“好!我邓禹就信你贾文和这一次!也赌他炎思衡真有吞吐天地之志!”

“杜伊夫根连同我邓禹,今日起,唯炎大人马首是瞻!”

话音落下,书房内紧绷到极致的气氛骤然一松。

贾文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一场可能血流成河的征服,在他精准把握人心、妙至毫巅的言语交锋下,化为无形。

杜伊夫根和特恩兰特,自此天翻地覆!

炎思衡的版图上,悄然并入了多维岛与整个杜伊夫根,实力暴涨!

而贾文和之名,亦将以“一言可抵十万兵”的传奇,开始悄然流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