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384章 反复踩坑的日军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384章 反复踩坑的日军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在106师投入战场之前,日军在潍坊左翼战场形成了强大的压力攻势。

其第十四、第十九、第二十,这三个齐头并进的甲种师团,为了相互策应、避免被先锋军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彼此间的距离靠得极近。

三个师团共同构成了一个,正面宽度约三十公里的庞大攻击面。

其中,每个师团控制着约十公里的进攻正面,指挥部、后勤辎重、辅助部队以及预备队位置靠后,将战术纵深维持在五到八公里之间。

日军将主要兵力集中于这条防线的居中位置,以此作为进攻枢纽。

这样一来,战斗时随时向左右两翼灵活调兵,这种部署旨在让先锋军无法判断其主攻方向,陷入被动防御。

当张怀远率领的106师这支生力军发起雷霆反击后,战局瞬间颠覆。

106师集中优势兵力和毁灭性炮火,对准了中路的第十九师团猛击。

仅在半天之内,第十九师团便被硬生生击退了五公里,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一迅猛的突击,使得日军原本平直的战线中央猛然向内凹陷,形成了一个 “凹”字型。

中央阵地的快速崩溃,使得位置靠左的第十四师团的侧翼完全暴露。

土肥原贤二当时想溜,但106师果断从其暴露的右翼进行深远迂回包抄,成功切断了第十四师团与后方的联系。

为求自保,同时也因正面攻势过于猛烈,害怕被敌军突破防线的十四师团的指挥层,果断选择收缩防线。

他们将部队集中在一片长宽各约五公里的区域内,企图固守待援。

其实从防备炮击的角度来考虑,更大的战略纵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但敌人又拥有装甲部队,广阔的纵深也会耽误机动兵力增援的时间,很容易被敌人以快打慢,直接切成两段。

五公里的范围刚刚好,既能留有一定的缓冲拖延时间,又不至于将兵力分得太散。

然而,先锋军并未急于全面压缩这块孤立的防区。

张怀远以一团两个营的主力,加163师的一个团组成攻击集群,以集群主力从 “凹”字形中部,即第十四师团防区的右侧,展开突击战术。

意图将已被包围的第十四师团一分为二,彻底瓦解其防御体系。

日军显然预判了这一危险,毕竟此前他们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正面。

侧翼是友军的防区,自然防守空虚,没有修建什么防御工事。

于是,他们在此关键地带,连夜抢修了大量的反坦克壕、密集布置了为数不多的地雷。

随后战事的进程,证明了他们这一举动的先见之明。

当装甲部队加入战场之后,如果没有这些反坦克壕和地雷,装甲营很有可能一口气打穿他们整条防线。

即便如此,在日军驱使士兵不惜代价进行血拼的情况下,也依旧在不到一个小时内丢失了外围两道阵地。

但张怀远没有给他们留下喘气的功夫,又打出了一张新的牌。

在空军猛烈的轰炸中,缺乏有效防空武器且因长期掌握制空权而产生松懈心理的日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防御工事和兵力集结地被严重摧毁。

借此时机,先锋军全线发起总攻。

在步、炮、空的协同打击下,第十四师团的防区面积急剧缩小了一小半,其处境已岌岌可危。

甚至连先锋军连属的60毫米迫击炮,都已经能够将炮弹打到其师团指挥部头顶。

土肥原贤二蜷缩在掩体里,听着耳边越来越近的爆炸声,内心的恐慌达到了顶点,只能祈祷援兵能在他被彻底碾碎之前到来。

但其实这个时候,援兵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了战场。

第十七、第十八师团,这两个新组建的乙种师团,怀着抢功的心态,匆匆接管了第十九师团溃败后留下的残破防区。

他们非但没有从第十九师团身上吸取任何经验,反而傲慢地认为,那只是友军无能所致。

于是,在山东战场上反复上演,用鲜血写就的教训,被他们以一种惊人的默契,完美地复刻了一遍。

在最初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发现对面的先锋军火力“似乎并不猛烈”后。

两个师团的前线指挥官,不约而同地做出了那个让他们之后追悔莫及的决定:发起大规模猪突冲锋!

在他们看来,这是用“武士道”精神和兵力优势一举压垮敌人的最佳时机。

然而,侧翼阵地上严阵以待的先锋军官兵们,看到日军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密集队形,几乎要乐疯了。

“妈的,还真有送上门的傻狍子!”

“都稳住!听我命令!把鬼子放近了再打!”

“机枪手看好侧翼,步枪手自由猎杀,迫击炮准备覆盖其后队!”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前沿阵地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寂静。

只有日军士兵“板载”的狂呼声,和杂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

当日军冲锋队伍完全进入最佳射程,几乎能看清对面钢盔下的眉眼时,先锋军的阵地上突然爆发出毁灭性的轰鸣!

轻重机枪、冲锋枪、毛瑟步枪如同骤雨般喷射出火舌,形成交叉的火力网;

迫击炮弹迅猛地砸进日军冲锋队伍的纵深;

甚至还有平射的高射机枪,用恐怖的射速将日军队列成片地撕碎。

刚才还气势如虹的猪突冲锋,瞬间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现场。

缺乏有效掩护和战术配合的日军新兵,在如此炽烈的火力面前,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成排倒下。

鲜血和残肢瞬间染红了田野,哀嚎声取代了“板载”的狂呼。

首战即遭此毁灭性打击,对这两个新兵占多数的乙种师团而言,是致命的。

冲锋时被盲目鼓动起来的高昂士气,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瞬间泄得一干二净。

幸存下来的士兵连滚爬爬地逃回出发阵地,脸上写满了惊恐与茫然,许多人连武器都丢掉了。

基层军官声嘶力竭的呵斥甚至军刀的威胁,都难以再驱使他们发起第二次像样的进攻。

初战的惨败,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兵力伤亡,更彻底打掉了这两个师团的进攻锐气。

他们从气势汹汹的援兵,一下子变成了惊魂未定的“惊弓之鸟”。

面对先锋军稳固的侧翼防线,第十七、十八师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竟然开始踌躇不前。

他们一方面害怕再次遭受同等惨重的损失,另一方面又因首战受挫而失去了方向感。

只能一边小心翼翼地与先锋军保持接触,一边不断地向后方发电,夸大当面敌军的兵力和火力,为自己的“谨慎”寻找借口。

土肥原贤二在包围圈里望眼欲穿的援兵,在经历了这当头一棒后,其推进速度已然大大减缓,甚至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战场的形势似乎已经完全偏向于先锋军这一边,但很多时候,优势却未必能转化为胜势。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如果缺乏全局视角,则很容易被眼前的形势所蒙蔽,从而作出错误,甚至是致命的判断。

就拿眼下来说,各条战线要么处于僵持,要么处于优势。

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但其实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先锋军已经将兵力用到了极限,日军的援军却是源源不绝,并逐步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就拿左翼战场来说,日军五个师团的番号,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

而先锋军只有162、163和106这三个师四万余人,其中又有一半的兵力用来包围14师团,这种局势简直就是在走钢丝。

只有傲慢者才会认为,敌人就是一栋腐朽的破房子,只要轻轻的踹上一脚,他就会立刻倒塌。

张怀远从不会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赌博上,当空军把日本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传递过来时,他就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但考虑到全局,他又觉得立刻撤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为了给他们左翼战场打配合,傅作义一整个集团军都调动起来了,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和日军浴血奋战,不打一声招呼就撤退了,岂不是禽兽不如!

而且他猜测,日军不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一支援军身上,毕竟他们远道而来,又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战斗力完全是个未知数。

很有可能,日军派遣军司令部正在从中路和右翼战场的调兵遣将,抽调出一支机动兵团,前来增援左翼。

那这个时候就不能贸然撤离,一旦日军收到他们撤退的消息,也就意味着十四师团的危机解除。

同时,日军歼灭他们这支德械师的希望也就落空了,那这支机动兵团反过手就会去打傅作义。

所以,张怀远提前跟傅作义通好了气,让他将攻击部队逐步撤离战场。

理由是他们战场范围大,人数多,撤退起来相对困难许多。

不得不说,老张的情商也很高,让战友先撤,还考虑人家的感受。

而傅作义也很明白,张怀远就是艺高人胆大,有106师这样的王牌主力在手里,要战便战,想撤就撤,谁也拦不住。

这一刻,他心中的羡慕无以复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