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355章 徐州军议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355章 徐州军议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眼见气氛就要彻底冷场,何应钦与顾祝同交换了一个眼神。

何应钦清了清嗓子,脸上刻意缓和了严肃的神情,目光首先投向了右手边的关麟征,语气也变得比方才亲切了许多:

“雨东(关麟征字),这里没有外人,在座的不少也都是黄埔师生,今日是商讨,不是下命令。你素来敢战敢言,就从你开始,说说看,对于收缩兵力你是个什么看法,但讲无妨。”

他这番提及黄埔渊源、并点名有“猛张飞”之称的关麟征,无疑是为了打破僵局。

见状,关麟征知道无法再保持沉默了,况且他心里的不满积聚已久,早就不吐不快了:

“总座!参座!当初我就极力反对把我们这二十多万精锐,像撒胡椒面一样摆在苏北这四战之地!

要战就应该迅速集结,迅速攻击,打先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战就应该依托秦岭淮河一线,借助山川地势阻挡敌军。

如今,进,不知敌军兵力几何,怕是肉包子打狗;退,又恐敌人衔尾追杀。就算此刻下定决心退守淮南,恐怕也是晚了。

只能依托徐州和敌军拼一下,让他们知难而退。但如此常山之蛇的布置,想要获得多少战果,那也是痴人说梦!”

何应钦面对关麟征这番几乎是指着鼻子质疑的言论,脸色虽然不太好看,但还是努力维持着风度站起身。

他走到地图前,语气保持一贯的沉稳与自信:“雨东,何以如此消极,这次会战部署确如常山之蛇。”

说着,他的手指了指地图上徐州蚌埠宿县三个津浦铁路的沿线城市,“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此乃活阵,绝非死守。”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我知道,或许有人认为此策过于保守。但诸位需明白政治上的利害!

若我们在先锋军与日寇血战之时主动出击,无论胜败,这同室操戈、破坏抗战的骂名,你我就算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唯有待敌先动,我后发制人,方能占据道义高地,此为自卫反击,名正言顺!世人也会赞赏我等顾全大局之举!”

这时何应钦越说越顺畅,在场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他这些文过是非的话,但他自己明显有些沉醉其中了,“况且,我二十余万精锐云集于此,背靠坚城,补给畅通,又有南方数省作为大后方!

而先锋军远道而来,又是老巢失火、两线作战,必然军心不稳,急于速战。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一样不占,可谓优势在我!

只要我等精诚团结,依据此策稳扎稳打,必可使来犯之敌锋芒受挫,知难而退。如此,既不担恶名,又可保全实力,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关麟征眉头一皱,嘴唇微张,下意识就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确实想不出比固守徐州更好的对策,更没必要在众将面前驳了这位黄埔总教官的面子。

最终只是神色平静地说了句:“总座高见。”

何应钦闻言,眼角细纹微微舒展,显然对说服这位最难缠的将领感到满意。他顺势问道:“既然雨东也认同此策,那从海州撤兵回防徐州,你部可有什么难处?”

“难处倒谈不上,无非是舍弃经营多时的防务,丢掉一些带不走的辎重。路线我也早就想好了,先到新安镇会师,再西渡运河,经曹八集抵达徐州。途中若是遭遇敌情,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锋军虽强,却强在重炮之犀利,若敢舍弃辎重,轻兵冒进,关某必击而破之。”

听到这详尽的安排,何应钦满意的点了点头。

顾祝同适时接过话头,目光投向宋希濂:“荫国,一旦战事开启,新安镇便是阻敌南下的首要门户。你部务必依托既设阵地,固守待援。没有兵团司令部的明确命令,纵使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可擅自后撤半步。

宋希濂缓缓起身,整了整军装下摆:“请参座放心。71军在,新安镇就在。”

四月的鲁南,尘土飞扬。从临沂通往新安镇的道路上,灰绿色的队伍在鲁南的道路上快速推进,由于疾步快走,原本严整的队形显得有些松散拉长。

士兵们头戴m35钢盔,肩扛毛瑟步枪,很多人已经解开领口,额头上沁出汗珠,在尘土中微微喘息。

队伍中,驮着弹药箱的骡马有些焦躁地打着响鼻,牵引IG18型75毫米步兵炮的车辆也在坑洼路面上不断颠簸。

尽管行军速度极快,队伍略显凌乱,但各级军官和士官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依然维持着基本的行军队形。

那灰绿色的德式军装和制式装备,在弥漫的尘土中依旧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疾驰,谷盈坐在副驾驶位上,眉头紧锁地望着窗外绵延行军的队伍。

突然,侧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通讯骑兵策马与吉普车并行,在颠簸中高声喊道:

“报告司令!总司令部急电!关麟征所部正在向新安方向撤退!”

谷盈一手接过通讯骑兵递过来的电报纸,低头看了起来,林福生也侧过头来看着电文内容。

片刻后,谷盈不假思索地下令:“快!来不及起草电报了,照抄司令部电文,转发各师!命令他们,依据关麟征所部的最新动向,立即调整行军路线,全速穿插,一定要截住他们!”

跟在车队旁的另一名通讯骑兵立即领命,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谷盈这才转过头,看向同在车上的参谋长林福生:“老林,宋希濂在运河上架浮桥了没有?”

“根据侦察,在一周之前,宋希濂就已经在运河上开始架设浮桥。根据内部人员打听到的消息,这极有可能是关麟征建议宋希濂这么做的。”

谷盈沉声道:“看来总司令提醒的没有错,这个关麟征确实不容小觑,胆大心细,这一手提前预判就胜过了国民党九成以上的将领。”

林福生点头接话:“总司令说此人乃是猛张飞,优点与缺点都极其鲜明。正所谓柿子要挑软的捏,骨头要捡硬的啃,咱们突然下手,自然要先掰断敌人最锋利的矛头。”

谷盈继续分析,“现在关麟征及樊松甫所部有六万人,以38军的实力还有希望一口吞下。要是他们和新安镇的宋希濂会合,那便有4个军十余万人。

到时候敌军人数还在我之上,那他们就从一头山猪变成了一头大象,咱们要是想要一口吞下,说不定会撑破了肚皮。嗯!绝不能让他们会合。”

林福生神色凝重:“可按照时间来算,就算咱们的大部队能够加速前进,快速抵达陇海铁路,届时关麟征离新安镇的距离也不算远。

而在关麟征的侧翼,我们只有两个团的兵力,难以阻挡敌人两个军的行军步伐。

如果宋希濂主动派兵接应,两军就算没有会师,我们的穿插部队也会处在两军的夹击之中,局势对我们依然很不利。”

谷盈略作沉思,随即果断下令:“那就让前锋部队提前发起攻击,打乱敌军的部署,使其无法互相支援。

各进攻部队要打出主攻,甚至是决战的气势。尤其是淮北纵队那边,最近可是补充了不少弹药。

咱们给朱总司令发一封电报,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短的时间打到徐州城下。我倒想看看咱们这位何总教官,还有没有当年东征时的血气。”

这里面要提到的一点是,先锋军的鲁南军区距离陇海铁路还有一两天的路程。

但红军控制的淮北与津浦铁路几乎是挨着的,淮北宿县徐州这三个城市,呈三角形排布,直接威胁了陇海铁路的侧翼。

当初的常凯申认为**已经遭到重创,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北伐,甚至连徐州他都有放弃的打算,铁了心的依托江淮防线进行死守。

自然也就不在意皖北这块战略位置还不错的地盘了,因为真要说起来,中原大地处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哪个地方战略位置不重要的,所以给哪里都一样。

连他自己都想不到,短短不到两年,党国居然就看到了反攻的机会。原先随意的布置,到了反攻的时候,因为侧翼遭到威胁,而感到分外的难受。

只是这份难受此刻却是何应钦在感受,为了鼓舞士气,何应钦大张旗鼓的把兵团司令部搬到了徐州,却也直接暴露在了红军的枪口之下。

正因如此,当双方都只有少量先头部队先行出发的情况下,淮北纵队的大部队只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急行军就可以与**交上手,38军却还在路上撒丫子狂奔。

当然,这也是因为38军的行军速度确实是比不上淮北纵队,不只是先锋军的精锐比不过红军老兵的铁脚板,连双方的新兵也因为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在行军速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里面我要科普一下,二战时期的德军虽然以精锐而着称,但要说脱离机动车辆后的徒步行军速度,真的很一般。

只能说是达到了列强的平均水平,但和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不相匹配。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单兵的携弹量和装备比较多,极大地增加了长途行军的负担,江湖人称驼马步兵。

另一方面,德军的训练更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在体能方面只能算是不差,却没有进行重点的训练。

他们徒步行军速度连日军都比不上,更不要说跟红军比了。在这个韩军还没有诞生的年代,红军的铁脚板在行军速度方面可以算得上是独领风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