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344章 风暴将至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344章 风暴将至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翌日,保定城北门外,一派刻意营造出的热烈景象。

从城门延伸出去一里地的道路两旁,站满了被组织起来的百姓和士兵,挥舞着简陋的彩旗,形成了一条声势浩大的欢迎通道。

张学良的左膀右臂于学忠一身戎装,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端,等待着贵客的到来。

而在不远处的保定城楼上,却是另一番光景。

张学良隐匿在垛口之后,举着一副军用望远镜,死死盯住那支缓缓接近的车队核心——那辆插着先锋军旗帜的黑色轿车。

他试图透过车窗,捕捉到车内王犀的表情和细微动作,希望能从中提前判断出这位不速之客的真实来意究竟是施压、协商,还是摊牌。

望远镜的视野里,轿车平稳行驶,车窗反射着阳光,看不清车内详情,但这份沉稳本身,就让张学良感到一丝不安。

这时,于学忠迎上前去,轿车停下,王犀利落地推门下车。

两人在无数目光注视下,热情地握手。于学忠声音洪亮,确保周围不少人都能听到:

“热烈欢迎王副司令莅临保定指导工作!我代表东北军全体将士,对您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久闻王副司令用兵如神,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我部上下无不期盼能与王副司令交流经验,共商抗敌大计!”

王犀脸上也堆起了爽朗的笑容,用力回握于学忠的手,声音同样不小:

“于军长太客气了!东北军弟兄们英勇善战,威名远播,我王犀也是非常佩服!

此次前来,正是要亲眼看看咱们盟友的赫赫军威,与诸位同仁畅叙情谊,共同学习进步,以期未来更好地协同作战,共御外侮!”

看着这幅融洽的场面,城楼上的张学良稍稍松了口气,觉得王犀似乎并未打算立刻发难。然而,他这口气还没松完,下面的情势陡然一变。

只见王犀与于学忠握着手,却突然抬起头,目光如电,精准地射向张学良所在的城楼方向。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不过,于军长,刚才您有句话说错了。我王犀此次前来,既非指导,也非单纯交流。”

“我是奉周辰司令之命,特地来督促贵部,严格按照盟约规定,即刻出兵山海关,履行我们共同反攻东北的约定!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城楼上,张学良透过望远镜看到王犀那锐利的目光射来,心中猛地一沉,下意识地嘀咕道:“踏马的,果然是来者不善!”

身边的万福麟急忙低声询问:“怎么了?汉卿,你发现什么了?”

张学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移动望远镜,仔细看向王犀车队后方跟着的几辆吉普车,车上明显坐着几个拿着笔记本和相机的人。

他猛然反应过来,大骂一声:“这家伙可真是滑头!居然还他妈带了记者!”

万福麟闻言,倒是并不太意外,阴冷一笑:“王犀是何许人也?他既然敢单刀赴会,岂能没有准备?带记者来,无非是想占住舆论高地,这点小把戏,不出意料。”

他凑近张学良,语气狠厉起来:“但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看他这个架势,这次恐怕是无法善了了。少帅,当断则断,这回咱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保定不是他撒野的地方!”

张学良脸上露出挣扎之色,顾虑重重:“可是,动静闹得太大,影响太坏了。我们要是连记者一起扣下,这名声可就臭了!

可要是不扣,放任这些笔杆子出去乱写一通,说我们东北军背信弃义,扣押盟友,那名声臭得更快!”

万福麟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劝道:“少帅!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我们能掌控局面,达成目的,区区一时名声算得了什么?绝不能因为这些外界因素就缚手缚脚!到时候,我们多找些自己的笔杆子,在报上为我们辩解就是了。”

他见张学良仍在犹豫,又补充道:“您要是实在不放心,这样,动手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把那些记者的相机全缴了,胶片底片一张不留!

然后再给他们每人塞上一笔丰厚的车马费,软硬兼施。就算有个把不识相的想乱写,空口无凭,谁又会信他?”

张学良听着万福麟的话,望着城下态度强硬的王犀和那些闪烁的相机镜头,脸上的犹豫渐渐被一种孤注一掷的狠厉所取代。

车队稳稳停在东北军司令部门口,于学忠率先下车,正要引着王犀走向大门。

几名早有安排的东北军军官便快步迎了上来,目光瞄准了王犀和他几名随从腰间的配枪。

还不等对方开口,王犀却抢先一步,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对于学忠说道:“于军长,这几位弟兄,不会是奉命来收缴我王某人的配枪的吧?”

于学忠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尴尬,随即打了个哈哈,连忙摆手:“王副司令这是哪里话!您来我们东北军,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岂有这种道理?”

他立刻转头对那几名军官斥道:“还不退下!没点规矩!”

那几人悻悻退开。

王犀不再多言,带着几名核心参谋和那几位记者模样的随从,大步流星走进司令部。

他带来的警卫营则依规留在了司令部大院之外,与东北军的警卫部队泾渭分明地站在一处,气氛微妙。

会客室内,张学良、万福麟等东北军核心高层均已在场。见到王犀进来,张学良起身相迎,脸上挤出笑容:“王司令,一路辛苦!算起来,离我们上次见面,差不多有一年光景了吧?”

王犀握住他的手,力道十足:“是啊,汉卿,整整一年了。我记得上次还是在辽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会上,时间过得真快。”

张学良感觉有哪里不对,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此时也来不及想这些,顺势感慨道:“辽西一战,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啊。

当时局势何等危急,王司令竟能指挥若定,将数十万联合军全须全尾地撤入关内,保存了抗日的有生力量,真不愧是一代名将,用兵如神!”

王犀的脸皮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这些年,类似“善于撤退”、“保存实力”的赞誉他听得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听到这种话就下意识觉得是在内涵他。

他心下冷哼,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接话。

眼看气氛有些冷场,万福麟赶紧插话,目光投向了那些记者:“王司令,今日我们商议的乃是军国大事,涉及机密行动计划。这几位朋友想必不便在场旁听吧?”

王犀却坦然道:“万参谋长多虑了。这几位都是我们先锋军宣传部的资深记者,跟随我多年,绝对值得信任。

况且,今日我们不讨论具体的军事部署和调动细节,主要乃是共商抗日大计,有何机密可言?

反倒是王某想借此良机,将张副司令和东北军将士矢志抗敌、决心收复故土的壮举好好宣扬一番,也好扬我东北军之军威于天下!”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一下子把张学良等人架了起来,若再坚持驱赶记者,反倒显得心虚。

张学良面露难色,于学忠见状立刻接过话头:“王副司令热心襄助,我部上下感激不尽。至于出兵山海关之事,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军上下对此亦是翘首以盼,恨不能即刻出关,收复故土!

然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类大规模军事行动,非一蹴而就,需得方方面面考虑周全,谨慎筹划,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不负国家民族之重托……”

一番车轱辘话,听起来态度诚恳,实则空洞无物,深得太极之真传。

王犀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带上了几分不悦:“于军长,调兵北上之事,并非我先锋军仓促决定。十日之前,我们就已正式文告贵方,要求预作准备。为何拖延至今,仍迟迟不见贵军有明确动向和决心?”

张学良终于开口,语气显得颇为无奈:“王司令,此事实在有些仓促。你我双方去年便将反攻东北之期定于今年四月中旬,我军所有整训、后勤、侦察等准备工作,皆是围绕此时间表进行。

如今骤然提前,着实打乱了我军全盘计划。目前部队改编尚未完全就绪,训练亦未达标,后勤保障更有颇多缺口。

若仓促驱未准备充分之师上阵,实乃对将士生命之不负责,对抗战大局之不负责啊!”

他说话时,那几位记者立刻低头,“刷刷刷”地在本子上记录起来。

王犀强压怒气,反驳道:“部队的训练和整编,永远没有百分百满意的时候,永远都有提升空间!而当前战机稍纵即逝,日军在东北兵力相对空虚,此乃天赐良机!

去年此时,贵军尚未换装德械,就敢与日寇在辽西一较高下,如今装备焕然一新,反而诸多推诿之词,实在令人费解!至于后勤问题,我方可一力承担保障!

只要贵军肯开赴山海关,即便暂不发动大规模进攻,对日军形成的战略威慑亦足以为山东战场减轻巨大压力!”

万福麟闻言,决定试探一下先锋军在山东的真实处境,他故作关切地问:“王司令,听闻山东方面战事吃紧,贵军损失颇大,日军登陆部队攻势凶猛。

依我之见,是否可考虑让我部先移师山东,助贵军一臂之力,先解决山东日寇,再图东北更为稳妥?”

王犀闻言,竟哈哈大笑,表现得极为自信,大手一挥:“万参谋长多虑了!大可不必!我山东前线虽有激战,但后备兵力充足,防线稳固。

不出一月,我便可再集结百万生力军!届时,日军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必然师老兵疲,不战自溃!”

然而,他这番“一月之内集结百万雄师”的言论,在张学良等人听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过于夸张。

他越是表现得如此自信,反而越让东北军高层觉得他是在虚张声势,更加认定山东局势必定已岌岌可危。

他们内心推测:王犀之所以坚决不让东北军去山东,恐怕正是担心在关键时刻,东北军“会趁机倒戈一击,这恰恰说明先锋军对东北军极度不信任,自身处境也十分不妙。

就在这时,张学良似乎有些疲惫,他微微侧头,与身旁的于学忠交换了一个眼神。

于学忠会意,看似随意地将自己头上的军帽摘了下来,放在身旁的茶几上。

这个细微的动作,并未引起王犀太多注意,却被门外一名一直留意室内情况的军官看在眼里。那名军官立刻转身,急匆匆地离开了走廊。

风暴将至的信号,已然发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