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296章 确定开战时间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296章 确定开战时间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国内的两大势力在谈判博弈之中逐渐加深了解,互相磨合,日军也加快了备战的速度。

东京参谋本部在新的作战方案的初稿出来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了军部大佬的案头——开战时间该选在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由不得他们不慎重,这可是国运之战,日本本土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动员。

军工产能不断扩张、军队规模不断扩大的代价是军费支出飙涨,政府债台高筑。

无论民间百姓还是财阀高官,为了备战工作,都进行了多次的捐赠。连日本天皇为了起到表率作用,都开始宣称自己一天只吃一餐,就为了向先锋军复仇。

如今,东南亚地区日本妓女的数字开始不断的刷新纪录,出卖**所赚到的宝贵外汇换成了珍贵的矿产资源和军火物资。

所有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对先锋军发出致命一击。

但以日本贫瘠的资源,此刻将军力攀升到巅峰之后,也只能打出这一击,三个月内不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那么必然会被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队给拖垮。

按说此时的日本高层全是激进派,内部应该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在开战时间的选择上,再次形成了保守派和激进派。

保守派认为,开战时间应该尽可能的推后,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筹备作战物资和训练军队。

最好是等先锋军发动攻击东北的战役之后,他们在对山东沿海进行登陆。

这个时候,先锋军很可能将此次登陆作战,当做是皇军解围东北的一次局部战役,能在初期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

激进派对这一观点是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帝国的财政已经难以支撑军备扩张了,继续拖下去,对于实力的提升并不大。反倒是先锋军很可能继续扩军,变得越来越难对付。

他们主张尽可能提前开战时间,理由是己方没做好战争准备,敌人的准备更不充足。

趁现在第11集团军刚刚组建,内部关系还没有理顺,傅作义对部队的掌控力度很低,此时开战,胜算最大。

但是很快海军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明确告知他们一月份的严寒天气对于两栖登陆极端不利。尤其是在胶东地区,海况恶劣,对登陆艇的操控有着极大的风险。

石原莞尔在海军发言之后进一步补充,就算陆军顺利登陆了,且说严寒的气候对于机械化部队也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后勤运输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就光是在野外进行集结、行军,都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士兵的反应速度和射击精度也会下降。

皇军的部队想要在这种气候下,在山东地区进行快速突击,无异于痴人说梦。

总结就是一点,严寒天气对于防守方更有利,尤其是对先锋军这样后勤充足的防守方。

这一下子把激进派给干熄火了,就算他们再怎么狂热,也没有办法逆转气候的劣势,尤其是恶劣的海况让这群陆军马鹿毫无办法。

最后,经过多方扯皮之后,他们将作战时间初步定在了2月25号,但不排除有提早的可能。

二月下旬是海军给出的最早登陆时间,而届时一旦天气提早回暖,气候没有那么严寒了。可能刚到下旬,他们就会马上发起登陆行动。

这样的想法成为了军部多数大佬的共识,可以说,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来看,第1个批次进行登陆的日军士兵,投胎率就会高达6成。

对于这一情况,石原莞尔在全力阻止了之后,也是直呼带不动,士兵们可能会出现的大量非战斗减员,他也不放在心上,打仗哪有会不死人的?

但对于军部这种浮躁的氛围,他是真的很反感,他知道大家都很急,但眼下这个形势,急有个屁用!

这种时候更需要冷静,眼下他们可是把几十年攒下的家底都压到了赌桌上。

他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失败,就算他们愿意去舔周辰的靴子,这位明显非常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大概率是不会愿意收下一条随时有可能反噬主人的狗。

至于说到了危难时刻,帝国主动服软,出于地缘政治平衡的考虑,其他国家有没有可能插手,阻止远东地区出现一个区域性的霸主。

石原莞尔对此也很悲观,不是说欧美列强不想插手,而是不可能为了帝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此次突袭行动如果功败垂成,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坐山观虎斗的国民政府,但这对帝国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华夏成功完成统一,帝国将面对一个苏醒的东方雄狮。

而当局势恶化到了这般地步之后,哪怕英法美德四国列强联起手来进行干涉,甚至是动用海军进行军事威慑、封锁,也难以动摇中国人复仇的决心。

况且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先说德国,他们此刻的态度极其暧昧和现实。

自1936年以来,日军在面对先锋军的一系列挫折,尤其是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的覆灭,严重动摇了希特勒和德军高层对日本军队战斗力和战略价值的判断。

德国最初与日本接近,是希望这个东亚强权能在远东牵制苏联,并骚扰英法的殖民地。

然而,日本的表现更像是一个陷入泥潭、不断失血的泥足巨人,而非一个高效可靠的盟友。

因此,柏林目前的策略是谨慎的观望。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与日本签订的《**产国际协定》,因为这至少在政治上对苏联构成了威慑。

但他们也绝不愿意在局势明朗之前,将自己与日本捆绑得太紧,更不用说提供实质性的军事援助了。

德国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让日本和中国先拼个你死我活。

如果日本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迅速击败周辰,那么德国将立刻热情地拥抱这位“东方盟友”,并提供更多支持,以最大化其战略价值。

反之,如果日本再次遭遇惨败,证明其不堪大用,德国则会冷静地保持距离,甚至可能暗中与中国方面进行接触,寻找新的合作可能。

对希儿元首而言,盟友的价值取决于其战斗力,而非承诺。

当然最关键的是德国不具备强大的海军与远洋作战的运输能力,这一点英国倒是具备,而且他们是最希望远东地区维持现状的国家,也是真心不希望华夏这样的大国崛起成为一个强国。

但英国的陆军又是个硬伤,战斗力二流也就不说了,数量才是最大的问题。

法国倒是陆海兼备,具有着远洋作战的能力,也有一支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陆军。

但这群高卢鸡如今正面临德国的威胁,他们不可能往远东,哪怕调一兵一卒。

说到底英法德这三个国家的战略重心都在欧洲,且互相牵制,不可能来趟远东这趟浑水。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此时仍弥漫着浓烈的“孤立主义”情绪。公众和国会强烈反对卷入国外的军事冲突。

美国不希望日本独霸中国,但同样也绝不希望看到,一个有能力挑战整个东亚乃至太平洋秩序的区域性强权,毫无制约地扩张。一个平衡的东亚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直接军事干预?在1937年初的这个时间点,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发生诸如攻击美国舰只或菲律宾等重大事件,否则美**队绝不会直接踏上中国的土地。美国一贯的策略是更倾向于“经济绞杀”和外交谴责。

反倒是与帝国关系最为恶劣的苏联,成为了唯一一个有动机与实力干涉中国战场的列强,但这种干涉大概率是以瓜分掉帝国在欧亚大陆上的利益为前提。

也就是说,出兵的可能性极小,通过武力威慑来获取利益的可能性更大,甚至有可能什么都不做。

因为红党如今和先锋军关系亲密的像是一家人,完全违背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准则。

那么在双方关系破裂之前,对老毛子来说,和华夏兵戎相见,就会极大的伤害与红党之间的革命友谊。

也会让他们失去对华夏的影响力,从此成为这个东方大国最为敌视的存在,收益小的可怜,风险却无限增大,莫斯科肯定会做出最理智的选择。

石原悲观的觉得,到了那个时候,那除非是天照大神降临人世,亲自带上头盔参战,否则根本无法阻止先锋军复仇的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