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263章 莫斯科的看法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263章 莫斯科的看法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厚重的橡木门紧闭,斯大林巨大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巨大的办公桌上,摊开着来自远东的情报汇总。

斯大林本人正握着标志性的烟斗,缓缓地在桌后踱步,听着他麾下元帅和将军们的分析。

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指着地图上察哈尔的位置,“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最新的情报确认无误。

日本人的察哈尔方面军,主要是其精锐的第五师团和已被重创的第二十五师团残部,已经被周辰的先锋军合围在独石口一带。

这位白泽将军的指挥非常出色,切断了一切退路和补给。”

总参谋部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以其一贯的严谨和专业补充道:“从纯军事角度分析,日本人输定了。包围圈已经形成,先锋军拥有绝对的装甲和空中优势,并且采取了高效的围困战术。除非……”

他顿了顿,“除非先锋军自己先于日本人断粮,或者发生极其重大的指挥失误,否则,日本人在东北地区短期内能够拼凑出的所有机动兵力,都绝无可能撕开这个钢铁包围圈。他们缺乏足够的重武器和突破能力。”

帕夫洛夫接口道:“这再次印证了现代战争的理论。根据**方面同志提供的情报,日军在燕山山脉的丘陵地带进行防御时,表现尚可,能给先锋军造成不少麻烦。但一旦战场转移到开阔的察哈尔草原……”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对技术兵器的推崇,“就成了先锋军装甲部队的绝对领域。大规模装甲集群在平原对纯步兵,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尤其是他们展现出的空地协同能力,轰炸机削弱,坦克集群突击,这种组合拳爆发出的摧毁性力量,是日本那种旧式军队无法抵挡的。”

众人就装甲战术、制空权的重要性讨论了一会儿。

斯大林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烟斗,灰白色的烟雾缓缓吐出,他望着窗外莫斯科阴沉的天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和凝重:

“这个周辰,还有他的先锋军……就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两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就从默默无闻成长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击败了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掌握了如此庞大的现代化军队……”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同志们,看来用不了几年,在东方,我们将要面对一个比日本更加庞大、也更难对付的邻居了。”

这句话让房间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一个虚弱、分裂的中国符合他们的地缘利益,但一个即将由强大军事力量统一的、充满未知的庞然大物,则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威胁。

伏罗希洛夫试探性地打破了沉默,话语谨慎而含蓄:“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也许……这是一个机会?目前先锋军的主力正被日本人牢牢牵制在华北,战事激烈。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某些方向上,进行有限的调整?”

他的意思不言而喻——是否趁此机会,在新疆、外蒙或者东北边境有所动作,攫取利益或建立缓冲。

但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包括沙波什尼科夫在内更多人的反对。

沙波什尼科夫反驳道,“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我们的战略重心和最大的威胁始终在欧洲,纳粹德国正在疯狂扩军。我们在远东的任何大规模军事冒险都是不明智的。

而且,根据**提供的情报,先锋军正规军及其控制区的民兵组织,总兵力可能在短短一年多内已经膨胀到了接近一百万人。想要武力颠覆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只会把我们自己拖入泥潭。”

这时,负责国际情报或与**联络的另一个成员补充了一个关键信息:“我们在陕北的顾问团之前汇报过一个情况。一位与周辰有过直接接触的高层领导对他有过一个私下评价。”

他回忆着报告内容,“大概意思是:此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脉络有着异常深刻和独到的研究,这使得他对自身和势力发展的每一步都有着极其清晰的战略规划。

在追求‘救亡图存’和强大自身的目标上,他秉承的是‘不择手段’的实用哲学,一切皆可为我所用。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至上者,但同时,他对外来的意识形态,尤其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抱有极深的敌意。对于我们的**思想,他也同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顿了顿,“不过,有趣的是,**那边的同志似乎给他留下了相当好的个人印象。就目前观察来看,周辰对‘红色思想’本身非常警惕,但对于真正的红党人士却又表现得相当亲善和尊重。”

另一位将领若有所思地接话:“这一点可以理解。从行为模式上看,周辰显然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或强人政治家。

他可能不太在乎一个人内心真正信奉什么主义,而更看重这个人的能力、品行和实际行事风格是否与他富国强兵的目标相符。**的人员恰好在很多方面符合他的用人标准。”

斯大林缓缓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用烟斗轻轻敲了敲桌面,透露了一个隐秘的信息:“我们在德国的‘红色乐队’和其他渠道,也曾发回过来自柏林高层的零星情报。

希儿元首本人似乎也注意到并评价过周辰。据传大概的意思是:‘周辰?一个典型的东方实用主义者。对他而言,只要交易条件足够让他的国家强大,他根本不在乎坐在谈判桌对面的是上帝还是撒旦。’”

这番来自敌人最高统帅的评价,为周辰的形象做了另一个侧面的注脚。

经过这一番深入的讨论和情报汇总,结论逐渐清晰。

斯大林最后拍板:“继续加强对东方同志的各种支持,他们是目前我们与周辰和先锋军之间最可靠、也可能是唯一的桥梁。

但我们绝不会亲自军事介入远东的混战。同时,开始非公开地撮合延安与济南之间的接触与合作。”

这时,他的目光忽然变得深邃:“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与信奉三民主义、且与我们关系复杂的国民党不同,周辰的先锋军虽然推行铁腕反腐、发展农工的政治方针,看起来颇有章法,但至今尚未提出一个统一、明确、系统性的意识形态主张。

他的阵营,在思想上还存在巨大的真空和可塑性。这片土壤,未来会生长出什么,值得我们谨慎地投下种子,并施加影响。”

克里姆林宫的这次会议,最终定下了苏联在未来一段时间对华政策的微妙基调:谨慎观察、间接影响,并开始尝试在思想层面为未来的东方巨邻,预先布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