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214章 夏收大会战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214章 夏收大会战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5月1日这天,华北的工人兄弟们都歇着了,算是过了个节。

可周辰没这福气,他正和山东政府里的一帮头头脑脑们关在屋里开会。

倒不是他故意不让大伙儿休息——是那个年头,压根儿就没把坐办公室、动笔杆子的人算进“劳动人民”里头去。

劳动节?那是给下力气干活的人过的。像政府衙门里这些“公事人”,该上班上班,该开会的开会,跟平常日子没两样。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条桌旁坐满了山东军政要员。

农业厅高级顾问梁漱溟猛地站起身,手指重重敲在摊开的计划书上:“我反对! 司令,这提案风险太大了!大几千台收割机,跨越上千里地去收割?您想想,这得需要多少人手协调?多少物资跟着跑?多少道路要保障?”

他环视众人,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深深的忧虑,“这本就是登天一样的难事!更何况,工人们要跟着机器跑,长时间高强度作业,身体怎么吃得消?机械故障、磨损损耗,这些我都不提了!最要命的是——”

他声音拔高,“这么长的路线,穿过多少穷乡僻壤、鱼龙混杂的城镇?难保没有土匪、溃兵甚至眼红的豪强,打这些‘铁疙瘩’的主意!

它们可是金疙瘩啊!稳妥起见,还是按咱们原先议定的,分片区,就近收割!安全,省心,麻烦也少!”

“嗬!” 一旁的韩复榘抱着胳膊,嗤笑出声,斜睨着梁漱溟,“梁大顾问,这就怂了?遇到点沟沟坎坎就怕?你这‘革命人士’的胆子,让狗吃了?还当哪门子的官?”

主位上的周辰眉头微蹙,抬手向下虚按,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向方,谈事归谈事,嘴皮子干净点,莫搞人身攻击。”

梁漱溟深吸一口气,压下被韩复榘激起的怒意,转向周辰,语气恳切:“司令,我不是怕!是这些收割机,每一台都是宝贝疙瘩!是咱们推行农业改良的命根子!不能为了贪多求快,就随便糟蹋、冒险啊!”

周辰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让人琢磨不透的笑意:“漱溟兄,你的心我懂。但机器这东西,造出来就是用的。 放在库房里生锈,才是最大的糟蹋。

咱们的目标,是把每一滴油、每一分钟都榨出最大的效率。 这方案,就是为了这个。”

“司令!” 梁漱溟急了,顾不上措辞,“您自己总说‘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这1300万亩的目标,不是‘太大’,是太离谱了!纯粹是计划书里的神仙数字!”

他拿起那份厚厚的方案挥舞着,“您看看,这上面一环扣一环,天时、地利、人和,算得滴水不漏!可现实呢?

刮场大风、下一场雨、路上坏几台车、哪个环节的补给没跟上……只要出一点岔子,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整个计划都得稀里哗啦!到时候损失就大了!”

“梁先生此言差矣!” 坐在周辰下首的联合军参谋吴佩孚沉稳地开口。

他手里也拿着一份方案,指关节在纸页上弹了弹,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份《新镰刀跨区夏收行动方案》,老夫详阅过了,很好! 条理清晰,部署周密,简直像一份标准的战役计划书!”

他眼中闪过一丝军人特有的锐利光芒,“数据也扎实:一台收割机,一天工作八小时,顺顺当当能收四十到六十亩地。

方案里取了个中间值,五十亩一天,我看啊,还留了余地!要是老天爷赏脸,不刮风不下雨,机器和人加把劲,干它十个钟头,六十亩七十亩也不在话下!”

吴佩孚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我们现在手里有七千多台收割机。计划从六月初开始,在最南边、麦子熟得最早的皖北、豫东动手。

然后像梳子一样,一路向北梳过去,最后收拾河北北部最晚熟的麦田。

整个行动周期拉长到四十天。刨掉路上转移花掉的时间,完成这一千三百万亩,老夫认为,完全有把握!”

“玉帅!” 梁漱溟立刻反驳,“您自己也说了‘老天爷赏脸’!这些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麻烦,是路上的‘人’和‘路’! 民情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道路状况参差不齐,后勤补给线拉得像面条一样长!这些才是要命的地方!这可不是您指挥千军万马打仗,一声令下就能开过去啊!”

“梁先生!” 吴佩孚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久经沙场的铁血之气,他霍然站起,“您完全是杞人忧天! 您说的这些,对别的乌合之众或许是难题,但对我先锋军来说,算个屁!

民情复杂?再刁的刺头,再凶的土匪,能扛得住老子架在车顶的mG34通用机枪突突一梭子?

交通后勤?这更是先锋军的看家本事! 几十万大军的后勤物资都能供应到辽西去,区区收割机转移,算得了什么?”

“这……这……” 梁漱溟被吴佩孚这**裸的武力宣言噎得说不出话,指着那份方案,手指都在抖,“玉帅!您……您真把这收割麦子,当成打仗了?”

吴佩孚站得笔直,军人的傲然尽显无遗,反问道:“如此规模,如此调度,如此保障需求,与一场战役何异?难道不是吗?”

“嗨呀!我算明白了!” 韩复榘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般指着梁漱溟,又扫了一眼旁边几位脸色难看的省政府官员,“我说梁先生怎么死活拦着!闹半天,您还当这是你们政府衙门里发个文件、开个会就能办成的‘公务’哪?天真!”

他毫不客气地嘲讽道,“就靠这帮坐办公室的老爷们?再给他们十年,也组织不起这种阵仗!门儿都没有!”

这话像刀子一样戳过来,坐在对面的几位省政府高官瞬间面红耳赤,眼中喷火,怒视着韩复榘。

但在周辰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扫视下,在如此严肃高级别的会议上,他们也只能咬紧牙关,把涌到嘴边的怒骂硬生生咽了回去,拳头在桌下攥得死紧。

周辰适时地清了清嗓子,声音平和却带着定调的力量:“向方,话不能这么说。”

他看向政府官员那边,语气带着安抚和肯定,“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联络遍布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主,协调收割的田地、安排地方上的人手配合、解决临时出现的纠纷……

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正是政府的长项。这件事,光靠军队的枪杆子办不成,必须军政两条腿一起走路,紧密配合!”

会场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烟头燃烧的细微声响。

一直沉默观察的副司令徐承德,见双方的火气暂时被周辰压住,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司令,诸位,我提个折中的法子,看行不行?”

他拿起方案,“咱们的目标是一千三百万亩,这个数很好,是方向。但咱们不必把它当死命令,非得一丝不差地完成。也不一定非要把计划里划定的每一块地、每一亩麦子都割干净才罢休。”

他翻到行动计划表那几页,“关键在于,时间!节奏! 我们严格按照行动时间表来。

到了某个区域预定的收割截止时间,无论这片地割完了八成还是九成,甚至只割了一半,收割机主力部队必须立刻向下一个预定区域转移!”

徐承德语气笃定,“只要整个大部队的行进节奏和收割节奏不乱,最终完成整个计划目标的**成,我看,问题不大!”

周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今天会议开始以来最真切的赞许笑容:“好!承德这个思路好!灵活务实!”

“对!一处要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原因没割完,留下了点尾巴,没关系!后面行动顺利的地区,大家加把劲,努努力,完全可以把前面欠的‘账’给补回来!这样算下来,一千三百万亩,依然大有希望!”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退一万步讲,就算最后只完成了一千万亩,诸位,这对于我们华北的农业生产力来说,也是翻天覆地的一大步! 意义重大!”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计划里把皖北也算进来,主要是因为皖北的冬小麦成熟期比咱们山东早十天半个月。

收割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提前动起来,把这宝贵的机械产能利用上,给咱们的‘新镰刀’行动热热身,也能帮友邻解决点困难,增进情谊。”

“我知道,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私下里议论纷纷。但我要告诉你们,盟好邻邦,事关全国抗战的大局。我们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在战斗,不要老把自己当做地方官员,要有格局,做大事,岂能算小账?”

随后,他目光转向负责鲁南方向的军官,“同样道理,鲁南的收割机大队,在正式开始本地收割前,也要抽调一小部分精干力量,提前进入苏北地区,帮助那些与我们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开明士绅和百姓抢收。记住,”

周辰的语气变得严肃冷峻,“所有派往山东以外区域执行收割任务的车队,必须配备足额的武装护卫人员,携带必要武器,确保人机安全!这是铁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