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107章 先期准备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107章 先期准备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这次去拜访王淦昌教授,一开始当然是宾主尽欢,周辰直接表现出自己不懂科学,但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周辰直接拿出了先锋银行的支票,让王教授在上面随便填,只要银行能提得出来,他可以通通拿去做教育科研经费。

王教授却说钱够用就好,关键是有很多金钱难以买到的科研设备。

周辰回了一句,只要是人造出来的东西,就没有用钱买不到的。买不到的原因只有一个,你给的钱还不够多。要不然,资本家连自己的底裤都能拿出来卖。

这一番话,让王教授一贯严肃的脸庞彻底绷不住了,现场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当然,王教授高兴也是因为,周辰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研究环境,帮他们挡住外界的纷纷扰扰,还能有充足的经费。让他可以扩大招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但是在最后,周辰却险些闹了一个乌龙。

周辰在结束拜访之后,询问系统才知道,原来核裂变至今尚未被发现,核武器理论更未成型,此时“研制核武器”仅为科幻级设想。

当他提出将核物理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时候,王教授还表现得非常惊讶。也得亏周辰反应的快,推说这是他在海外的一个实验室提出的科学假设,不过作为一名将军,他对此很感兴趣。

而王教授却是直言不讳,中国眼下的科研环境较之西方还差得很远。这不是周司令进口几台科研设备,就可以扭转的,就算提前进行相关的研究,在核物理方面中国还是很难取得领先优势。

结果周辰吃了个瘪,就回了一句——那要是几万台设备呢?

无视了王教授复杂的眼神,周辰哼着小曲走回了车上,虽然稍有波折,但此行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

这位的爱国情怀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德国留学时面对优沃的科研环境进行挽留,同僚劝说他“科学没有国界”时,但他的回复是——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去为她服务。

等开始了原子弹研究工作,召之即来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暗中的安保工作一定要做好。历史上没出过事,不代表这个时空不会出事,要是因为他的蝴蝶效应,导致某位科学大拿英年早逝,那周辰的肠子都要悔青。

而目前要做的是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开始造原子弹,当然是不现实的,系统的电力又不能连接外界设备,那么在山东大搞工业,把发电量提升上去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不过和平时期的工业发展还是以轻工业为主,优先解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当完成初步工业化之后,自然能够空出多余的的发电量用于核武器研究。

好在阎锡山已经和他达成了交易,现在有了这样的需求,他便准备帮助山西继续扩大煤炭开采量,到时候用山西的煤在山东发电,阎老西这个原材料供应商是当定的。

离心机、石墨反应堆这些其实只要摸清的方向,有系统的强大制造力,搞出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也不能全部依赖他,他毕竟要将精力放在军事上。

那么一些基础工业,如冶金、化工、机械制造与精密加工、电子与仪器等都要发展起来。

反倒是人才是个大问题,眼下国内的顶尖物理学家实在太过稀缺,必须得用非常手段。

德国,接下来一定要把间谍网络蔓延到德国去,纳粹排犹可是个好机会,那些犹太科学家可不能让他们全跑美国去了,必须要分一杯羹。

当然如果能够用请的方式,那是最好,哪怕是拿出一些英国人的顶尖军事技术,只要是能和德国人达成协定,那也是无伤大雅。

反正德国人最先霍霍的也是欧洲,他们把英美苏打得狠一点,也未尝不是一件妙事。

这样一想,以上的那些产业,全是德国擅长的。只要能和德国达成交易,这些问题就都请迎刃而解了。

看样子最近得想一想,该给小胡子送一份怎样的大礼?

而除了尖端人才,大量的基础科研人员也极为关键,接下来就要在山东进行强制扫盲,大力兴办中等教育。

尤其是侧重理工科,只有大量的受教育人群,才能够从中筛选出少量的“天才”。当然,这里所谓的“天才”,往往也只是参与核武器研究的门槛。

这也是他来找王教授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各地选拔出来天资卓越的学子,还需要在一个实力强大的科教基地接受重点培养。

先锋军在河南剿匪当然惹的常凯申十分不满,毕竟他们越是大张旗鼓的安定地方,那就越说明中央治理无能。

而且说好了只要山东,结果现在连豫东也一并占领了,还有没有把中央放在眼里?

不过常凯申仔细回想了一下,当初只是答应给了山东,就达成罢兵休战的条约,但条约可没有规定先锋军不能继续扩张。

这当然不是他忽略了,而是当时形势危急,想着尽快完成和谈,好恢复西南大军的后勤供应。

当然,他不愿意承认的是,谈判的时候没有提出这些限制性的条约,不是因为他忘了,而是因为他从心了。

但是此时,大军脱离了困境,国府重新恢复了南方六省的秩序,他的底气又回来了。自然,对先锋军这种不受约束的力量是越看越不顺眼。

只是,看着桌子上戴季陶送给他“相忍为国”的书贴,他还是强行压下了这口气。眼下中央军实力还未恢复,不宜大动干戈。

随后,根据时局的变化,国党高层达成一致意见,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常凯申将宋哲元的部队调到平津地区,任命他为河北省主席,直面日寇的兵锋。

这样一来,黄河以北的防务就都由这些军阀来承担,收缩回来的兵力可以用于稳固南方的统治。

而深层次的考虑,也是害怕再与先锋军兵戎相见,届时国民党大军战线拉的太长,会重蹈当年桂系的覆辙——中路被切断,导致首尾不能相顾,最终被各个击破。

同时,虽然这样也没有违反条约,直接对日寇让步。但这样的举措一定会激发日寇的嚣张气焰,只要他们继续蚕食华北,激起国民愤慨,中央政府便可以借助大势逼迫先锋军前往河北抗击日寇。

到时,最好的结果便是两败俱伤,一箭双雕。即便不成,也能以先锋军作为挡箭牌,消磨日军的锐气,中央军再北上收拾残局,依托鲁中地区易守难攻的山川地势,足以耗干日寇的血。

这时,常凯申甚至有些担心,先锋军对韩复渠如此心慈手软。等未来日寇大军压境,这个二五仔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他的全盘谋划便要落空了。

如此不受控制的棋子,等腾出手来了,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出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