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206章 三人落榜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第206章 三人落榜

作者:周涛的萨摩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6

十五日弹指而过,春闱放榜之日终于到来。

天色未明,贡院外的照壁前已是人山人海,各府派来的小厮、长随挤作一团,伸长脖子在那密密麻麻的榜单上寻找自家公子的名字。

盛家、顾家、齐国公府的下人更是早早得了命令,务必第一时间看清回报。

然而,经过几番挤轧、再三确认,带回来的消息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三家人的热切期盼——盛长柏、顾廷烨、齐衡,三人皆榜上无名。

盛府内,得到消息的盛纮沉默了片刻,脸上难掩失望,但很快便调整过来。

他将盛长柏唤来,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柏儿,一次失利,不必挂怀。你年纪尚小,积累犹浅,此番下场本就是历练。朝中多少肱骨之臣,也非一次登第,多是历经磨砺,方成大器。切记,戒骄戒躁,潜心向学,来日方长。”

王若弗虽心疼儿子,也知此时不能打击他,连忙附和道:“你父亲说得是!我儿是有大才的,不过是考官一时看走了眼,下次必定高中!”她拉着盛长柏的手,絮絮叨叨地安慰着。

盛长柏垂首聆训,面色平静,应道:“儿子明白,让父亲、母亲担忧了。”然而,在他宽大衣袖遮掩下,双手却紧紧攥成了拳,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一股强烈的不甘与自我怀疑在胸腔中翻涌:“竟然……真的未中……难道我苦读多年,终究还是不如……不如盛长梧吗?”

宁远侯府中,顾堰开看着面色难看的顾廷烨,叹了口气,倒是没过多责备,只道:“你小小年纪能中举人,已胜过许多同龄人,进士科本就艰难,一次不中实属寻常。收收心,沉住气,你的路还长着。”

一旁的顾廷煜掩唇轻咳两声,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关切”:“二弟莫要灰心,父亲说得是。以二弟之才,下次定然马到成功。”

只是他低垂的眼眸中,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暗喜,顾廷烨的失利,让他这个体弱多病的兄长,心中那份一直被比较、被压抑的憋闷,稍稍得到了缓解。

顾廷烨紧抿着唇,没有反驳父亲和兄长,但那股自信受挫的颓丧与隐隐的怒火,却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他本以为能借此翻身,证明自己,却不料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

齐国公府的气氛则更为压抑,心高气傲的齐衡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将自己关在房内,平宁郡主在门外如何柔声劝慰也不肯开门。

“衡儿,开门让娘看看你。”

“一次考不上不打紧,你的才学摆在那里……”

“我儿莫要钻了牛角尖……”

平宁郡主的声音充满了焦急与心疼,她深知儿子心气高,此番打击定然不小。

翌日,三人依旧按时来到书斋。

气氛不似往日轻快,带着一种难言的沉闷,庄学究看着这三个他最看好的学生,心中了然,却并未点破,只是如常授课。

课毕,他才缓声道:“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时之得失,不足以论英雄。此次不中,于尔等而言,未必是坏事。正好借此机会,沉下心来,查漏补缺,祛除浮躁之气。切记,满招损,谦受益。往昔或有骄矜之心,经此一挫,当时时自省。”

三人闻言,皆面露惭色,起身恭敬行礼:“学生受教,定当谨记学究教诲,潜心向学。”

大宋科举规矩严苛,若一次春闱不中,并非仅仅等待下一科即可,而是需要重新从举人身份起步,再次参加选拔性的考试,方能获得下一次春闱的入场券。

这条规定,对于心高气傲、本以为能一鼓作气的盛长柏、顾廷烨、齐衡三人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意味着数年苦读又回到了原点。

其中,顾廷烨的反应最为激烈和外露,他本就因扬州之事心存块垒,如今科举失利,更觉脸上无光,心中烦闷难以排遣。

这日,他心中憋屈,便带着心腹小厮石头,来到了汴京有名的花楼,意图借酒消愁。

在花楼中,他恰巧遇到了顾家其他几房的一些纨绔子弟,这些人平日里便善于奉承,此刻见顾廷烨这位侯府嫡子心情不佳,更是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吹捧:

“二郎何必烦忧?以你的才学,下次必定高中!”

“就是,一次失利算什么,来来来,喝酒!”

“整个顾家,将来还得看二郎你的!”

这些话语,正好搔到了顾廷烨的痒处。他被捧得飘飘然,连日来的郁闷似乎也消散了些,一时豪气干云,大手一挥:“今日诸位兄弟的消费,都算在我的账上!”

众人闻言大喜,又是一番阿谀奉承,更加卖力地吃喝玩乐起来。

待到尽兴之后,伙计前来结账,报出的数目却让顾廷烨酒醒了一半——他今日出门,并未带足这许多银钱。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顿觉尴尬,为了维持颜面,他便对掌柜的亮明身份:“我乃宁远侯府的嫡次子顾廷烨,今日银钱未带够,暂且记在我账上,明日自当派人送来。”

掌柜的常在京城经营,自然认得这位宁远侯府的嫡公子,见他开口,虽有些犹豫,但想着侯府声誉,便也笑着应承下来:“顾二公子言重了,小的自然信得过,您慢走。”

第二日,顾廷烨倒也未食言,派人去将那日的账结清了。

然而,此事却开了个坏头。那些顾家旁支子弟,见顾廷烨如此“豪爽”,且能用他的名头赊账,便如同嗅到腥味的猫,之后频频光顾那家花楼,每次都以“记在顾二公子账上”为由消费。

掌柜的见是顾家人,又有前例,便一一记录下来,只盼着侯府会来结算。

可日子一长,这笔赊账越积越多,却再也不见有人来还钱。花楼毕竟是要营生的,无奈之下,只得派了管事,拿着厚厚一叠账单,寻到了宁远侯府的门上讨债。

侯府门第,最重声誉。花楼之人上门讨债,而且还是为一笔数额不小的赊账,这简直是奇耻大辱!门房慌忙禀报进去,顿时在府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若此事悄悄处理,或许还能遮掩几分。偏偏此时,小秦氏“适时”地出现了。她表面上一副焦急痛心的模样,帮着询问情况,安抚讨债之人,背地里却示意心腹之人将此事迅速散播出去。

不过半日功夫,“宁远侯府顾二公子流连花楼、赊账不还”的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汴京的勋贵圈子,一时间,顾廷烨本就受损的名声,更是雪上加霜,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顾堰开闻讯,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顾廷烨叫到跟前,不由分说,便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逆子!科举不第,不知反省,竟跑去那等污秽之地!去也就罢了,还敢赊下巨债,让人找到府上来!我顾家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

顾廷烨又急又怒,梗着脖子辩解:“父亲!我今年只那日去了一次,次日便还清了欠款!后来的赊账,皆是族中他人冒我之名所为,并非儿子之过!”

然而,顾堰开哪里肯信?在他眼中,这个儿子本就顽劣,又有“前科”,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他的辩解听起来苍白无力,反倒像是推卸责任。

“冥顽不灵!事到如今还敢狡辩!”顾堰开更加愤怒,只觉得这个儿子不堪造就,盛怒之下下令,“从即日起,你的月例分例,减半!没有我的允许,不得随意出府!好好在府里给我闭门思过!”

顾廷烨看着父亲丝毫不信任的眼神,听着那不容辩驳的处罚,心中充满了冤屈、愤怒和一种被至亲之人背弃的冰冷。

他不再辩解,紧紧抿着唇,行了一礼,转身离去,经此一事,他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以及他在汴京的纨绔之名,算是彻底坐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