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201章 回汴京述职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第201章 回汴京述职

作者:周涛的萨摩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6

荆州事务在范忠等人的操持下,已基本步入正轨,堤坝工程稳步推进,慈幼坊运转良好,以工代赈使得市面渐渐恢复了生机。

盛长梧见大局已定,便将军政庶务暂交范忠及新任刺史代理,自己则动身返回汴京述职。

他此行并未急于赶路,而是刻意放慢了速度,一路走走停停,名义上是体察民情,实则是借此机会,深入调查他最为关心的两桩国策,慈幼坊与地方粮储,在各地的真实落实情况。

他轻车简从,穿州过县,他不仅看官府的榜文,更深入市井街巷,与老农闲谈,与商贩攀谈,甚至寻机接近那些被收留在慈幼坊的孤儿,询问他们的日常用度。

所见所闻,令他心情复杂,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有的州县,官员确实用心,慈幼坊内孩童面色红润,书声琅琅,常平仓、义仓储粮充足,账目清晰,真正起到了备荒恤民的作用。盛长梧会默默记下这些官员的姓名政绩,心中暗许,将来若有机会,当予提拔。

然而,更多的地方,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触目惊心,有些慈幼坊与最初的荆州并无二致,门庭冷落,名册上的孩童数量与实际收养人数对不上,拨付的钱粮大多不知去向,只剩下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发呆。

有些地方的粮仓,账面上数字漂亮,实则库房空虚,或是以次充好,堆满了陈化甚至霉变的粮食,一旦遇到灾荒,根本不堪使用。

“果然,贪官污吏,痼疾难除!好的政策,到了他们手中,尽成了盘剥百姓、粉饰太平的工具!”盛长梧将一处处所见弊端,连同地点、官员姓氏、大致情形,都详细记录在册。

行至扬州时,盛长梧特意多停留了些时日,他不动声色地多方打听,得到的消息却让他颇为意外。

白家老太爷白师堂已病入膏肓,卧床不起,白家内部为争夺家产正暗流汹涌,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个庶子白景善,居然在数月前坠马身亡了!

消息传来,盛长梧先是愕然,随即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低声自语:“真是……没用。”

他自然不信这会是一场单纯的意外,高门大族内,这等“意外”实在太过寻常,白景善一死,白师堂病重,白家内部只怕已乱成一团,正是漏洞百出之时。

盛长梧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悄无声息地开始收集白家的罪证,尤其是他们多年来走私盐铁、逃避税赋、与地方官员往来过密的证据。

白家内部混乱,许多以往遮掩严实的勾当,此刻都露出了马脚,盛长梧耐心地将这些线索一一梳理,关键证据小心收拢。

待证据收集得七七八八,足以对白家造成致命一击时,盛长梧不再停留,带着这一路记录的“游记”和那份关乎白家生死的密证,一路北上,直返汴京。

盛长梧回到阔别数月的林府,林噙霜拉着他细细问了在荆州的辛苦,盛长梧略去其中险阻,只挑些重建的进展说了,沐浴更衣,换上一身簇新的四品绯官袍,便径直往皇宫而去。

勤政殿内

赵祯端坐御案之后,听着盛长梧条理清晰地禀报荆州水患的善后事宜:灾民安置、疫病防控、以工代赈、堤坝修筑、吏治整顿……桩桩件件,皆处理得妥帖周全,成效显着。

赵祯边听边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爱卿临危受命,不辞辛劳,于荆州力挽狂澜,安抚黎庶,功在社稷,朕心甚慰。”赵祯温言嘉奖。

“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盛长梧谦逊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陛下,臣此次返京,一路行来,亦留心察访各地民情政事。所见所闻,喜忧参半,不敢不报。”

他取出那本看似游记的册子,双手呈上:“此乃臣途经各州县,对当地慈幼坊推行及常平仓储粮状况之实录。其中,有政绩卓着、真心为民之良吏,如池州知府李乐,品口县令王仕达等,亦有阳奉阴违、玩忽职守,甚至借朝廷仁政中饱私囊之蛀虫,如南阳州府余民,双阳县丞韦勤等。其行径、证据,臣皆已粗略记录于此,请陛下御览。”

内侍将册子接过,呈予赵祯,赵祯细细翻阅,看到良吏政绩时,面露欣然,看到那些将慈幼坊变为空壳、将粮仓掏空的记录时,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他沉默片刻,将册子递给一旁侍立的太监:“依盛卿所奏,着吏部、户部联合核查。名单上政绩优异者,交由礼部记录在案,依例升赏,那些渎职贪墨者,证据确凿,按律论处,该罢官的罢官,该降职的降职,绝不姑息!”

处理完此事,赵祯脸色稍霁,正欲再勉励盛长梧几句,却见他又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封的卷宗。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路径扬州时,偶遇一热闹,事关重大,不敢隐瞒。”盛长梧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寒意,“扬州首富白家,倚仗财势,勾结地方,走私官盐,已达十余年之久,致使朝廷盐税大量流失,盐法败坏。此乃臣多方查探所得之证据,请陛下过目。”

“走私盐?!”赵祯闻言,眉头骤然锁紧。盐铁之利,乃国家命脉,走私官盐是动摇国本的重罪!他立刻接过内侍传递上的卷宗,迅速展开。

卷宗之内,证据确凿:白家暗中控制的私盐路线、交易账册的副本,虽不完整,但足以窥见规模,与某些地方官吏往来的密信、甚至还有私自印制的盐引样式……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赵祯越看,脸色越是铁青,最终猛地将卷宗合上,胸口起伏,显然是怒极:“好一个白家!好一个扬州首富!竟敢如此目无王法,损公肥私十余载!真当朕的刀锋不利吗?!”

盛长梧垂首静立,默然不语,他知道,白家触碰的是帝王逆鳞,绝无幸理。

果然,赵祯盛怒之下,当即下旨:“传朕旨意,着皇城司即刻派人前往扬州,会同转运使、按察使,严查白家走私盐铁一案!若情况属实,即刻抄家,所有家产充公!白氏一族,主犯立斩,余者依律连坐,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没入官婢! 朕倒要看看,还有谁敢效仿此等行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