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154章 海带销路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第154章 海带销路

作者:周涛的萨摩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6

福县县衙,盛长梧搁下笔,将晾干墨迹的奏章小心装入函匣,以火漆封缄,窗外,腊月的风已带凛冽,他们这次因为没有照看粮食,所以提前了一月归来,总算能赶在年关前,给翘首以盼的百姓一个圆满的交代。

“赵县尉,”他扬声唤道,“通知下去,明日辰时正,于县衙前广场及东西两市,设立三个兑换点,百姓可凭欠条,兑换银钱。”

“是,大人!”赵刚洪声应道,脸上也带着笑意,他亲自带人张贴告示,衙役们敲着锣沿街呼喊,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飞遍了福县的大街小巷。

翌日清晨,天光未大亮,县衙前已是人声鼎沸。

百姓们扶老携幼,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按了手印的欠条,脸上洋溢着期盼与喜悦。兑换点前很快排起了长龙,算盘声、银钱碰撞的脆响、衙役唱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王老伯,您家三百斤粮,这是给您的一贯三百文,您点点清楚!”书吏高声唱道。

头发花白的老农接过沉甸甸的铜钱,笑得见牙不见眼:“清楚,清楚!盛大人说话算话,咱们心里踏实!今年可算能过个肥年了!”

“是啊是啊,多亏了盛大人,咱们的粮食不仅没烂在家里,还卖了个好价钱!”

“听说这钱还是大人千辛万苦从陇右那边挣回来的,真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

人群议论纷纷,无不感念盛长梧的恩德,看着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绽放的笑容,站在衙门口台阶上的盛长梧,心中满是欣慰。

张桂华和王海霞也找到盛长梧,十分高兴的说道:

“大人!大人!海带!咱们养的海带长得可好了!又厚又长,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张桂花嗓门洪亮,脸上带着劳动后的红晕,“您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盛长梧微笑颔首:“做得很好,桂花嫂子,你们辛苦,将收获的海带,一半摊开晾晒,务必使其干透,利于储存,另一半,可运往市集,新鲜发卖,也让咱们福县的百姓,都尝尝这养殖的海带和野生的海带有没有区别。”

“欸!我们听大人的!”张桂花和王海霞得了准信,欢天喜地地去了,很快,海岸边、都铺开了一片片深绿色的海带。

这一日,盛长梧将张黎、王茂等人召至书房商议。

“海带虽好,终需售往他处,方能真正惠及百姓,充盈县库。”盛长梧指尖轻叩桌面,“需得让外人知晓其好处。”

王茂拱手道:“大人所言极是。属下可让人撰写些通俗易懂的告示,张贴于往来商埠,便说此物乃海中嘉蔬,味美养人,久食可防大脖子病,还可消痰散结。”

“此计甚好,”盛长梧点头,“再让县学里的学子们帮忙,将告示多抄录些,遣人送往邻近州县散发。务必让福县海带,鲜美养生八个字,传扬出去。”

宣传之事布置下去,盛长梧却知,最快打通销路、提升名望的方法,莫过于“上行下效”。

他精心挑选了一批品相最好、肉质最厚的顶级淡干海带,仔细用防潮的油纸包好,装入特制的木匣中,随后,他铺开信纸,以恭谨而不失亲切的语气,给远在汴京的官家赵祯写了一封私信。

与此同时,另一封家书也飞向了宥阳盛家大房, 盛长梧在信中详细描述了海带的食用方法、储存便利以及潜在的巨大商机。

“……此物如今仅福县可规模产出,外人多不识,侄儿思索,若能由我盛家商号独家经销,必能抢占先机,获利颇丰。一则可为家族添一新进项,二则可解福县海带销路之困,两全其美。福县晒制之干海带,已备好一批,不日即将运往宥阳,请伯父安排试销事宜。”

盛长梧此举,自有深意,宥阳的大房,这些年来对他多有资助和关怀,尤其是经济上不曾短缺。如今也是对盛家大房的回报。

既全了家族情谊,也借用了盛家已有的商业网络,为福县产品找到了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可谓一举多得。

待所有事宜接近尾声,盛长梧开始书写呈送汴京的工作总结,他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如实禀报:

“臣盛长梧谨奏:托陛下洪福,福县今岁粮产丰盈,赖新制肥料与除虫剂之效,已实现一年三熟,然丰年亦忧谷贱伤农,臣遂以县衙之名,暂赊百姓余粮,后寻机售与缺粮之陇右,既解本县之困,亦缓陇右饥荒,两相得宜。

此外,福县临海,臣引导百姓试养海带成功,此物味美营养,晒干可久贮,或可为沿海百姓开辟一新生计。谨附肥料、除虫剂制作之法及田间观测记录,恭请圣览。”

县丞张黎与主簿王茂的附奏则充满了对这位年轻上司的敬佩:

“盛大人虽出身清贵,然事必躬亲,常布衣草履,与农共耕于田垄,与工匠研讨至深夜,肥田之法、除虫之方,皆大人亲主导。老夫人林氏亦慈心仁厚,常恤贫问苦,施恩于民,阖县感念。”

盐场的官员奏报则言简意赅,却分量十足:

“按盛大人所献新法,本县盐场出盐色白如雪,细腻如沙,产量较旧法提升五成有余,雪花盐之名,已渐传周边州府。”

数封奏章,连同详细的配方、记录,被郑重地封入匣中,由快马加急,驰往汴京城。

公务暂毕,腊月的年味也愈发浓了。

福县的大街小巷开始挂起红灯,贴上桃符,空气中弥漫着熬制麦芽糖的甜香和炸制年货的油香。孩子们穿着新衣,追逐嬉闹,鞭炮声零星响起。

盛长梧站在窗边,望着这太平景象,耳边是母亲林噙霜指挥下人打扫庭院、准备年货的声音,还有妹妹墨兰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心里隐藏着一丝深沉的忧虑,他清楚地知道,靠跨区域贩卖余粮绝非长久之计。

一旦将肥料、除虫剂之法推行全国,天下粮仓皆满之时,福县今日之优势便荡然无存,届时,谷贱伤农之困,将不再是福县一隅之难,而是天下之忧,必须未雨绸缪,找到更多的出路。

他写下三个方案,等回京之后给赵祯看。

一:粮食加工

可以拿去酿酒,宋代饮酒之风盛行,酒税是朝廷重要收入来源。

还可以制作其他加工食物,比如麦芽糖,米饼,米粉这些容易存储还方便携带,可以作为军粮。

二: 建立战略储备,以御天灾

扩建常平仓:仿效后世之“战略储备粮”制度,在丰年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粮食入库。

建立轮换机制: 对官仓储备粮进行定期轮换,将陈粮通过市场或赈济渠道卖出,购入新粮补充,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避免霉变损耗,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

三:促进转化,发展副业

发展养殖业: 鼓励百姓利用多余的粮食和加工副产品(如酒糟、豆渣)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鸭等,将粮食转化为肉、蛋、皮革等高价值产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