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144章 赵祯判决与盛纮心思

汴京,紫宸殿

早朝之上,赵祯端坐龙椅,面色沉肃,他并未立刻商议日常政务,而是将盛长梧的奏章及附上的案件详情,择要向满朝文武宣读。

当听到三个最大不过十三岁的孩童,因口角争执便活活打死同伴,并生出埋尸灭迹之念,而其父母非但不予制止教导,反而合谋包庇、协助埋尸伪造现场时,殿内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骇与吸气之声。

“竟有此事?!如此年幼,心思竟歹毒如斯!”

“其父母更是混账!简直枉为人父人母!”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啊!”

待赵祯提及盛长梧对此案的判决,三名孩童斩立决,六名父母绞刑,秋后执行时,朝堂上的议论声瞬间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一些年轻气盛或重视法纪纲常的官员为主,当即表示支持:

“陛下!臣以为盛县令判得对!此等穷凶极恶之行,若因年幼而姑息,国法威严何在?!”

“不错!子不教,父之过!其父母合谋包庇,罪加一等!不如此,不足以震慑宵小,匡正风气!”

另一派,则多以老成持重或恪守律法条文的老臣为主,面露忧色:

“陛下,盛县令所判,虽大快人心,然……《宋刑统》明文规定,幼童犯罪需上请,尤其十岁以下……此举,恐有违律法之嫌,开了严刑峻罚之端啊。”

“是啊陛下,是否……再斟酌一二?如此重判稚子,恐伤陛下仁德之名。”

赵祯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下意识缩在队列后方、努力减少存在感的盛纮身上。

“盛卿,”赵祯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你身为小盛卿之父,于刑名亦有阅历,你对此案判决,如何看待?”

盛纮心里猛地一咯噔,暗叫一声苦,知道躲不过去了,他连忙出列,躬身垂首,脑中飞速旋转。

他深知儿子此举大胆至极,但官家此刻询问,态度已然表明,他权衡利弊,把心一横,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坚定:

“回陛下,臣……臣以为,盛县令……判得好!”他抬起头,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正气凛然,

“臣初闻此案,亦是痛心疾首!此三子之恶,非止于失手伤人,乃在于事后冷静埋尸,其心智之冷酷,已非年幼无知可蔽!其父母之包庇,更是将人伦法理践踏于脚下!

若对此等极端恶行仍拘泥于常规定律,轻轻放过,则天下顽劣子弟必生侥幸之心:原来杀人埋尸,不过如此!长此以往,律法何以立威?教化何以施行?

故,臣以为,此判非为嗜杀,实为立规矩、明法度、儆效尤!唯有如此,方能遏制此等孩童时期的暴戾之气,防微杜渐,避免滋生更大的祸害!”

他这一番话,既肯定了判决,又将其拔高到了维护法纪、教化天下的层面,可谓句句说在了赵祯的心坎上。

赵祯闻言,脸上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颔首道:“盛卿所言,深合朕意,朕亦以为,不遏制孩童时期的暴戾之气,难免会滋生更大的祸害。 此风不可长!”

他目光转向之前提出异议的几位老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诸卿之忧,朕亦明了,然,法理不外乎人情,亦需因时制宜,此案情节极其恶劣,若墨守成规,恐失天下民心。

朕意已决,准福县县令盛长梧所奏,此案依其判决执行,并明发天下,以儆效尤!”

皇帝金口已开,此事便成定局,众臣皆躬身应诺:“陛下圣明!”

待此事议定,赵祯脸色稍霁,又命内侍取出一物,正是盛长梧绘制的《急救图说》。

“诸位爱卿,再看此物,此乃小盛卿于福县,结合民间土法、医家典籍,整理绘制的急救图说。其中所载溺水、噎食等急救之法,已在福县验证,活人性命,颇见奇效。”

图谱在几位重臣间传阅,引来阵阵称奇。

“此法看似简单,却暗含玄机。”

“若真能推广,于国于民,确是一桩大善政。”

赵祯环视群臣,朗声道:“朕观此图,深感小盛卿用心良苦,此等利国利民之法,若只行于一县,未免可惜。

朕欲将此《急救图说》刊印成册,发付各州府县,命各地医官、吏员组织乡民学习,务使此法能广传天下,减少无谓之伤亡。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一次,朝堂之上几乎再无异议,无论是出于真心认可,还是顺应圣意,众臣齐声附和:

“陛下仁德,泽被苍生!臣等附议!”

“盛县令虽年幼,然心系百姓,屡有建树,实乃国家栋梁之才!”

一场朝会,既确立了严厉判例以震慑罪恶,又推动了惠民新政以拯救生命,远在福县的盛长梧尚且不知,他在地方上的作为,已经在汴京的朝堂之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推广。

而躲在队列中的盛纮,则在暗暗抹了把冷汗的同时,心底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复杂骄傲。

散了朝会,盛纮回到自己任职的部门,处理五品承制郎的日常公务,同级的官员们见了面,无不笑脸相迎,话语间充满了艳羡与奉承:

“盛大人,真是教子有方啊!令郎长梧在福县的作为,我们都听说了,审案明察秋毫,劝农亲力亲为,更难得的是那份为民请命的担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魄力与手段,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必是宰辅之器啊!”

“是啊是啊,盛家出了这等麒麟儿,真是门楣之光!将来盛大人就等着享清福吧!”

“听说官家对令郎的奏章亦是赞赏有加,那急救图说要推行全国呢!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面对这些或真心或假意的夸赞,盛纮面上始终保持着谦逊谨慎的笑容,连连摆手,口称:

“诸位同僚谬赞了,小儿不过是侥幸得了些虚名,年纪尚小,行事难免孟浪,还需多多磨砺,当不得如此盛誉,当不得啊……”

他深知官场险恶,树大招风,儿子风头正劲,他这个做父亲的更要低调,绝不能给人留下骄纵得意的把柄,每一句回应都斟酌再三,生怕行差踏错。

然而,一回到盛府,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书房里时,盛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与激动,他回想起同僚们的夸赞,想到儿子在福州可能创造的政绩,忍不住笑了起来。

痛快!真是痛快!想他盛纮一生谨慎,在官场步步为营,虽也算平稳,却总觉欠缺些泼天的荣耀,如今,这个他的儿子竟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三元及第已是光耀门楣,如今初入仕途便这般耀眼,未来的成就,简直不敢想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