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紧张的学习、诊所实习和隐秘任务中悄然流逝。
沈懿如同一块被投入急流的砥石,在博林这座城市的复杂水域中,被打磨得愈发棱角分明,沉静锐利。
她几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多重身份切换的生活节奏,直到那条来自韩建轩的、标注为最高优先级的加密信息,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信息内容依旧简洁,却重若千钧:“目标,海因里希·施密特。身份,博林夏里特医学院生物医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普罗米修斯’项目核心负责人。任务,获取‘普罗米修斯’项目核心研究数据及样本。警告,目标安保严密,疑有反情报意识,极度谨慎。优先级,最高。时机,待定,等候进一步指示。”
“普罗米修斯”项目。
沈懿在心中默念。这就是组织不惜代价将她送入吉国、送入夏里特医学院的最终目标。
虽然韩建轩从未明说,但通过零碎的信息和她的分析,这很可能是一个涉及极端病原体改造或生物武器防御进攻研究的绝密项目,其成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潜在风险。
海因里希·施密特教授。
沈懿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他是学院里一位颇具声望但也以脾气古怪、难以接近闻名的学者,很少授课,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守卫森严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里。他的公开资料很少,关于其研究内容更是讳莫如深。
机会似乎遥遥无期。
沈懿只能耐心等待,如同最沉得住气的猎手,继续深化自己的医学学习,经营诊所的人脉,默默收集一切与施密特及其研究所相关的、哪怕是再细微的信息。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无关的节点上。
学院内部发出通知,为了促进跨学科交流,将选派一批优秀学生参与一个与附属医院合作的“精英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前沿的临床研究和顶尖教授团队。而巧合的是,这个计划的顾问委员会名单里,赫然就有海因里希·施密特的名字,虽然他可能只是挂名,但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接近渠道。
几乎同时,沈懿在安康诊所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施密特教授的妻子,格特鲁德·施密特夫人。
这位夫人年约五十,保养得宜,但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疲惫。她并非来看病,而是经人介绍,慕名前来咨询“东方美容养生”之道,尤其是如何改善长期失眠和神经衰弱的困扰,这似乎是许多吉国高层知识分子家属的通病。
沈懿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上天送来的一个机会。她极其耐心地为施密特夫人诊察,判断其为典型的“心肾不交”兼“肝郁血虚”。她并未使用针灸,而是精心调配了一些安神解郁、养血柔肝的中药粉剂 以“天然植物精华膳食补充剂”的名义并教了她一套简单的头部按摩手法和呼吸导引术。
几次调理下来,施密特夫人的睡眠和情绪果然有了明显改善,她对沈懿的信任与日俱增。
在一次闲谈中,她无意中抱怨起丈夫施密特教授因工作压力巨大,也患有严重的偏头痛和肠胃不适,但对西医的副作用心存疑虑,拒绝长期服药。
沈懿感到,那条一直潜伏在水下的目标,终于微微露出了背鳍。
她果断地向韩建轩发出了加密通讯请求。
“时机可能到了。”
她冷静地陈述:“施密特夫人对我已建立信任。她透露教授本人有健康问题,且排斥常规西医。我可以借此机会,以‘家庭健康顾问’的身份接近施密特教授。同时,学院那个‘精英计划’是一个绝佳的跳板,如果能入选,就能获得更合理的、频繁接触教授及其团队的理由。”
屏幕那头的韩建轩沉默了片刻,眉头紧锁:“太急了。施密特是多疑的老狐狸,绝不会轻易让一个陌生人,尤其是一个东国籍学生接近他的核心领域。通过夫人路线迂回是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和铺垫。贸然行动,一旦引起他的警惕,甚至反噬,后果不堪设想。那个精英计划,竞争激烈,你突然表现出对接近他的强烈兴趣,也不符合你一贯的低调风格。等待更成熟的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沈懿坚持己见,目光锐利:“施密特夫人的信任窗口期不会永远打开。精英计划提供了完美的‘向上努力’的伪装。教授的健康问题是他的弱点,也是我们唯一的突破口。我可以不直接探听项目,只专注于调理他的身体,逐步建立信任。等待?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也许永远没有下次!我认为风险可控,值得一试。”
韩建轩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深知这个女孩一旦下定决心,便极难扭转。
他权衡再三,最终叹了口气:“你的判断基于一线,我尊重。但行动必须万分谨慎,每一步都要提前计划,做好失败的应急预案。批准你尝试接触,但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迹象,立即终止,进入静默状态。明白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